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
1062025-07-30台灣在少子女化,和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下,面臨全台大缺工的挑戰,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缺工最嚴重,AI實體機器人就成了替代人力的解方。最近各種機器人,已經在餐飲業的前台、後台運作,民眾應該都不陌生;甚至教育現場、醫療院所、銀行等金融機關,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而台灣的機器手臂,也已經在製造業、半導體業的工廠裡取代勞工,真人和AI協作時代已經來臨,甚至有部分行業的人力,將直接被AI取代。這時候,政府或企業能不能輔導勞工的AI能力,趁機降低工時、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多贏,就是社會轉型的重要關鍵!AI的興起,究竟是協助緩解人力缺口,還是會顛覆過去,讓勞工工作與生活陷入恐慌?
第913集
文字 廖怡芬 攝影 劉建邦 -
1308
-
504
-
602
-
764
-
689
-
684
-
636
-
427
-
584
-
646
-
620
-
550
-
597
-
6482024-08-28
-
5952024-08-21去年8月財政部推出新青安貸款,被視為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因為還款年限長,最高可以貸到1000萬,雖然是為了協助青年買房,卻在市場低迷之際,成為房市的一股活水,帶動價量齊揚,房價上漲的情勢,從六都、新竹,往周邊縣市外溢。
推行一年來,不只房價飆漲,也出現不少亂象–冒用人頭戶、貸後轉租。為了遏止亂象,日前財政部祭出第一波查核,查出1502件違規。7月下旬又傳出,各家銀行今年的房貸額度達滿水位,而祭出限貸令,預期對新青安所適用的成屋將產生降溫作用,但買房族可能轉往預售市場。
新青安將持續到2026年,成屋和預售屋市場向上比價的結果,對真正的自住者來說,負擔會不會越來越重?
第8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