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首頁
主題分類
觀察
觀察
40
社福弱勢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25-10-15
與牠同行 搜救犬的身心照顧
在這次花蓮光復鄉的救災行動中,我們看到來自各地的搜救人員,還有一群無聲英雄–搜救犬。在被泥沙淹沒的家園中,靠著牠們靈敏的嗅覺,協助搜救人員找到受困的災民和動物。這些都仰賴牠們平日扎實的訓練,才能派上用場。然而,高強度的搜救訓練,不僅可能造成訓練卡關,對動物的身心健康也有不良影響。
近年來,許多單位開始關注牠們的心理健康,引進動物行為與心理課程,協助領犬員瞭解狗的肢體語言和心理狀態,讓狗狗不但能樂在工作,也讓日常的生活和訓練更為順利。在各種災難現場、邊防檢疫,都能看到工作犬執勤的身影,而牠們的福利和身心健康,需要人類來守護。
第924集
37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5-10-15
展演動物的悲歌
您知道嗎?10月有個很特殊的節日,就是4日的「世界動物日」,而月底29日,也有「美國貓日」,希望提升動物權和福利。
台灣在新冠疫情之後,興起一波動物農場風潮,例如模樣討喜的水豚,就是在這波風潮下來到台灣;同時,寵物咖啡廳也越來越多。這些在營業場所,和人們互動的動物,被稱為展演動物。牠們提供服務、娛樂人類,但這些呆萌的勞工,不會為自己爭取勞權,當人類和牠們互動之際,也應該問問,牠們,過得好嗎?
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走訪與調查,目前全台不合法的動物展演場所,可能超過5成,違法業者的黑數難以估計。在這樣的場所,設備多半不符合動物需求,例如遮蔽空間不足、飲食以及衛生狀況不佳,甚至繁殖失控和疾病叢生。台灣雖然有展演動物保護制度,但是能否落實?以及有哪些灰色地帶?一起來看獨立特派員的報導。
第924集
254
全球脈動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25-09-24
醫療科技新南向
今年九月,在曼谷登場的泰國國際醫療器材展,台灣是僅次於地主國的第二大參展國。看準泰國即將在2029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龐大需求,工研院與醫材公會帶領35家廠商,前進泰國,展現智慧醫療與長照解決方案。
事實上,台泰雙方的合作早已展開,不僅在醫材設備,也已經延伸至醫院端的臨床應用。泰國政府也在政策端,吸引外國企業前來投資,不只解決國內高齡化需求,也期待藉由醫療產業帶動相關的經濟發展。
第921集
文字
張筱瑩
攝影
周明文
404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5-09-10
免評的憂慮
立法院在去年年底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以上健康、亞健康長者以及70到79歲癌症二期以上患者,不需要檢附巴氏量表就能聘僱外籍看護移工,預估會增加10萬名看護需求,新制已經在今年8月上路。勞動部於9月10日下午公佈最新統計,8月整體免評申請量為3215件。
事實上,從修法通過到新制上路這半年多的時間,許多重症照顧家庭的聘僱焦慮感都在上升當中。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到照顧現場,了解這段時間以來重症照顧家庭所面臨的聘僱憂慮,以及處在勞雇雙方中間的仲介業者,有哪些做法可以協助減輕照顧現場勞雇雙方的壓力。
第919集
文字
李婕綾
攝影
張智龍
315
全球脈動
2025-09-03
印度不思議 台商進行曲
位在南亞的印度有14.5億人,是全球人口最多、排名第四大的經濟體,人均GDP卻不到3000美元。隨著全球供應鏈遷移,再加上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年輕勞動力的優勢,各國看好它未來的發展,紛紛前進布局。
目前大約有250家台灣企業在此地設廠,涵蓋電子與各種傳統產業。當地台商表示,印度雖然是海外投資的新選擇,但是勞動效率、基礎建設不足以及文化差異,都為企業增加許多隱形成本,也讓不少公司卻步。一些在中國、東南亞設廠的台商陸續前往考察,但是投資的卻不多。一起來看看,已經前進的台商如何在這片土地克服文化差異,並譜出自己的金磚進行曲。
第918集
441
全球脈動
文字:張筱瑩
攝影:賴振元
2025-08-13
打造退休好薪情
台股近期受關稅影響,市場波動劇烈。全球經濟動盪,高通膨、低利率,更讓一般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感到擔憂。人力銀行今年調查發現,有近九成的中高齡上班族,擔心勞保和勞退金不夠用,有7成6的人打算退而不休。
