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AdminAdmin | 2022-12-14科學新知文字:婁雅君
當AI走入田間
台灣農業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雖然近年來鼓吹青農返鄉,但是務農不但辛苦,還得靠天吃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智慧系統可以為農業的未來指條明路。
獨立特派員走訪不同的農場,了解有哪些設備,可以作為農人的得力幫手。有了智慧系統,農業不再只是憑藉個人經驗,而是能夠藉由科學數據,精準地輔助田間工作,甚至得到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的效果,有助於青農,甚至沒有經驗的人投入這個行業。
智慧化已經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許有一天,電腦的演算學習,可以發展出真正屬於AI的生產模式。
第78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73 -
-
AdminAdmin | 2019-01-21科學新知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照護機器人
在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下,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台灣有些醫院,已經可以看到機器人在候診室幫忙做衛教宣導,或是帶復健體操等活動。到底機器人在照護方面的運用,還有哪些可能?
去年底在台北榮總就展開了一項實驗計畫,日本團隊研發的遠端聲控機器人Telenoid。一個沒有頭髮、沒有手腳但卻全身柔軟的機器人跨海來台,在台北榮總幫助照護者及醫療人員跟失智長輩溝通,結果三位試驗者的家人及醫療人員都很訝異。這樣一個智慧化程度不高,也沒有擬人表情的機器人,竟然讓長輩很開心的與它相處,一起回憶過去時光,甚至卸下心防,說出心裡話,到底為什麼呢?
第581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52 -
-
AdminAdmin | 2017-11-13科學新知攝影:周明文
AI來了!看我十八變
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您知道全球第一次出現機器人的電影是哪部電影嗎?答案是1927年上映的科幻默片《大都會》,之後機器人經常成為科技電影的題材或主角。
而現在不只是電影,在你我的生活中,無論走到哪裡,包括餐廳、銀行、寺廟、航空公司,已經越來越多機器人投入服務,甚至還可以把機器人買回家。最近為了雙11購物節,電商業者搬出機器人大軍取貨、揀貨、輸送,才能應付爆量的訂單。
隨著AI時代來臨,未來什麼樣的工作機會、職業會被機器人取代呢?像是北歐地區最大的銀行集團,明年因為大量改用數位化服務和引進人工智慧技術,準備裁減六千名員工。
在世界各國都爭相投入AI產業的同時,台灣也預計在未來5年以160億元,發展AI策略,包括機器人創新基地、人才的培育。台灣AI產業的優勢和挑戰是什麼?
第52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