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5
贍養費取得門檻高成傳說,婦團籲修法改革
規定在民法中的贍養費,從民法制定後就沒有太大更動,導致以現在的社會狀況,離婚婦女要拿到贍養費的裁決變得相當困難。離婚婦女一旦陷入貧窮風險,也容易面臨經濟困境。國內婦女團體用「嚴苛」來形容贍養費裁決的高門檻,也因此提出修法的呼籲。為家庭放棄工作 離婚婦女面臨何種經濟困境? 單親媽媽Sonia下班後,就連忙騎機車到校門口接孩子放學,絲毫不敢耽擱。因為從下班到接孩子的過程,Sonia只有大約30分鐘時間,幾乎不會有其他外援,這也讓Sonia失去配合公司加班需求的機會。 3年前,Sonia開始獨自撫養孩子,一開始,他也經歷過工作不穩定的日子。Sonia表示,曾有薪水比較高或是比較想做的工作,但是時間上無法配合接送小朋友,最後還是以孩子為主。 在工作與育兒之間拉扯,放棄正職工作,是許多單親媽媽的選擇。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祕書長林香如觀察,協會服務的婦女高達6成從事非典型工作,薪水都不太穩定。除了必須獨力育兒的因素,其實也跟婦女進入婚姻後被賦予的照顧責任有關。 進入婚姻後,女性與男性在職場的就業差異,可以從勞動參與率一探究竟。2022年的資料顯示,女性勞參率從30歲區間開始下降,同時,之後的每個年齡段,女性勞參率都只減不增;反觀男性,勞參率即使在40歲後開始縮減,但男性整體勞參率在25到50歲都維持9成以上水準。 婦女新知法律部主任戴靖芸強調,這導致婦女的經濟狀況可能高度仰賴配偶。所以在經濟基礎原先就不穩定的狀況下,一旦離婚,就會陷入較高的貧窮風險。 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祕書長林香如指出,除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的政策外,台灣目前沒有專為單親家庭制定的政策。所以離婚婦女領完特殊境遇,或是低收入、中低收入戶的補助後,養兒育女,就單靠先生是否會給贍養費。 Sonia下班後便趕緊接孩子回家。(圖/獨立特派員) 贍養費裁決遭稱「傳說」 法規問題出在哪裡? 婦女新知基金會婚姻家庭法律諮詢專線督導方麗群觀察,民眾很容易將給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以及離婚後支持配偶生活的贍養費混在一起,而這3種分別涉及不同的法律。 贍養費可透過2種方式取得,分別為法院判決與離婚協議約定,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透過法院判決,如果不履行可直接動用強制執行程序。若透過協議取得贍養費,執業律師陳令宜建議,為降低不履行風險,最好多一個公證程序。 透過法院取得的贍養費看似有較高的履行保障,不過要通過判決並不容易。法律上對於贍養費規定在民法第1057條:夫妻無過失的一方,因判決離婚而陷於生活困難者,應給予相當之贍養費。短短的文字裡,規定了3項要件,無過失、判決離婚、以及陷於生活困難。 就第一線執業律師觀察,在實務上,3項要件都是相當高的門檻。陳令宜指出,離婚訴訟都要強制調解,也就是在見到法官前,會先安排去見調解委員。經常在此過程中,就會經過雙方同意調解結案,不會進入法官審理,如此就不會出現贍養費的判決。 對於無過失要件,陳令宜表示,婚姻裡面絕對不會有單方全錯,所以多數判決都是認為婚姻有重大破綻,且應由雙方共同負責。如果是這樣的判決,就幾乎沒有請求贍養費的餘地。 陷於生活困難要件部分,陳令宜則提到,他服務的大部分離婚婦女個案都有工作,那就不符合條件了,因為將被判定不會因為離婚陷於生活困難。 綜合了無過失、判決離婚、以及陷於生活困難的3個要件,讓贍養費取得在實務上形同傳說。 婦團籲修法 將贍養費視為婦女付出成本之補償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戴靖芸指出,2009到2018年,10年間的贍養費請求,其實總共只有95件,其中74件是被駁回的。為了讓單親媽媽多一份經濟保障,國內將針對贍養費進行修法。 戴靖芸認為,應把贍養費定義成對婚姻期間,婦女所付出成本的補償。因為女性為了照顧家庭離開勞動職場,導致他的就業能力產生貶損。應該針對這個狀況有所補償,而贍養費就是針對此一狀況的補償機制。 現代婚姻中,大多需要雙方共同承擔家庭運作,所以婦女團體希望改用補償的角度作為贍養費給付的依據。而目前行政院提出的草案版本中,雖然刪掉無過失與判決離婚2個要件,卻依然保留陷於生活困難的要件,這也讓婦女團體擔心,這個要件恐讓修法力道不足且脫離現實。 戴靖芸解釋,「會變成說如果戶頭有一些存款,或者是有工作能力、沒有身心障礙手冊等等的,基本上就會被認為說,之後就可以找到工作,不會有生活陷於困難的狀況。」 過去經常出現離婚婦女在經濟壓力下,帶著孩子輕生或無法妥善照顧孩子的悲劇。婦女團體希望透過贍養費的改革,增加離婚婦女的經濟保障。不過目前制度改革還在倡議階段,民間團體希望各界能有更多討論,讓修法更完善。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7月9日

217
橫跨半世紀重返蘭嶼,薩米藝術家的奇蹟之旅
今(2023)年5月,來自挪威的國寶級薩米原民藝術家馬漢士,舉辦了《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馬漢士44年前第一次來到台灣,在台灣各地及蘭嶼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現今在旅居挪威的策展人王湘鄉協助下,馬漢士帶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重返心心念念的島嶼。曾遊歷台灣 薩米藝術家馬漢士重返舊地辦展 今年5月23日,在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舉行了《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的開幕記者會。受邀展出的挪威藝術家馬漢士為78歲高齡,是北歐的原住民-薩米人。 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44年前曾到訪台灣,足跡遠達蘭嶼。他與台灣的深刻緣分,打動了旅居挪威的台灣景觀建築師王湘鄉,於是決定替他跨海辦展。 策展人王湘鄉說:「很感動,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移民,在這個外國人的家裡,看到一系列台灣的照片,而且是我根本還沒有出生時候的台灣,我覺得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 馬漢士長年關注薩米文化在挪威政府殖民主義,以及挪威化政策下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他透過藝術創作,傳達對飽受壓迫的原住民文化,和生態議題的反省與思考。馬漢士獲得不少獎項與肯定,2022年更被挪威國王授予聖奧拉夫勳章爵士榮銜。 此次來台展出的作品包含多種形式,除了藝術家廣為人知的傳統薩米文字地圖的製作外,更包含當年旅行蘭嶼的田野成果。馬漢士的地圖沒有邊界,只有水文和高山,這是他美學的中心思想。 藉由作品表露對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時,也蘊藏了藝術家重返故地,拜訪故友的想望。馬漢士表示,想要分享他在台灣曾感受到的喜悅,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台灣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達悟人也是。 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圖/獨立特派員) 重溫蘭嶼記憶 薩米人與達悟人的奇蹟相遇 來台灣辦展,是馬漢士重返記憶的路徑,路的另一端,是他心心念念的蘭嶼,以及在那裡曾經待他如家人的朋友。 馬漢士回憶,當年他造訪蘭嶼,一位年輕人款待他至家中,並讓他待了數個星期,他就是Shimanewan。馬漢士口中的Shimanewan,中文名叫作周朝明,得知久違的朋友將要來訪,他特地請假,從台北連夜趕赴蘭嶼。 當年周朝明騎機車載著馬漢士環島多次,馬漢士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紀錄,島上許多角落都有兩人友誼的見證。相隔多年,兩人終於有機會再次重溫年輕時的旅行。 周朝明認為,這應該是緣分,「馬漢士要過我們雅美人的生活,融入我們雅美文化、社會裡面。」 馬漢士也感嘆:「再次造訪那些我曾經去過的地方,我急切地想要為這些美麗的地方拍照。對我來說,能夠再次回到這裡,是人生中的奇蹟。所以我真的很高興這真的成真了。我無法用我的嘴巴大聲喊出來,但我在心裡吶喊著。」 馬漢士睽違44年與蘭嶼友人周朝明相見。(圖/獨立特派員) 馬漢士蘭嶼之旅雖結束 愛與羈絆沒有期限 時間為小島帶來許多改變,不過,馬漢士當年親眼目睹的核廢料儲存場卻仍然屹立。曾參與挪威環境運動的他,談起當年的景象,歷歷在目。特意再度前往核廢料儲存場,馬漢士徘徊的身影,彷彿有許多未竟之語。 馬漢士提到,他認識一個雅美人曾在核廢料儲存場工作,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到一些白色的斑點,看起來非常不自然,於是開始對這個地方產生懷疑。當馬漢士返家後,他才得知這裡是核廢料儲存場,這是當局做的一件很糟糕的事。 5月下旬已經是飛魚季的尾聲,薩米藝術家重返蘭嶼的奇蹟之旅也順利完成。飛魚來年仍會再度造訪,說不準自己歸期的馬漢士,有了達悟的族名,那是蘭嶼的家人,為指引旅人方向,而留在他心上的座標。 馬漢士說:「我的薩米名字是Elle-Hansa,我也有雅美的名字,叫作Shibiasonkunakum,意思是一個有著善良心腸的人。」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7月2日

