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69
新政府的人口挑戰 給錢催生行得通嗎?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林玟馨 / 整理報導 520新政府上路,迎面而來的是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預估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另一頭,2023年的總生育率是0.865。政府多年來推出各種的催生政策顯然成效有限。究其原因,包括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生活選擇越來越多元等都讓人望「生」卻步,但除上述原因外,本篇報導試著提供另一種觀點:「競爭至上的價值觀」或許才是「最強避孕藥」。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初,就得面臨被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重創的台灣。圖1/總統府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新政府上路之初,就得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溫在弘一開始受訪時便直言:「人口是命運(demography is destiny)」。 那麼台灣正在與即將面臨什麼命運呢? 首先,儘管地方縣府不斷加碼生育津貼、育兒津貼及補貼幼兒學費,雲林縣第三胎補助津貼加碼至13萬元,全台之最。然而,2023年台灣總生育率還是創下歷史新低點0.865,意即平均一位女性一生生育0.865個小孩。少子化隨之而來的是引爆學校退場海嘯,以及產業缺工數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2025年預估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20%,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用了短短7年,除南韓跟台灣一樣外,日本花11年、法國花28年、德國花36年、英國51年。造成勞保破產大限不斷逼近、高齡醫療照護延伸出健保黑洞等問題,更甚者,高堂養護壓力大造成懼「生」,與少子化互為因果。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造成,「地震只有幾秒鐘可以反應,人口預測有10到20年的預警時間,但是人口問題永遠都是溫水煮青蛙,你永遠不會覺得它很嚴重,」溫在弘指出,雖然1990年開始0至5歲出現第一波缺口,不過總人口數直到2020年以前都一直處於上升期,因而在90年代初期鮮少政客正視人口有危機一事。 這兩波人口海嘯早已沖進許多地區村鎮,因此早在政府動用國家力量對抗海嘯時,其實不少地方人士已開始著手自救計畫,尤其在海嘯第一排的學校。 鏈結社區 緩少子危機 東山國小藉由食農教育與碧雲傳鄉的活動,盼加深學生與地方社區鏈結的程度,減緩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圖2/獨立特派員 5月週間下午,獨立特派員記者來到台南市東山區青農王莨耿的芭樂園,東山國小的同學們正頭戴著斗笠認識芭樂的一生,並在王莨耿的指導下,踮起腳對著龍眼大小的小芭樂「套袋」,同學笑說袋子類似手機防撞殼,防止芭樂碰撞受傷。 40來歲的芭樂園青農王莨與國小學生都市是台南東山區的罕見人物。因為東山區早在2011年便是「超高齡」區域,2023年底65歲以上人口已占27.19%,51歲到64歲人口占24.85%,0至18歲人口合計僅9.43%。 學校是少子化海嘯第一排,台南東山國小擁有123年歷史,在此任教20年的教務主任歐奕淳表示,20年前學校有24班,到目前學校只剩下13班。以一班25人推算,20年前全校約600至700位學生,目前為271名,20年少掉約三分之二。不過這已經是東山區五所小學中情況最好的,「其它四間的小學加起來的人數並未達我們學校的人數,」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表示,自己於民國92年在它校擔任負責招生的註冊組長,「當時就慢慢看到孩子數量在減少,年輕人留在鄉下的比例是越來越低」。 為此,曹欽瑋透過學校特色課程「食農教育」與社區打開連結合作之路,像與王莨耿合作開放農園讓學生實地觀摩,也在校內興建「郁蒼食經學堂」,教室裡有政府與陳蒼經基金會捐助的百萬廚房設備。記者到訪的那天,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技助理教授黃裕文正在教學生認識米的營養,接著,擁有烘焙專業的返鄉青農盧秋安則教學生製作巧克力米餅。 歐奕淳表示,讓學生體驗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拉近與土地的距離,「更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讓學生知道要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校長曹欽瑋想得更遠,食農教育「讓學生了解在地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物產,他長大之後才會對自己的家鄉有懷念與了解,才有可能介紹給朋友,甚至回到家鄉打拚。」 曹欽瑋認為,社區活絡與否關係著人口發展,最終影響學校存廢。因此,不只食農教育,2020年學校進一步接受東山區信仰中心碧軒寺的委託,辦理文化部碧雲傳香文化體驗教育推廣計畫,讓有意願的孩子參與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走香路的活動,藉此加深學生與地方的鏈結程度。 青農從事社區營造 青農返鄉不只務農,也從事社區營造。圖3/獨立特派員 台南東山區目前務農人口占6成,火龍果、絲瓜、稻米、龍眼為大宗,但是逐漸老化的人口成了農業隱憂。部分第二代、第三代開始返鄉接手家裡農務。 返鄉青農盧秋安,曾在台北麵包店工作六年,帶著同有烘焙專業的妻子回東山,接手雙親農田,偶爾至東山國小教授烘焙,未來計畫結合東山農特產與烘焙專業開設麵包店。只不過返鄉初期得重新適應娛樂相對乏味的鄉村生活,「同齡的朋友都跑去外地生活,所以回來基本上是沒有朋友,」好處是務農時間彈性,不若以前被綁死在麵包店10幾個小時。」 同為學校合作的青農王莨耿,原本從事鋼鐵業,為了照顧年邁雙親,於九年前返鄉。初期專注於田間作物管理,對周遭環境較無心理會,直到近兩三年才發覺社區環境也相當重要,「一個人可以走很快,那一群人走可以走很遠的概念,」王莨耿表示,與里民合作打造良好的環境,提高東山區對外的曝光度及來訪意願,有助於農產品銷售。 因此,王莨耿務農之餘,也開始從事社區營造活動,努力申請政府計畫來行銷東山地區,從食農參訪活動,一直到社區銀髮照顧課程,「我們有跟大專院校配合,開設一些課程,包括體適能、手編手作課程,藉此延緩老化,並且健康老化」。近期,有鑑於東山區有很多保存良好的閩式古厝,王莨耿也邀請講師介紹老屋再生。 「學生人數都有慢慢地在回流,」曹欽瑋觀察,即便有少子化浪潮,但家長對於學校的認同跟支持度越來越高。至於返鄉青農人數,「這個我們看不到確切數據,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跟我們互動的人變多了」。 給你錢催生管用嗎? 像東山這樣的自救計畫核心是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並且從小開始培養地方認同,但是若詢問正值壯年的人是否願意到環境良好的農村小鎮生活?恐怕鮮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溫在弘分析,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運作下,少數人累積大量資本,並且等比級數累積更多的資本,進而加劇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等社會問題,「假設我們一直不斷強調個體競爭這件事情,這種資源分佈不均、極度集中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溫在弘進一步指出,或許可以反過來思考,廢校、缺工、老年保障不足等問題的元兇是少子化與高齡化嗎?或者是因為資源沒有被妥善分配呢?「我們不是有很多流浪教師,但同時卻有學校退場跟偏鄉招不到老師的狀況嗎。」 這也是為何政府不斷提高各項津貼補助也無濟於事,「你去問多少台灣的家長想送小孩去全美補習班、想送小孩去補各種才藝,」都是為了讓孩子在力爭上游的路上不至於屈於下風,因此沒有家長會認為錢夠用,「所以給你錢叫你生的邏輯行不通,追求一個更平等、更和善的生活環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溫在弘認為,政府各項政策催生牛肉,例如職場育嬰政策、學校教育、引才留才、移工移民政策等成功的前提,都是基於一個社會是否能有公平且不歧視的態度,這個態度不是撒錢補貼可以做到的,但卻可從教育及每個人作起。 邱惠恩/編輯
#教育
#高齡化
#人口老化
#少子化
#生育率
邱惠恩

