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2-08-17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羅盛達
微型房屋的住宅解放
在國外風行多年的微屋運動,源自於有些人意識到大房子的負擔重,房貸一揹數十年,犧牲了生活的品質。因此,他們開始換成小坪數的房子,追求更經濟、簡單、接近自然的生活。甚至將小屋裝上輪子,載著自己的家到處旅行。
在台灣,也有不少微型房屋的選擇。但是相較於這些土地廣大的國家,台灣地小人稠,加上建地售價昂貴,農地建屋有諸多法規上的限制。想要在台灣透過微型住宅來實現居住正義,降低青年族群買房的壓力,行得通嗎?目前在法規上有哪些限制?民間對於微型住宅,又有哪些建議?
第763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x 108 -
-
SystemAdmin | 2022-08-10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海新常態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裴洛西台灣行/隱形的戰場
【裴洛西台灣行】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旋風訪台,繼1997年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之後,裴洛西是本世紀美方來台最高層級。在中國的反對聲中,他不但來到台灣,拜會總統府、立法院、企業界,甚至還跟來自中港台的人權人士見面。
裴洛西在總統府直言,美國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不但讓此行程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更挑動了中國敏感的神經。裴洛西才剛走,中國就展開軍事演習,台海危機迅速增溫,一系列對台灣的經濟制裁,也讓產業措手不及。到底裴洛西這趟台灣行,對台灣而言有什麼重要的意義、未來又將造成那些影響。
【隱形的戰場】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國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事實上,這幾年兩岸間的角力攻防有一個隱形的戰場交火激烈,使用的武器是看不見的資訊,其中包含大眾所熟知的認知作戰。接下來的報導要帶您了解,認知作戰如何發揮以及透過哪些媒介滲透。
第76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95 -
AdminAdmin | 2022-08-10社福弱勢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旅館變社宅
政府為了實現8年20萬社會住宅的承諾,又碰上疫情,旅館生意蕭條,去年就推出旅館轉社會住宅的新構想,要在三年內推動兩萬戶旅館或公私房舍轉型。
而全國第一個旅館變身社會住宅的案件,上個月也正式招租了。這個個案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蛋黃區,一共有三百間套房,加上管理費一般戶一個月房租兩萬出頭、弱勢戶最低只要一萬三,雖然接近附近市場行情,卻也引來不符合社會住宅訂價的批評。
到底民眾對這第一個旅館轉社宅的接受度如何?房租該怎麼計算才合理?後疫情時代旅館轉社會住宅案又面臨什麼挑戰?
第76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79 -
AdminAdmin | 2022-08-10社福弱勢攝影:袁宏書
我的第二人生
桃園市的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是全國唯一提供脊髓損傷者重建訓練的專業機構,二十多年來,到這裡接受生活重建或職業訓練的學員中,從年齡最小的國小學生,到84歲的資深長者都有。
他們不放棄任何一位傷友, 最大的核心價值,除了提供同儕訓練、同儕陪伴之外,整個機構是由傷友組成,55位員工中,傷友占7成,讓進來這個環境的學員,比較容易融入跟適應。
這裡不少學員都很年輕,受傷後影響到身體的功能也不相同,要克服挑戰的目標也不盡相同。他們是如何從不能接受到接受,改變觀念,甚至走出自己的第二人生?
第76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92 -
AdminAdmin | 2022-08-03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石斑王國的挑戰
台灣的石斑魚肉質鮮嫩,不僅品質堪稱世界第一,也讓台灣有「石斑王國」這個響噹噹的名號。不過台灣的石斑魚,有七成是外銷,其中高達九成是銷往中國。中國六月中突然宣布暫停購買台灣的石斑魚,讓產業頓失依靠。
這是從去年的鳳梨、釋迦和蓮霧後,中國第三度突然對台灣農漁產品的輸入喊卡。今年前半年,台灣已經出口至中國的石斑魚有3059公噸,但在暫停輸出中國後,將會有3600公噸的石斑魚,銷售受到影響,衝擊不小。
現在政府積極拓展內銷,也祭出加工補貼、養殖業者免息貸款等措施,但這些真能化解危機嗎?而感受到危機的農委會,又將如何防患未然呢?
第761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97 -
AdminAdmin | 2022-08-03人物故事攝影:羅盛達
喜悅相遇: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和畢生致力以非暴力方式,帶領民眾抵抗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榮譽大主教戴斯蒙屠圖,兩人在2015年在印度共聚五天,分享他們關於喜悅與慈悲的智慧。七年後,歷經疫情波折的《喜悅:達賴喇嘛遇上屠圖主教》紀錄片完整記錄兩個靈性好朋友相聚激盪出的火花。
雖然屠圖主教已經在去年底逝世,不過他在離開前已經見證這部紀錄片的完成。獨立特派員專訪紀錄片製作團隊,分享這部紀錄片希望用兩人充滿感染力的笑聲和智慧,為世人帶來一些清涼,面對大環境的挑戰。
第76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75 -
AdminAdmin | 2022-08-03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
蜂蜜別再混
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辨別真偽的方法,例如加水搖晃看起泡狀況,或是螞蟻吃不吃。專家說,這些都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假,甚至沒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完全檢測各種摻假的樣態。也因此,蜂蜜摻偽的情形在全世界皆然。
台灣一年約有1.2萬公噸蜂蜜的需求,但是產量卻逐年減少。2019年產量甚至不到3千公噸,進口的泰國龍眼蜜大部分補足了這個缺口。但是其中有多少誠實標示,又有多少混充台灣蜜,以比較高的價格販售呢?