253
中高齡勞動力成生力軍,能改善缺工現象嗎?
根據調查,台灣15到44歲的勞動力正在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的勞動力增加,中高齡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有助於紓緩國內缺工危機。如何協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並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而他們到底能為人力缺口挹注多少?中高齡勞動力注入市場 需打造友善就業環境 中高齡工作者莊坤榮今年75歲,透過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協助,找到了清潔員的工作,展開了他老後的二度就業人生。其實,莊坤榮的熟年求職過程中,還感受到雇主年齡歧視的壓力。 莊坤榮坦言,「普遍的反應就先問你年齡多大?我就虛報,報的時候我已經接近70歲了。」不少中高齡者,因為種種原因需要再度就業,但很多人卻跟莊坤榮一樣,遇到求職資訊少、能力受到質疑等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參率從60.7%,今(2023)年4月大幅提升到66%。10年來增至80萬人,求職人數也增加4萬人,顯示有越來越多中高齡者進入勞動市場。如何為中高齡者打造友善工作環境,是台灣需要面對的課題。 現年50幾歲的中高齡工作者許小姐,主要的工作是負責超商櫃檯收銀。這家超商從2018年就開始推行中高齡就業專案,他們很重視依照中高齡員工的身體狀況,提供他們輔具。為了讓中高齡員工看清楚商品說明或日期標示,貨架上還有放大鏡作為輔助。 在超商工作的許小姐使用貨架旁的放大鏡,方便看清楚商品上的說明。(圖/獨立特派員) 為何要雇用中高齡者?缺工危機現在進行式 疫後缺工的現象,持續延燒。人力銀行統計出,台灣今年5月的工作機會總數為107.8萬,而在破百萬的職缺下,求職人數卻維持在61萬。換算下來,大約會產生46萬的人力缺口,是個大警訊。 目前缺工產業前5名,和中高齡求職需求5大產業高度重疊。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指出,不管是需求人數最大的產業,還是中高齡的需求第一名,看起來是同一個,都是住宿餐飲業。 旅館行銷公關協理林瑜真說明,過去大部分的人力都是來自於餐飲學校的實習生,可是因為少子化,所以近幾年實習生人數大幅下降。再加上今年開始國境開放,許多學生選擇到國外實習,更對人力缺少雪上加霜了。 根據國發會統計,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在2015年達到1737萬高峰,預計到了2070年只會剩下不到一半的776萬人。人力銀行也悲觀認為,未來即使以45歲以上的勞動力補缺工,還是難以補足勞動力缺口。 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副組長何維敦表示,台灣現在的勞動人口,有很大一塊必須從中高齡及高齡者來開發,所以呼籲雇主放棄刻板印象,並且不要有就業歧視,儘量雇用中高齡及高齡者。 住宿業出現人力缺口,大力招募中高齡員工。(圖/獨立特派員) 中高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青銀和諧共事是重點 而台灣在提升中高齡勞動力的趨勢下,如何讓青銀和諧共事,變成令人關心的課題。 中高齡工作者徐富美在西式速食餐廳工作,同事大多是年輕人,剛開始共事時,彼此難免有誤會。徐富美說:「有問題要請教年輕人時,他們可能翻個白眼,裝作沒聽到就飄走了。我會產生疑問,他是歧視嗎?他是嫌我老嗎?」 但長期相處之後,他和年輕同事之間能彼此理解,融洽共事。尤其公司的制度之一,是年輕員工會陪伴在中高齡員工身旁,肩並肩輔導他們,有助培養雙方默契。 西式速食業者讓年輕員工在旁輔導中高齡員工,培養默契。(圖/獨立特派員) 而這家西式速食業者,從2016年就開始積極進用中高齡員工。速食業人力資源部副總裁藍郁琇解釋,學生族群的流動率會較高,但是中高齡者目標清晰,穩定性較好。在職場倫理或自我要求上,中高齡者也可能比年輕人更加清楚。 2020年,勞動部推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提出禁止年齡歧視、支持退休者再就業等六大施政重點,希望有效促進中高齡勞動參與率。 但人力銀行業者吳麗雪提醒雇主,在進用中高齡員工之前,先檢視職場環境與制度是否已經做足準備。吳麗雪表示,需要同理中高齡者本身會有六大衰退的生理現象,首先是肌力、耐力,再來是視力、聽力,還有心智跟動作控制。 促進中高齡就業不僅是當前的政府政策,也是雇主應對缺工潮的好方法。唯有整個社會為中高齡者打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才能讓這些中高年級生力軍順利重回職場,一同維繫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7月2日

218
#MeToo性騷擾浪潮 共犯結構全解析
自5月31日前民進黨黨工於個人臉書發文控訴性騷擾事件後,其他領域受害者陸續站出來,忍著傷痛揭開瘡疤,造就一場台灣版MeToo運動。被指控性騷擾的加害者,並非刻板印象中的地痞流氓,反而是有名望地位或專業學識者,令社會大眾譁然。性騷擾成因,不能只看加害者本身,而是一整個社會長期以來對性與身體界線建立起的文化與價值觀,在這個共犯結構下,恐怕沒有人是局外人。5月31日一則控訴性騷擾的貼文,開啟了台灣版的#MeToo運動。(圖1/獨立特派員) 浪尖上的#MeToo運動 5月31日民進黨陳姓前黨工自述受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的台詞「我們不要就這麼算了,好不好?」鼓舞,在臉書上發文控訴2022年9月間,被民進黨長期合作的導演,在執勤回程的車上撫摸其後頸 下巴、肩膀以及胸上。他向時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許嘉恬反應,得到的回應是「你當下為什麼不跳車?我不懂,你怎麼沒有叫出來?」 此文引發政壇譁然!隔天,民進黨召開記者會表示「終止與加害人的一切合作」。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也公開為「未能及時妥善處理」致歉。 但雪球越滾越大。6月2日第二位民進黨陳姓前黨工也社群發文指控,部門同仁對其摟腰、摸臀、偷親臉頰等,即便明確拒絕,加害者仍無收斂之意。向上級反應後,得到的回應是「你給人家燒到整懶趴火,還關門說要保持距離,誰不把這個門撞開」。 接著,陸續有受害者站出來指控性騷擾案件,從政治圈開始,延燒到社運圈、公部門、校園以及演藝圈,包括黃子佼、宥勝、許傑輝等人都出來道歉,許傑輝更宣布退出演藝圈。 這些受害者並非大眾刻板印象的地痞流氓,反倒在其領域上有學識專業或社會地位的人士,令人跌破眼鏡。隨著受害者陸續站出來忍痛揭瘡疤,造就了這波#MeToo運動。人數之多,有網友建置「ME TOO TAIWAN 性騷擾資料庫」,收錄此波被爆出的性騷案件新聞,網站寫明目的是「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在新聞熱潮過後還能留著,還可以很容易被找到」。 「整個MeToo其實最重要的,是他在展示的是權勢這件事情,對於性暴力的被害者有多大的壓迫,」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於記者會上表示。 究竟壓迫有多大?壓迫從何而來? 為何沉默? 校園性騷擾事件有校安通報機置,由教育部統計數據。非校園非職場的性騷擾事件,例如街上隨機犯案,通常會報警,由衛福部統計數據。職場部分,則有勞動部「工作場所就業平等調查」統計。 職場性騷擾為申訴比率近五年都高居75%至81%之間。(表1/獨立特派員) 根據統計(表1),職場性騷擾未申訴比率近五年高居75%至81%之間,換言之,有七到八成受害者是沉默的。原因呢?統計顯示(表2),49.3%當開玩笑不予理會;另外,包括「擔心失去工作」、「擔心調離原職」合計有17.9%;「擔心閒言閒語」、「擔心二度傷害」合計為12.5%。 職場性騷擾為申訴比率近五年都高居75%至81%之間。(表2/獨立特派員) 這些「擔心」並非瞎操心。頭兩位打破沉默的受害者、前民進黨黨工指出,向上反應後的回應都是「檢討受害者」。6月2日爆出高雄市消防局政風室的性騷擾案件,受害者接到視察的「關心」電話:「您現在心情好嗎?聽說你那天把事情鬧很大。」 翻看社群留言:「你明知對方已婚,自己要上人家車」、「他沒有限制你的行動,你隨時可以下車」、「不走法律提告報警、要用公審廠商的方式,感覺也太善用父權紅利了?」、「不立刻勇敢表達或者反抗、甚至報警提告,而在許多年後才出面指控,到底是什麼邏輯?」、「我很懷疑你在這個時間發文的用意??大選都快到了」這些留言反映出社會有一個性暴力的「完美受害者想像」。 「他喝酒了嗎?他是出於自願的嗎?他有沒有強力反抗?他有沒有符合我們腦中受害者那個以死相抵,最後不成,只好就範的形象?」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指出,「完美受害者想像」忽略了性騷擾最重要的成因之一「權勢」,「當受害者的考績、職業分配全權掌握在加害者手裡時,形成上對下的權力關係,正是所謂的『權勢性騷擾』。」 方念萱進一步解釋,加害者的「權勢」會在職場空間中形成一個對性騷擾默不作聲的「敵意環境」。「敵意環境就是在這個環境中,鼓勵什麼、不鼓勵什麼,」當周遭環境都用「他只是關心你」、「他只是比較疼愛你」這種輕鬆語調回應時,身在其中的勞工們便了解到「性騷擾受害者的抗議會被用說教或安慰的方式化風險於無形,」大家學到的是走而避之,避不了就隱忍,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沉默的默契。這樣的權勢性騷擾與敵意環境同樣發生在校園中。 「很多學生發生性平事件,是不敢說不敢講的」南投特殊教育學校老師、也是教育部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專業人員的王柏元指出,學生偵測到不鼓勵情感教育、甚至壓抑談情說愛的校園氛圍,一旦發生性平事件,「會被老師罵」、「老師不會站在我這邊幫我處理」是很多學生的膝反射。更不用說如果加害者是師長,學生更是啞巴吃黃連。 理解性騷擾加害者成因,有助於解少此類狀況,並且帶來真誠的道歉。(圖2/獨立特派員) 理解加害者的重要性 性騷擾加害者,又稱為性騷擾行為人。之所以成為行為人,「有文化、有社會、有家庭還有他的人格特質,整個形塑出來的,」擁有15年資歷的諮商心理師王嘉琪,長年輔導性暴力行為人,他指出,行為人成因相當複雜。 諮商輔導的過程,需要協助行為人回顧生命經歷,抽絲剝繭地覺察出自身性暴力的原因、動機、目的,「幫助他理解自己,因為理解帶來覺察,覺察帶來的改變,帶出來的道歉才比較真誠。」王嘉琪強調,理解行為人並非「認同」行為人的所做所為。 性騷擾與身體界線。(表3/獨立特派員) 如何協助行為人覺察呢?首先,「性騷擾看的是行為人侵犯了哪個界線,」王嘉琪解釋,像開黃腔、談論性暗示的言語踩到性騷擾的聽覺紅線;視覺紅線部分,例如眼睛直盯對方性部位;肢體碰觸屬於觸覺紅線;嘲笑他人性別氣質,例如娘娘腔等,則可能踩到意識覺紅線。 第二步,是看行為人有無意識到自身的言行舉止是不對的。再來,帶著行為人梳理過往的成長背景,找出性騷擾言行的原因。 如此複雜的成因,可以解構成三大因素。 加害者成因一:父權至上價值觀 行為人成因之一是父權至上的價值觀。 台灣防暴聯盟秘書長廖書雯解釋,父權不是反對男性,亦非指父親,「父權體制是指以男性經驗為中心視角的社會結構與系統,」因此,以男性經驗來看,「被摸一下又有何妨」、「調侃一下而已」、「為了貞操名節、顧全大局,你就忍一下」、「如果不是你招惹為什麼就選你」等。 這種父權至上的價值觀,像空氣一樣成為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日常,影響到生活各個層面。 加害者成因二:媒體與社群 以綜藝節目為例,主持人時常以開黃腔作為節目效果,這看在王嘉琪眼中是危機,有樣學樣,「大家看著也覺得這沒什麼的話,有些人就不知道這類言行舉止會讓別人不舒服。」 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研究過2017年美國#MeToo浪潮,他發現浪潮抵達台灣時,「可能為了節目效果或娛樂效果,記者訪談時,會用一種揶揄的口吻問受訪者有沒有被對方MeToo,」MeToo變成開玩笑的代名詞,「無形中將暴力浪漫化跟娛樂化。」 尤其每當討論性暴力時,「人醜性騷擾,人俊沒煩惱」等揶揄言語不時出現,網路上甚至有「盆栽要剪,女人要扁」的說法,這類開玩笑果真無傷大雅嗎?方念萱觀察,「語言會形成一個秩序,甚至看在受害者眼裡,他們認知到不是開玩笑,其實是一個不會歡迎有人伸張自身經驗的環境。」 加害者成因三:家庭與學校教育 父權至上的價值觀也影響到家庭與學校教育。 王嘉琪分析,家庭的性別示範是重要因素,例如家中男性長輩們之間關於性的話題與調侃方式,都在形塑孩子對身體界線的觀念。甚至,「可能因為家庭社經地位較好、或自身條件佳的人,他經驗到自身擁有較大權力時,可能不覺得自己已經侵犯他人,」又或者,就是因為感受到自身擁有的權力,因而肆無忌憚侵犯他人來滿足性與權力的慾望。 職場如此,校園亦是如此。王柏元觀察,有些孩子「可能想藉侵犯他人的言行,建立起一種權力互動的關係,有可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男子氣概,也可能是為了滿足羞辱他人的目的。」 父權價值觀、媒體與社群以及家庭校園環境等因素環環相扣,不只形塑了性騷擾行為人,也讓所有生活在其中的大眾,成為姑息養奸的加害者,形成一個性騷擾共犯結構。 杜絕性騷擾惡習,大家都該學習身體界線、情緒表達、撤退能力。(圖3/獨立特派員) 打破共犯結構 打破共犯結構的第一道防線是教育。 王嘉琪認為,要帶著孩子討論身體界線與情緒表達。首先,學會評估雙方關係程度,不同程度的關係中,那些言行舉止是恰當的,如果不恰當該怎麼說。第二,學習表達不舒服的情緒,「如果真的沒辦法表達,就學習撤退的能力,先有離開當下狀況的應變能力。」 但誰來教呢?王嘉琪觀察,「其實很多大人也不知道怎麼教啊!」,大人雖然知道某些言行不恰當,但最多只懂喝止,「但孩子被禁止做而不做,跟知道為什麼不能做而不做,是兩回事。」 老師有能力教嗎?王柏元指出,師資培育過程中,性平教育是選修而非必修,許多沒修過性平教育課程的老師,一旦在教學現場遇到性平事件,很可能慌了手腳,甚至造成二度傷害。 其實教育部每年廣撒資源,包括座談會、教師研習會等培力老師,但成效好嗎?王柏元解釋,老師不想兼任行政的「行政荒」狀況嚴重,今年受過性平研習的行政教職員,可能下一年就不當了,長此以往,「其實大部分老師對性平事件處理還是一知半解。」 再者,王柏元觀察,老師跟學生的生命經驗差異很大,「大部分老師從小到大就是一個願意認真讀書的孩子,」這樣的老師要面對不同生長背景的學生,要打破同溫層「同理」學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在情感跟性教育上的落差尤其大,校園一味禁止學生談戀愛,得到的結果是「學生很可能會用一個錯誤的方式、隱匿的方式、檯面下的方式去做這件事情,」出事後,學生的反應就是不敢說,不信任學校會幫他。 因此,在個人責任之前,政府先有責任建立起一個可被信任的氛圍與機制。 「從三級預防開始,讓全校師生對性別事件是有概念的,包括如何應對、如何預防、如何同理受害者,」王柏元解釋,一定營造出「學校會幫你、會接住你」的氛圍與機制。 公共場合都需要貼上禁止性騷擾的標示,並寫上申訴管道與電話。此圖為飯店電梯旁的標示。(圖4/獨立特派員) 目前公共場合都被要求貼上「禁止性騷擾」的標語,上面寫有罰則、申訴管道與電話。方念萱進指出,這樣的宣示有其必要性,周知大眾「打破沉默的責任」在政府與主事機關,「如果把責任放在倖存者身上,等於又把一個沉重的負擔加諸其上。」 傷痛的#MeToo的經歷,不該是他人搬板凳吃瓜看戲的對象。(圖5/獨立特派員) 翻看網路留言,會看到「搬板凳吃瓜看戲」等言語,例如「卡」,意指卡位看戲;又如「還沒來得及買爆米花」、「喜歡你的爆料」等。這波#MeToo浪潮不該被娛樂化。那該如何看待呢? 「我們長到這個年紀,有沒有曾經在某一個時刻裡面,其實是冷眼旁觀,或是缺乏敏感度,以至於讓受害者或倖存者覺得他偵測到的環境是孤立無援的,我是這樣問我自己啦,」方念萱說。 這也是每個人都該捫心自問的題目。因為在性騷擾的共犯結構裡,沒有人是局外人。 (※邱惠恩 周明文 張智龍 鄭仲宏/採訪報導) 邱惠恩/編輯
邱惠恩

