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18-04-24全球脈動系列報導:半島和與平攝影:黃政淵
半島和與平-金正恩的萬里馬
北韓越是封閉,越讓人好奇,也越有人想一探究竟。獨特的社會制度,純淨的自然風光,以及樣板的政治宣傳,也成為北韓推廣旅遊的利器。尤其從去年底,聯合國對北韓的國際制裁力道加深,招攬觀光,是國家外匯的重要來源。
金正恩從2012年正式接班,他也追隨父親發展現代化經濟,開放觀光的腳步,甚至喊出超越父親說的「千里馬」革命精神,以「萬里馬」的速度,大興土木積極建設。2014年,金正恩下令複製他留學歐洲的所見所學,在十個月內鏟平一座山,蓋了北韓第一座滑雪場。平昌奧運前,這項看板政績,也成爲他操作南北韓關係的政治籌碼。
第54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62 -
SystemAdmin | 2018-04-24全球脈動系列報導:半島和與平攝影:黃政淵
半島和與平-接近真實的北韓
北韓在金正恩領導下全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但是饑荒、貧困、專制極權、核武飛彈試爆,種種負面形象也如影隨形,形塑著國際社會所認識的北韓。
因為國際制裁,北韓不得與他國通商貿易,北韓人不得赴海外打工,於是「觀光」成為北韓賺取外匯的重要管道,每年有超過五萬名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基於好奇心,前往北韓旅遊。這樣的體驗,究竟有幾分接近真實呢?透過觀察這個國家的最新樣貌,來了解接近真實的北韓。
◆ 延伸閱讀 → 我走進了「接近真實」的北韓
第54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56 -
SystemAdmin | 2018-04-24全球脈動系列報導:半島和與平攝影:黃政淵
半島和與平-前進板門店
最近世界的焦點在4月27日即將登場的兩韓峰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徒步穿越南北韓邊境軍事警戒區板門店,踏上南韓土地,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進行史上第三次的兩韓峰會,雙方領袖級對話,可望進一步開展雙邊交流。
在這個歷史時刻,獨立特派員推出「半島和與平」的特別報導,近距離觀察在朝鮮半島分治的兩個國家。首先我們從南北韓交界點板門店看起,1953年宣布停戰後,在38度線上的板門店,雙方協議設置共同警備區,平日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用一道水泥墩作為軍事分界線,象徵無形的38度線區隔南北韓。
現在共同警備區仍然戒備森嚴,不過昔日緊張肅殺的氣氛,最近也稍稍緩和,只有當遊客到訪時,會派軍人站崗。也讓軍事最前線,變成了造訪兩韓,特別到北韓必訪的旅遊景點。
第54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62 -
AdminAdmin | 2018-04-18社福弱勢攝影:鄭仲宏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第541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57 -
-
-
AdminAdmin | 2018-04-09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身心障成年後-龍發堂
如何支持成年的身心障礙者,是政府推動長照應該要思考的另一個層面。在台灣存在48年卻爭議不斷的精障安置場所龍發堂,因為群聚感染讓地方政府有積極介入的機會,終結經營,住民由縣市衛政單位轉介。
過去龍發堂存在,有其複雜的歷史背景,龍發堂管理精障患者的方式雖然屢有爭議,但因為病患來自全台灣各地,如果離開龍發堂,這些精障病患如何安置,對家屬和地方政府來說都成了頭痛問題。龍發堂就在精神醫學不發達的時空下,以及地方政府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維持了近半世紀,龍發堂的存廢政府社會都有責任,來看我們的觀察 。
第54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53 -
-
AdminAdmin | 2018-04-09公共安全
樂園
2015年6月27日造成15死499人受傷的八仙塵爆意外,就快要滿三年了。這場意外翻天覆地改變了五百多個家庭的命運,他們現在的生活如何?