農委會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只有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純蜂蜜,為食品標示跨出了一大步,但是,相關的檢測機制卻無法因應,產地混摻的問題也難以檢驗。
第76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102 -
AdminAdmin | 2022-07-27能源問題攝影:周明文
電價的難題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隨著溫度直線上升,全台尖峰用電量頻頻創下歷史新高。氣候高溫炎熱再加上產業用電激增,這幾年台灣用電成長大幅超出預期,像是去年全台總用電量2830億度,創下史上最高用電量。
面對用電需求不斷攀升,國際燃料價格又上漲,國內電價在經過四年凍漲,最後做出調漲的決定,在不影響基本民生的原則下, 這次調漲主要針對用電大戶,尤其是工業用電漲幅達到15%,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對於電價調漲,部分業者大喊吃不消。
其實台灣過去為了扶植產業發展,一直以超低電價來維持經濟成長,不過結果卻是使台電一直苦於缺乏經費來更新設備,補強現有的電網,導致這幾年跳電的事故頻傳。
電價上漲會衝擊傳統產業,但電價太低也讓企業和民眾缺乏節能的誘因,造成電力浪費,如何取得平衡,都是難題。
第76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25 -
-
-
AdminAdmin | 2022-07-20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長新冠時代來臨
全世界的疫情還未平息,長新冠難題又起。多數後遺症,可以在一到兩個月內緩解。各國目前對於長新冠定義不一,染疫後症狀持續一到三個月以上,都可視為長新冠。今年四月,台灣本土疫情急遽上升,六月開始,各醫院、診所出現新冠後遺症就診潮。台灣今年累計超過430萬人確診,根據英國研究,Omicron BA.2的長新冠比例低於之前的變種,大約9%,估算下來,台灣這一波會有超過38萬人可能有長新冠,人數還會隨著疫情繼續上升。
健保署去年底推動康復者整合門診計畫,提供一站式服務,全國有106家醫院執行,占全台醫院兩成二,這樣的涵蓋率難以掌握新冠後遺症的全貌。難以平息的疫情,將會帶來更多的長新冠患者,對我們的醫療和國民健康,可能造成難以估算的負擔。
第75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78 -
AdminAdmin | 2022-07-20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百年祕境三貂嶺
全台唯一公路到不了的祕境–三貂嶺火車站,今年剛好一百歲了。沿著鐵道發展的三貂嶺曾經繁華,以往被稱為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經歷過19世紀前人穿山越嶺墾拓,以及20世紀煤礦開採時的工業發展,21世紀的今天,山城間的聚落累積厚實的自然與人文風采。
當年礦場撤出後,人口減少,而今,聚落原居民多半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則出走在城市生活。這個位於北台灣、典型的非都會區域,平時僅20多人在此生活,似乎是個快要被遺忘的小鎮,其實正有好幾股新的活力正在升起。美麗純樸的小鎮迎接著新舊住民交織的火花,也面臨著發展觀光帶來的種種挑戰。童話般的山林小鎮,該如何保留樸實風貌,兼顧觀光發展?
第75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x 84 -
AdminAdmin | 2022-07-20社福弱勢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主動廚房
花蓮吉安鄉有一間專為脊髓損傷者量身打造,非常特別的主動廚房。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曾在2013年發起滾動台灣,用六年的時間補助全國近七百位有需求的傷友電動輪椅,讓他們可以走出來跟社會接軌。
後來又有傷友跟他反應找不到工作,生活失去目標,陳守實乾脆從台北舉家東漂花蓮,創立了以社會企業經營模式的主動廚房,希望讓傷友們有工作能力及機會,不必一輩子受人救助。
這裡選定的食材跟產品,都是根據傷友們的體力與能力設計,其中一位手部變形的傷友,他所負責的搓蛋殼工作,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為了訓練他,就算用掉幾萬顆的雞蛋也在所不惜,還特別設立獎金制度。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走進這間,具有全國實驗性意義,又充滿溫度的主動廚房。
第75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103 -
SystemAdmin | 2022-07-13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攝影:鄭仲宏
南橫維安
從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因為重創封閉的南橫公路,經過13年的休養生息,今年5月1日全線有條件開放通車。不過開通後的南橫公路卻交通事故頻傳,究竟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一趟南橫公路,發現雖然經過13年的時間,但大自然尚未完全修復。自莫拉克颱風以來,山林土石仍相當不穩定,維護成本極高,沿途許多難以整治的邊坡,卻需要讓路通過所興建長短不一的明隧道,所費不貲。脆弱土石加極端氣候,每年汛期都是大挑戰。
南橫公路也是條充滿故事、生態、人與大自然不斷折衝磨合的工程博物館。南橫公路以台南市為起點,終點為台東縣關山鎮,沿途壯麗的山景,岩壁等大自然景觀,再再都吸引許多遊客。
尤其今年五月南橫公路全線開放後,不受疫情升溫影響,大量觀光客湧入,對許多災後復健的慢活部落,以及南橫公路周遭的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也帶來不少文化、經濟上的衝突。
第75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