2023年7月2日

217
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氫能將為可能解方?
氫氣,被視為終極的潔淨能源,是達成碳中和以及淨零排放的重要選項。2023年,台灣的氫能元年,在經濟部頒布的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氫能的應用從今年開始。台灣在氫能的布局上,如何跟上各國的腳步,無法單靠產業之力,需要政策的支持並與國際合作,才能邁向淨零之路。氫氣有何優勢? 台灣首部氫能巴士原型車亮相 經濟部頒布的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氫能載具運輸的示範驗證,從2023年啟動。台灣第一輛氫能巴士原型車,今年五月正式亮相,業者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公司董事長鄭英豪認為,電動載具、大型載具有一些問題存在,它不是不好,而是有它的天花板。比如說它的重量太重,電池占的空間太大。第二,續航力不足,相較之下,加一次氫氣大概是15到30分鐘,可以續航450公里以上,這樣對營運業很方便。除此之外,它不需要建置額外的充電設施、饋線,也可以配合中油的加氫站。 新能源公司技術副總王健源則強調,因為氫氣瓶設置在車頂,所以以氫氣的物理性質,它會直接飄散於空中,不會擴散到整個車身。而氫氣瓶已經通過非常多的安全測試,它不那麼容易破裂。就算有強大的外力去撞擊而造成氫氣洩漏,也不會波及到車上的人身安全。 巴士的動力來源,來自上方的儲氫瓶,氫氣經由管線輸入燃料電池。 王健源分析氫能優勢在於,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經由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是氫能電池的基本原理,而過程只產生水,是非常乾淨的能源。它有3萬小時的壽命,所以在整個12年的使用年限內是不需要再更換的。 與歐美日韓相較,業者認為台灣的氫能巴士,在價格上具競爭優勢,已經有其他國家洽談合作。 車輛的骨架以及整車控制器,都是台灣設計製造,不過最核心的燃料電池,必須從國外進口。(圖/獨立特派員) 2023台灣氫能元年 基礎設施尚待布建 因應2050淨零排放,國際上規劃將氫應用於發電、工業以及運輸三大領域,許多業者已經投入相關的布局。 氣體公司副總經理沈欣儒說明,全世界大概有八百多座加氫站,在過去這十幾年建造超過200座以上。業者希望透過低碳氫,引進大型運輸載具。再加上合資夥伴的加氫的技術去整合,推動運輸方面的應用。同時,也跟台電推動混氫燃燒。 根據氫的原料以及製程,會以顏色來區分它的排碳狀況。來自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稱為灰氫;在製程中進行碳捕捉及封存,就是藍氫;而綠氫則是來自再生能源,幾乎沒有碳排,被視為最終的目標。 沈欣儒解釋,目前全世界大概90%的氫氣生產還是以化石燃料的方式來進行。但是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的部分是,回收這個製程裡面至少70%以上的二氧化碳。 台灣從今年開始到2030年屬於第一階段的氫能推動期程,分為氫能應用、供給,以及基礎設施。光是基礎設施的布建,至少要八到十年的時間。產業界聲聲催促,法規和政策得趕快跟上世界各國的腳步。 沈欣儒指出,台灣要建置加氫站,需要有示範場景來和社會溝通,特別是降低大家對安全性的疑慮。(圖/獨立特派員) 氫能發電不確定性高 淨零之路還有哪些挑戰? 經濟部預計2050年,氫能要達到9%到12%的發電量。台電興達電廠,耗資4.5億,預計在今年底測試天然氣混燒5%的氫氣發電,達到減碳效果。 台電發電處處長鄭天德說明,因為氫氣它沒有含碳,所以基本上二氧化碳會降下來。再來因為氫氣的熱值比天然氣還要低,所以熱效率應該會比較不好。對於二氧化碳的影響大概可以減到1.6%。 面對2050氫能發電要占比9%以上,對於相關設備以及氫氣的來源,台電表示,不確定性相當高。而海外液態氫的輸儲設備目前還處於發展初期,經濟部規劃要到2030年才會完成氫氣進口評估。再生能源的綠氫,也還是個未知數。台灣在前往下一站的氫能之路上,無法單靠產業之力,需要政策的支持並與國際合作,才有機會邁向淨零之路。 (※婁雅君 鄭凱文/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郁婷

2023年6月25日

178
部分國家實驗「週休三日」,在台灣可行嗎?
去(2022)年「週休三日」實驗在歐洲大規模進行,而以高工時聞名的台灣,除了週休三日已在網路公共政策平台通過連署外,也有其他關於工時的議題正在進行連署。在台灣要推行縮短工時,會有哪些問題?勞工要達到工作生活平衡,是否有其他選項?週休三日模式 若在台灣實行會遇到什麼問題? 在「週休三日」實驗中,號稱最大實驗體的英國,有超過60家公司、近3000名員工參加,實驗結束後,高達7成的員工覺得職業倦怠下降,超過半數認為工作能力上升,對身心健康、睡眠改善都表示肯定。同時,參與的公司平均收益較前一年增加35%、員工離職率降低57%,呈現勞資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週休三日實驗在國外成功後,台灣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修改勞基法第30條降低每週基本工時」也連署通過,勞動部分別要在6月26日以及7月2日前提出具體回應。 從週休二日到週休三日有3種轉換模式,第1種是天數減少後,週工時也跟著減少,但薪資不變,這種模式考驗的是資方;第2種是天數減少後,除了週工時跟著減少,薪資也一併縮減,最不被勞方接受。 第3種則是天數減少,但週工時不變,薪資也不變,是勞雇雙方最可能達成的選項。不過即使是彈性的作法,在每週工時40小時的台灣,實行上卻有困難。 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指出,40小時工時不變,但工作4天,等於每天正常工時10小時,就沒有加班費,台灣人願不願意接受?不同世代會不會不同?不同部門會不會不同?可能相對工作密度較不高的某些服務業很樂意,但工作密度很高的,可能就不願意。 將休息時間納入工時 也成討論焦點 在網路政策平台上,另一個正在進行連署的議題,是要將休時納入工時,其中不少附議是基於相較週休三日,不如先縮短工時。雖然台灣每日最高工時是8小時,但在出勤紀錄上,要9小時才算達到應有的工時。 主要根據勞基法第35條,勞工工作4小時,至少要有30分鐘休息,於是每日8小時的工時,往往中間會有1小時休息時間,也就是俗稱的8加1,而「加1」的這1小時,基本上由勞方承擔。 林佳和認為,確實對於工作密度太高的工作者,8小時工作太辛苦,那1個小時休息,他是在恢復。針對這種類型,可以考慮以法律強制規定,在那個小時必須給薪,但沒辦法普遍化。 沒有透過約定或協商,也沒有法令規定,但目前台灣不少NGO組織已經將1小時的休息時間,納入給薪的8小時裡,也就是7加1。 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施逸翔表示,NGO組織平常工作常有挫折感、資源不足,甚至經常有議題不符合主流價值,會受到批評等情況,因此更希望讓員工在一個尊嚴勞動的環境下好好工作。 台灣勞工憂低薪 工時制度改革面臨兩難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有超過一半的台灣勞工除了明面上每月15小時加班外,每週還有10小時的隱形工時,成為加班黑數。 雖然台灣勞工對於高工時普遍很有感觸,不過提到縮減工時,卻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人力銀行業者黃楷元解釋,工時縮短之後,勞工想到的不一定是多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而是薪水是不是會被砍掉?或是飯碗會不會不保?假設一天工時從8小時縮到6小時,公司會不會想,去找派遣工還比較划算。 林佳和坦言,這樣的現象應該和低薪有關。在意加班費是台灣社會難以丟掉的包袱,在這個包袱之下,要盡量恢復正常工時,對於多數勞動者來講,並非一個很受歡迎的題目。面對工時,台灣社會呈現改與不改都兩難的狀態。 除了縮短工時 有其他解套方案嗎? 然而,縮短工時與企業營運一定是相斥的選項嗎?勞工工作、生活的平衡,除了縮短工時,有沒有其他可能? 台灣松下電器是國內少數有暑假的企業,暑假共計9天,包含前後2個週休二日,2天公司給的特別假,1天是透過工會與公司簽訂的團體協約所給的假日,2天是員工本身的特休假。 台灣第一個實施週休二日企業的台灣松下,對週休三日目前雖然沒有規劃,不過企業對勞資互動、員工工作生活平衡進行投資,到底划不划算?台灣松下以家電超過市占率5成,年營收超過450億元,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答案。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6月25日