2024年5月19日

163
峇里島小村落本卡拉 – 世上的聾人烏托邦!
歐姵君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及文化,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人人會比手語 聾人烏托邦真實存在! 在旅遊勝地峇里島北部一個小村落,當地遺傳性的聽力損失世代相傳,雖然只有一部分的人聽不到,不過基於生活溝通,自然演變出只有當地人才看懂的手語,而且人人會比,成為當地獨樹一幟的特色。 本卡拉Kelodan里里長I Nyoman Lakra說:「在本卡拉最主要的問題,是有關當地母語的問題。克洛克語對這裡的居民而言並不陌生,至於國際手語,只有聾人他們才看得懂。如果有念書的話,就看懂國際手語,如果沒有念書的話,他們只看懂當地的手語。」 村裡的手語都跟生活相關,相當具象、好懂,所以當地幾乎每個人都會。在路上遇到的村民,不會英文,卻反而可以看懂記者現學現賣的手語。(圖/獨立特派員) 因為聾人比例高,加上與外界少有接觸,這樣自然發展出的手語,在語言學家眼裡,是個探究「手語起源」的最好素材。本卡拉村長I Made Astika說:「由於本卡拉的居民聽障問題,甚至被視為這裡獨特存在的一部分。這自然吸引了許多人,包括想了解他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遊客,還有研究人員、學生和其他學者,甚至有些人還因為研究聾人村的居民而獲得了教授頭銜。 歷史悠久 聾人村的由來是什麼? 儘管備受矚目,但對這裡的居民來說,當地的手語就是平常交流的一種語言,而聾人就是他們的親戚、朋友,是社群的一分子。相較於世界上其他聾人的處境,大多都是要努力融入聽人社會,弭平資訊落差。在這裡,沒有人會因為聽不到而受排擠,因此被稱為聾人的烏托邦。 拜訪村裡最老的聾人—82歲的格塔里卡,也試圖從他身上了解聾人的生活樣貌。格塔里卡看起來老而彌堅,而且非常健談。回想當年,他可是一個打十個的武術高手,年輕時,村裡的水管也都是他負責從山上接下來的。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他跟村裡的人一樣能貢獻自己的能力。 格塔里卡現在雖然一個人住在果園裡,但是生活非常充實,每天不僅要割草養牛、餵雞,還要收拾果樹。(圖/獨立特派員) 聾人村的由來,眾說紛紜,還有人相信是受了詛咒。不過,對聾人村歷史知之甚詳的老祭司說,根據寺廟裡留下來的銘文,關於聾人村的紀錄可以追溯到12世紀。透過拓印下來的文獻,記錄下這段歷史,而本卡拉之所以享有自治權,則是因為當地有村民以不聽、不說對國王表達抗議。 老祭司Ketut Deny說:「祖先們心裡對不合法收費感到如此失望、悲傷和憤怒。可能怒氣導致生理結構改變,造成聽力損失、說話能力退化,從此有聾啞人。」 本卡拉聾人減少 特色文化依舊世代傳承 將近30年前,就有科學家到村子裡為居民做基因檢測,發現有將近10%的村民,身上帶有DFNB3的隱性基因。如果夫妻兩人都帶有這樣的隱性基因,那麼就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使得耳蝸裡的纖毛發育不正常,變得細小,沒有辦法將聲音振動傳導給聽神經,因而導致耳聾。這份研究成果,還於1995年發表在《自然-遺傳學》期刊上,如果要減少遺傳的發生,科學家建議聾人與外人通婚。 本卡拉的聾人,這幾年逐漸減少,年長者凋零、出生率降低,1995年調查的時候聾人占2%,到現在減少到1.4%。有聾人和來自澳洲的太太結婚生下聽人小孩,還有聾人娶兩位太太。朱里亞達透過視訊認識了另外一個村莊的姑娘普督,成為他的第二位老婆,而普督也跟這裡的聾人相處融洽。 相當具有聾人特色的傳統藝術「聾人舞」還是繼續傳承。舞蹈節奏鮮明,鼓聲配合著聾人歡呼聲及揮舞的雙手,充滿生命力。(圖/獨立特派員) 聾人舞早在1967年就已經存在,不僅讓在地文化長出獨特的果實,更重要的是展現自身的能力,帶來收入、改善生活。儘管聽不到,但是傳統的神話、善與惡的對立,是他們世世代代的信仰,流淌在血液裡的文化脈動,讓年輕一輩不僅學習峇里島的文化,聾人社群的連結,也在舞蹈中代代相傳。 智慧手機的普及、社群媒體的發達,讓聾人村不再封閉,與外來人通婚也使得聾人出生率降低。透過教育,如何翻轉下一代聾人的生活,與外界接軌,是聾人村當下的課題。 黃郁婷/編輯
#教育
#聽障
#印尼
#語言
#手語
黃心亮

