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4-05-08社福弱勢編輯精選攝影:羅盛達
聾人烏托邦 遺世獨立
台灣在2019年頒布《國家語言發展法》,手語也被納入國家語言。為什麼要說「台灣手語」,因為每個國家,甚至不同地區,手語都不同。例如台灣手語的謝謝,是彎曲大拇指;但美國手語,謝謝則是碰下巴往外。就跟聽得到的語言一樣,一個地方如果與外界比較少交流,就會逐漸形成當地的語言特色。
獨立特派員這次探訪了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這裡為什麼特別?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本卡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第851集
文字:歐姵君 / 攝影:羅盛達x 93 -
AdminAdmin | 2018-01-09藝術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老天開的那扇窗
俗諺說當老天關了一道門,必定開啟另一扇窗,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是空話,但我們要帶您看兩個真實的案例。首先是創辦聽障舞團的林靖嵐,您或許覺得奇怪,聽不到音樂要怎麼學跳舞?但台灣有個聽障舞團成員全都是聽語障人士,創辦人林靖嵐從小學舞,因為聽不到音樂節奏飽受挫折,甚至一度因為同學的霸凌而放棄舞蹈。後來用腳在木地板上,感受到節拍的共鳴,從此開啟舞蹈之路。
而另一位先天患有妥瑞氏症的花藝家吳尚洋,從小發作時被說是鬼附身、神經病,但他卻持續用樂觀的態度堅持花藝之路,甚至拿到了世界冠軍。
第52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