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黃郁婷 | 2025-10-08醫療公衛文字:顧展瓏攝影:袁宏書
醫師留不住!醫界過勞危機
台灣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嚴峻,繼護理師出走潮,預估今年將有超過百位的急診醫師離職。根據醫知彼調查,住院醫師平均每週工時落在60到80小時,每個月經常會超過300小時,而主治醫師的月工時也達到196小時,遠高於標準的176小時。醫師在面臨高壓的環境下,還得無酬加班,導致身心俱疲。
其實,不僅是急診,重症與部分科別的醫師同樣也面臨高工時、薪資停滯的狀況,這也是許多年輕醫師會選擇離開的重要原因。看似高收入的族群,真實的工作情況如何?這樣的勞動條件,若不能立即改善,醫師出走,將對台灣醫療產生重大衝擊。
第923集
x 59 -
黃郁婷 | 2025-10-08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正義的效期
去年三月,憲法法庭受理了一件相當特別的案件–主要針對未成年性侵害案件的追訴期限聲請釋憲。這件聲請案很有可能為過了追訴期,被排除在司法之外的性侵受害者解鎖時效限制。而依照法務部的統計,這樣的案件至少超過一千件。
在這則報導中,我們所採訪的釋憲案參與者都表示,做錯事的並不是他們,因此不需要拉背拍攝,也不打馬賽克。為了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支持,我們罕見地不做去識別化處理。透過這件聲請案,一起來關心,追訴期時效對未成年性侵案件造成哪些不利的限制。
第923集
x 71 -
SystemAdmin | 2025-10-08司法人權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從被害到馨生
今年五月,新北市三峽發生的重大車禍案件,造成學童及市民共3人死亡、12人輕重傷的重大事故,震驚社會。被害者及家屬,在事發當下,不僅得承受傷痛,之後還得面臨陌生又冗長的司法程序。司法判決往往不如預期,對一般民眾來說相當煎熬。
為了保障被害人權益,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會在第一時間與相關人員聯繫。以三峽車禍案為例,犯保協會立即對肇事者進行假扣押程序,以保障後續的賠償事宜。同時也協助被害人或是家屬,事故後的心理和生活重建。對他們來說,這樣的過程,往往比司法程序更為漫長和艱難。一起來關心,犯罪被害者的重建之路。
第923集
文字 婁雅君 攝影 袁宏書x 57 -
SystemAdmin | 2025-10-01公共安全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公館圓環的難題
爭議20年的台北市公館圓環,於9月13日正式拆除,半個月後的29日已經改為正交路口,並且通車。9月30日迎來第一個上班日,早上尖峰時段,有些路段依舊出現直行車與左轉車爭道的現象。
而回顧整起事件,可以說是爭議不斷。如果鳥瞰原本的公館圓環,可以看到這裡多達七個岔路口,羅斯福路上面還有公車專用地下道,包括台大、台師大跟政大的公車族學生、都會從這裡經過,再加上這裡是台北市連結新北市的重要樞紐,尖峰時段每小時大約有1萬1千輛車子通過,是台北市車流量前幾名的路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館圓環也是台北市連續七年肇事件數最多的路段。今年台北市政府決定拆掉圓環,改為正交路口,但卻引起民間團體和部份用路人的質疑與抗議。到底怎麼回事呢?
第922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x 173 -
-
黃郁婷 | 2025-10-01土地環境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洪水襲來 馬太鞍的警示
9月23日下午,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潰壩,洪水挾帶泥沙土石傾瀉而下,短短幾分鐘就淹沒聚落。截至9月29日為止,已經有18人罹難。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走進花蓮光復鄉的災後現場,當地居民表示,災難發生前並沒有收到撤離簡訊,相關單位也沒有積極的疏散作為。等聽到廣播,已經來不及撤離。另一方面,災後的物資、人力和機具湧入,在缺乏調度指揮的狀況下,出現分配不均的問題。
這場災難不僅揭示了堰塞湖潰壩的威脅,更凸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防災和疏散體系上的缺口。相較於中央和地方政府災後相互指責推諉,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承接起災民的需求。
第922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x 211 -
SystemAdmin | 2025-09-24土地環境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泡水的鰲鼓濕地
嘉義東石的鰲鼓濕地是一處面積將近1500公頃的濕地森林園區,吸引黑面琵鷺等候鳥前來棲息。然而,今年七月接連的颱風和豪大雨,讓鰲鼓濕地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戰。上千公頃的土地,泡在水裡超過一個半月,直到八月底水還沒有完全消退。不只造成園區內,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淹死,更嚴重破壞了濕地的生態環境。
台糖公司表示,今年災情較往年嚴重,主因是超過一千毫米的強降雨,根本難以防範。但是當地居民卻認為,台糖公司排水不力再加上管理疏失,才是導致久淹不退的最大原因。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一起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走進鰲鼓濕地一探究竟。
第921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x 259 -
-
-
-
SystemAdmin | 2025-09-17土地環境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萬噸石綿何處去?
很多民眾可能都看過石綿瓦屋頂。由於石綿防火、耐磨、而且價格相對便宜,成為台灣早期建築的常客。單看台南跟嘉義的量就有15萬公噸,是全台占比的3成。
今年7月份丹娜絲颱風,是120年來首次從嘉義布袋登陸,十幾級的陣風橫掃嘉南平原,掀翻了許多民宅屋頂。預估嘉義、台南被破壞的石綿瓦重量為1.56萬公噸,等於是原本量的十分之一。
由於石綿可能致癌,2018年台灣已經全面禁止使用,但這是台灣第一次要在短時間內,處理萬噸級的有害廢棄物,相關的清除、去化以及掩埋場的量能跟得上嗎?
第920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x 481 -
-
黃郁婷 | 2025-09-10社福弱勢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免評的憂慮
立法院在去年年底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以上健康、亞健康長者以及70到79歲癌症二期以上患者,不需要檢附巴氏量表就能聘僱外籍看護移工,預估會增加10萬名看護需求,新制已經在今年8月上路。勞動部於9月10日下午公佈最新統計,8月整體免評申請量為3215件。
事實上,從修法通過到新制上路這半年多的時間,許多重症照顧家庭的聘僱焦慮感都在上升當中。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到照顧現場,了解這段時間以來重症照顧家庭所面臨的聘僱憂慮,以及處在勞雇雙方中間的仲介業者,有哪些做法可以協助減輕照顧現場勞雇雙方的壓力。
第919集
文字 李婕綾 攝影 張智龍x 381 -
SystemAdmin | 2025-09-03全球脈動
印度不思議 台商進行曲
位在南亞的印度有14.5億人,是全球人口最多、排名第四大的經濟體,人均GDP卻不到3000美元。隨著全球供應鏈遷移,再加上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年輕勞動力的優勢,各國看好它未來的發展,紛紛前進布局。
目前大約有250家台灣企業在此地設廠,涵蓋電子與各種傳統產業。當地台商表示,印度雖然是海外投資的新選擇,但是勞動效率、基礎建設不足以及文化差異,都為企業增加許多隱形成本,也讓不少公司卻步。一些在中國、東南亞設廠的台商陸續前往考察,但是投資的卻不多。一起來看看,已經前進的台商如何在這片土地克服文化差異,並譜出自己的金磚進行曲。
第918集
x 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