2024年5月12日

145
走出峇里島聾人村之後,如何落實聾人友善?
歐姵君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在峇里島的聾人村本卡拉,他們從小學教育扎根,創造村裡人人平等的環境。而在聾人村外,也有峇里島的聾人,致力創造一個對聾人友善、平等的就業環境,有一家餐飲集團,甚至有一半的員工都是聾人,還提供聾人們一個表演場所,讓來訪的旅客,都能看見他們的才華。 從小學開始扎根 如何創造聾聽共融的環境? 印尼峇里島聾人村,當地的國小歡迎聾孩子就讀。老師會以手語授課,同學也能用手語溝通。校園的一角,有著特別提供給聾孩子的創作天地。高年級平常和聽人同學一起上課,下課時則是陪低年級的聾孩子一同玩耍。 教師I Made Wisnugiri說明,一到四年級,聽人、聾人分開上課。原因是要讓他們專注學字母、還有手語。到了五年級就會學更多,像是數學、社會科等等。 聾童將手背放在老師喉嚨感受振動,由於聽不見,無法想像聲音,只能透過感受,盡量模仿。 對聾孩子來說,學習一個聽不見的語言,並不容易,因此老師並不強迫他們學習。取而代之,教給他們大量的手語,讓他們有吸收訊息的管道,並且能夠自在地表達自己。 在這裡,老師不僅教授本地的手語,也會教印尼手語,讓孩子從這裡畢業後,也能和其他地區的聾人溝通。在這個校園裡就跟聾人村一樣,對聾人一視同仁,以平等、友愛的態度相處,讓孩子們即使離開校園,也有勇氣面對未知的世界。 這所1978年成立的學校,是聾人村裡專門開放給聾人就讀的小學。由於對聾孩子的包容以及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少其他地區的聾童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來這裡就讀。(圖/獨立特派員) 什麼是聾人友善餐廳? 有哪些特別的體驗? 走出聾人村,峇里島其他地區的聾人也試圖創造一個聽聾和諧共存的環境。在南部北庫塔鎮,也有餐飲集團願意進用聾人,進而成為當地特色餐廳。 為什麼會跟聾人一起合作呢?餐廳經理Puty Suwan Tara表示,這個想法當初是由餐廳老闆提出來的。因為兩位老闆在其他地方常看到聾人被歧視,所以才決定要雇用這群人。 給聾人發揮舞台的還有另一家餐廳,是這家餐飲集團的第二間餐廳,店名的意思是包容性的餐廳,設計上也加入了手的元素。 餐廳人資總監Ade Wirawan是當地聾人社群的意見領袖,對於推廣聾人事務不遺餘力。會致力於營造聾聽共融的友善環境,是因為他曾經到美國求學,受到當地聾人社群的啟發。 Ade Wirawan觀察到,美國的聾人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低人一等,而是可以擔任高階職務。這是因為有立法來保障,包括工作權、手語翻譯服務,整體制度相當完善。 除了營造多元友善的環境,這裡還有一大特色是提供聾人團體及LGBTQ族群一個展現自己的空間。 身穿華麗的服飾,跟隨著傳統音樂舞動,身段曼妙,尤其是眼神以及手部的動作,隨著節拍靈活擺動。舞者能巧妙與節拍配合,都是因為後面也有一位聾人擔任指揮,看著平板電腦上舞蹈影片的節奏,或晃動手指,或輕輕擺動,台上的表演者便跟著翩翩起舞。 遊客Francine認為這場表演很棒,也有點不一樣。因為表演者看起來很專業,所以不在乎他們是不是聾人,因為他們都跳得很精準。尤其是帶領者的動作很有趣,舞者們也跟得上節奏,非常棒! 客人上門也不用怕,聾人員工身上都有別一個徽章,比手畫腳也可以點餐。(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挹注資源 聾人村民用一技之長謀生! 峇里島的環境,有一群人在努力改變著,希望聽人社會可以變得更包容、友善。而在聾人村,也因為受到關注,有資源挹注,幫助當地的聾人發展自己的特色,改善生活。 因為有印尼石油公司的專案協助,在這裡成立了聾人紡織中心,使用傳統手搖織布機,讓聾人婦女可以有所收入。 聾人婦女Budawati說:「之前我一個人,他們說有人要來教我們織布,朋友叫我去,我們一起學,知道織布怎麼做,我就學會了。知道怎麼樣排線,完成一塊布。我能做好,也能教人。」 隨著聾人村被國際所熟知,帶來不同語言文化的交流,也帶來資源的挹注。迎向國際的同時,這裡的獨特性更加被彰顯出來,越在地、越國際。而本卡拉的聾人也帶著這片土地的滋養,期盼前路能越走越坦蕩。 黃郁婷/編輯
#教育
#聽障
#印尼
#手語
#聽語障
黃郁婷

2024年5月12日

199
北捷寵物列車活動,真能落實寵物友善嗎?
婁雅君 袁宏書 賴振元 / 採訪報導台北捷運連續兩年舉辦的寵物列車活動,廣受社會歡迎。但有沒有人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這項活動的意義呢?大家都喜歡有毛孩的陪伴,只是熱鬧擁擠的場合,適合毛小孩嗎?獨立特派員訪問當天列車上服務的獸醫和諮詢師,透過他們的觀察和建議,重新思考寵物友善的意義。 北捷寵物友善列車 毛孩們搭得開心嗎? 台北捷運第二年舉辦寵物友善列車,這項活動深受飼主歡迎。去年的寵物專車必須事先預約、有名額限制,今年擴大為16個班次,一般乘客也可以搭乘。 貓狗同車,讓不少貓飼主擔心安全問題。今年在活動前夕輿論發酵,北捷將列車分為貓咪列車和狗狗列車。(圖/獨立特派員) 主辦單位和飼主開心迎接毛孩搭捷運,但牠們享受這段旅程嗎?熱鬧的活動符合寵物友善嗎?從捷運上毛孩們的肢體語言,可以看出牠們的緊張害怕。飼主普遍存在一些迷思,忽略了毛孩的感受和需求,讓寵物參加活動,其實也並不代表社會化。 行為獸醫師暨訓練師林瑋真說:「社會化這件事情,在動物很幼年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要經歷的過程,而不是說在牠毫無防備跟準備的狀況下,就去做這件事情。」 對動物來說,這些新事物都要經過一個認識、接受的過程,然後才能進入訓練的階段。更別說那些沒接受過籠內訓練,也沒搭過捷運的貓狗,要如何面對這麼嘈雜和擁擠的環境?  帶著貓咪搭捷運的飼主說:「出籠的話,我們比較可以看到牠自由自在,不出籠的話,少了一點點樂趣。」但是,不關籠就真的是寵物友善嗎?對毛孩來說,要適應這樣吵鬧的環境,不僅非常困難,在可愛的外表下,更會讓人低估緊張對貓咪造成的危害,甚至讓牠們暴露在高風險之中。 列車上包含獸醫、寵物諮詢師共有十名工作人員,能即時協助毛孩及飼主。(圖/獨立特派員) 尊重動物身體自主權 飼主該如何對待寵物? 學著尊重動物的身體自主權是很重要的事。多數民眾樂於和毛小孩共乘,也抱持著善意親近牠們,一般認為主人同意就可以接近和觸摸,但是站在動物的立場,牠們同意嗎? 行為獸醫師暨訓練師謝明穎以荷蘭為例,沒有特別標示寵物不能進的地方,多數都可以進入,但是歐洲地廣人稀,社會觀念也和台灣不盡相同。獸醫師張軒祐也說:「我們想要帶動物出來,動物不見得想出來,所以還是要尊重動物,民眾也應該尊重動物的身體自主權。」 而飼主的責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自己的毛孩要自己評估,牠們對於陌生環境會不會懼怕?飼主必須要有能力辨識寵物的情緒。事前做好準備,過程中提供足夠的保護,都是飼主應盡的責任。獸醫師建議,對寵物不離身、不離心是很重要的事。 而貓咪對外在環境更為緊張,貓諮詢師侯慶鴻表示,外出時建議要門對門,盡可能減少外界的刺激,也可以在貓咪的籠外面蓋上一條布,出門之前也可以跟獸醫師討論,給予短效的鎮定藥物或是情緒保健品。 從毛孩的角度出發 思考寵物友善真正意義 台北捷運的寵物友善列車立意良善,但是活動內涵並不符合寵物友善和動物福利。捷運高運量列車共有六節車廂,寵物可以隨選進入,但是對工作人員來說,萬一有突發狀況,難以立即應變。 對更敏感的貓咪來說,貓諮詢師侯慶鴻也表示:「車廂做好環境設置,比如說降噪或者說躲藏處、休息點,加上飼主教育更落實的話,會是一個滿好的活動。」 活動當天,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和動保處同場加映狗狗巴士和闖關遊戲,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將寵物友善誤解為熱鬧的玩樂活動。(圖/獨立特派員) 行為獸醫師暨訓練師林瑋真以美國為例,寵物友善必須建立在某些條件之下。林瑋真說:「公車司機本人可以根據現在車上擁擠的狀況跟寵物的隻數,來判斷飼主與寵物能不能上車,或者說寵物在車上,引起了什麼樣的騷動,可以決定寵物要不要下車。」 反觀捷運上,那些緊張的貓狗,都上了車,工作人員也沒有權限做出勸導甚至要求,主辦單位應該讓他們發揮專業價值,並賦予相對應的權利和職責。寵物友善,不該淪為譁眾取寵的政策,從動物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寵物友善的意義。 黃郁婷/編輯
#貓犬
#
#
#狗狗
#貓咪
黃心亮

