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5-07-16科學新知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北海道太空港
由於太空領域涉及國安與資安的自主性,因此多數先進國家都傾力投注資源。獨立特派員橫跨2500公里,來到日本北海道太空港,這裡有全日本唯一一個開放海內外單位使用的多功能太空基地。
這個基地有一條長1300公尺的跑道,可以在這裡做大氣球施放的實驗、無人機以及飛機等水平發射的太空實驗,也有大家熟知的垂直火箭發射基地。 有意思的是,太空港位在北海道大樹町,這個小城鎮只有5400人,如何建造跟營運動輒新台幣數十億元的太空港呢?日本有哪些寶貴的發展經驗可供台灣借鏡呢?
第911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x 280 -
-
-
AdminAdmin | 2022-05-11科學新知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台灣火箭快飛
太空時代已經來臨,去年底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的科研火箭發射場,在屏東縣牡丹鄉的旭海村誕生,儘管地方還有少數疑慮,這個發射場還是透過當地原住民部落會議通過了。
第一次火箭發射原本要在5月3日登場,不過正好遇上東北季風報到,強烈的風雨一度讓發射延後,最後因為系統出問題而取消。
這個火箭發射團隊是由陽明交通大學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組成,他們研發的是可以導控飛行方向的混合式火箭,如果成功將是領先全球的研究,而帶領著個計畫的,正是人稱火箭阿伯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火箭背後的故事,還有它未來將對台灣太空產業產生哪些影響。
第74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359 -
-
SystemAdmin | 2011-04-23教育
帶我去太空
您曾有離開地面、翱翔天空的宇宙夢嗎?
很多人都有離開地面、翱翔天空的宇宙夢,但能真正實現的卻不多,不過現在有一群由交大、北科大、成大、和屏科大四所大學師生所組成的團隊,他們投入探空火箭的研發製作,成功的發射了低成本、安全性高的混合燃料及固態燃料火箭,締造學術界的新紀錄。
甚至連日本航太總署都想要邀請他們到日本來分享經驗,他們的火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師生自行製作,可以說是真正的 MIT台灣製造,透過團隊的合作和熱情,他們不僅為台灣培訓人才,更完成了探索宇宙的飛行夢,記者陳廷宇賴秉寰的報導。
第19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x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