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燦爛時光除了大量提供東南亞文字的書籍之外,還開辦東南亞語言課程,以及各種與東南亞文化相關的講座。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家以東南亞為主題的獨立書店,更是台灣民眾與東南亞移民、移工之間交流對話的平台。不過書店營運即將屆滿十年,卻打算熄燈歇業。
行動圖書館走進台北車站 為移工激起什麼火花?
工作人員接過行李箱,踏上每個禮拜天的固定路線,目的地是被暱稱為「移工交誼廳」的台北車站。在大廳裡找到空位,打開箱蓋,裡面堆疊了超過50本書。
燦爛時光書店創辦人張正說明,燦爛時光書店2015年在南勢角成立,收到很多民眾捐來的書。可是要移工朋友特別跑到南勢角會有點困難,所以當時的工作同仁庭寬,他跟印尼圈非常熟,建議應該把書帶到台北車站。
出於讓書店走進移工生活圈的想法,打造出這個寄身在行李箱裡的「行動圖書館」,也在每個禮拜天肩負起提供印尼、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書籍的任務。
張正認為,當你到異鄉,周圍都是看不懂、聽不懂的東西的時候,一本或者一些熟悉的文字,會讓你有一點點安全感,而那個安全感是放大數倍、數十倍、數百倍。
行動圖書館希望透過書籍文字,提供移民工一段自在的時間。隨著人潮聚集,行動圖書館開始這一天的運作。然而另一頭的實體書店卻正做著歇業的準備。

熄燈在即也要報到! 店員眼裡的燦爛時光
隱身在巷弄裡的書店,有個詩意的名字–燦爛時光,2015年落腳在新移民聚集的中和南勢角地區,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家以東南亞為主題的獨立書店。三個月前,Justin到書店應徵,當時就被告知書店即將歇業。
燦爛時光書店員工Justin直言,就算這間書店要關門了,還是想要參與它最後的時光。
已經被打包裝箱的書籍,大多書寫著東南亞地區的文字,其中大部分書籍是募集而來。當時的活動「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為書店藏書奠下基礎。也以「只借不賣」作為書店經營的原則,讓燦爛時光書店成為東南亞移民工熟知的文化交流基地。
清點著即將送往倉庫的書籍,對於告別燦爛時光,Justin也有樂觀想法。
Justin坦言,在十幾年前,可能全台灣只有燦爛時光書店在做移民工相關的議題,那他們的存在就會顯得很重要。可是十幾年過後,現在台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NGO(非政府組織)在關注移工、移民的問題,像是One-Forty、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跟南洋姊妹會。現在這些組織的規模也滿大的,因此是時候完成燦爛時光書店的任務了。

店面結束營業眾人不捨 創辦人分享未來動向!
這一天的行動圖書館,除了書籍借閱,還有一場分享會。未來行動圖書館,除了執行原有的任務之外,還會發想更多活動貼近移民工。而燦爛時光書店創辦人張正對即將結束的實體書店則期待有化整為零的機會。
張正透露,很多人跑來聯絡他,他也丟出很多回應,他樂觀其成地認為,也許這些人也可以自己成立相關組織,而不是「燦爛時光」霸占這個角色。他跟連鎖超商業者、其他書店的朋友都這麼說:「我們這些書還是滿多的,如果有空間,其實我們可以給他們(業者),另外創造出一些空間來。還有一些企業,比如說他們工廠裡很多外籍勞工,我們提供書給你,你在工廠裡設一個小書櫃,這也是讓這些書得到充分使用的一個辦法。」
堆疊整齊的書箱,即將被運往倉庫存放,也將面對塵封的時光。隨著車門關上,有東南亞移民工的地方,就有燦爛時光書店,也成為一個等待實現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