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3-08-02社福弱勢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直視 無家者
暑假來臨,如果大家多注意一下,會發現不少交通轉運站等地,聚集一些遊民。這些遊民因為居無定所,因此也被稱為無家者。
從衛福部統計數據來看,登記列冊的無家者人數,近十年來,都在2500人到3000人之間,變化不大。其中,台北市無家者數量最多,有710人;高雄市跟台中市,也有300多人。
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群無家者?有一群台東的高中生們,在疫情期間,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夜晚的大街小巷,拿著從網路募集來而的物資,探訪這群無家者。學生們從無家者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第812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68 -
AdminAdmin | 2022-12-07社福弱勢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走讀貧窮人的台北
關於貧窮,政府是以收入來界定,但是到今年第三季為止,全國低收入戶有28萬多人、只占總人口1.24%,即使加上中低收入,也只占總人口不到3%,遠低於歐美及日韓的10-20%,台灣的窮人真的這麼少嗎?
台北幾個關懷青年、社區、無家者的非營利團體共同組成窮學盟,就希望能重新定義貧窮,讓社會各種面臨無法選擇生活困境的行業及角落,都能更被民眾理解。
他們舉辦貧窮人的台北活動已經進入第七年,不但帶領參與者進入貧窮的社區、體驗無家者的生活,今年還首度加入走讀林森北路酒店公關的世界,希望透過更多的溝通,進而產生理解。
第77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9 -
-
-
AdminAdmin | 2018-08-28人物故事攝影:羅盛達
看見貧窮
一般人對街友或無家者的印象會認為他們是懶惰不找工作,很少思考是不是我們的社會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或是給弱勢者的選擇機會太少。不過現在有些人及組織,他們希望能幫這些街友或無家者找回自己的人生。
在台北熱鬧的饒河夜市,有位台大博士生擺攤賣起炸雞,不過他不是自己當老闆而已,而是雇用一些街友,一起工作。另外也有NGO組織成立「起家工作室」,讓街友發揮所長幫人整修房子。透過他們的小小行動,不只創造工作機會,其實最重要的是希望幫無家者建立一套支援系統, 讓他們不再只是孤立無援的個人,而能藉由各地方的支持,慢慢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第56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