2024年5月5日

149
農業部推十年農藥減半,執行現況如何?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草莓一直被認為是農藥使用量高的水果之一,苗栗大湖部分農民在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實施IPM,也就是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幾年下來農藥使用量平均可以減少4成,產量也沒有減少。不過,願意實施的農民並不多,10年農藥風險減半的期程,已經過了6年,還看不到顯著成效。 葉枯病肆虐 草莓價格創新高  苗栗大湖是台灣主要的草莓產區,去年冬天氣溫高,在產季之前,開始爆發細菌性角斑病、萎凋病、葉枯病和炭疽病。全區350公頃的草莓田,估計有三成死亡,導致第一期草莓產量少,產地飆出新天價。 有機草莓園負責人詹益強說:「孢子成熟的時候,它剛好氣溫夠了,發病的時候,這附近都會染病。」 業者表示,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草莓的葉枯病更加嚴重,一台斤的價格也飄破600元。(圖/獨立特派員) 這幾年草莓的風味和以往不同,主要是農民紛紛改種香水品種,目前市占率高達九成。除了產量大,容易運輸之外,主要是避免過往造成大範圍感染的炭疽病。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108年開始,主要的栽培品種從豐香轉變為香水,這個品種的轉換,導致一些病害跟著轉,也就是說原本豐香比較感病的炭疽病,就轉變成葉枯病。」 當香水成為主流品種之後,大湖地區又開始大規模感染葉枯病,一旦染病就要快速移除,避免範圍擴大。另一方面,農民也種植不同品種以分散風險。 推廣友善農業 密切監測減少疾病傳播 草莓從育苗到生長、產果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病蟲害,在農藥的使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農業部推動永續善農獎,鼓勵農民和研發、推廣單位,共同投入降低農藥風險與綜合防治。袁婧清經營的草莓園入圍永續善農獎,從去年11月中就停止用藥,在大湖地區一片災損中,不但沒有染病,產量還比往年好。 IPM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從土壤、種苗、肥料用藥、防治資材,以綜合性管理方式朝向友善農業的目標。苗栗農業改良場輔導農民實施IPM,平均減藥量四成,袁婧清實施五年以來,逐年調整,配合益菌使用,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用藥量甚至只剩下以前的十分之一。 袁婧清接手的草莓園,將慣行農法的田區,一部分試作IPM。(圖/獨立特派員) 草莓季的尾聲,有些農民開始以自家田區的草莓進行育苗。不論是農民自留苗或是專業育苗,種苗健康與否,攸關來年的產量與收入,過往露天的育苗場,容易遭受病害傳染。 在農改場的建議下,農民增加了遮雨和滴灌設施,減少外在的疾病傳播。(圖/獨立特派員) 種苗是否潛藏病害,必須透過監測診斷。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表示,核酸萃取完成之後,就需要做PCR,把特定的片段放大,才可以看檢體裡面有沒有炭疽病的潛伏感染。農民在改善設施和種苗監測後,大幅降低發病的風險,通常可以讓受損率小於5%或甚至1%以下。 積極培育抗病害品種 農藥減量行不行? 經營草莓園的袁婧清在IPM的田區,發現一隻沒見過的蟲,一開始還擔心是害蟲,經過台大昆蟲系鑑定,確定是捕食害蟲的天敵昆蟲。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後來在滿多草莓園都有發現,尤其是在有機跟實行IPM的田區,相對少用藥的田區,這個捕食性薊馬出現的頻率是還滿高的。自然界本來就是包含病害或是蟲害,應該都有可以相生相剋的存在。」 農改場嘗試人工飼養這隻益蟲,雖然沒有成功,卻開發出其他天敵昆蟲。(圖/獨立特派員) 這隻捕植蟎經過將近三年的開發時間,天敵昆蟲的飼養過程不易,要先有足夠的害蟲,再投入捕植蟎,建立生態體系、改善飼養條件,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兩者之間的數量。 目前已經進入田間測試階段,後續等待技轉以及商品化。這片有機田區,施放捕植蟎之後,已經很難找到二點葉蟎的蹤跡,根據農改場的測試,有施放捕植蟎的田區,害蟲顯著減少。 隨著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溫帶作物的草莓,難以耐受濕熱的天氣而容易發病,抗病害的品種是農改場正在進行的一項任務,育種時程平均要六到八年的時間。 除了少數有機田不使用農藥之外,多數田區依舊是慣行農法,IPM的田間實施,可以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卻無法普及。農藥風險減半政策,仍有待大力度實施,否則台灣的農藥還看不見減量的未來。 黃郁婷/編輯
#農藥
#農民
#小農
#青農
#極端氣候
黃心亮