究竟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用?上班族普遍認為,在不含房產的情況下,至少要有1247萬才能安心退休。但事實上台灣通膨率大約2%到3%,光是以2%計算,20年後1000萬元的購買力,就只剩670萬的價值。要如何養大退休金?一起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915集
文字
張筱瑩
攝影
賴振元
540
全球脈動
文字:尹雯慧
攝影:張智龍
2025-08-06
轉世的自由
今年,西藏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九十歲的生日,對全球藏人社群以及藏傳佛教團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由於達賴喇嘛年事已高,他的轉世人選,近年特別受到關注。過去曾多次傳出這項宗教傳統有可能停止,引發諸多臆測。
今年7月2日,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正式聲明,除了轉世制度將會延續,同時「達賴喇嘛甘丹頗章基金會」是唯一有權認定轉世靈童的機構。流亡超過一甲子,藏人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第914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張智龍
619
全球脈動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2025-07-30
穩定幣 金融貨幣戰爭
最近大家應該經常聽到穩定幣三個字。一直以來虛擬貨幣和實體經濟,猶如兩個平行世界。七月中,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了穩定幣創新與監管法案,也就是俗稱的天才法案,為穩定幣立下首部聯邦專法,也為加密金融開啟新篇章。美國期待,透過穩定幣相關法案,主導加密金融規則,延續美元霸權。
然而,穩定幣是否真的穩定?以今年六月上市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為例,錨定法幣、中心化的發行,獲得市場的青睞。但是穩定幣在區塊鏈上流通,相關的監管、對各國貨幣主權、實體金融帶來哪些影響,仍有待觀察。唯一確定的是,穩定幣即將掀起一場金融革命。
第913集
文字
婁雅君
攝影
袁宏書
681
科學新知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07-23
冷能革命在台灣
台灣夏天一年比一年還要熱,極端高溫的天氣常態化,加上生活環境、社會與產業發展的需求,使得空調產品的使用,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不過,你知道嗎?在2023年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中,冷氣設備與冷媒的碳排占比為7%,如果氣溫持續上升,預計2050年將增長3倍。空調裝置容量越大,產生的碳排也越大。
過去台灣大型空調的製冷系統冰水機,多仰賴國外進口,製造技術掌握在美、日大廠手中。近年工研院攜手國內廠商,開發製造出一款低碳磁浮離心冰水機,大幅降低消耗功率,節電率超過45%。
第912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1009
科學新知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5-07-16
北海道小鎮的宇宙夢
北海道太空港基地從四十年前開始建置,基地的所在地大樹町是以畜牧業、漁業為大宗。居民開玩笑說,這裡是牛比人多的小鎮,看似與太空關聯不大,但其實已經有業者跨域合作,將乳牛的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的燃料。
而且走進大樹町,會發現這個小鎮處處充滿宇宙元素,從飲料販賣機、飯店、國道休息站等都跟太空產業有聯繫。部分與太空沒有關聯的在地企業,也希望能透過太空港這個產業亮點,為小鎮帶來更多人才跟客流量,企業能跟著享受發展紅利。
第911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
547
科學新知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5-07-16
北海道太空港
由於太空領域涉及國安與資安的自主性,因此多數先進國家都傾力投注資源。獨立特派員橫跨2500公里,來到日本北海道太空港,這裡有全日本唯一一個開放海內外單位使用的多功能太空基地。
這個基地有一條長1300公尺的跑道,可以在這裡做大氣球施放的實驗、無人機以及飛機等水平發射的太空實驗,也有大家熟知的垂直火箭發射基地。 有意思的是,太空港位在北海道大樹町,這個小城鎮只有5400人,如何建造跟營運動輒新台幣數十億元的太空港呢?日本有哪些寶貴的發展經驗可供台灣借鏡呢?