188
身障者自立生活難,如何透過修訂《身權法》改善?
台灣推動自立生活,支持障礙者回歸社區居住已經10幾年,但讓不同障別團體等待已久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至今尚未完成三讀程序。許多身心障礙者面臨個人助理時數不足,長時間無人照護的困境;個人助理也因未被制度化,而可能有權益沒被保障。身障者面臨無人照護窘境 原因是什麼? 65歲的身心障礙者玉姐,罹患肌肉萎縮症,導致全身無力,除了洗澡的時間,吃喝拉撒睡都在一張長椅上,不曾離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他幾乎不喝水;傍晚5點以後到隔日早上,因為沒有人力可以協助翻身,必須長時間維持「W型坐姿」,無法好好睡覺。 沒有照護人力的時刻,對玉姐而言分分秒秒都是挑戰,連螞蟻、蟑螂都跑上身,無力招架。玉姐說:「真的碰到兩隻蟑螂,很大,實在咬得很痛,咬得一直掉眼淚,我就呼叫中心保全,我說可不可以請警官幫我一下,這邊實在有狀況了。」 一天有10幾個小時沒有人力支持,導致玉姐的生活已經到了臨界點,而這都是因為玉姐向新北市社會局申請「個人助理服務」,卻只被核准每月60小時。2年前他透過法扶基金會的協助,正式提起行政訴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今年3月16日,認定新北市社會局核定給玉姐每月60小時上限的個人助理時數,無法滿足自立生活需求,因此判決新北市社會局敗訴。玉姐也成為台灣史上第一起,身心障礙者為爭取個人助理時數而告贏政府的案例。 律師翁國彥說明,玉姐的居服加上個人助理時數,每日至多6、7個小時而已,其他的時間他都一個人生活。他認為,這次判決是法律給各級政府,最大的啟示。 然而,勝訴之後,玉姐不足的個人助理時數至今還未到位,現在頂多一週只有一天,因為有安排個人助理,可以睡一晚。 玉姐的生活,只在客廳的椅子跟桌子之間。(圖/獨立特派員) 身障者籲身權法修法 明文規定「個人協助服務」 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孫嘉梁,罹患腦性麻痺,自2011年開始倡議及實踐自立生活。他跟玉姐一樣,都在爭取個人助理時數,希望達到每月155小時。 155小時指的是,每日至少需要5.5至7小時「規律性」的日常協助,包括起床、簡易備餐;早、午餐後跟晚餐前;以及洗澡跟就寢前。這些還不包括不定時排尿需求。 對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修法,孫嘉梁建議在身權法中詳細規範個人助理服務。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則期望,在第50條中再新增1條50之1,去明文規定「個人協助服務」是被身權法保障。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第50條中其實已經明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身心障礙者,應依照需求評估的結果來提供服務,其中就包含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衛福部可以在子法裡再做一些補充跟修正。 身障者至法院前抗議。(圖/獨立特派員) 身障者及個人助理的權益 如何被保障? 小愛是居服員,也是孫嘉梁的個人助理。談起居服員跟個人助理的差別,小愛解釋,居服的所有工作內容都是有法源依據的,那麼發生問題時,也會有督導來協助處理問題。但是個人助理遇到風險時,頂多被社工提醒,可以怎麼做或不能怎麼做,所以他希望,至少能把個人助理納入勞基法。 根據衛福部統計,使用個人助理的身心障礙者,從2018年的532人到2022年,只增加至908人;近3年實際投入個人助理服務的人數,也只增加100多人。 林君潔指出,這是整個結構的問題,不是人力不夠,是沒有開足夠的班。他表示,他們持續跟衛福部反映,每個縣市只撥了3、400萬,人事費都扣掉,根本剩不了多少。 算障團成員周志文質疑,為什麼身權法15年都沒有修,個人助理時數上限依舊是60小時?他認為,修法應該納入更多的障礙類別進來,透過充分的討論再實施,而不是像現在這麼倉促,因為各障別的差異太大了。 台灣宣稱要打造世界級的人權保障環境,玉姐的判例是重要指標。如何透過這次身權法修法,以回應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身權法的修法結果至關重要。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6月25日

221
發展僅半世紀的滑板 從街頭走向奧運
滑板歷史僅約50年,便登上擁有127年歷史的奧運殿堂。2020東京奧運首次列為競賽項目,得獎選手年紀平均18歲,最小年紀13歲,成就奧運史上最年輕的領獎台風景,印證「英雄出少年」。然而,台灣滑板選手想成為「英雄」,相比他國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從場地、教練、風氣、賽制、教育環境等都是關卡,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滑板常跟「不念書的壞孩子」畫上等號。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觀賞性極強。(圖/獨立特派員) 工業區裡的滑板訓練場 記者驅車前往桃園龍潭工業區,到了受訪者提供的地址後再三核對,進入寫著「Skatepark」的鐵皮屋,看到好幾座滑板坡道(ramp)跟練習者後,這才確定是一間滑板場。 這是Max爸跟友人自掏腰包合蓋的滑板場,起因是孩子要練習air(空中做招)的滑板招式,無奈台灣沒有場地,「乾脆我們自己蓋一個,還可以克服氣候因素,隨時想練就練。」Max爸說。 隱身在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裡頭有好幾位有機會爭取到2024巴黎奧運的滑板選手正在練習。(圖/獨立特派員) Max爸的兒子Max大班升小一時借表哥的滑板玩了一會兒,就這樣玩出興趣,進而正式上滑板課程。Max爸笑說,本來父子一起學,「沒想到一個月後,我連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只能當陪練員的角色。 採訪時,9歲的Max在一層樓高的滑板坡道展現了空中轉體一圈半的極限招式,令人驚豔,但做招成功前,卻歷經約20分鐘的失敗,一次又一次從一層樓高的地方摔下來,在鏡頭前展現真實的練習日常。更沒想到的是,Max說剛開始練習時其實很怕高,「有發抖,不敢跳。」記者問Max如何克服懼高?爸爸笑著代答:「那時候心裡應該是想著我要得玩具對吧!」Max在旁笑而不答。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圖/獨立特派員) 從哪裡摔倒 從哪裡站起來 滑板場另一頭,正在練習的滑板選手是林逸凡,2023世界滑板(World Skateboarding)競賽排名公園式女子組第43名,是目前台灣最有機會爭取到2024奧運參賽資格的人選,目前小學五年級,10歲。 林逸凡原本跟著全家人一起上滑板課,父親林建男原本計畫自己可以帶著孩子學、甚至教孩子,「結果都是他在教我,」最後全家僅剩林逸凡堅持滑板夢,甚至懷抱「奧運夢」。林建男也樂於陪伴女兒走這段路,「沒有設定什麼目標,只是當孩子有他的堅持跟夢想時,身為家長,我希望在我能力範圍支持他。」 但凡任一種運動都得經歷一番身心痛苦,屬於極限運動的滑板更體現出「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小學六年級就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陳啓紋,目前是滑板教練,他的第一堂課便是教孩子「正確跌倒姿勢」,再來才是上板、滑行、轉彎等基本功。 林建男當然心疼女兒摔得滿身傷,「媽媽更不忍心,小孩子大概也知道媽媽擔心,所以瘀青、跌倒等小傷不敢講,但會跟我說。」 Max爸倒是正面看待,認為這項運動讓孩子學習專注,「游泳不專心,頂多游不快;籃球不專心,頂多投不進球;但滑板不專心,你得用皮肉痛換,所以他會變得更專注。」 另一位陪練家長鍾語彤住海外多年,「我發現台灣的家長比較怕小孩受傷,」鍾語彤認為,運動練習來次可能僅成功一次,真正比賽也不見得成功,正因如此,可以從小磨練耐性、穩定性,「我不希望孩子成為媽寶!」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長時間練習必不可少。林逸凡每周練習四天,一天平均練5至6小時,加上小學課業。記者問:「會累嗎?」林逸凡帶著理所當然、又有點認命的口吻回答:「會啊,但是平時就是這樣。」「欸!你很好耶,才練四天5、6個小時,我要練六天。」採訪林逸凡結束後,前一位受訪選手、世界滑板競賽排名公園式男子組第106名的林柏羽馬上回應。 2020東京奧運首屆滑板競賽,得獎者年齡平均18歲,最小13歲的日本選手西矢椛(右)奪金,創下奧運史上最年輕領獎台。(圖/西矢椛IG)  滑板夢與奧運夢 這些滑板運動員雖然早在東京奧運前幾年就開始練滑板,但真正的奧運夢仍來自東奧結果。 東奧滑板分為「街式(street)」跟「公園式(Park)」兩個競賽項目,男子組與女子組總計12面獎牌,5面獎牌落入日本口袋。所有得獎者年紀平均18歲,最小的選手年紀13歲。 這讓台灣家長看到奧運曙光,「極限運動在我們以前觀念,它是被歐美人主宰的一項運動,但是東京奧運日本拿到非常好的成績,所以我會覺得說,亞洲人的身材跟體格素質其實是可以碰觸最高殿堂的時候,你覺得有機會了,就會想要去拚!」Max爸說。 過去在台灣,滑板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產生玩滑板就是壞小孩的負面刻板印象。(圖/獨立特派員) 那些在街頭的日子 滑板成為正式的奧運競技項目後,角逐奧運榮耀的大多來自俗稱學院派的選手們,為這項原本屬於街頭次文化的生活娛樂增添新的風景。 1960年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加州盛行衝浪,有人想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訓練腳感,便拿木板裝上輪子,滑板運動於焉誕生。 滑板與街舞、塗鴉、DJ等街頭元素密不可分,是一種生活方式,並衍生出時尚潮流品牌,「我們那個年代,潮流服飾本身就是滑板品牌,大家都穿得寬寬鬆鬆的,好像你穿這樣就應該玩一下滑板,其實也只是耍帥而已,」Max回憶高中時期與滑板初次接觸時的文化氛圍。近年愈來愈多滑板品牌與傳統精品推出聯名設計,甚至滑板上的塗鴉設計也是一門學問。 但也因為滑板過往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難免被當時社會風氣保守的師長認為是「𨑨迌囡仔」,意即不念書的混混才「玩」的東西。陳啓紋說:「過去認為玩滑板就是壞小孩啊,幫派、刺青、抽菸,」過往諸多刻板印象加諸其上。林建男回憶學生時期也說,鮮少見過有人溜滑板,更別說學校設立滑板社團。 近年隨著登上奧運殿堂,滑板被視為競技運動項目,「我們這些跟著教練、跟著規劃去練習的人,俗稱學院派,」林建男解釋,現在滑板的練習過程跟其它運動項目一樣嚴謹。另一方面,「有些街頭派的人,其實他們也不太能理解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為什麼要把它拿來變成競技,其實到目前為止,兩派還是有爭論。」Max爸觀察。 負面刻板印象隨時間淡化,但強調「個人風格」的街頭態度沒有消失,甚至是正式競賽的評分項目,「滑板同一個動作,做得到卻做得醜,得不到高分,」陳啓紋解釋,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有人動作狂野、強調俐落與速度感,也有人動作細膩、姿態飄逸從容。 台灣滑板環境待改善。(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滑板環境待完善 觀看競技場上,選手小小年紀便扛住來自全球矚目的壓力,在競技場上展現一個又一個超越人體極限的競技之美。但是台灣選手要扛住的,不只競賽壓力,還有台灣環境。 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引起台灣滑板族群回響,Max爸跟幾位滑板家長便在2021年開啟募資計劃,成功在全台13個縣市蓋了14座90公分的基礎滑板坡道(ramp),Max爸觀察:「很多小朋友在一開始平地滑行練臀跳就覺得很無聊想放棄,但是透過ramp可以盪來盪去,像盪鞦韆一樣,找到他的樂趣,比較有機會延長滑板生命。」 但是基礎設備無法滿足選手進階練招的需求。「現在練到一定程度,都要帶出國練習!」陳啓紋指出,目前為止台灣還沒有符合國際競賽規格的滑板場地,想練進階技巧都得出國找適合的場地。 Max爸只要一有時間就帶著Max到國外場地練習,「國外各式人才都有,他們做的招式困難,態度卻很從容,Max在那邊發現別人做招很自在,他會覺得這沒什麼困難,自然而然就想去挑戰,進步速度真的很快,」Max觀察,國外「不藏私分享」的氛圍濃厚,讓孩子練習過程不孤單。 小二的鍾炘睿,採訪時剛學滑板半年,他分享最喜歡的滑板選手是14歲的英日混血兒歲女子選手Sky Brown,「他每次失敗都會笑,我覺得看起來很開心。」這樣的運動態度國內較不常見。 安全且符合競賽規範的滑板場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除了避免運動員受傷外,選手進步速度也較快。 另一個待完善的滑板制度是教練,目前台灣滑板剛起步,只有C級跟B級教練,「A級必須要三年的累積經驗,才能從B級考A級,所以這個部分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滑輪板委員會主委陳逸政解釋,目前台灣滑板國家代表隊出去,只有B級的教練隨隊,最快後年才有第一批A級滑板教練。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邱惠恩/編輯
邱惠恩

