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2-05-25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快篩怎麼了
台灣疫情再起,5月19日單日確診人數甚至突破9萬。疫情大量擴散,這段期間不論是企業、個人,都紛紛尋求利用家用快篩試劑,來確認是否染疫。而為了保存醫療量能,政府也要求必須先快篩陽性,才能去篩檢站做PCR。
如何買到快篩試劑,成了這一個月以來的話題。四月底政府推出快篩實名制,第一輪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國人,買到實名制快篩,不過居家隔離者卻因為資訊系統塞車,延後甚至拿不到公費的快篩試劑。到底從採購、數量到分配,我們的快篩政策面臨哪些挑戰?未來如果確診數量仍持續居高不下,又該如何運用快篩?
第751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65 -
AdminAdmin | 2021-12-01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邊境開放的難題
上個月初,南非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命名為Omicron,並列為高關注變異株,接著許多國家都對南非及周邊國家發布旅遊禁令,變種病毒的出現為疫情發展投下許多變數,也讓各個剛開放邊境的國家突然手忙腳亂。
而因應春節返鄉潮,12月14日開始,入境台灣也將展開春節專案,除了一律隔離14天之外,如果家裡同住者有打滿兩劑疫苗,或者入境者本身也打了疫苗,就可以選擇10+4或者7+7方案,住完防疫旅館後回家隔離,不過同住者也必須快篩,並且加強自主健康管理,不能到人潮聚集處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這項新措施不但考驗入境者跟同住者能不能遵守規定,也是台灣邊境政策的試金石。到底面對多變的疫情,台灣要打開國門必須有哪些條件?又該如何降低社區感染風險?
第72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60 -
AdminAdmin | 2021-07-07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基層診所國家隊
近日台灣確診的病例數頻頻創新低,疫情持續往下,除了是因為民眾戴口罩,勤洗手之外,政府的全面擴大篩檢,也才使得原本蔓延擴散的疫情漸漸獲得控制,快篩站政策發揮很大功能。
不過疫情剛升溫時,雙北地區的篩檢人力嚴重不足,各大醫院都已經調不出人力,後來都是靠一群基層診所醫師,他們在台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自願投入支援社區篩檢工作。
過去,政府的防疫策略太偏重在醫院,大醫院既要照顧病人,又要負責民眾的篩檢以及疫苗接種的工作,負荷量當然大。
在全世界高度關注,新一波Delta印度變種病毒的挑戰時,台灣也需要採取不一樣的防疫策略,為了加速找出社區隱藏感染源,台灣也已經開放居家快篩,民眾可以在藥局或超商購買快篩試劑,不過家用與醫用快篩有什麼不同?要怎麼用?以及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70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