第911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
699
科學新知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5-07-09
從偏鄉到宇宙
總統賴清德在去年就職演說時,明確表示台灣要進軍太空產業。其中,很重要的火箭發射基地已經拍板定案,是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這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落,山海景色波瀾壯闊,包括沙丘地景跟豐富的特有種昆蟲與植物。這裡實際居住人口只有一百多人,四十歲以下的成年人更只剩十位。
依照太空中心釋出的計畫圖,未來出海口會有發射台,往陸地走是推進劑儲存區、衛星組裝大樓、以及發射控制中心等。為什麼台灣需要火箭發射基地呢?還有,九棚村民對於發射基地計畫有什麼想法呢?
第910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
454
全球脈動
文字:顧展瓏
攝影:黃湘婷
2025-07-09
泰百浪潮 從凝視到認同
您或許聽過BL劇,但聽過GL劇嗎?近年來,講述女性之間戀愛Girls’Love的戲劇迅速崛起,尤其是泰國的百合劇橫掃亞洲,也包括台灣。泰百偶像來台辦粉絲見面會票價不菲,依然引發搶票熱潮,千人粉絲接機更擠爆了桃園機場。
台灣也拍過GL劇,但多著重描繪對父權結構的抗衡、與自我認同的掙扎;泰國GL劇傾向浪漫、去標籤化,再加上國家政策幫助,得以迅速打造出完整的影視產業鏈與文化輸出機制。
第910集
文字
顧展瓏
攝影
黃湘婷
665
全球脈動
文字:尹雯慧
文字:楊虔豪
攝影:羅盛達
2025-07-02
南韓戒嚴後 – 縫合復原之路
性別議題在南韓社會,一直以來也存在許多爭議與討論。這次南韓總統選舉的得票率也反映出性別支持率極端化的現象,這種情況尤其以20到29歲的年輕世代最為顯著。
除此之外,南韓在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下,出口貿易面臨困境、國內消費低迷,還有年輕人長期存在的就業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都成為南韓未來的發展隱憂。
第909集
文字
尹雯慧
、楊虔豪 攝影
羅盛達
741
全球脈動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06-25
南韓戒嚴後 – 總統府新主人
今年6月3日,南韓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由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推派的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大選。南韓戒嚴事件引發的政治動盪,在新任總統出爐後,暫時落幕,不過新政府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南韓社會嚴重兩極對立,得票率未過半數的李在明,對內如何挽救經濟,團結國家;對外如何平衡美中關係,與北韓展開對話,在在考驗著他與執政團對的智慧。南韓的未來走向,全球都在關注。
第908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688
全球脈動
文字:楊虔豪
攝影:羅盛達
2025-06-25
南韓戒嚴後 – 政治社會撕裂
南韓總統大選出現政權輪替的關鍵,是去年12月3日,當時的總統尹錫悅,突然發動戒嚴,引發海內外輿論譁然。
發動戒嚴,代表國家處於被攻擊或重大災變的緊急狀態,尹錫悅發布戒嚴的理由,卻是在野陣營持掌多數的國會,杯葛政府預算與人事案,導致「國家癱瘓」。在野陣營則反駁,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完全忽略與反對派的對話,並多次否決國會通過的多項法案,當中包括對妻子金建希的獨立調查。
尹錫悅的作為逼得在野陣營使出極端手段應對,而政治上的激烈對立,也延伸至民間。《獨立特派員》獨家專訪了南韓執政黨黨魁,還有最初建議國會動員解嚴的在野黨議員,也在街頭目睹到南韓的意識形態撕裂。
第908集
文字
楊虔豪
攝影
羅盛達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