2023年6月16日

189
肺癌死亡率高,擴大篩檢計畫找出高危險群
為了在早期發現並治療肺癌,今(2023)年3月,桃園市政府啟動擴大肺癌篩檢計畫,特別增加了特定職業族群的篩檢,像是暴露在石棉、鎳的工作環境,或是在空汙、油煙環境的工作者,都可以免費篩檢。今年預計篩檢2萬5千人,將是台灣最大規模的篩檢和研究計畫。肺癌死亡率高 低劑量電腦斷層助早期篩檢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肺癌是十大癌症中的三冠王,醫療支出和死亡率最高,末期才發現的比例也最高。超過5成的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於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1成,而第1期肺癌5年存活率高達9成,顯示早期發現、治療是肺癌防治的重點。 近年來,許多人都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發現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篩檢到0.1公分的病灶,國際實證為早期篩檢肺癌的最佳工具,而在X光片上卻看不到任何異狀。 桃園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邱昱棋解釋,胸部X光片有四大死角,包含雙側肺尖、氣管,還有心臟的後方,因為會被心臟擋住,再來是兩邊橫膈膜的下方,因為肺部會延伸到橫膈膜的後方。所以在這些位置,可能無法找到早期肺癌病灶。 2022年衛福部啟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兩類族群,一是重度吸菸者,二是具有肺癌家族史者,每兩年可免費進行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民眾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圖/獨立特派員) 桃園肺癌篩檢計畫擴大 特定職業族群可免費檢查 早期認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然而根據國健署資料,1990年至今,台灣吸菸人口下降6成,但罹患肺癌的人數卻增加了4倍。尤其女性肺癌患者中,高達9成沒有吸菸史。 今年3月,桃園市啟動擴大肺癌篩檢計畫,對象擴及四大族群。除了吸菸和疾病家族史之外,新增兩類對象,一是在石棉等特定環境下工作者,二是在空汙和油煙環境工作者,例如工業區、觀光夜市、環保外勤、廟宇等。這是台灣首次針對職業暴露所進行的篩檢研究。 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認為,第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地找到高危險群,然後評估高危險群對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接受力。第二步才是看這樣的接受力,能否發現比較早期的肺癌。 設籍桃園市的民眾,可以到衛生局網站預約登記,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經過人員審核,即可完成登記。截至5月1日,已經有超過8000位民眾預約成功。工業區從業人員預約情況相當踴躍,也喚起民眾的健康意識。 在工業區工作超過10年的張先生,屬於第4類空汙和油煙環境工作者,符合免費篩檢的資格。張先生表示,他的工作會產生化學粉塵,容易吸入人體,做個肺部篩檢,感覺比較安心。 桃園市政府預計第一年篩檢2萬5千人,這麼大規模的篩檢計畫,不只是取得台灣本土數據,更針對職業別篩檢,找出高危險群。 環保局的外勤人員容易吸入粉塵,也屬於擴大篩檢對象。(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最大規模篩檢計畫 協助未來醫療政策擬定 桃園市的篩檢計畫,不只做檢查,也包含後續的追蹤工作。中壢長榮醫院放射師李豪蘋說明,他們會看患者回診後,醫生評估他需要追蹤多久,或者需要進行確診、轉出,再進去系統中確認,患者去哪一家醫院。 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優點可以篩檢出很小的病灶,也因為相當敏感,可能造成過度醫療的情況。中壢長榮醫院胸腔科暨醫療部主任醫師蔡富聰表示,根據臨床的研究資料,其實9成以上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是很多個案總是容不下一個小結節,花費很多時間及精力到處看醫生。 此外,一次檢查至少上百張影像,相當耗時耗力。因此,除了檢查費用外,市政府也補助醫院設置AI輔助軟體。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就提到,預算大概1億5千萬,其中2、3千萬就是補助醫院,讓醫院願意採用人工智慧,輔助篩檢。 擴大肺癌篩檢計畫,是台灣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篩檢和研究,對台灣公共衛生以及肺癌防治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不但將擁有台灣本土的數據資料,也可作為未來醫療決策的參考。 (※婁雅君 鄭凱文/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6月11日

208
駐守彭佳嶼觀測氣象 直擊最北孤島的生活!
彭佳嶼是台灣本島的最北疆,目前已無人居住,但一直有氣象、海巡及燈塔人員駐守,飲水、食物都得靠漁船運補,遇上東北季風,島上人員常常面臨斷糧危機。最近中共在東海軍事演習,彭佳嶼更是首當其衝。這座孤島上的駐守人員,究竟是怎麼過日子?彭佳嶼曾面臨斷糧危機 物資運補遇到什麼困難? 清晨5時許,萬里漁港天剛亮,一艘海釣船正準備出海。他們不是要釣魚,而是要執行每個月2次,幫彭佳嶼氣象站運補物資的任務。冬天能不能航行,得看東北風的臉色,到了彭佳嶼要靠岸,又得看南風。 船長蔡維祥無奈地說,只要是南風、東南風或西南風都不好靠岸,浪都打到堤防上,船會被推到岸上去。有時開了3小時到彭佳嶼,在碼頭旁等了5、6個小時,浪還是沒有下去,沒辦法,只好再開回本島。原本半個月要運補一次,最高紀錄被天候拖到35天。海釣船以接駁方式靠岸,工作人員搶時間,把船上的物資運上岸,有時若浪高超過一米,還得練好拋接特技。 蔬菜、水果、肉品,還有半個月要喝的水,全都被搬上鐵牛車。除了氣象站,彭佳嶼還有航港局人員管理燈塔、海巡署負責安全。運補這天,3個單位都一起出動。 運補船載著物資準備登島。(圖/獨立特派員) 島上的孤獨日常 氣象觀測員都在做些什麼? 現任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的主任顏增璽,原本是預報員,3年前來到這裡。顏增璽回憶起當時的感受:「沒想到這邊都沒有人,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暈船,剛到的時候,是被人家拉上來的,一切都很奇特!」 這個奇特的島嶼,面積只有1.14平方公里,大約是4個大安森林公園,氣象局的門牌是彭佳嶼6號,但這座島只有3戶人家–氣象站、海巡,以及燈塔,郵差則由顏增璽充當。 彭佳嶼探空氣球升空觀測到的溫度、溼度及風向資料,可以用來預測大台北地區的午後熱對流和最高溫。而彭佳嶼的氣象資料,更能排除都市熱島效應,貢獻全球暖化的研究。 輪流駐守的3位氣象員除了監測氣象資料,還要負責站裡大大小小的事。校長兼撞鐘,最怕緊急狀況,如何確保供水供電、停電了要怎麼維持觀測,都是他們會遇上的考驗。 觀測員來島上一次要駐守15天,回台灣可以休假30天,但駐守期間過著與世隔絕的小島生活。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觀測員李洋,自願調來彭佳嶼,已經進入第5年,克服了孤獨感,更看到許多在本島看不到的風景。 李洋說:「住久會感覺到一種自然野性的美,我曾經在這邊遇到火災,火災燒得滿目瘡痍,可是一個月之後,你完全看不出痕跡。所以那時候就會感覺到說,其實生命力是非常強韌的。」 彭佳嶼氣象站。(圖/獨立特派員) 彭佳嶼特殊景象 成島上居民獨有記憶 除了主任及觀測員,氣象站還有一位工友兼大廚,包辦所有人的三餐。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工友吳俊明,在此工作已經32年,他說早期彭佳嶼還有駐軍7、80人,生活不算太無聊,但醫療是大問題。 吳俊明分享,他來第3年時被恙蟲咬到,在島上高燒了4天,後來才緊急雇了海釣船回去就醫,回台灣的第2天,白血球只剩800多,已經發病危通知了。 身處偏遠小島,生病了得自求多福,遇上雷雨胞籠罩,閃電、打雷也可能要人命。吳俊明回憶,曾有職員差點遭閃電打中,電視、電腦、觀測儀器通通都被燒毀,職員嚇得在屋子裡狂叫。 西北颱讓台灣人聞風色變,而在彭佳嶼感受更深。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觀測員李洋描述,颱風來前會有短短的寧靜期,夕陽光會變得非常紅,然後烏雲密布,風會變強、打雷、下雨,整個房舍玻璃窗都會震動,到最後慢慢又消失。其實經歷過就會發現,跟在台灣完全不一樣。 彭佳嶼的春天,滿山遍野都是野百合;到了夏夜,沒有光害的星空、遠處漁船的點點燈火,都是這個小島獨有的景致。這裡還有一座佇立百年、結合日式跟西式特色的燈塔,要在日本通往台灣的海上發光,早期就靠整夜不斷的人力。 燈塔佇立在離海平面145公尺處,二戰時成為盟軍轟炸的目標。歷經戰亂、修補,改為電力運作,彭佳嶼燈塔至今還是佇立台灣東北海上發光。而在2022中共軍演時,也首當其衝。 燈塔是日本人在1909年建造而成。(圖/獨立特派員) 對台灣本島民眾而言,彭佳嶼這個軍演、西北颱來襲時才想起的地名,是駐島人員乘風破浪,不間斷駐守的365天。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6月11日

