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2-02-16人物故事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族群創生-南州金牛陣
南台灣的屏東,每三年一次的平安迎王祭典,分別在東港、南州、小琉球三地,接力登場,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節慶,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民俗文化活動。
祈求平安、化瘟除煞,王爺千歲在繞境的時候,各村莊的大小神轎與陣頭也紛紛出動,前往不同的廟宇參拜交流。其中,南州迎王是這三大迎王活動裡唯一固定農曆日期,同時跨鄉鎮繞境祈福的祭典。
而在這個以閩南族群為主的慶典裡,有一個來自萬華村大埔社區的客家陣頭–金牛陣,分外引人注目。究竟,這個舞弄一甲子的客家陣頭,如何展現努力融入閩南習俗的善意與誠心?又如何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
第737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323 -
AdminAdmin | 2022-02-09全球脈動文字:婁雅君
緬甸政變一年
緬甸軍方去年2月1日發動政變,宣布接管一年,但是在去年底,又宣稱將在2023年舉行選舉。屆時會是一場如期舉行和公平的選舉嗎?學者分析,軍方可能透過修憲的方式,鞏固權力。國際上的經濟制裁,目前仍看不到成效。東協模式,以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態度,似乎都有利於軍方的布局。
但是,緬甸人的革命,仍持續進行中。民族團結政府和海外組織,仍持續聲援緬甸。城市大規模的抗爭,已經轉入少數民族村莊,每一次交火,就造成難民湧入山區和邊境躲避戰火,他們的物資極度匱乏,亟需人道救援。在這場革命中,台灣聲援緬甸聯盟也扮演海外支援的角色,為難民、民族團結政府提供必要的協助。
第73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301 -
-
AdminAdmin | 2022-02-09藝術攝影:袁宏書
紅磚世界72變
紅磚是台灣的傳統材料,早期也經常使用在不同的建築上面,不過紅磚也一度因為是否能承受台灣地震頻繁,沉寂一段時間,被視為是夕陽產業。
但是傳統的建材紅磚,也可以搖身一變,透過不同形式的建築運用,例如歷史、公共建築、宗教、學校、社區大樓以及庭園造景等,成為很棒的傳承。
不過要讓傳統紅磚千變萬化,需要有本事的高手,國內就有一個,平均年齡才二十五、六歲年輕人組成的紅磚團隊。他們各個都是曾經在紅磚競賽上,拿過獎牌的選手,有些人還是國手,代表台灣到國外舞台一較高下,身經百戰。
他們跟不同建材的結合,透過耐震工法及疊砌巧思,讓紅磚藝術之美以及它的獨特,經由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呈現,延續台灣的紅磚文化。
第73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316 -
AdminAdmin | 2022-01-26人物故事文字:婁雅君
【卓越大賞】一座島嶼 一座城
在金門這座小島上,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洋樓建築,這樣一座饒富閩南文化的小島,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西式洋樓呢?
其實早在一個世紀之前,金門因為移民的出洋,帶回許多現代化的物質和文明,是一個相當全球化的地方。
民國初年,金門25所小學中,只有兩所是公立學校,其他都是由華僑所興建。它曾經和兩千公里外的新加坡,有過緊密的連結,新加坡是金門人移民最多的國家。隨著時空的變化,歷經戰爭的隔閡,兩地之間的移民在1950年代終止,但是在兩地之間,仍處處可以追尋那段過往的交會。
第73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其他x 283 -
AdminAdmin | 2022-01-19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春節返鄉Omicron大作戰
快過農曆春節了,很多海外遊子都想返鄉跟家人、朋友團聚,不過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隨著民眾搭機返台,迅速入侵台灣社區。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個案已經超過三百例,而從桃園機場延伸到中壢聯邦銀行、西堤餐廳、校園及職場的本土個案,也已經超過五十例,目前還在繼續延燒。
國外返台的春節返鄉潮為何會帶來社區傳播?這次春節專案原本就有14+0、10+4、7+7三種方案,讓民眾選擇,基層民政、衛生及交通體系因應複雜的檢疫方式,原本就已經大動員,但還是抵擋不了Omicron傳播迅速、潛伏期短的特性。指揮中心也迅速修改檢疫政策,甚至提前開放施打第三劑疫苗,展開對抗Omicron的春節防疫大作戰。
第73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72 -
-
AdminAdmin | 2022-01-19攝影:周明文
落難急救站
一般人生病、受傷會到醫院治療,而家中的貓狗也有寵物醫院。不過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動物卻因為人類過度開發,棲地被道路切割破碎,導致牠們常有發生車禍的意外,另外,人類的陷阱也是造成野生動物受傷的主要原因。
野生動物的救治,目前由政府委託設置的收容中心總共有六個,但都位在北中南地區,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的花東,之前一直沒有任何專門收治野生動物的急救站。如果動物受傷,必須長途跋涉才能送到西部治療。
一群原本在屏科大從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朋友,因此決定一起在東部蓋一家醫院,守在動物醫療資源最缺乏的地方,他們目前一年救治超過三百隻野生動物,也多次參與台灣黑熊的救援任務。
第73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42 -
AdminAdmin | 2022-01-12科學新知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嗨!元宇宙
近來,元宇宙成為人們熱搜的關鍵字。而隨著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技術發展漸漸成熟、上網速度加快、電腦運算能力大幅提升,加上各國科技大廠的推動,元宇宙似乎正在慢慢的實現。
其實元宇宙這個概念,早在30年前,1992年的科幻小說《潰雪》被提出來,是指由現實與虛擬混合而成的數位世界,而人們可透過裝置,進入這神奇的世界。
社群媒體創辦人祖克柏更樂觀地覺得,未來人們不只可以在元宇宙裡互動,還能在裡面工作跟創造產品。也就是這個虛擬世界之中,人們會有各式各樣新型態的社交方式、經濟模式、生活型態。究竟元宇宙是什麼?又要怎麼實現呢?
第733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286 -
-
-
-
-
AdminAdmin | 2022-01-05人物故事
丹麥爸爸的台灣足球夢
足球雖然不是台灣最風行的運動,不過台灣卻有個維京人足球俱樂部,球隊成員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一路串連到大學。創辦人Johnni是一位丹麥職業足球員,也是有歐洲足球教練證的台灣女婿。他當年是為了患有唐氏症的女兒,舉家從北歐遷回台灣。會組足球隊,本來是為了讓一起回台的兒子可以繼續踢球,後來成立非營利足球隊–維京人。
Johnni和太太 Hope身兼教練和球隊經理,不僅免費教學,也自掏腰包買器材、資助弱勢學童,讓孩子兼顧課業與運動、鍛鍊身心。不過經營一支非營利足球隊談何容易,來看看這支屬於台灣孩子的足球隊要繼續存在,得面臨多少挑戰。
第732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x 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