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1-11-10社福弱勢攝影:周明文
旅館變社宅?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到現在全國社宅興建達成率,包含興建中還有已經決標待開工的,有4萬8千多戶,再加上包租代管的2.4萬戶,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為了擴大推動社宅政策,內政部近期也積極在研擬,希望針對一些因爲疫情經營困難的旅館,來鼓勵他們轉為社會住宅。對此,旅館業的反應不一,有業者表示支持,但也有業者認為旅館和社宅原本設計規劃的差別就很大,要如何改裝?除了硬體改裝費用,套房的租金要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是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的關鍵。
第72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深入瞭解為了落實居住正義,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到現在全國社宅興建達成率,包含興建中還有已經決標待開工的,有4萬8千多戶,再加上包租代管的2.4萬戶,距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為了擴大推動社宅政策,內政部近期也積極在研擬,希望針對一些因爲疫情經營困難的旅館,來鼓勵他們轉為社會住宅。對此,旅館業的反應不一,有業者表示支持,但也有業者認為旅館和社宅原本設計規劃的差別就很大,要如何改裝?除了硬體改裝費用,套房的租金要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是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的關鍵。
建築外觀設計新穎、設施設備應有盡有,社會住宅不只租金相對便宜,規劃設計也越來越著重共榮多元,不過2016年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其中12萬戶由政府興建,8萬戶為包租代管,而現在內政部計畫推出社宅第三條路。
連續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旅館業者經營得很辛苦,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備詢時說明旅館轉社宅政策的概念:「展望未來的一兩年、兩三年,特別是國際的或是國內的商務旅行,其實都會不多,所以會有相當多的旅館業會經營不下去,大家一起來合作轉軌為社會住宅,度過個三年或五年,讓他們在這段時間還是有穩定的收益。」
台中市旅館公會理事長鄭生昌解釋自己贊成這個政策的原因在於業者擁有彈性經營的空間:「它以三年為一期,我們第一個前提是旅館執照不能廢,未來當市場從境外的旅客再開放之後,旅館很快就可以部分從社會住宅再轉型回來。」
鄭生昌目前有4家旅館,他表示自己的旅館除了一般商務房,另外還有過去以經營外籍旅長住為主的套房,若將這些客房改為社會住宅,可以保障基本收入。內政部希望將有意願的旅館轉作社宅,這項計畫看似可以提供做短期社宅,也可以幫業者度過難關,不過在執行上,還有問題尚待解決。
鄭生昌也提醒,執行面上首先會遇到的就是「硬體」問題。例如必須將原有房間加以裝修轉型,像是電表、或是增設衣櫥等,才符合社宅的居住需求。除此,他也提及假設未來有旅館業者投入社宅,最後有1萬多間房間,那麼政府是否能保證這1萬多間房都有穩定客源。
除了硬體裝潢改裝與費用等問題外,套房租金怎麼計算、如何補助,都直接影響業者參與意願。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曾美絹分析,很多飯店都是承租來的,一個房間的租金約在2萬到3萬之間,甚至也有達3萬5的,他問「一旦旅館房間要長期租賃來做社宅,一個房間可以租多少錢?」
由於都會土地取得的成本太高,許多旅館業者都是採承租方式,以曾美絹現有經營的8家旅館來說,整棟樓租金攤提後每間房每個月成本達2萬塊以上。曾美絹說,社宅租金如果用業者向房東承租的價位去算(2萬到3萬5),再加上營運成本與人事成本,政府要支出的預算只會更多而已。
台北市旅館業者劉季強則提出了疑問,像是水電怎麼分,60個房間就要裝到60個電表,如果又不能開伙的話,住戶也得到外面吃飯,他認為這些都是問題。曾美絹也說,以空調來說,旅館都是中央空調,在現有的格局下,難以再改裝成分離式空調。
依照內政部規劃,業者若將旅館轉作社宅除可享有房屋稅、地價稅以及營業稅等減免優惠外,也會提供修繕改裝以及租金差額補助,但具體內容需等行政院核定才能對外公告。
除了因應旅館業受疫情打擊外,另一個問題是,目前全國社宅修建達成,包含興建中及已決標待開工的也僅有4萬8千多戶,為了趕上8年20萬戶的目標,政府也一直推動「包租代管」政策。所謂包租代管,是由政府委託業者協助房東出租管理,使房東享有稅賦減免並提供弱勢戶租金補助。
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公會副理事長王則人本身是包租代管業者,他解釋包租代管係由得標業者媒合房東跟房客,房客享有租金補助,房東享有修繕補助與其他優惠,由業者幫忙去協調房東跟房客。
王則人表示,他現在手上的4家旅館都有意願轉做社宅,他提及政府說只要他將手上一半旅館投入社宅,另一半同樣可從事日租,即便轉做社宅,3年後同樣可以轉回做旅館用途。
除旅館轉作社宅外,政府也透過多元方式滿足居住需求。像是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中華職業訓練中心現經政府收回將進行公辦都更,都更前,原職訓中心的學員宿舍也規劃改做社宅提供給有需要的租戶使用。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綜合業務部副主任林啟賢表示,新的社宅一方面在蓋,但在新社宅竣工前居住需求還是存在,他指出可透過舊有房舍加以整建,以便在短時間內作為社宅使用。
然而,多元興辦中的旅館轉社宅市實際上依舊存在極高的不確定性,也有意見擔憂,這會不會僅是為達8年20萬戶目標的「階段性任務」?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認為,旅館轉社宅的數量不應該與目前直接興建的新社宅數量有所混淆,新建的社宅可以使用5、60年,但旅館轉作社宅是3年期的短約。他質疑3年後,社宅總量會不會因為與旅館業的合約結束導致數量驟減?