2024年5月5日

253
阿里山小火車15年後迎來全線復駛,未來將面臨哪些挑戰?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林鐵十字路到阿里山路段,就一直無法通車。歷經15年的重建路,阿里山鐵路可望在7月全線通車,到時候民眾就可以從嘉義一路坐火車上到阿里山。到底重建後的林鐵將呈現什麼風貌?復建過程又經歷哪些困難?未來又如何面對地震、豪雨等大自然的挑戰? 阿里山鐵路昔遭風災重創 重建之路經歷哪些事件? 鐵路與日出、雲海、森林、夕陽並稱阿里山的五奇。以阿里山站為中心,分為沼平線、祝山線及神木線。林鐵本線原本可以從嘉義,一路經過奮起湖通到阿里山,但十字路到阿里山路段,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就中斷了。現在遊客從嘉義搭火車,都必須在十字路車站轉客運。 短短16公里的鐵路,為什麼要花15年才能修復?得回到2009年8月8日,那場世紀風災–鐵軌變形、路基掏空,奮起湖車站泡在水裡成了大池塘。林鐵有四百多處災害,停駛六年修復,為了避開危險邊坡,還蓋了1233公尺林鐵最長的隧道。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回憶2015年杜鵑颱風帶來的災情,當時林鐵完工之後,還沒正式營運,又遇到42號隧道的崩塌。 如今,走過15年重建路,終於迎向曙光,也成為當地產業的大事。 火車進站,有人大包小包,要來阿里山住一晚,也有人特地來搭一小段體驗一下。(圖/獨立特派員) 回顧林鐵發展史 阿里山為何吸引當代鐵道迷? 現今以觀光為命脈的林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日治時代其實是為了載運珍貴的檜木而建造。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副處長周恆凱說明,1899年日本總督府指派小池三九郎,在鄒族的嚮導之下,進入阿里山山區進行林相調查。當時總督府有評估八種運材方式,但因為阿里山的地形、坡度等因素,最後覺得用鐵路運材是最經濟可行的。 1906年鐵路開始施工,1912年就已經完工。蒸氣火車載著檜木,可以從二萬平下到嘉義,當時引進的蒸汽火車,至今還有修復、動態保存,每次一出動就吸引鐵道迷朝聖。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黃妙修解釋,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從平地到高山,然後因為順應地形,所以有很多特殊的工法都在這邊呈現,像這個迴旋狀,就是大家琅琅上口「火車碰壁」的地方。還有祝山車站珍貴的文資價值,是保持弧形月台。所以團隊在原來的腹地重新打造,這個α型看似畫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五百多件的零件裡面,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樣尺寸的。 要在海拔1600公尺的高山建造百年隧道,湧水、抽坍都遇到了;還歷經疫情、俄烏戰爭導致缺料;最大的挑戰是偏遠山區、腹地狹小,機具得靠人力才進得來。(圖/獨立特派員) 防災意識抬頭 林鐵再出發做了哪些準備? 這個矗立在森林中的車站,是台灣鐵路的最高點,為了不讓大量遊客干擾生態,連燈光都要特別設計。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黃妙修表示,燈光會只照射到月台,給遊客使用,不會溢光出去,影響旁邊的動植物。 新一代的林鐵,同樣得面對天災挑戰。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安全管理科長沈宜慶分析,奮起湖車庫抵抗地震的能力很大,因為它有允許變形的空間,比較有彈性,不會像水泥裂開、斷了,就完了。 嘉義地區2024年4月發生超過21起有感地震,一度造成樹木倒塌,林鐵停駛一天。在幽幽森林中的蜿蜒鐵道,除了仰賴科技監控邊坡,還得靠工作人員以台車沿線守護。每天發車前,工作人員得花2到4小時確認軌道安全,下雨軌道太滑,就得沿線灑砂止滑。 黃信豪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加入林鐵五年來,除了維護鐵道安全,深入受災路段修復鐵道也是他的任務之一。眼看著只有小時候聽過,還沒親身體驗過的全線通車,他特別感慨……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工程士黃信豪認為,完成這項任務會有一點成就感,畢竟它斷了很多次,現在又搶通了,等於全線都可以通車。 斷了又通,快通了又斷,阿里山林鐵的重建路,走了15年。全線77.85公里,從平地到高山、從亞熱帶到溫帶,乘載的不只是觀光客,還有工程人員、在地居民的期盼。 黃郁婷/編輯
#交通
#觀光
#鐵道迷
#八八風災
#莫拉克
黃郁婷