224
運動員的第三隻眼 成奪牌秘密武器
藉體育表現來展現國家強盛的氛圍下,視「運動科學輔助」為奪牌秘密武器一點也不為過。立法院1月10日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企圖藉由影像化與數據化,能即時、快速、準確地控管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技戰術、運動力學。讓此秘密武器成為運動員跟教練的第三隻眼,讓鍍金之路走得更安全、更有方向、更有信心。全世界的頂尖運動選手比耐力、比意志力、比技戰術,還比運動科學量能。(圖/獨立特派員) 拳后陳念琴的運科團隊 新竹市立體育館的拳擊擂台上,雙方你來我往,一方對手是被稱為「台灣拳擊女王」的陳念琴,台灣史上首位登上奧運殿堂的女性拳擊選手;另一方是成德高中的拳擊後輩們。拳后收斂起在競技場上的殺氣,僅散發出身經百戰的從容與銳利。 「柯文明教練是清大拳擊隊教練,念琴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當然要相挺!」在擂台旁的清華大學運動科技中心主任邱文信,也是陳念琴就讀運科系碩士班的老師,2019年清大投入科技資源,開發「專業拳擊標記系統」的情蒐工具,「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這個系統的主要精神,完全是為念琴量身打造的」,邱文信說。 2020東京奧運時派上用場,這套拳擊標記系統分析項目包括前置技術(例如,身體擺動、腳步換位等)、得分技巧與方式、習慣動作、擂台位置,每個動作都數據化,赤裸呈現選手優劣勢。陳念琴認為即便身經百戰,「但對手有些技戰術沒辦法直接察覺到,透過標記系統,就很容易抓出對手破綻,之後練習就能想辦法攻破他。」 情蒐對手的過程相當工於心計,尤其部分國際賽僅允許手機或一般相機入場,甚至禁止手機,反倒是場館的監視器、賽事轉播的攝影機都是舉辦國最有力的情蒐工具。「如果你沒有情蒐別人,別人卻來情蒐你,他會把你壓制得死死的,你卻不知道為什麼,」柯文明教練指出,運科情蒐工具早已是各國頂尖選手的基本配備。 清大運科中心團隊為陳念琴量身訂做的專業拳擊標記系統。(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除了情蒐工具外,團隊正在開發「拳擊虛擬教練」,由電腦將選手動作與正確動作相比對,再藉由AI生成指導建議,告訴選手缺失在哪,以及如何改進。邱文信指出,「畢竟教練時間有限,希望每位選手都擁有自己的虛擬拳擊教練,教練也可從後台數據瞭解選手狀況。」 圖三,開發中的「拳擊虛擬教練」,電腦辨識選手動是否正確,並由AI生成指導建議。(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有一天柯教練問我,有沒有辦法讓念琴從他當時比賽時候的視角去看對手,這樣更知道失分跟得分的原因,」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朱宏國便捲起袖子投入「拳擊元宇宙」計劃,希望將拳擊擂台所有會發生的情境複製到虛擬世界中,選手得以用第一人稱視角來練習。 但光是要將2D畫面轉為3D便是大工程,「拳擊是非常激烈的對戰,增加我們姿態辨識跟3維重建的困難度,尤其沒拍到畫面的部分如何重建,讓整個虛擬世界更逼真是技術上的挑戰」,朱宏國說。 在虛擬世界練拳有好有壞,「我們有時候只能自己想像對手打空拳,如果真的出現一個虛擬對手,不用想直接做反應,」但陳念琴也點出虛擬世界沒有拳拳到肉的碰撞,「不知道對手是輕打、重打,也不知道自己身體承受度。」 追趕美職棒運科  高速攝影機協助選手與教練找出動作問題,避免受傷,且朝正確方向來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談到運動科學輔助領域,絕不能漏掉美國職棒。 前旅美選手、現為美職遊騎兵球探的張立帆分享美國運科現況:「以設備來說,遊騎兵實驗室一面牆約有10支高速攝影機,觀察關節角度、速度、變換。每項數據都有一個專業人員把關,」美國職棒擁有頂尖選手數據庫,一經比對,就可依該選手優劣勢擬定訓練菜單,「錢可以買到設備,但台灣沒有數據,也缺乏動機去做,很可惜。」 即便看不到國外運科的車尾燈,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與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黃致豪仍認為,發展自己國家的運科輔助設備勢在必行,因為「使用國外運科設備時,收集到的數據,有的智慧財產權是廠商的,有的是廠商有權利使用,如果我們永遠都在用他國的運科器材,等於一直送數據給別人」。 黃致豪與張立帆合作,用高速攝影機分析球員動作,找出問題,擬定訓練菜單。「調整之前球速最快只有143,正式比賽大概138、140而已,」台鋼雄鷹新秀投手黃紹睿,2022年為了準備中職選秀,本身就是臺灣體大學生的他,找上黃致豪與張立帆,用一系列運科輔助,找出癥結點,約兩個月後,「第一次測試會就丟到146。」 圖五,臺灣體大、臺大、逢甲三校合作,開發骨骼關節重建系統,協助選手精準訓練。(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柔軟度、肌力、骨骼力學等都與球場表現息息相關,為了更好控管球員身體素質,黃致豪與台大、逢甲兩校合作,預備重建骨骼關節,「包括疲勞判斷、球員動力鏈使用是否正確、肌力是否足夠等。」 圖六,未來連3級棒球場都能建置電子好球帶。(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黃致豪走進臺灣體大棒球場,場邊有6台攝影機,畫面連接至棒球場控制室,裡頭的電腦分析「Karma Zone」,也就是判斷好球壞球的電子好球帶系統,可給評審、教練、選手、觀眾做參考。 「未來往基層扎根,」黃致豪將系統重新建構,希望用更便宜的電腦與攝影機就可算出投球進壘點,「以後3及棒球場都有能力建置電子好球帶。」 引進日本AI體操評分系統 圖七,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只需幾秒鐘,即可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學習國外前端技術,臺灣師範大學3月2日引進日本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搭配4台高速攝影機,便能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體操員的動作是否標準,如何判定時常造成爭議,」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翁士航、他是被譽為「世界貓王」唐嘉鴻的恩師,這套系統在他看來,可以協助評審做出較客觀的裁決。 實際測試軟體效果,體操員祺媛在平衡木上做完指定動作後,僅幾秒鐘,3D影像分析便出爐了,包括角度、高度全都數據化、影像化。祺媛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到了,但數據一看,才發現自己離標準仍有差距。」 另一位體操員湘涵在做動作時不慎受傷,「其實我們在做動作很快,時常不到1秒就結束了,所以受傷當下,我跟在旁觀看的體操員都不覺得有何異樣,但透過運科系統就發現動作差滿多的,一般平面影像沒辦法看得那麼精細。」 受傷對運動選手生涯很致命,但若不能從中學到經驗進而預防更加致命。翁士航認為,透過運科輔助器材回推受傷原因,建立模型,避免犬首重蹈覆轍再受傷。 日本富士通這項運科技術已經作為多場國際體操競賽的評分系統,但是提供他國做測試卻是首次,第一站是台灣。「這套系統清楚將體操員精細快速的動作3D視覺化,」主持國科會擴大運動科學研究能量與成果橋接計畫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美燕指出,希望此次與日本合作,讓台灣學界跟教練開拓運科輔助視野。 圖八,國訓中心運科處肩負奧亞運選手運科訓練任務。(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成各國選手標配 「運動員的體能、心理、戰略、智慧等一切,勢必可以達到一定的精準度來進行控管,」翁士航以體操界為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導入科技、AI輔助運動員「已經是常態」。 台灣專門支援奧亞運選手的運動科學單位是國訓中心的運科處,運科處長吳柏翰指出,進來中心第一件事是營養教育,尤其量級選手體能消耗量大,食慾旺盛,「加上我們中心伙食很好,選手飲食不正確,容易導致體重失去控制,影響表現。」 圖九,國訓中心情蒐戰情室,蒐集分析各國頂尖選手的技戰術與優劣勢。(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處同時也有運動傷害防護以及力學支援,分析選手動作跟力學理論是否一致。另一項重中之重的認識當然是情蒐。走進2022年底斥資百萬建置完成的情蒐戰情室,有電競等級的電腦配備以及好幾面大尺寸螢幕,並且配有四台攝影機,選手教練看完分析影片後,可以在攝影機前直接演練,比對動作。 「戰情室主要是將情蒐的影片剪輯分析,並且進行力學動作分析,」協助2020東奧柔道項目的情蒐人員張沛騰,本身具資工背景,有時需要自己寫或修改適合本國選手的情蒐軟體。我國柔道好手楊勇緯奪下東奧男子60公斤級銀牌,張沛騰身為情蒐人員,「我覺得與有榮焉,也是這份工作很棒的地方。」 圖十,台灣運動人口少,市場小,難以發展具規模性的運科團隊。(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運科路的困難 運科輔助愈來愈重要,然而優質人才卻是發展的第一個困難。運動科學需要大量且優秀的資工軟體人才,「但是學生畢業後如果去興盛的半導體業,那就不是七萬、八萬可以解決的,」黃致豪的運科研究都是國科會計畫支持,然而計畫經費與半導體誘人的薪資福利相比,絕對黯然失色。 經費多寡跟運動市場規模息息相關,台灣關注運動競賽的人口少,就連國民運動棒球的門票費用,都難以支撐完整的運科與數據分析團隊,更別提其它運動項目。 立法院1月10日三讀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位階與國訓中心一樣是行政法人,監督機關是教育部,明訂八大業務範圍,「目前國訓中心的運科支援重點在執行面,也就是現場支援執行;未來的運科中心要加強運動科技的研究加值運用,包括研究人才培育。」教育部體育署競技運動組組長藍坤田指出,運科中心特別強化奧亞運選手的支援量能,同時希望產生外溢效果,使非奧亞運的各級運動員也能受惠,達到運動科學普及化目標。 觀念改變是發展運科的另一個困難。「過去台灣運動員的訓練比較傾向師徒制,教練自己從沒有過運動科學輔助的經驗,」陳美燕分析,在此背景下,部分教練不信任運科效能。 對此,國訓中心針對教練定期開設運科課程,「由國訓中心運科人員親自授課,教練必須來聽,並且拿出效益成果與教練選手溝通,」吳柏翰認為,長此以往,整體運科輔助觀念大幅進步。 不過,部分運科輔助的懷疑論者較相信身經百戰的歷練與經驗。本身養成過程沒有運科輔助的柯文明確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科學是相輔相成,沒有衝突。「運科是輔助、是參考,人是變動的,」如果選手因為情蒐系統說該對手出某招數機率有八成而一直等待,不做其它反應,「絕對完蛋。」 「選手以前受傷,只知道冰敷或復健、看醫生,但他不知道為何受傷;藉由科技介入,讓選手清楚知道問題所在,也會更懂得保護自己身體,瞭解自身能力在哪裡、可突破的點在哪裡,」陳念琴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數據都不能偏廢。 張立帆也認為:「從事運科教學的工作者都需要有經驗、有過程,如果只是用數據用科學跟棒球員溝通,沒辦法說服別人。」 (※邱惠恩 鄭仲宏 張智龍 周明文/採訪報導)
邱惠恩