根據《獨立特派員》取得一份內政部之前與旅館業者座談的簡報資料顯示,8年20萬戶的第二階段,將由中央興辦6.8萬戶、地方1.2萬戶,推動目標以旅館業3,300家有1成參與,預估可再增加16,500戶,再加上可興建完成的4萬多戶,即可在2024年底達成6萬戶完工目標。
面對疫情海嘯衝擊住房率,政府推出旅館轉作社宅的規劃,有旅館業者殷殷期盼,但也有業者抱持觀望態度。就提高社宅總量的角度觀察,此政策除協助旅館業者度過疫情難關,另得以拉升社宅總量。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做好政策溝通,才不致於淪為為兌現居住正義承諾下的數字遊戲。x 48 -
AdminAdmin | 2021-03-10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社會住宅 包租代管
為了解決居住問題,行政院訂下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其中有12萬戶是政府興建,有8萬戶是利用民間空餘屋,由業者包租或代管,出租給一般戶及弱勢戶,也就是所謂包租代管政策。
推動過程政府祭出房東減稅優惠、全額補助業者的服務費、提供弱勢租金補貼。但政策上路四年來,全台卻只有一萬四千多戶成功媒合的包租代管案例,也發生了部分的糾紛個案,甚至在台北市還有開價四、五萬元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物件引發爭議。究竟什麼是包租代管?目前政策推動遇到哪些瓶頸?又能不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租屋的族群?
第68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62 -
-
-
AdminAdmin | 2020-09-30司法人權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社會住宅期中考–北部篇
十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人居日,我們將連續三週推出社會住宅系列報導,看看台灣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現況及挑戰。
為了解決高房價之下,弱勢及青年買不起房子的問題,內政部在106年提出社會住宅興辦計畫,全國要在113年之前,興建12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這個八年的計畫到今年底為止剛好過一半,檢視六都目前興建的進度,既有加上新完工、興建中還有已決標的社會住宅總數,桃園、新北及高雄市,達成率都超過原本設定的目標,台北市也有88%,其次是台中市,台南市目前則是還沒有開始興建。
到底六都興建社會住宅的現況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我們先從寸土寸金、房價也最高的北部地區看起。
第66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68 -
AdminAdmin | 2020-08-26社福弱勢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租金補貼的難題
政府從2007年開始實施租金補貼政策,依地方每個月補貼三千到五千元不等。今年八月起,內政部擴大租金補貼對象,名額從原本的六萬戶倍增到十二萬戶,要讓更多的年輕單身租屋族,可以申請租金補貼。
看似嘉惠民眾的政策,卻對弱勢族群很不公平,最根本的問題,是許多房東不願意暴露租屋事實,房客一提到要申請補助,就可能面臨漲房租、甚至被趕走的命運。
而根據所得及家戶成員分級的可負擔基準,也沒有依法上路,使得月入一兩萬的低收入戶、跟月入三四萬的上班族,都只能申請齊頭式平等的租金補貼。到底這個新政策可能帶來哪些問題?
第661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9 -
AdminAdmin | 2020-07-22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文字:邱惠恩
開槍之前,開槍之後
法律授權警察開槍逮捕犯人看起來天經地義,但實際上台灣員警大多不敢開槍,為什麼呢?
因為在台灣,警察執法時的開槍之前和開槍之後,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包括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開槍?以及可以開幾槍?這些問題都很難有標準答案。還有,開槍後要面臨可能長達好幾年的司法訴訟,甚至員警本身要付出相當可觀的賠償金,這些問題都成了綁住員警手腳的桎梏。
現在行政院通過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這次的修法能降低警察使用警械的不確定性嗎?
第656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凱文x 44 -
AdminAdmin | 2018-07-17公共安全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敬鵬之後─消防改革三箭
2015年桃園新屋大火,造成六名消防員殉職,引發當時基層提出補足人力、改善裝備、削減非本業業務等訴求。事隔三年,改革還在進行,今年四月敬鵬大火又有六名消防員殉職。
消防事故頻傳,由基層消防員組成的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除了再度提出必須重視殉職真相的調查與釐清之外,更決定要從基層推動消防改革之路。他們要求強化火災鑑定委員會,納入殉職根本原因的調查。修正消防法,賦予搶救人員必要時候的退避權。以及開放基層警消組織工會。這三個訴求能不能有效預防、減少消防意外的發生?這條由基層推動的消防改革之路要怎麼走?
第554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