2024年5月5日

230
金色拱門帝國70年 麥當勞仍是速食霸主嗎?
邱惠恩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麥當勞今年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滿40周年。從賣一個15美分的漢堡,到如今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一度被稱為20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它能跨越種族藩籬成為許多國家餐桌上的共同記憶,從單純的餐飲選擇到生活文化的認同,從一家餐廳變成經濟政治角力的對象。在在都讓麥當勞不只是個速食業龍頭,還有更多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代表的複雜意義,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觀察現象。 麥當勞品牌標誌為金色拱門,設計簡單、視覺強烈,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圖1/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起源 1948年姓氏為麥當勞的兩兄弟開了一家主打定價15美分漢堡的餐廳。有天,向該餐廳銷售奶昔製造機器的雷克洛克(Ray Kroc)到訪,驚豔於餐廳標準化的製作與銷售流程,馬上與麥當勞兄弟談判,取得特許經營代理商。 1955年4月15日在密西西比河以東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當時克洛克的經營原則是:出餐迅速要快、味道要一致、環境要衛生。商研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朱浩分析,這三項餐飲標準符合當時任何一個市場的消費者要求,「它把這三項標準不斷做得更極致。」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迎來高峰,成為麥當勞發展的重要助力,「其實也的確有點時事造英雄的部分,」朱浩分析。 二戰後重塑世界權力分配,「美國在20世紀就是霸權,除了蘇聯,它對全球市場具有一種決定性力量,」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蕭旭智說。 回應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型態,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陸續誕生。(圖2/獨立特派員) 經濟發展也改變人們三餐家裡吃的生活型態,朱浩分析,「剛開始只有午餐外食,隨著經濟發展強度越高,甚至有加班的狀況產生,三餐都不在家裡吃的狀況變得頻繁,這時候就會出現誰來接手家庭餐點的功能的問題」。 餐飲型態開始回應需要三餐外食的上班族及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因此,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開始出現,包括1952年肯德基、1955年麥當勞、1957年漢堡王、1958年必勝客,以及1968年SUBWAY、1969年溫蒂漢堡等。 美式餐飲隨著當時美國流行音樂、好萊塢電影傳播至全球,「麥當勞不只賣食物,還賣一種生活方式,」蕭旭智表示。 當時想嘗試美式生活的外國人,「吃麥當勞就變成一個方式,金色拱門就在全球變成非常顯著且熟悉的標誌,」朱浩解釋。 餐飲全球化先驅 麥當勞進駐各國的時間點與該國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圖3/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品牌標誌「金色拱門」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1967年麥當勞首次在海外加拿大開設分店,自此開啟全球化經營的腳步。1971年日本成為東亞地區首站,同一年,歐洲首站為德國。 1960年代亞洲四小龍相繼崛起,麥當勞也開始插旗,包括1975年香港、1979年新加坡、1984年台灣、1988年南韓。中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90年代加大力道,麥當勞便在1990年進駐中國。同年,美國死對頭俄羅斯莫斯科也看到了金色拱門。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馬斯格雷夫指出,麥當勞進入蘇聯被視為美蘇冷戰降溫的徵兆及俄國走入全球化浪潮的開端,「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開放並建立信任合作訊息的一部分。」直到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麥當勞才退出經營32年的俄國市場。 台灣麥當勞初期 1980年代台灣政府以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為擬訂政策的首要考量,加上美國政府施壓。因此,國內雖有台灣傳統餐飲將受到極大衝擊的擔憂聲浪,政府仍有條件開放麥當勞進駐。 「麥當勞當時跟農委會(現為農業部)有特殊的合作,」曾是麥當勞亞太區副總裁的李明元回憶,當時合作條件包括薯條專用的馬鈴薯及冰山萵苣等必須在台灣種植,才開放麥當勞進駐台灣,「所以台灣麥當勞一開始員工名片上寫的是推廣農作產品中心,而不是餐廳。」 1984年麥當勞與台灣的寬達食品公司合作,天字第一號店坐落在台北市民生東路上,1月28日正式開幕。當年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約12萬元,一個漢堡售價78元,開幕當天就創下營業額120萬的世界紀錄。 「當時麥當勞早上7點開門,6點就有人排隊,」李明元1984年2月28日進入民生店擔任管理組組長,他回憶,當時南部包遊覽車,半夜驅車北上台北,觀光首站就是麥當勞,可謂盛況空前。 大部分外國連鎖速食品牌相繼進駐台灣時間落在80年代。圖4/獨立特派員。 跟隨麥當勞腳步,其它連鎖速食品牌相繼來台插旗,包括1985年肯德基跟溫蒂漢堡(1999年撤出),1986年的必勝客與哈帝漢堡(1995年撤出),1990年漢堡王、1991年摩斯漢堡、1995年SUBWAY。 由於速食餐飲競爭益發激烈,新鮮期一過,「經營狀況很慘,並非外面想的那麼光鮮亮麗,不但虧損,而且虧損到資本額都接近負的狀況,」李明元說。 台灣麥當勞當時曾向日本麥當勞創始人請益,得到專注家庭兒童市場且要成為餐桌上習慣性消費選項的答案,「能不能成為台灣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是關鍵,所以從那時起,台灣麥當勞思考如何在不同時段提供消費者那個時段需要的商品,」李明說。 李明元從基層員工一路升到亞太區副總裁,他對麥當勞給員工的基礎營運課程印象深刻,「第一堂課,用約80公分到100公分的視角拍攝麥當勞餐廳,結果看到的是餐桌背面黏著口香糖,桌腳沾到番茄醬等的畫面,」麥當勞用反差的方式教育員工,小孩子眼裡的麥當勞跟大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進而瞭解到如何改善所有的服務。 台灣市場專注在家庭市場,尤其兒童,祭出快樂兒童餐以及送玩具的行銷策略。1999年凱蒂貓蒐集熱潮更是經典,一到兌換時間,門庭若市、大排長龍。「麥當勞塑造一個非常快樂的形象,讓小朋友覺得來吃麥當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生日還可以辦派對,」朱浩分析。 台灣40周年與蔡依林合作推出新歌曲,歌詞也強調「簡單的快樂」。「不只有小孩喜歡的兒童餐、薯條跟冰淇淋,就算是大人在麥當勞點一杯咖啡安靜沉澱,也是喘口氣、放鬆的快樂時光,」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麥當勞重塑空間的想像,它不只是滿足消費者味蕾的地方,也是K書中心、上班族談生意、發呆殺時間的好去處,進而成為大眾餐桌上的共同記憶。「行銷活動都不是短期促銷噱頭而已,而是經由長時間觀察消費者需求累積起來而形成的商業策略,」李明元表示。 「麥當勞最強的地方是與時俱進,我們有很強的顧客調查分析數據,」1995年加入麥當勞、現為麥當勞餐廳發展部副總裁黃美玲表示,發展部是先遣部隊,需要花大量人力時間啟動調查分析,最後評估要在哪裡展店,「所以我們開店的失敗率是比較低的。」 「我們有多少的業者會隨時觀察消費者?不會!」朱浩觀察,台灣餐飲業者很少像麥當勞事前做通盤市場調研,「通常都是等到業績掉下來時才驚覺大勢不妙,那時才開始修正就太倉促」。 對地區大規模的市場調查,讓麥當勞成為台灣商圈的房地產指標之一。另外,麥當勞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經濟學人1986年以經典商品大麥克在各國的價格,提出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標:大麥克指數,用來比較貨幣的相對價值和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準。 這些在在都加深金色拱門帝國的影響力。 麥當勞化爭議 2004年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圖5/公視) 然而,麥當勞並非總是那麼吃得開。 2000年左右,美國麥當勞就面臨多起肥胖求償官司,2002年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2004年美國紀錄片導演連續30天三餐吃麥當勞,導致健康亮起紅燈,這份稱為「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紀錄片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 日本2014年、2015年陸續爆出食物混入異物的食安事件,逼得日本麥當勞高層開記者會公開鞠躬道歉。日本教授小川孔甫更是連續出版兩本書探討日本麥當勞為何走向衰微。2017年英國則爆發速食業低薪罷工潮,要求時薪至少要10英鎊起跳。 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提出著名的「麥當勞化」一詞。(圖6/獨立特派員。) 金色拱門帝國的形象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下,是大眾檢視的頭號目標。 不過,早在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分析了麥當勞四大特性:包括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以及透過非人科技的控制,提出「麥當勞化」的名詞,來描述社會各個領域廣泛導入這四大特性,甚至取得統治地位過程的現象。 「麥當勞強調快,」蕭旭智解釋,不只食物麥當勞化,例如小孩教育要包班一條龍等,都有麥當勞化的影子。 我們被金色拱門帝國殖民了嗎?「還是反過頭來用我們的方式修改了麥當勞化的現象呢?」蕭旭智表示,這是學界觀察全球麥當勞化現象的角度之一,「在21世紀,我們具有一種後現代的特徵:拼貼,」人或許有選擇吃或不吃的能力,甚至有其它可取代的選項,例如慢活、在地風格、生活感等價格,「這時候我們似乎就具有一種逃逸的能力。」 麥當勞在麥胖報告後,同年台灣曾開放廚房供媒體拍攝安消費者的心。近年也有跟網紅合作,進入廚房做漢堡,宣傳高標準的食安品管。另外,菜單加入沙拉、水果、無糖飲料等選項,並且列出餐點成分資訊,包括熱量、脂肪、糖、鈉等等。「產品的規劃會重視怎麼樣提供顧客均衡餐點,也就是更均衡的選擇,」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全客層挑戰 多元訂餐取餐渠道反映消費者新的餐飲需求型態,是影響麥當勞內裝設計的重要因素。(圖7/台灣麥當勞) 時過境遷,麥當勞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深耕滿40周年。創辦人克洛克當初強調的效率、一致的味道、乾淨衛生三大原則,早已是21世紀所有餐飲業者的基本標準,想吸引消費者上門得做更多努力。 李明元2012年離開麥當勞後,2016年與在台灣達美樂工作18年的徐靜蕙合夥開設的新餐廳,「消費者本身希望能夠多元跟輕鬆 人必須要能夠讓自己有選項,我自己控制我自己要做什麼,」李明元表示,這種渴望多元並展現自我風格的態度反應在飲食上。 走進李明元的餐廳,菜單上的披薩有既定選項與自選披薩配料,並且搭配24小時可訂餐的系統。另外,引進直火烤爐,披薩約2分鐘就能出爐上桌,希望符合快速慢食(Fast Casual)的餐飲型態。 李明元觀察,由於外送平台崛起,多元點餐、取餐的管道,加上後疫情的生活與職場型態,導致消費者的需求,包括用餐訂餐時間、空間、喜好等越來越碎片化。餐飲業者「勢必要思考如何非常有效率的服務不同客群的需求。」 這也是台灣麥當勞的挑戰,「當我們的消費變成是多元渠道的一種模式的時候,我們整個廚房區必須與時俱進的做改造,」黃美玲表示,自2021年開始,每年改裝40間到60間餐廳內裝,目的不只是滿足當代視覺美學,更是為了回應數位時代的消費體驗。 從員工休息區、工作區一直延伸到消費者走進餐廳點餐、用餐、等待到拿餐用餐的過程,只要有一個環節掉螺絲,消費體驗就會大打折扣。「過去改裝時完全不會去動廚房,但是現在不一樣,消費者用不同的管道下訂單後到後台廚房區,它涉及到所有廚房的設備及如何讓操作人員第一時間知道,並且根據不同的單量快速把產品放到它應有的位置,這一切會導致廚房區產生一個革命性的變革,」黃美玲表示,這也是為何新店面要將內用、外帶以及外送平台點餐等動線分開。 近年部分老牌店面收掉,原因包括營收不如預期外,一樓腹地太小無法有效管理消費者動線;也有些則礙於法規二樓違規營業而收掉;兒童遊戲區也因為法規跟空間因素而走入歷史。但最重要的還是目標客群與過往截然不同,「以前客層可能鎖定小朋友為主,現在客層已經擴大為全客層了,」黃美玲說。 2017年6月1日台灣麥當勞轉為授權發展商,由李昌霖董事長率領的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國麥當勞母公司取得未來20年在台灣的特許經營權。面對越來越多速度更快、品質更佳的餐飲品牌,台灣麥當勞未來挑戰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邱惠恩/編輯
#速食
#麥當勞
#餐飲業
#農委會
#飲食
邱惠恩

