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4-02-07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征戰北極圈 冰與火之道
俄烏戰爭即將滿一週年,這場戰爭牽動全球政經情勢,影響之深甚至遠達北極圈。北極圈蘊含豐富的天然資源,是北極熊的故鄉,卻也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效應下,以四倍速度成為全世界氣溫上升最快的地方。
北極熊失去立足之地,但冰封大地融化後出現的北極航道,在破冰船領航下,成了全球強權大國美、中、俄積極部署的征戰地,也讓北極圈的地緣政治產生劇烈的變化。
在這一片我們失去太多,卻仍知道太少的大地上,有人類因為爭奪資源貪婪與衝突的歷史,卻也激起人們強烈保育環境的渴望。包含全球及台灣的科學家們,都在這裡盡一分心力。這片雪白大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和你我都息息相關。
第839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76 -
SystemAdmin | 2024-01-31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房價太給力 政策夠力嗎
過往在總統大選前,房價幾乎都處於盤整狀態,但是2024大選前,房價不但沒有下跌,還來到歷史高點。去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不少專家預估,房市將進入修正,但是緊接著推出的新青安政策,讓低迷已久的房市,買氣大增。政府一手打炒房,一手刺激買氣的矛盾政策,讓各界霧裡看花。
台灣房屋持有成本不高,導致囤房越來越嚴重,問題在於課稅基準偏低。囤房稅2.0在這樣的基礎下推出,只會影響四戶以上的多屋族,對囤房和空屋問題,改善有限。台灣房價長年處於不合理狀態,租屋和社宅供給不健全、稅制改革牛步,讓居住問題,越來越嚴重。
第83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x 341 -
SystemAdmin | 2024-01-31國防軍事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防空避難總體檢
國防部在1月9日下午3點多發布防空警報,內容通知,中國發射的衛星偏離軌道,飛越台灣南部。不過衛星卻用英文Missile,讓人誤以為是飛彈。國防部雖然道歉,但也引發民眾熱議,如果真有空襲,該躲到哪裡?
有一個藍色的人、往地下室走的圖案,就是防空避難的標誌牌。現在的大樓通常都有貼這個標誌牌,但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標誌牌的目的是什麼?
台灣百年來也經歷過戰爭,防空避難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民安全,假設空襲警報一響起,民眾就可前往貼有這個防空避難標誌的場所避難。不過,獨立特派員記者對防空避難制度進行總體檢後,發現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
第838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401 -
-
AdminAdmin | 2024-01-24編輯精選2024得獎
緬甸煙硝 – 戰火下的青春
2021年2月,緬甸爆發軍事政變,之後緬甸內部反對軍政權的抗爭不斷。雙方僵持將近3年,2023年10月底,緬甸東部、北部等地都爆發反抗軍的反攻潮,並且成功奪下許多緬甸軍方占領的城市與要塞,讓緬甸反獨裁長時間的低迷,出現了新的希望。
獨立特派員特約記者楊智強與蘇威銘,深入緬甸叢林,獨家採訪到在這三年來與緬甸軍政府交戰的其中一支反抗軍部隊。這些政變前只是一般平民,政變後卻義無反顧投入反抗軍的年輕人們,透過鏡頭,訴說他們反抗的決心以及辛酸血淚。
國際新聞獎
第837集
文字:楊智強 / 攝影:蘇威銘x 271 -
-
SystemAdmin | 2024-01-24編輯精選2024得獎
緬甸煙硝 – 永恆之殤
經過將近三年的抗爭,緬甸政府軍與反抗軍兩邊都損失相當慘重。雖然反抗軍對於推翻獨裁軍政府的決心堅定,但是武裝陽春的反抗勢力面對政府軍的優勢武力,仍然相當脆弱。反抗軍如果在戰場上受重傷,必須後送到泰緬邊境的醫院接受治療,有的人可能傷重不治、有人則幸運存活。
活下來的人要面對的除了是身體殘缺的困難,還有不少人心中的傷痛更是難以痊癒。獨立特派員團隊近距離採訪了位於泰緬邊境的祕密反抗軍照護中心以及心理創傷治療中心,深入了解受到戰爭影響的人們,該如何療傷。
國際新聞獎
第837集
文字:楊智強 / 攝影:蘇威銘x 270 -
SystemAdmin | 2024-01-17能源問題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德國氫能 運輸篇
邁向淨零排放,台灣訂出要在2050年,達到氫能發電9-12%的目標。氫能對不少台灣民眾來說,仍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能源。我們要把鏡頭轉到德國,這個氫能已經發展數十年的國家,2023年也更新了國家氫能策略,從氫氣生產、進口到運輸,訂出一系列的方法及目標。
現在德國已經有全球第一組營運中的氫能火車,還有各地也都在發展氫能巴士。氫氣這種具有可燃性的危險氣體,一旦洩漏可能產生氫爆,德國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它運用在大眾運輸?加氫站又如何確保安全無虞?還有氫能火車、巴士搭起來的感覺如何?
