最新報導
-
-
SystemAdmin | 2021-06-09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工安的考驗
今年四月發生的太魯閣號事故,意外引發社會對國內工程文化及工地安全的重視。事實上,從職安署最新的年報資料來看,2019年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營造業占了一半以上,高達168人。換句話說,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名營造業勞工因為職災死亡,可以說是風險最高的行業。
為了降低工地職災,高雄市政府在今年訂定「加強建築工地公共安全實施方案」,其中除了明訂上工前酒測之外,還有高密度的實地查核措施。實施以來,發現了哪些問題?工地文化又如何影響工安?
第702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345 -
AdminAdmin | 2021-06-02公共安全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太魯閣之慟-運安搜查線
這場在清明連假造成台鐵近年來最大傷亡的意外事故,調查的後續狀況如何?事實上一直到現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工作都還在持續進行,拜科技工具所賜,重大意外迅速而透明的調查,不但能還原事實真相,也有助於未來類似事故的預防。
其實運安會的前身,就是飛安會,過去大大小小空難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調查身影,歷經20年,台灣飛安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運安會如何抽絲剝繭調查太魯閣號事件,還有台灣的運輸安全要步上軌道,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第701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57 -
-
AdminAdmin | 2021-06-02公共安全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太魯閣之慟-火車之傷
台鐵局在5月底公布太魯閣號意外事故共12人的懲處名單,最高層級到副局長記過一次,最重則是花蓮工務段長記一大過,與2018年的普悠瑪事故最高懲處層級到副局長,最重記一大過加上調職處分,共究責17名相關督導主管,懲處輕重相差無幾。
事實上,普悠瑪事故的刑事案件還在法院審理,同時還有十多名家屬堅持不肯與台鐵和解,其中就包括當時事故死傷最重的董家。
事故發生後,罹難者家屬需要更多關注,同時避免相同的悲劇重演。 一起來看,他們的生活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人生又要面對哪些挑戰與考驗?
第70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327 -
AdminAdmin | 2021-05-26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抗疫戰爭下半場
現在全台灣都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雙北成了重災區,尤其近日除了每日本土確診案例激增,還有校正回歸的個案數也引發不少爭議。
而這波疫情的相關配套不足,也造成民眾恐慌以及防疫缺口,例如雙北地區的採檢站不夠,讓已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每天跑來跑去,造成很多感染風險。另外輕症確診者到底要在家等或是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度也造成民眾的疑慮。
目前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加上醫療院所的群聚感染,可以說是目前防疫最大危機。台灣防疫進入下半場,我們能不能守住這段關鍵期,安然度過, 現在的每一步作戰計畫都至為關鍵。
第70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97 -
-
-
-
AdminAdmin | 2021-05-19教育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三級警戒來了
武漢肺炎疫情急轉直下,進入五月風暴,不僅發生多起社區群聚感染事件,本土病例飆升,短短幾天就超過過去一年累積的案例。
5月15日行政院臨時舉行記者會,將新北市及台北市的疫情警戒,提高到第三級。全台各級學校,也從5月19日開始停課到5月28日,這幾天確診病例還在不斷增加。隨著大眾運輸,也讓全台灣除了雙北市之外,一直到中南部都有個案。
回顧這波疫情的起源,專家從病毒的基因序列發現,是由邊境破口傳入,接著在台北市萬華地區大爆發。而到底還有多久會達到高峰、慢慢下降,得看政府的防疫政策能否奏效,以及民眾配合的程度。
第69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70 -
-
AdminAdmin | 2021-05-19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五月風暴 疫苗SOS
台灣過去一年在防疫上的成效,全球有目共睹,不過這次疫情連環爆,是否因為太過輕敵,也未能在出現破口時立即掌握先機,不只好幾個社區發生群聚感染,也讓好幾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首當其衝。
全球防疫進入第三波之後,施打疫苗成為關鍵,現階段來說,台灣只進來30萬劑左右的AZ疫苗,全國施打率還不到總人口的1%。隨著感染源不明個案愈來愈多,加上國產疫苗最快在七月才能申請緊急授權,這段空窗期防疫怎麼調整,非常重要。
其中已經影響或未來可能威脅台灣的變異病毒株,要怎麼知己知彼,制敵在先?由中研院成立的新冠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不只分享世界資料,並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的資料,分析120萬筆以上的病毒基因序列樣本,變異病毒主要仍是第六型。究竟有哪些變異株更具傳播力?
第69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264 -
-
AdminAdmin | 2021-05-12司法人權
你OTT了嗎
OTT全名為Over The Top,產業結構多元,使用者透過網路,可以在各式載具上,自由觀看影視作品,是越來越多人習慣的觀看模式,也撼動了整個影視生態。資策會統計,如果以全台灣2,642萬名4G用戶估算,使用盜版網站及APP觀看影音內容比例高達79.9%。
OTT串流平台讓許多人可以盡情追劇,觀看精彩的影音作品,不過非法的業者卻對影視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免費卻侵權的內容,為什麼不能看?盜版如何查緝、打擊盜版又是誰的責任?內容業者、發行業者、硬體業者有哪些心酸?法律能保障合法、有效遏止非法嗎?
第698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x 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