2024年4月28日

164
民間研擬融資業法草案,對抗新型債務風暴!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1999年,台灣發生一場由信用卡及現金卡引發的金融危機,許多欠債者還不起錢,進而逃債、自殺,演變成社會問題。20年過去,協助債務人的民間團體卻發現,以汽機車抵押或商品買賣為包裝,提供快速、高息超額貸款的新型債務已經隱然成形。新型債務有哪些樣貌特性,以及可能帶來哪些隱患? 台灣首張現金卡 引發嚴重金融風暴? 1999年,台灣發行了第一張現金卡,也是台灣個人消費金融市場的濫觴。在這之前,一般個人除非有不動產等高價且保值的物品作為擔保,否則很難向銀行取得貸款,不過這樣的放貸機制,在比信用卡更容易申辦的現金卡發行之後已經形同虛設。 申請門檻低、貸款簡單便利的特性,讓這張台灣第一張現金卡,成為當年的神卡,而高利息、高利潤的個人消費金融,也成為台灣金融業的業務藍海。為了鼓勵借貸,各家銀行紛紛投入消金業務,在美化及包裝下,2000年到2005年,台灣信用卡流通量從1830萬張,暴增到4580萬張,開卡使用的現金卡也有380萬張。 不過2005年7月,雙卡放款餘額超過8000億,雙卡欠債者逼近80萬人,其中有超過一半連每月最低應繳金額都無法償還。(圖/獨立特派員) 台北律師公會債務清理委員會主委林永頌說:「當時金管會銀行局有一個統計,六個月以上最低應繳金額都繳不起的人有52萬人,大概影響上百萬的家庭。」 雙卡風暴尚未完全解套 新型態債務緊追在後! 雙卡風暴期間,不時傳出因卡債燒炭的案件。種種社會問題,也迫使行政單位對雙卡業務進行各種管制,立法單位也針對雙卡債務訂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為卡債者解套。2008年消債條例上路後,長期協助卡債者的法界及學界也組織債務人成立卡債受害人自救會,持續推動修法,同時提供個案服務。 自2010年卡債受害人自救會成立以來,固定的諮詢服務仍然沒有間斷,甚至還有一半以上的人是逃債了一、二十年,到現在才來解決。(圖/獨立特派員) 而從債務人的諮詢中,自救會也發現,債務類型正在轉變,債權人從銀行轉為租賃業者或融資公司。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吳宗昇說:「2021到2022年,每個月來自救會諮詢的人,都會有一、兩個是商品貸或是車貸。」 而吳宗昇也提到,這樣的新型態債務有四項特點。首先是「以買賣為包裝」,從原來的無擔保債務變成擔保債務,擔保品通常是汽車或是商品貸;再來是「超額貸款」,原本市價只有一萬元的商品,卻可以借到三十萬,導致嚴重的超貸;不只這樣,便利快速的形式也很吸引人,隨時隨地、一通電話就可以借錢;但同時,這樣的債務隱形成本也非常高,不只利率高,還要負擔各式各樣的手續費。 新型債務遊走灰色地帶 有法可管嗎? 民眾在借貸的過程中,也常遇到不合理的條件,經營養雞場的黃大姐就是一個案例。因為要籌措農場開設初期的資金,黃大姐成為當鋪、融資公司的往來客戶,而他的第一筆借貸,擔保品只有一台車。 黃大姐說:「融資公司還講說,你這台車價值就不只四萬!你可以借十萬、十二萬,我們都可以借你,不要借那麼少啦!」即使融資業者鼓勵提高借貸金額,然而初期費用卻令黃大姐卻步,而後續的利息更是驚人。 隨著養雞場收入逐漸穩定,黃大姐的債務也開始減輕,然而回顧借貸過程中的種種不對等,黃大姐卻有無法分說的矛盾。他說:「這些條件是在借錢的時候就知道的,但是當你在親戚朋友之間,找不到可以協助你的人的時候,最後的選擇就只剩下融資、當鋪、地下錢莊。」 車貸不需要財力證明、不管車子狀況,只要有車就能借。而商品貸,借貸門檻更低,是一種以購買商品的名義進行貸款的行為。(圖/獨立特派員) 新型態的借貸,遊走在經濟行為與放款行為的灰色地帶,不但難以界定法律管轄權,也不適用為減緩債務而設立的消債條例。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吳宗昇說:「有擔保債務就不能進到《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所以也就不能用現在卡債的方式處理,這時候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用壓力很強的方式去討債。」為了避免重演20年前的雙卡風暴,法界人士集結起來研擬草案,逐條討論法條內容。這部研擬中的《融資業法》,是要讓處在灰色地帶的新型態借貸行為可以被清楚規範。 在新型債務形成風暴前,透過立法進行規範也更刻不容緩,法界指出,希望民間版草案完成後,行政或立法單位也能提出相關版本,以公聽會的形式凝聚共識,同時期待今年年底可以三讀,讓新型借貸有法可管。 黃郁婷/編輯
#金融
#債權
#消費者
#自殺
#信用卡
黃心亮