2023年6月8日

208
傳統豬瘟將拔針,台灣養豬產業拚升級!
農委會推動三階段撲滅豬瘟計畫,今(2023)年1月1日起肉豬與種豬分階段停打豬瘟疫苗,7月1日起全國停打豬瘟疫苗,全國531萬頭豬隻全面拔針。若沒有再發生案例,台灣豬肉可望進軍國際市場。但是拔針之後,才是風險的開始,台灣養豬產業能不能成功升級,這一次相當關鍵。今年7/1傳統豬瘟全面拔針 養豬業者怎麼想? 5月中旬的屏東縣麟洛鄉,已經來到夏天的高溫,畜牧場負責人蘇鵬經過消毒池之後,進入種豬場,打下最後一劑的豬瘟疫苗。至於肉豬,全國早在今年1月停打豬瘟疫苗。對於推動豬瘟拔針,蘇鵬表示樂觀其成,也有些擔心。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坦言,其實他們的前一輩都會交代,養豬要施打豬瘟疫苗,所以他們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豬瘟疫苗是一定要打的。 口蹄疫、非洲豬瘟跟傳統豬瘟,被視為豬隻的三大傳染病,台灣好不容易花了24年才從口蹄疫區除名,又擋住了非洲豬瘟,目前只剩傳統豬瘟尚未撲滅,為此農委會從2021年開始推動清除豬瘟三階段計畫。 畜牧場的負責人林水榮,本身也是獸醫師,投入養豬產業已經40幾年,曾經目睹豬瘟發病情形。 林水榮認為,豬瘟是一個很可怕的傳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監控十幾年都沒有病例發生,是可以拔針的。拔針也有好處,對豬來說,免疫比較不會那麼混亂。然而林水榮也提醒,日本有豬瘟拔針失敗的案例。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則表示,所有的科學數據、檢驗資料攤開來講,就是沒有豬瘟病毒。萬一還有病毒存在,也還有庫存疫苖,農委會會儲存疫苗,就是回到原來的樣態而已。 豬隻被施打豬瘟疫苗。(圖/獨立特派員) 豬瘟如何檢驗?一窺豬瘟檢測流程 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有國家級的豬瘟實驗室。檢驗會由研究助理先在工作台上,將已經處理好的樣品一一注入試劑槽中,再將試劑槽放進一旁的核酸萃取儀,然後做好基本設定,就開始進行核酸萃取。 萃取出來的核酸,接著會移到核酸反應試劑配製室,在此配製豬瘟核酸檢測反應試劑。最後在樣品添加室,將所萃取之檢體核酸樣品加入反應盤內,並放入核酸機器內偵測。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副研究員黃有良說,如果發現陽性,定序確認它是野外病毒株時,會馬上通知防檢局,防檢局會啟動相關後續的追蹤跟防疫作為。 根據近兩年半的試驗,在豬瘟抗原檢測方面,2021至2022年在畜牧場採哨兵豬試驗場監測外,也針對化製場的斃死豬、屠宰場淘汰的種豬,還有種公豬精液、野豬及棄置海漂豬等進行採樣監測,結果都是陰性;2023年1月肉豬停打豬瘟疫苗後,繼續針對化製場及棄置海漂豬進行監測,也沒有發現豬瘟病毒。 在豬瘟血清學監測方面,2021到2022年總共監測603場的養豬場,共檢測9千1百多頭,抗體陽性率75%左右。肉品市場從2021到2023年5月中旬為止,也檢測3萬9千頭,都沒有驗出病毒。 核酸萃取試劑分注在反應槽內。(圖/獨立特派員) 豬瘟拔針之後 考驗才正要開始? 全面停打豬瘟疫苗之後,若真的還有案例發生,政府有補償方案嗎?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說明,今年6月底之前又發生案例的話,會就感染豬隻那一欄做撲殺;7月以後就會整場撲殺,也會做全額的撲殺補償。 至於豬瘟疫苗,屏東縣動物防疫所所長李永文認為不需憂心,因為豬瘟疫苗是國產疫苗,不必仰賴進口。政府儲備疫苗1600萬劑,其實是足夠的。 畜牧場負責人林水榮則指出,養豬產業還有其他問題存在。「豬農有一個很大的擔心就是缺工。希望透過這個機會,政府能夠在缺工方面放寬。」 徐榮彬推估,會在2024年完成整個數據之後,最快2025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台灣成為豬瘟非疫區國家。拔針之後,可以對全世界宣布我們是沒有豬瘟的國家,對產業界是一種提升。 7月1日豬瘟疫苗全國拔針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台灣能否將根除傳統豬瘟,不僅關係到台灣養豬產業能否升級,也是台灣重返國際市場重要的一步。 (※李瓊月 許中熹/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6月6日

218
爬上樹梢、親近樹木,攀樹師如何建立民眾與環境的關係?
近幾年,攀樹師成為新興的特殊行業,一般負責路樹的修剪,這種作業修剪機動性高,可以依據樹木生長原則做修剪,更能保護環境。不僅講求攀樹技巧,還得具備樹木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也有人推廣將攀樹作為休閒活動,頗受歡迎。爬完樹才能畢業 攀樹成國小特殊傳統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承襲傳統,桃園大崗國小每年5、6月都會舉行攀樹活動,讓學生爬到樹上,從老師手中領取畢業證書,度過最難忘的畢業典禮。 帶著小朋友們爬上大樹的,是攀樹師翁恒斌。9年前,翁恒斌最早在台灣推廣攀樹活動,剛開始大家還很陌生,現在很多學校也將攀樹納入戶外課程。攀樹過程中,孩子們必須靠自己力量,還要克服對高度的恐懼。 桃園大崗國小校長伍賢龍就說,在畢業以後,人生會有很多的困難跟挑戰,希望畢業生透過攀樹,來學習面對困難跟挑戰,以後的人生,就可以應付一些壓力。 翁恒斌從小就喜歡戶外活動,從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畢業,一直從事環境教育工作,2015年因為興趣考取攀樹師證照。雖然這項證照最主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但翁恒斌更希望透過休閒活動,連結人與樹之間的感情。 翁恒斌提到,在美國,基本上考到攀樹師證照的人都會去做修剪樹木的工作,他就同時進行攀樹、修樹的工作跟休閒的攀樹活動,順便透過帶別人爬樹,把攀樹介紹給更多的人。 翁恒斌指導畢業生們爬樹。(圖/獨立特派員) 一繩懸命 攀樹師如何進行修剪工作? 桃園孔廟兩旁種有高聳的椰子樹,由於椰子樹葉片老化,經常會連同葉鞘一起掉落,容易發生危險,因此管理單位都會定期請攀樹師來做維護。不過爬椰子樹,最難的是投擲沙袋,必須先將引繩拋過很高的椰子樹頂端。 攀樹師林韋銘解釋,因為椰子樹沒有強健的側枝可供固定繩子,所以只能以丟沙包的方式束緊繩子。他們的主要作業內容就是把健康狀況不好、即將淘汰的葉子修剪掉,以及加上束帶。如果在他們休養期間,葉鞘跟葉子掉下來,這個束帶會把它固定住。 林韋銘表示,行道樹修剪最重要是疏枝,避免枝葉影響行人及車輛安全。攀樹師除了要具備良好體能,有時還必須在颱風過後,負責修整被破壞的路樹,應付各種狀況,工作風險相當高。 林韋銘說:「有時候工作會接觸到一些半倒樹,就是它可能是已經傾倒了,但壓在別的樹上或者是壓在建築物上面。你要去整理這樣的樹,就會有一些比較不可控的狀況發生。」 單腳懸空,全憑雙手出力往上拉,機動性高,可以做到一般吊車無法勝任的工作。攀樹修剪在國外很常見,但台灣大部分還是使用吊車,而且經常有過度修剪的問題。 林韋銘強調,大家會以為剪得多,樹就可以撐比較久,但其實樹木是生物,生理邏輯不是這樣。葉子是樹木養分的來源,修剪之後它還是需要這些養分,所以它就會去調度其它養分,來長出更多的葉子,所以剪得多,它的反應反而會更劇烈。 攀樹師爬上椰子樹修剪。(圖/獨立特派員) 樹木修剪學問大 攀樹師竭力推廣養護觀念 台灣有很多森林,在都市間也種植許多行道樹,但翁恒斌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們對行道樹的照護其實很不友善。 翁恒斌指出,有時是吊車修剪,或是可能想要比較省事,就直接從樹枝中間切斷,留一截樹枝在這邊。「為什麼我們要切在脊線跟領環這個位置?因為樹木的癒合細胞分布最多就是在脊線跟領環這一圈,所以如果從這邊切掉,留了一截,它的癒合細胞是不會長到這邊的。」 樹木修剪必須依照它的生理結構,無論下刀位置或是修剪的技巧,都會影響樹木健康狀況。台灣每回風災過後,路樹總是滿目瘡痍,其實大部分可說都是管理的問題,不是樹穴太小、根系無法伸展,樹木容易被吹倒,就是樹枝經常被斷頭修剪,造成腐朽菌入侵,導致樹幹中空容易被強風折斷。 傳遞正確的養護觀念,翁恒斌認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可以先看他們是如何對待身邊的樹木。「其實是大家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他忽略了這件事情。所以如果可以讓他知道,大家其實是會關心我們樹木的。」 從爬樹、親近樹木建立對環境的關懷,從而認識樹木的肢體語言,讓更多人了解、珍惜並善待我們生活周遭的樹木,這也是翁恒斌和林韋銘他們之所以從事樹木工作最主要的初衷。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6月6日

226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一探兩位花農的精采花夢!
楊添得因為看到玫瑰食材大多是從國外進口,十五年前投入有機食用玫瑰種植,用無比艱辛的腳步走出精彩的玫瑰人生。另一位住在高雄的花農顏明川,他的夢想則是種出無毒的觀賞花卉。他看到香水百合種球都是從國外進口,並且大量使用農藥,經過十年,才實驗成功。神農獎得主楊添得 打造屏東九如有機玫瑰重鎮 屏東縣九如鄉有一處玫瑰祕境,是全台灣最大的有機玫瑰農場。農場老闆楊添得,從事花藝、種花二十多年,曾經獲得全國花藝冠軍、神農獎兩項大獎,但他最精彩的人生,卻是從45歲種有機食用玫瑰開始。 回顧起種植有機玫瑰的契機,楊添得說:「我想說玫瑰是不是可以留下什麼?也可以走出去。剛好前縣長也鼓勵說是不是可以種一些可以吃的玫瑰?我們就開始這方面的研究。」 楊添得在實驗花田裡用了兩年時間,終於從四、五十種玫瑰找到最適合屏東有機栽培的品種,因為香氣濃郁、花瓣較大,取名為大花一號、大花二號。 楊添得說明,測試過程裡面發現,目前所選的這兩個品種是可以跨越屏東的夏天。從小面積兩分地開始種起,然後逐漸掌握有機農法,開始大面積跟台糖承租土地。 楊添得的玫瑰農場已經走過15年歲月,為了推廣有機食用玫瑰,他曾經一台車南征北討,跑了超過60萬公里,以艱辛的腳步,一步一步踩出夢想之路。 楊添得坦言,做這件事情,要燒很多錢,工廠的電還被剪斷,因為沒有錢繳電費!還跟銀行協商,暫緩分期付款。走到第十年的時候才看到錢。自己沒有比別人更聰明,但是有持之以恆的心。就像天才不能走的路,傻子一步就走過去! 現在楊添得自家工廠生產的玫瑰加工品有十種左右,不僅入選屏東十大伴手禮,還外銷到日本,國內外合作的廠商更是高達上百家。楊添得的女兒楊圓芳常常跟遊客分享玫瑰食譜,作為推廣。 楊圓芳表示,其實還滿喜歡跟客人講話的,讓他們了解台灣也可以種出那麼棒的有機玫瑰,並不是一定要進口國外的。 所有流過的汗水,已化作玫瑰花園裡的養分,長出盛開的花朵。目前除了主要生產區,楊添得也成立休閒農場,開放遊客入園參觀。(圖/獨立特派員) 高雄花農種植有機香水百合 友善生態環境 隱密於高雄橋頭路邊的農場,各種花卉迎著陽光盛開,這是顏明川經營的有機農場。擁有研究所學歷的他,二十多年前在台中開補習班,期間曾以慣行農法種植香水百合,年收入高達數百萬,後來卻放棄高所得,挑戰有機種植香水百合。 顏明川回顧,在民國80幾年,大家為了讓香水百合能夠長得很好,用到非常劇毒的土壤新增劑。曾經有工人不小心坐到地面,結果他的臀部皮膚就受傷了。 台灣每年從荷蘭進口一億多顆香水百合球莖,成本相當龐大。二十年來,顏明川致力於有機農法栽培二代種球,希望能幫助花農降低成本。 顏明川說明,在有機的情形之下,百合花的病蟲害是很少的,因為只要它是健康的,就很少病蟲害。 農場有一大片雜草叢生,這是因為每次採收完,顏明川都會讓農場進入完全休耕狀態。 顏明川表示,自己並不會跟這些雜草為敵,反而把它當朋友,希望整片長滿雜草,幫他省掉很多麻煩。將來開始耕作時,雜草會變成很豐富的有機質,對野生動物的棲息也很有幫助。 二十年前,顏明川嘗試用二代種球做栽培,和家人辛苦挖了一千個洞,埋下十幾萬顆球莖。但當時一顆都沒長出來,歷時十年才宣告成功。(圖/獨立特派員) 顏明川打破有機花卉昂貴迷思 以平價打進市場 一般人認為有機農法的花卉應該是相當昂貴,顏明川卻推出平民價格,希望人人都買得起。 顏明川坦言,照有機農產品的定價,大概是慣行的兩倍到三倍,但是他並沒有那樣定價,跟慣行的價格是一樣的,一束香水百合大概是兩百元,讓一般民眾都買得起。 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又有多少理想可以扛得住歲月的考驗?楊添得和顏明川卻用無數珍貴的十年,持續投入他們的花夢。對他們來說,種出無毒健康的花、分享給大家,幫助土地生態環境更美好,就值得他們用一輩子生命來投資。 (※賴麗君 彭家如/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郁婷

