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SystemAdmin | 2025-04-09政治經濟文字:廖怡芬攝影:賴振元
大缺工襲台 – 移工可是萬靈丹?
國發會預估到2028年,台灣的勞動力缺口會有將近35萬人,即使提高國人的勞動參與率,也只能增加15萬人,剩下大約20萬缺口,就要靠引進外國人力來補充。近來台灣已經和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勞動部也實施「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留用優秀的資深移工。
不過獨立特派員追查發現,除了這些開放措施,目前也有許多私立高職、科大開辦僑生專班,引進東南亞學生,在還沒開放移工的產業,例如旅宿、餐飲服務業打工,引發假留學、真打工的疑慮。在缺工的現況下,移工政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兼顧產業需求與國內外勞工的權益?
第897集
文字: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x 157 -
AdminAdmin | 2024-10-16公共安全文字:廖怡芬攝影:賴振元
颱風假 風雨中的爭議
山陀兒颱風十月初侵襲台灣,路徑一變再變,原本將以強颱之姿侵台,但在登陸前卻在海面滯留,移動緩慢,之後減弱為中度颱風。
登陸時間一再延後,全台都提前宣布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晴空萬里。有些民眾很開心,大呼撿到了颱風假;但也有些人放了假,其實就沒有薪水可以領。製造業、服務業也直呼損失慘重,台經院就估計,光是停班1天,台灣的經濟產值就損失了300億。
到底放不放颱風假,地方首長的決定,引發各種正反面兩極化的批評!究竟颱風假是什麼?為什麼要放颱風假?國外的做法又是如何?
第873集
文字: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x 92 -
AdminAdmin | 2024-10-09體育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工會夥伴是移工
七○年代台灣紡織業曾經位居全球領導地位,1967到2003年,整整37年期間,平均每年為台灣創造100億美元的收入,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品。不過隨著產業變遷,台灣紡織業不但淪為夕陽產業,勞資爭議也從未停歇,位於桃園的大同染整就是最近發生的案例之一。
資方無預警宣布關廠,也引來員工指控公司違法長達近20年,台、越、泰籍員工更罕見的組成了跨國工會,要和資方正面對決。在經過勞資協商後,最後工會順利達成目標。大同染整公司同意除依法提供資遣費外,還將提供關廠補償金給員工。
一起透過報導,來關心這件勞資糾紛,也看看在傳統產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如何一起合作爭取權益。
第872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深入瞭解七○年代台灣紡織業曾經位居全球領導地位,1967到2003年,整整37年期間,平均每年為台灣創造100億美元的收入,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品。不過隨著產業變遷,台灣紡織業不但淪為夕陽產業,勞資爭議也從未停歇,位於桃園的大同染整就是最近發生的案例之一。
資方無預警宣布關廠,也引來員工指控公司違法長達近20年,台、越、泰籍員工更罕見的組成了跨國工會,要和資方正面對決。在經過勞資協商後,最後工會順利達成目標。大同染整公司同意除依法提供資遣費外,還將提供關廠補償金給員工。
一起透過報導,來關心這件勞資糾紛,也看看在傳統產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如何一起合作爭取權益。x 98 -
-
-
-
AdminAdmin | 2023-03-15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體檢移工久留政策
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75 -
-
-
-
-
SystemAdmin | 2020-04-22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疫情下的就業危機
武漢肺炎對產業經濟的影響正逐漸擴大,許多公司正掀起無薪假風暴。上一回台灣曾經歷一次無薪假海嘯是在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時候,當時許多企業希望透過「無薪假」取代「資遣」,不過因為法令的不完備,引發相當多問題。
12年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台灣無薪假影響人數,已經以倍數增長的幅度突破1.5萬人大關,相關勞動部門都相當憂心,認為這是國內失業潮的預警。不過在這一次的無薪假風暴裡,資方出現哪些灰色的規避手段?勞方又有哪些權益可以主張?攸關勞工就業的產業結構可能有什麼變化?
第64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61 -
AdminAdmin | 2020-04-01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過勞病了嗎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發展,全台防疫總動員,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陳時中到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協助民眾居家檢疫或隔離的里長都非常辛苦,常常超時工作,也引發大家擔心他們是否過勞的憂慮。
其實過去三年,台灣有兩百多人因為工作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申請勞保職業病給付。而如果以前往過勞門診求助的比例推估,至少有五百多人受過勞所苦,等於每兩天就有一個台灣勞工過勞。
除了腦心血管疾病之外,工作過勞也可能引發精神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到底勞工應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台灣的制度為何又會產生這麼多的過勞黑數?
第64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9 -
AdminAdmin | 2019-10-23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青銀共事練習曲
有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描繪了退休的銀髮族和年輕的女主管在職場上互相交流,彼此扶持的故事,現在這樣的情節在台灣職場也會越來越常見。
今年7月,行政院宣布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希望提高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草案通過後,「青銀共事」成為各地職訓或就業服務單位的主推項目。
其實,五年前勞動部就成立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以媒合55歲以上民眾就業為主要任務。五年下來,中心有哪些成效?而在廠商眼中,中高齡者有哪些職場競爭優勢呢?一起看看「青銀共事」的職場,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第61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x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