第83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339 -
SystemAdmin | 2024-01-17能源問題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德國氫能 戰略篇
德國除了將氫能運用在大眾運輸,也要擴大應用到一般民眾的生活中。例如用氫氣來燃燒生熱的熱水器已經問世,現在正在更新原本的天然氣管線,要讓氫氣可以輸送到家戶。德國身為工業大國,也計畫要用氫氣來發電、甚至煉鋼、製造出綠色鋼鐵。
不管是用在民生、交通或工業上,都得用再生能源製氫,才能真正降低排碳,這麼大量的綠氫從哪裡來?德國計畫要從非洲納米比亞、中東阿聯酋及北歐進口五到七成綠氫,本地製氫能量也要提升兩倍。德國的國家氫能戰略,如何將氫能大未來化為具體的執行計畫?
第83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324 -
-
SystemAdmin | 2024-01-10社福弱勢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2024請問總統 – 總統候選人,社宅呢
1月13日就是總統大選投票日,最令台灣民眾有感的「居住正義」,再次成為選戰中,被關注的議題。2023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社會福利基本法》,將社宅納入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三黨總統候選人的社會社宅政策,引發熱議。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布《2024總統大選社宅政策白皮書》,針對台灣社宅的現況、困境與挑戰在哪裡?政府在下一階段又該怎麼做等問題進行盤點。並逐一拜訪各黨總統候選人,向他們提出未來社宅推動的幾項建議,包含多元興建、增闢財源、依收入分級租金,及社宅福利計畫等。候選人對這些倡議的回應如何?他們又提出哪些政策來推進社會住宅呢?
第83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367 -
SystemAdmin | 2024-01-10全球脈動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文創泰驚豔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一場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以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他們將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
2019年,曼谷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設計創意城市。泰國透過文創推升國家的競爭力,而觀光產業更是蓬勃發展,每年約有三、四千萬名觀光客,位居世界旅遊排名前十大。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文創和觀光和台灣發展的方式不同,他們擅長以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帶給人們不同體驗。
第83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71 -
-
SystemAdmin | 2024-01-03政治經濟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文字:邱惠恩
2024請問總統 – 總統 辯 辨 變
年一次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已經全數舉辦完成。不知您是否有收看?看完後,有更了解候選人嗎?
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當時黑白電視才剛普及,因此這是社會大眾第一次可以全程觀察候選人、以及聆聽他們的政見,不再只是平面文字或廣播聲音,而是進一步落實「以民為主」的民主精神。
然而時至今日,傳播媒體與數位載具已經非常發達了,政見發表與辯論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些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是否少了政見的論述及彼此的詰問交鋒,只淪為口水戰、泥巴戰的政治秀呢?
第834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劉建邦x 279 -
SystemAdmin | 2024-01-03全球脈動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泰國軟實力
泰國電影和電視劇這幾年在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喜愛泰國影視作品。除了泰劇之外,泰國文創產業也相當受矚目。而文創產業能大放異采的背後來自於泰國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2003年為了振興經濟,泰國選定文創做為驅動經濟的火車頭,將創意經濟列為國家發展優先項目。他們擅長運用豐富的文化底蘊,創造獨一無二的美學魅力,以美學帶起國家競爭力。
根據統計,2021年泰國文創產值為1.1兆泰銖,占GDP的6.81%,去年政府還成立國家軟實力戰略委員會,要大力推動包含節慶、觀光、美食、影視、時尚設計等十一項重要軟實力。二十年前,他們選擇以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提振經濟,雖然期間有過政局不穩,但政府對文創產業的計畫與支持從未間斷。
第83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