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三週年 誰的戰場

全球脈動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SystemAdmin | 2025-02-26
2月24日俄烏戰爭滿三週年,這一年來,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先是與俄國總統蒲亭電話密談,美俄雙方高層也展開俄烏停戰會談。<br /> <br /> 但整個過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被完全排除,一度演變成澤倫斯基與川普隔空交戰,停戰和談充滿變數,也影響到歐洲各盟國的外交策略。不只在談判桌上,俄烏兩國交戰的前線,也因為北韓兵及各國志願軍的加入,戰情詭譎多變。<br /> <q>第891集</q><br /> 文字:<a href="/NjQ"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邱惠恩">邱惠恩</a>&nbsp;/&nbsp;攝影:<a href="/OQ"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周明文">周明文</a> <p>&nbsp;</p>

俄烏戰爭三週年 烏克蘭還有何籌碼?

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烏克蘭從原先被認為撐不過三天,到如今已滿三週年,俄軍奪下烏國領土20%。從最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慷慨激昂地在各國呼籲團結,到如今似乎也只剩呼籲團結一途,甚至此一途徑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一句「你沒籌碼」後也前途堪慮。獨立特派員盤點此一年來的新變數及各國未來的談判籌碼何在。

(圖1,烏軍擄獲兩名北韓兵。圖/烏克蘭國防部)
 

北韓習新戰術

 

「你知道你正在攻打烏克蘭嗎?」受傷的北韓軍對著翻譯搖頭。

 

今年1月11日烏克蘭公布在烏軍占領的俄羅斯領土庫斯克地區(Kursk),擄獲兩名北韓士兵。其中一人說自己擔任偵察,小隊約百人乘坐貨運船與火車來到俄羅斯。在1月3日的戰役中受傷,待了數天才被烏軍發現。

 

「他手上有一枚手榴彈,嘗試告訴我們不要靠近,」發現北韓軍的Green是烏克蘭第八旅特種部隊隊長,他回憶,當下北韓軍準備自我犧牲。另一名特種部隊隊員Greggor告訴記者,帶著被擄的北韓兵撤退時,地方砲火仍然猛烈沒有撤退跡象,「他們直到最後一刻都不希望我們帶他離開,或許是要隱瞞他的行蹤,或是不希望被烏兵虜走。」

 

去年10月起,傳出北韓將派兵協助俄羅斯,網上也流出在俄羅斯遠東謝爾蓋耶夫斯基訓練基地見到亞洲面孔。據說是來自北韓精銳的風暴兵團(Storm Corp),專門深入敵陣製造混亂。北韓否認派兵,俄羅斯總統蒲亭則從未正面回應。

 

「俄軍不太希望用自己的兵力,我認為北韓兵被當砲灰了。」但這些砲灰的身手可不簡單,Green形容北韓兵是「絕佳的士兵(perfect soldier)」,靈敏、體魄好、人數眾多與服從性強,「心態比較強悍,並且做好作戰的意願跟準備。」

 

從北韓兵身上搜出止血帶說明書、無人機戰略小冊子與俄羅斯證件,沒有照片、捏造的名字,用來掩飾北韓軍的身份。烏克蘭與南韓政府預估,北韓至今派遣約一萬至一萬二千名士兵協助俄方;基輔預估有近三百名北韓兵死亡,2700人受傷。

 

Green觀察,北韓兵只運用基本戰術。然而,「別搞錯了,北韓兵並不軟弱,他們現在正在學習如何打現代戰爭,」澤倫斯基2月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演講時提到,北韓兵仍在前線戰場。

 

「我覺得被背叛了,沒人對此(北韓派兵)說什麼,我們卻要對抗兩個、甚至更多國家,」Green認為,烏克蘭沒有足夠來自其他國家的志願兵,形同「孤軍奮戰」。

 

沒想過會碰到北韓兵的,還有南韓籍的烏克蘭國際志願兵李炳勳,「他們不知道另一個國家、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李炳勳看到這群20歲左右的北韓兵相當惋惜,「他們那麼年輕為何會在這裡(戰場)?我不明白,這太可怕、太瘋狂了。」

 

在北韓,除非特殊情況,只要滿17歲的男女都需要服兵役,男性至少8年 女性約5年,特種部隊則長達10年。未經許可的平民,不可以使用電話、電腦、電視接收資訊,違者會被視為反社會主義行為,強迫勞動或處以酷刑。

 

李炳勳在南韓服兵役時進入海軍陸戰隊,約一年半的時間,在距離北韓邊境約700米的地方擔任觀察員,「我每天的任務就是觀察北韓(動靜)。」

 

原本以為對岸是洪水猛獸,後來逐漸明白人民的無知是極權的產物,「很多人姓金、李、白、崔,很多南北韓的家庭是有關聯,」南北韓內戰歷時約三年,與俄烏戰爭一樣,許多人民戰死沙場。

 

李炳勳自2023年夏天便沒有回家,加入烏克蘭志願軍後去過多個前線,在2024年7月,扎波羅熱州作戰時遭無人機攻擊,當時8人小隊,有兩人陣亡,他與另一名士兵受傷。他的左手因為14小時失血而截肢。逃離鬼門關後,李炳勳決定重拾多年電視製作人的技能,製作影片向北韓兵打宣傳戰,「他們可能會在網路上搜尋,他們會逐漸明白(真實的世界)」。