2023年5月31日

211
現代圖書館轉型中,經營模式如何創新?
數位化及3C產品普及,大幅改變民眾取得資訊的方式及管道,不但衝擊傳統書店,圖書館經營也面臨挑戰。不過在雲林土庫鎮,不但中小學學生幾乎人手都有一張鎮立圖書館的借書證,圖書館更像自家客廳,成為鎮民生活的一部分。現代圖書館究竟有哪些別具創意的經營模式?每個孩子都有看書權利 圖書館推動閱讀風氣 下課鐘響,有些小朋友奔跑的目的地是操場,有些小朋友則往圖書館跑,這是土庫鎮立圖書館與緊鄰的土庫國小特有的下課十分鐘景象。打開學校與圖書館之間的門,不但擴充可以借閱的書籍量,也同步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土庫國小校長關勝周就提到,國小在選書方面會做區隔,所以和鎮立圖書館能夠互蒙其利。比如說,圖書館的有聲書或者一些影片,在國小這邊是比較缺乏的。 在這裡,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借書證,然而過去並非如此。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彭冠綸表示,他跟鎮上的國中合作了之後才發現,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沒有借書證的。 為了提高孩子走進圖書館借書的機會,彭冠綸決定寫信給鎮上各個學校的家長。他說明,為了克服未成年人辦借書證,需父母陪同並攜帶證件的問題,就開始和學校合作。讓孩子將申請卡帶回家請父母簽名,再統一收回圖書館登錄發卡。 「當孩子擁有一張借書證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閱讀平權的開始,不管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只要進到圖書館,就跟其他的同學一樣,都有權利可以從圖書館裡面帶走一本書。」彭冠綸說道。 孩子們擁有借書證後,就能盡情閱讀喜歡的書。(圖/獨立特派員) 在地化、看見需求 圖書館經營模式創新 對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彭冠綸而言,借書證是孩子打開圖書館的鑰匙。除了積極提高鎮上孩子擁有鑰匙的普及率,他還要執行名為Bookpanda的任務。彭冠綸解釋,Bookpanda的名字源自當紅的Foodpanda,只是換了一個單字,就有了外送書籍的意思。 放學就到補習班的小朋友,往往要等到家長下班才能回家,由於在補習班的時間相當長,業者希望孩子課餘時間也能善加利用,透過外送來的不同書籍,增強閱讀素養及能力。 雲林縣土庫鎮補習班業者林秀娟說,現在108課綱很重視閱讀素養,小朋友的考試題目變得比較長,他們如何在閱讀完後,可以很快地截取重點,找到關鍵字去解題?這必須從閱讀開始培養。 接近社區的需求,圖書館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疫情期間,圖書館協助孩子遠距上課的需求,透過社群傳播,成為媒體報導的溫馨故事。以客廳概念深耕社區,也讓圖書館在小鎮之外有了知名度。 除了是學生遠距上課的地點外,圖書館也將場地轉化成社區教室,不但鎮上學校社團有了成果發表的場地,鎮民之間也多了互動的機會。 彭冠綸認為,當不一樣的社區跟不同的團體合作時,或是根據在地的需求,就會長成它自己才有的獨特樣貌。因此他認為,未來的圖書館,每一間應該都長得不一樣。 彭冠綸外送書籍到補習班。(圖/獨立特派員) 圖書館轉型進行式 能否跨越時代考驗? 在圖書館轉型的路上,除了公共圖書館有更多嘗試,專業圖書館也積極突破傳統角色,不只提供讀者服務,更推動對作者的服務。 台大圖書館以視覺化的圖表,呈現研究領域目前在全球的研究狀況及進度,不但可以提供研究者研究方向,也可以在研究過程中提供調整參考。除了在研究過程中可以提供作者服務,對作者的研究結果也能提供協助。 轉型中的圖書館不再只是單純提供訊息及資料的場域,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圖書館對自我定位都有更多嘗試與期許。然而,圖書館的轉型路上,也會遇上許多不確定。 虎尾科技大學企管系學生陳仙于與同學在疫情尾聲,針對疫情下圖書館的經營策略訪問了十幾家圖書館,發現疫情反而成了圖書館轉型的推力。陳仙于表示,圖書館因疫情被迫閉館而轉為線上,反而增加了線上展覽、講座、電子書及宅配書箱等活動和設施。 根據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活動的最新統計,台灣民眾111年借閱總冊數多達9311萬冊,達到統計以來的新高,進館和借閱總人次也大幅成長,顯示民眾對圖書館利用度不但未受疫情衝擊,反而逆勢增長。同時從電子書借閱總冊數的成長,也可看出民眾的閱讀習慣越來越不受實體書限制。 面對數位時代來臨,圖書館各具特色,朝向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目標轉型,也找到圖書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5月23日

414
承載古人智慧,草鞋文化的傳承與回憶
古人是用什麼材料做鞋子?答案是稻草或芒草,做出的鞋子就叫做草鞋。草鞋其實有它的智慧,不但排汗、防滑,甚至還能鎮邪。隨著時代演進,新科技材質早已取代了稻草跟芒草,草鞋文化式微,但如今仍有傳人,留下時代的記憶與印記。草鞋怎麼做?在地青年延續古老傳統 一身古裝的小販們,沿街叫賣,彷彿來到古早年代。這場Cosplay遊街是南投草屯鎮北投社區的活動。長輩們Cosplay的衣著很講究,最特別的是,腳上的草鞋。 草屯鎮北投社區的居民們穿著草鞋,扮演古代小販,希望藉由遊街活動恢復社區往日榮景。(圖/獨立特派員) 古早的草鞋有什麼學問?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總幹事韓光範說明,人們為了保護腳,從獸皮或植物纖維做成鞋子,而台灣最容易取得的就是稻草。稻草跟黃麻皮交織而成,就可以製成只有鞋底的一種鞋子–草鞋。早年物資缺乏,草鞋就取材自大自然的稻草。前人將稻草疊成堆儲存,需要編織草鞋時,也方便抽出取用,而做草鞋的稻草有季節性。韓光範解釋,稻草含有鹼性,遇到水或者流汗,滲出來的鹼會對於破皮的地方造成刺激。通常都使用10月的,也就是第2期稻作來用。 澎湖的島上有著草鞋教學,特別的是,教做草鞋的老師相當年輕,他是澎湖在地青年洪瑀蓁。洪瑀蓁當年參與學校關於生活文化調查的計畫,認識了草鞋,並了解它昔日跟澎湖人的關係。 洪瑀蓁表示,草鞋有止滑作用,和現在的膠鞋、釘鞋相比也較有抓地力。以前去潮間帶必須要穿,所以這是澎湖漁民的生活必需品,他們必須要學會這個技藝,否則無法去海邊採集,來維持自己的生計。 洪瑀蓁向耆老學會做草鞋後,開班授課,教過各種年齡層的學員。讓人們透過做草鞋了解草鞋文化,是他的理想;但對年紀較長的學員則有不同期待。洪瑀蓁說,和阿公、阿嬤的互動其實不在於傳承文化,而是用草鞋工藝,跟他們有更多對話,激起他們以前與海的記憶。 洪瑀蓁教導學員編織草鞋。(圖/獨立特派員) 海的記憶 和草鞋文化如何結合? 許秋芳是澎湖資深海女,退潮後,他走上潮間帶,才把草鞋穿上。因為在澎湖,穿草鞋有些禁忌。 澎湖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有擇解釋,陸地上穿著草鞋一定是喪事在穿,要出殯的時候,抬棺者才會穿草鞋,另外就是孝男才穿草鞋,所以要下海的時候,都是拿到岸邊才在穿。 其實草鞋不只是人們討生活的工具,民俗上還能鎮邪。洪瑀蓁分享,他問阿嬤,都已經70幾歲,為什麼不怕危險,還這麼的手腳伶俐去採紫菜?阿嬤說草鞋非常好穿,而且才不會被鬼抓走。其實草鞋的兩個優點有共同的用意,都是保護人們的安全。 退休後,到潮間帶撿螺,是許秋芳每天的樂趣。但這潮間帶的螺,比以前少很多了。 面對自然環境變遷,許秋芳不禁感嘆:「那時候生活不是那麼好,其實穿草鞋就是為了省錢,方便自己打,因為我們以前沒有塑膠,比較不會像現在充斥著塑化劑。」塑膠鞋雖然便利,卻不如草鞋環保。 許秋芳穿上防滑的草鞋,避免在踩上海邊有青苔的礁石時滑倒。(圖/獨立特派員) 回憶童年 耆老做草鞋表達情懷 即使草鞋文化隨著時代式微,但不少當地耆老對草鞋仍抱持著情感。80幾歲的澎湖耆老楊蔡愛素很會做草鞋,這是他對老家和媽媽的記憶。 「我從年輕時候就會打草鞋,我媽媽在打草鞋,我就跟著他打。」當年,楊蔡愛素的家裡也是靠海吃飯,編草鞋就成為他生活裡的家常便飯。而做草鞋必須一直彎著腰,且完成一雙得耗時好幾個小時,並不輕鬆。 澎湖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有擇提到,老一輩人說,如果未滿30歲,你不要編草鞋,因為可能將來老了以後會有腰的問題。 但楊蔡愛素腰力還很好,閒暇時就會做起草鞋,不為別的,只想分享對草鞋的情懷。楊蔡愛素住在遊客較多的南寮社區,他藉著分享草鞋文化,愛自己的家鄉。 草鞋承載著古人的生活智慧,我們也能藉著它,重溫前人的篳路藍縷。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黃郁婷/編輯
黃瑀喬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