我們要帶您來看一位單親媽媽王鈺琇,如何陪伴在八仙塵爆意外中受傷的兒子張承騏。張承騏在八仙塵爆中全身受到55%的二三度燒燙傷,當時他再兩個禮拜就準備入伍當兵,服役前和朋友一起到八仙樂園,沒想到卻碰上這場意外。因為大面積燒燙傷,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做了七次手術。
難過心痛的母親王鈺琇,決定辭掉職場工作,全心陪伴孩子。他一邊幫助張承騏挺過辛苦的復健路,更積極陪孩子圓夢,創業開餐廳,同時他還組織傷患和家屬挺身對抗公權力,要求司法還給受害者公道,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54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51 -
-
AdminAdmin | 2018-04-02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
道路下的奧祕
2017年的全球道路成就獎,在杜拜舉行頒獎。得獎的包含歐亞大陸之間的海底隧道、拉薩到林芝海拔三到五千公尺的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不過研究類的唯一首獎,則是來自台灣的JW生態工法,一個小小的透水鋪面工程,為什麼會獲得評審青睞?
發明人陳瑞文出身工地,傳統工法總認為道路必須夯實,才能穩固。但是他心中始終有個想法,台灣氣候多雨,只要一有豪雨,各地就會有淹水甚至豪雨成災的情況發生,傳統做法的夯實道路容易積水,但如果在道路下能蓄水,這樣既不浪費水源,又能解決積水的問題。這個信念,讓他一邊工作,一邊研究了三十年的時間,終於發明出這項生態工法。這個生態工法不僅讓道路能呼吸,還能在道路下建立一整個生態系。一起來看看,小小的鋪面,有什麼大驚奇?
第53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52 -
AdminAdmin | 2018-04-02人物故事攝影:黃政淵
療癒破碎的心
清明是慎終追遠、懷念先人的節日,不過對有親友因為自殺離世的民眾來說,心情格外複雜,這些被留下來的人稱為自殺者遺族。台灣過去這十幾年來,其實很注意自殺防治,但每十萬人約15%的自殺率卻仍居高不下。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中,是列入高危險地區的區塊。
以105年為例,自殺死亡的人數有3765人,其中男性2559人,女性1206人。根據自殺學之父心理學家史奈曼的估計,每一個自殺身亡的人,至少會影響6-10位自殺者遺族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二十年的漫漫悲傷之路該怎麼走?三位自殺者遺族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如何面對及療癒親人自殺的悲痛,也希望將更多光亮帶進自殺者遺族的心中。
♦延伸閱讀 → 療癒破碎的心 採訪側記
♦特派員+《哭吧!悲傷是你的權利》
♦特派員+《自殺者遺族的心理輔導》
第53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黃政淵x 52 -
-
AdminAdmin | 2018-03-27人物故事攝影:周明文
黑面地下英雄
煤礦曾經是帶動台灣工業的龍頭,包含電力、交通、重大建設及民眾的日常生活,都和煤礦產業息息相關。
熱愛紀實攝影的朱健炫從三十幾年前,開始記錄礦工們的工作及生活;而從事礦工將近六十年的周朝南,則拍攝在礦坑內弟兄們的工作身影。透過他們兩位的鏡頭,許多珍貴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台灣礦工與煤礦業最後發展的足跡也被一一記錄下來。
他們一個人想說出這群無名英雄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另一位正積極爭取保留已經荒廢的礦場遺址,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他們的腳步,找出這些黑面地下英雄們的故事。
第53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50 -
AdminAdmin | 2018-03-27教育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五專回來了
五月份國中教育會考就要登場,今年國中應屆畢業生除了高中高職可以選擇外,我們觀察到五專似乎有回歸的現象。過去二十年來,隨著專科紛紛升格為科技大學,原本五專學制並沒有消失,但招生人數逐年減少,而且是以護專為主。
不過今年北中南一共有九所科技大學,新設十四個五專科系重新招生,還包含台北工專、雲林工專、高雄工專等三所過去北中南第一志願的五專,甚至祭出百萬獎學金搶學生,光是招生說明會,就吸引許多家長學生的注意。到底相隔二十年,五專為什麼又強勢回歸?是技職教育再度受到重視嗎?
第53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