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
AdminAdmin | 2023-06-28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缺工熟齡生力軍
台灣因為少子化和疫情影響,造成缺工現象。國發會統計,台灣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最高峰出現在2015年,之後逐年下降,估計到了2070年勞動人口數會剩下不到一半。其中15歲到44歲的勞動力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這個中高年齡層的勞動力人數在增加。換句話說,中高齡的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
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早已覺察到這股趨勢,陸續打造友善中高齡就業的職場,讓中高齡者繼續投入勞動市場,維持產業競爭力。反觀台灣,如果也能提高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對紓緩缺工危機會有很大幫助。該怎麼做,才能協助熟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第807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65 -
-
AdminAdmin | 2023-03-15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體檢移工久留政策
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62 -
AdminAdmin | 2020-08-12教育
兼任教師的困境
近二十年來,全台大學兼任教師急速成長,目前已經有四萬多人,公私立大學的兼任教師人數占了教師人數五成以上。名為「兼任」其實已經是主要教學人力。兼任教師戰戰兢兢地工作、不停找機會、希望有機會轉為專任。
但高教崩壞、招生不足、經費受限,兼任教師所期待的「專任教師」員額很難增加,各校大多以兼任之名、行專任之實。
沒有被教師法、勞基法納入的兼任教師,薪水是以鐘點費計算,也沒有其他的教學資源挹注,兼任教師與專任教師都是以自己的專業奉獻教學工作,但卻同工不同酬。工作權、在校園內的權益都矮人一截、欠缺保障。兼任教師的處境尷尬,工會從2012年起開始陳情,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教育部及勞動部的重視。
第65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許中熹x 37 -
SystemAdmin | 2020-04-22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疫情下的就業危機
武漢肺炎對產業經濟的影響正逐漸擴大,許多公司正掀起無薪假風暴。上一回台灣曾經歷一次無薪假海嘯是在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時候,當時許多企業希望透過「無薪假」取代「資遣」,不過因為法令的不完備,引發相當多問題。
12年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台灣無薪假影響人數,已經以倍數增長的幅度突破1.5萬人大關,相關勞動部門都相當憂心,認為這是國內失業潮的預警。不過在這一次的無薪假風暴裡,資方出現哪些灰色的規避手段?勞方又有哪些權益可以主張?攸關勞工就業的產業結構可能有什麼變化?
第64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52 -
AdminAdmin | 2020-04-01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過勞病了嗎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發展,全台防疫總動員,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陳時中到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協助民眾居家檢疫或隔離的里長都非常辛苦,常常超時工作,也引發大家擔心他們是否過勞的憂慮。
其實過去三年,台灣有兩百多人因為工作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申請勞保職業病給付。而如果以前往過勞門診求助的比例推估,至少有五百多人受過勞所苦,等於每兩天就有一個台灣勞工過勞。
除了腦心血管疾病之外,工作過勞也可能引發精神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到底勞工應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台灣的制度為何又會產生這麼多的過勞黑數?
第64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1 -
AdminAdmin | 2019-12-25政治經濟文字:邱惠恩
你還好嗎?外送員
點餐平台近一年蓬勃發展,據估計,現在全台灣至少有八萬人投入外送員的行列。不過今年10月份在4天內,連續發生三起外送員車禍,這一撞,也將隱藏的風險撞了出來。
因為平台業者宣稱跟外送員是承攬關係,所以外送員沒有勞健保與勞退。而且在今年九月以前,也沒有點餐平台外送員專屬的職業工會,換句話說,如果有個萬一,外送員只能自求多福。
點餐平台業者還宣稱,外送員工時彈性且片段,不適用雇傭關係。不管你同不同意這種說法,點餐平台外送員的工作型態,的確在全球各地及台灣,對既有的勞基法帶來重大的挑戰。
第627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凱文x 42 -
AdminAdmin | 2019-10-23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青銀共事練習曲
有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描繪了退休的銀髮族和年輕的女主管在職場上互相交流,彼此扶持的故事,現在這樣的情節在台灣職場也會越來越常見。
今年7月,行政院宣布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希望提高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草案通過後,「青銀共事」成為各地職訓或就業服務單位的主推項目。
其實,五年前勞動部就成立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以媒合55歲以上民眾就業為主要任務。五年下來,中心有哪些成效?而在廠商眼中,中高齡者有哪些職場競爭優勢呢?一起看看「青銀共事」的職場,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第61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x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