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
AdminAdmin | 2022-02-16人物故事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族群創生-南州金牛陣
南台灣的屏東,每三年一次的平安迎王祭典,分別在東港、南州、小琉球三地,接力登場,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節慶,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民俗文化活動。
祈求平安、化瘟除煞,王爺千歲在繞境的時候,各村莊的大小神轎與陣頭也紛紛出動,前往不同的廟宇參拜交流。其中,南州迎王是這三大迎王活動裡唯一固定農曆日期,同時跨鄉鎮繞境祈福的祭典。
而在這個以閩南族群為主的慶典裡,有一個來自萬華村大埔社區的客家陣頭–金牛陣,分外引人注目。究竟,這個舞弄一甲子的客家陣頭,如何展現努力融入閩南習俗的善意與誠心?又如何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
第737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61 -
-
AdminAdmin | 2021-10-27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特有種的奇蹟
台灣出現越南走私肉品的破口之後,經過一個多月的危機處理,暫時擋住了非洲豬瘟。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全國有62萬多頭的黑毛豬,屏東縣就占了30萬頭,在台灣還沒有發生口蹄疫之前,一年外銷日本的黑毛豬就有幾百萬頭,台灣原生種黑毛豬的優勢在哪裡?我們要帶您到屏東,看看一位科技人轉進畜牧業後,如何利用新思維,將台灣原生種黑毛豬創立品牌,與國際競爭。
另外,農委會在全國禁用廚餘養豬一個月後,宣布10月1日起,養豬規模在200頭以上,有許可執照者,可以繼續使用廚餘養豬,但是不到200頭的養豬場,繼續禁用廚餘,植物性殘渣除外。除了鼓勵小的廚餘場改餵飼料之外,也可以擇規模升級或者退場。但是這樣的風險管控,引發質疑,真的可以百分之百擋住非洲豬瘟嗎?如果全國難以禁用廚餘,為什麼養豬頭數接近全國三分之一、160萬頭的雲林縣可以做到呢?
第72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56 -
AdminAdmin | 2021-07-07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變種病毒來襲
世界衛生組織在七月初示警,全球已經進入非常危險時期。Delta變種病毒蔓延到98個國家,並持續突變,預計九月會成為主要流行病毒株。
台灣五月爆發的本土疫情方興未艾,又面臨Delta變種病毒來襲,屏東一下子出現十三名確診案例。本土傳播鏈能否成功阻絕,邊境能否守住,讓台灣爭取更多的時間,拉高疫苗施打率,一旦爆發疫情,才能降低重症和死亡率,避免今年五月時醫療不堪負荷的慘況。
台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第一劑疫苗,但是面對Delta變種病毒,必須要施打兩劑才能拉高保護力,採購疫苗,不只是眼前的課題,更是往後數年都必須要做好的準備。
第7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58 -
AdminAdmin | 2021-06-09科學新知攝影:袁宏書
恆春半島 孕震密碼
我們上個月追蹤已經115週年的梅山大地震,是否會有百年再現期。今天則要帶您到恆春半島,跟著中央大學追震小組,了解為什麼學界要在恆春半島周邊,布設199個地震觀測站。
這199個地震觀測站分布在恆春半島,有145站最多,其他分布在小琉球、屏東平原、台東還有蘭嶼及綠島等地,構成臨時密集的地震監測網。其中蘭嶼、綠島都是以環島方式,在島上四個角落放了地震儀器,來搜集離島的地震資料。
因為恆春半島周邊有四個主要的活動孕震帶,過去地震觀測站比較少,這199個臨時觀測站,除了可以彌補這方面的資料之外,最重要的是核三廠臨近恆春活動斷層,但是恆春斷層的型態及活動特性,過去資料有限,必須藉由地球物理方法了解地底下構造,了解它的潛在風險。
第70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45 -
AdminAdmin | 2020-10-28土地環境攝影:周明文
世界金牌 屏東可可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巧克力 ,不過我們吃的巧克力大部分都從國外進口。近年來台灣也有種植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而且台灣巧克力到國際參賽,還常常得獎。像今年的ICA世界巧克力大獎亞太區競賽,就由屏東縣政府主辦,14個國家參賽,台灣巧克力業者就拿到超過一半的獎項,其中屏東更拿到7面金牌 35個獎項。
屏東大部分的可可樹都是種在檳榔園 ,以前檳榔價格好,曾經被視為綠金,不過吃檳榔對身體健康不好,政府鼓勵轉作。
18年前有農民託朋友從印尼帶回可可種子嘗試種植,花了8年時間才研發成功將可可做成巧克力。這幾年屏東巧克力種植的人越來越多,已經超過200公頃。屏東成為可可故鄉的同時,卻也 因為生產成本高,面臨產業發展瓶頸。
第67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50 -
AdminAdmin | 2020-01-08社福弱勢文字:婁雅君
打造高齡友善社區
在地老化是近年來提倡的觀點,如何打造一個適合老後的生活圈,不只是單一的日照據點可以達成。
屏東的西勢村,半徑五百公尺內,包含宮廟、市場、學校,符合內政部對高齡友善社區所訂定的條件。縣政府在這裡進行高齡友善社區的實驗計畫,找來友善商店、改造學校環境、和智慧裝置公司合作,推出智慧平安符。只要長輩走出安全範圍外,智慧平安符就會發通知給家人,緊急狀況也可以讓長輩呼救,共同守護長輩的安全。
而在屏東市的另一側,前進國小是全台唯一一個設置在校園內的失智日照據點,還進行老幼共學。
第62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50 -
-
-
AdminAdmin | 2018-06-05青年世代攝影:鄭仲宏
陌生人音樂會
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除了靠政策嚴謹,更重要的是,如何鼓勵不同世代更互相理解和顧念彼此。要達成這個目標有很多種方式,我們要帶您看的是一場孩子們為長者們舉辦的陌生人音樂會。
在高雄、台東有一群青少年,透過老師及社團提供機會,到老人家中為他們現場演奏。這些長者們有人一輩子沒有聽過現場音樂會,這種全新的體驗讓他們很感動,而這些青少年們也透過音樂,自然、柔性的和陌生的長輩們接觸。以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提供服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及成長。
獨立特派員在八年前曾報導台東的小朋友配合聖母醫院的送餐服務去拉琴給獨居老人們聽,感動很多老人家,當年拉琴的小朋友最大的只有小學三年級,現在都上高中了,他們再次齊聚一堂,配合送餐拉琴,孩子們長高長大了,但撫慰獨居老人的愛心和用心沒有不同。
♦延伸閱讀 → 特派員+《來自陌生人的回饋》
第54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66 -
AdminAdmin | 2018-05-24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中國紅海下的石斑
台灣龍膽石斑養殖技術好,產值高,居世界之冠。不過卻因消費有七成都在中國,市場太過單一,這幾年中國政府大力扶植石斑產業,使我們的石斑被中國養的龍虎斑打到價格慘跌。
2010年,台灣與對岸簽訂ECFA,石斑魚免關稅、政府推動產值倍增計畫。龍膽的養殖成本一斤150元,當時漁民賣出,一斤可以高達270元,如今卻跌到接近成本,使產業陷入困境。
受到單一市場限制,石斑在中國削價競爭。為求生存,屏東佳冬鄉有一群年輕漁二代,他們集結力量,求新求變,希望以高品質為石斑魚開拓一種新的產業模式。
♦延伸閱讀 → 紅利不再: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紅海裡,台灣石斑奮力上游
第54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