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SystemAdmin | 2022-10-05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攝影:袁宏書
回望921
花東917關山、918池上的強震,讓中央山脈活動斷層的調查,再度引起關注與討論。地震學家們利用AI地震偵測系統偵測發現,這次的強震序列分布十分複雜,需要更多資訊解讀。
而台灣歷史上發生好幾次災害型的地震,都跟活動斷層有關。尤其是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調查,更成為台灣研究活動斷層的重要分水嶺,政府相關單位開始投入更多資源與經費進行研究。
傷亡慘重的921地震已經23週年,獨立特派員跟著23年前進行車籠埔斷層調查的成大防災中心團隊成員,重回當年的歷史現場。他們有什麼感觸?而過去累積的地震斷層研究又能為台灣帶來什麼啟示?
第77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48 -
AdminAdmin | 2019-09-18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震後二十年‧傷痛的力量
再過幾天,921大地震就滿20週年了,儘管時間流逝,這場地震依然是台灣許多人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痕。這場芮氏地震規模7.3,天搖地動持續102秒的921大地震相信許多人至今餘悸猶存。全台有2415人死亡、29人失蹤,慘痛的傷亡也讓許多家庭因此破碎,但也有人將失去親人及劫後重生的傷痛,轉化為希望與力量。
20年前才高二的李進德,在大地震中失去母親,後來因為外界的援助才完成學業,他決心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希望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還有原本已經離開部落的泰雅族青年林建治,在大地震劫後餘生才決定重返故鄉,二十年來,他在部落開起共食廚房、推動友善耕作,要讓部落災民透過自己的力量重生。
第61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41 -
AdminAdmin | 2019-06-12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防災練習曲
最近半個月以來,幾乎每兩三天就有一個規模三以上的地震,雖然震度不是很大,但是每一次總是讓民眾提心吊膽。今年也正好是921地震屆滿二十週年,為了不讓921地震造成的傷亡與損失重演,從2000年開始,政府將每年9月21日這一天,訂為「國家防災日」,全國學校都要舉行地震演習。
去年獨立特派員報導了一般學校防震、防災演練,不過特教學校卻相對被忽略。為了協助特教學校辦理防災教育,教育部今年針對全國28所特教學校提出「補助特教學校防災校園建置計畫」,從今年三、四月開始進行第一次的輔導訪視,整個計畫到明年底。
除了增加學校的防災補助,也要把特教學校最基本的防災需求做一次全面的檢視。特教學校因為特教生的差異,做防災演練相對困難,全校師生避難疏散的時間也會拉長,因此老師與行政人員,比一般學校來得辛苦。如何協助他們?
第60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