 

中國伊朗援俄

 

2024年一直有消息指出,伊朗已出售飛彈、導彈與無人機。即便中國官方在公開場合堅持「勸和促談」,但美方指控向俄羅斯出口放在坦克與導彈武器的晶片。

 

面對西方國家經濟製裁,中俄雙方貿易總額2024年達2448.1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社群抖音平台上搜尋俄烏戰事,大多是親俄報導,甚至有中國志願兵到俄羅斯的「友好」內容。

 

在普遍親俄的輿論中,出現部分例外。

 

2024年11月在前線陣亡的中國籍志願兵彭陳亮,30歲,來自中國雲南省。曾在社交媒體批評蒲亭及支持港台言論被告發,判尋釁滋事罪坐牢七個月,出獄後於2024年加入烏軍國際志願兵。

 

彭陳亮好友Freeman受訪時表示,「他只是覺得我們最基礎的不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最基礎的是我們是一個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我生在中國大陸但可以選擇來為烏克蘭而戰的這樣的自由人。」

 

彭陳亮生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上拍影片立遺囑,「如果哪一天我有不測,請把我的照片和我的國旗,放在(曾)聖光(赴烏克蘭台灣志願兵)的旁邊,我身上蓋著就是這個旗幟(台灣國旗),五星紅旗不代表我,只有青天白日滿地紅能代表我。」如今,彭陳亮遺照按其遺囑擺放。

 

俄烏戰況

 
(圖2,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親俄離烏的政策走向令歐洲跟烏克蘭憂心。圖/公視)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積極推動和談。俄烏雙方有什麼談判籌碼呢?

 

烏克蘭兵源益發吃緊,一月份推出新的徵兵制度,包括年薪約2.4萬美元、零利率房貸,以及服役滿一年可出國旅遊,因為目前烏國18歲至60歲的男性被禁止出國。

 

新制推出後,烏國國防部表示,1月諮詢入伍的人數增加5381人,成為候選人新增955人,其中20%為女性。

 

但是目前俄軍占領約20%的烏克蘭領土,面積約11.2萬平方公里;烏克蘭只控制俄國庫斯克地區450平方公里土地,雙方差距近250倍,削弱烏克蘭談判籌碼。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2月份曾公開表示,談判絕不能有的想法就是讓出俄方控制的土地,「難道要讓出俄羅斯人居住、有礦產的土地嗎?」

 

美國支持誰?

 
(表1,美國原訂金援烏克蘭1828億美元。圖/獨立特派員)
 

烏克蘭第二個談判籌碼是美國支持。川普表示,不會降低或撤掉在東歐國家的駐軍,但直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烏克蘭拿價值五千億美元的天然資源來交換。

 

2月28日澤倫斯基親赴白宮談礦產協議,原本行禮如儀的流程與互動,卻在眾目睽睽下,澤倫斯基、川普跟美國副總統范斯爆發口角,這齣真人、實境、直播的大型吵架現場震驚全世界。川普早前甚至用「沒有經過選舉的獨裁者」來形容澤倫斯基;對蒲亭,川普只說「我們關係良好」。

 

以援助來看,根據2月份的美國政府監督烏克蘭金援(US Government Inspector General Ukraine Oversight),截至2024年底(表1),美國原訂援助的金額為1828億美元,但已支付僅834億美元,有27億美元失效無法再撥款,國會通過但是尚未指定項目的金額為396億美元,已指定項目卻尚未支付約570億美元。

 

另一方面,川普撇下烏克蘭,單獨與俄羅斯高層於2月18號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會談,俄羅斯為何願意坐下談呢?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吳自立分析,俄國經歷三年的經濟制裁,在經濟與外交方面,「美國掌握了主動權,俄國希望藉美國釋出善意來解決他的經濟問題。」

 

歐洲撐得住?

 
(表2,歐洲原訂金援烏克蘭1320歐元,約1385億美元。圖/獨立特派員)
 

烏克蘭第三個談判籌碼,是歐洲國家的支持。

 

根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追蹤數據(表2),歐洲各國援助金額約為1320歐元(約1385億美元),包含財政人道援助700億歐元(約734億美元),及軍事援助620億歐元(651億美元)。

 

然而,歐洲少了從俄羅斯來的便宜能源,再加上中國商品低價傾銷、物價通膨等,都讓歐洲經濟苦不堪言,部分東歐國家也親中親俄,導致支持烏克蘭聲浪不斷有雜音。在在都讓澤倫斯基不斷呼籲,期盼歐洲立場堅定。

 

澤倫斯基在2025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根據掌握到的情資,俄羅斯預計今年夏天以演習為藉口向俄羅斯派軍,「這正是他們三年前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前的兵力部署方式。」

 

澤倫斯基認為,過去有人曾提出建立「屬於歐洲自己的軍隊」,「我堅信這個時刻已經來到」,他表示,烏克蘭是歐洲唯一一個擁有與俄羅斯打現代戰爭的經驗的國家,但仍需要「武器、訓練、制裁、資金、政治壓力及團結一致的支持。」

 

但何謂「歐洲自主軍隊呢」?吳自立分析,美國在北約(NATO)扮演關鍵角色,如果建立一支沒有美軍的歐洲軍隊,自主權較高。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表示,無論出自北約、歐盟或他國的軍隊,「對我們當然都是不可接受的。」

 

HD 觀看人數x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