2024年4月28日

238
大同福樂學堂,創老幼共學新模式!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校園閒置空間的比例大幅增加,老化的社會結構,也凸顯了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位於高雄市中心的大同醫院,在長照2.0政策上路前,就已經開始推動在校園裡設置日照中心,讓孩子和長輩一起共學相處。究竟,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老幼共學真的能付諸實現嗎? 在學校裡的日照中心 「老幼」如何共學?    上課鐘響,這間教室裡有坐輪椅、拄拐杖的老人家,也有蹦蹦跳跳的四年級小朋友。福樂學堂位於高雄市新興區的大同國小,是全台首座設置在校園裡的日照中心。 今天的課程內容,是讓這群年齡差距超過一甲子的同學們,一起剝蕃茄皮、製作古早味的零食。(圖/獨立特派員) 自2016年福樂學堂開辦以來,「老幼共學」的理念,在大同國小化為實際可見的風景。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說:「其實這樣上完之後,當下他可能完全就已經沒有記憶了,可是當下他是快樂的。」 老師在台上賣力教學,台下的老學生和小學生們互動也十分熱絡。面對經常記不得他的名字的老人家,學生們沒有不耐煩,大同國小學生陳柏誌說:「老師就有交代我們,就是要有禮貌然後要尊重他們,因為我們老了也可能會像那樣子,所以不要就想說輕視他們、不想要跟他們相處。」 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目標,接手這個計畫邁入第四年的陳詠禎校長,提出了她的觀察。她說:「老人家把他的人生的一些經驗,傳遞給我們的小朋友,也讓他們理解到生老病死的這個人生的一個歷程,那我們可以讓孩子去理解到如何跟長輩共處。」 除了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鄭鈿樺老師也帶著學生設計產品,不僅提升失智長者生活的便利,更希望提升孩子對社會的關懷以及責任感。(圖/大同國小) 高齡、少子化的社會 校園結合日照中心可行嗎? 早在長照2.0政策尚未頒布前,緊鄰大同國小的大同醫院,便引進在校園閒置空間設置日照中心的概念,在當年,這是前無古人的新創想法。 根據國發會2022年一項關於人口推估的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39年將突破30%,2070年達43.6%。(圖/獨立特派員) 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反映出校園閒置空間增加的必然,老化的社會結構,亦凸顯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然而,要結合兩個完全不同空間使用概念的場域,大同醫院當時遭逢重重的困難。 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說:「我們以前的觀念就是這些老年人,就是插著鼻胃管,然後會傳染,造成師生的不便,所以家長就會抗爭,變成來來回回這一百六十幾場的溝通會,花費了兩年。」 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也說:「會覺得失智就是有攻擊性,然後會影響到他的孩子的安全跟健康。再來說我們的校園出入變成不單純,這是最大的困境。」 除了民眾對失智症狀與日照中心不熟悉而造成的誤解,相關法令的限制也是挑戰。在台灣公部門「權責分工」文化的環境氛圍下,跨部會的協調整合以及首長的支持,成為計畫能否推動的主要關鍵。大同醫院社服室主任謝文蒨說:「學校的用地怎麼樣去把它變更成長照的用地,必須要克服很多法律上面的問題。」 校園及日照中心的結合,需要不同政府單位的跨部門的溝通,當時高雄市政府的做法就是透過「都更」的方式變更用地。除此之外,高雄市教育局每年都會進行校園閒置空間的盤點,媒合需要空間經營長照機構的業者,衛生局則設法替日照中心轉介個案、協助營運。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健康地老化很重要 有了福樂學堂的經驗,大同醫院在2021年12月底,在鄰近的前金區建國國小也開辦了另一個日照中心。比起大同國小上百場的說明,這一回,僅舉辦一次公聽會就與社區及學校達成共識。 建國國小日照中心的現場,除了有照服員,還另派專業護理師進駐。(圖/獨立特派員) 第一線照服員流動率高,如何提升專業人力的就職環境,是政府的一大挑戰;而對學校老師來說,要與日照中心配合、設計相應的課程,是原本工作外的額外負擔。高雄市衛生局長照中心主任陳芬婷則認為,可以給學校一些誘因,例如經費補助、教材補助等,提高學校配合的意願。 台灣與超高齡社會的距離已經伸手可及,然而人們對於「年老」的想像,卻仍存在許多刻板的偏見與誤解。如何健康地老化,不僅是個人的追求,亦是社會整體的福祉。人與人之間,相互同理的溫柔對待,或許更能貼近問題的核心。 尹雯慧/編輯
#長照
#台灣長照
#高雄
#日照服務
#日照中心
黃心亮

2024年4月28日

152
抗生素失效?超級細菌恐威脅全球!
張筱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因為中重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提高,導致細菌增加抗藥性的機會,轉變成為超級細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使得有部分超級細菌已經快無藥可醫。面對超級細菌疫後來襲,台灣該如何採取積極的行動? 新冠疫情過度使用抗生素?超級細菌來襲! 據WHO統計,疫情期間有75%的新冠病人接受過抗生素治療,但真正有併發細菌感染,需要服用的只占15%。全球過度使用抗生素,致使細菌增加抗藥性機會,讓許多病菌在疫情後的抗藥力越來越強。 國際研究顯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2倍,其中有6大全球公認,恐怕面臨無藥可用的抗藥性細菌。(圖/獨立特派員)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醫師王信堯說:「台灣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經占到50%左右了,超級細菌比上一般細菌比例,已經是一比一了。」 所謂超級細菌,指的是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目前這些常見的致病細菌耐藥性高,當病人免疫力低下受到感染,治療時往往只剩一、兩種副作用比較大的抗生素可以用。 WHO也向全球提出警告,超級細菌加速變種,已成為全球醫療緊急事件。有研究指出,預估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一千萬人會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聯合國示警,人類接下來恐將無藥可醫。而根據台灣疾管署監測也發現,國內加護病房中,部分細菌的抗藥性比例已高達9成。 AI協助檢驗 大幅縮短檢測時間 從病人檢體培養細菌、找出致病菌後,還要再做抗生素敏感測試,才能確認該用哪種抗生素。不過,現在中國醫藥大學透過人工智慧,只要一培養出細菌,不必再等24小時,就能立即分辨是否為超級細菌。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說:「培養的話可能要花兩天,藥敏測試可能要花一天,所以等於要花三天。現在培養可以加速,藥敏測試只要一分鐘,就可以用AI去判斷。」 透過大數據的訓練可以讓機器去學習,直接從質譜的波形判讀,進一步去判定細菌是否有抗藥性。(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抗生素治療分為四線,用藥基本上應從第一線開始,但由於治療過程中,當細菌檢驗報告還未出來,為避免延誤治療,醫生會依經驗給予抗生素,有時為求治療效果,就會直接選用後線、比較強的抗生素。 不過,自從中醫大開始運用AI協助,就能有效即早預測、正確用藥,減少抗藥性產生。周德陽院長也說:「中醫大用了這兩、三年以後,抗生素使用量大概減少10%,病人沒有減少,藥費卻減少5%。」 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醫!如何解決? 這幾年細菌變異的速度越來越快,更令人擔憂的是,就是因為超級細菌抗藥性、不可預期性太高,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沒有藥廠願意投資,致使有部分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用。 而台灣抗生素生產,大部分是以原廠藥專利期過後,再根據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所製造的學名藥為主,要對決超級細菌,面臨的問題更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因為要研發一種藥,要花非常多的費用,所以政府應該要怎麼樣來協助國內的藥廠,研發新的藥物。」 這款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美諾幸」,過去在台灣生產就因健保價不符成本而下市。(圖/獨立特派員) 曾為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的陳德禮,知道這款「美諾幸」可用來治療多重抗藥性細菌,因此當他選擇創業後,就將它重新開發上市。不過台灣健保年年砍藥價,對抗生素研發生產相當不利。 陳德禮說:「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價格應該是由政府的機構來核價,核到一個足夠的誘因,然後讓它獨賣的期間比較長。另外一個就是,要減輕開發的費用。」 因應未知疫情及國際局勢,抗生素抗藥性等同國安問題,為加速新藥開發,政府也加緊鬆綁法規。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可以使用國外已經上市的臨床資料來加速審查,如果這家藥廠還願意在國內再進行一個小規模的臨床試驗,我們還會給予五年的行政保護期,等於是一個專賣的概念。」 此外,抗生素是救命救急,感染症醫學會疾呼,政府還須加速引進新的抗生素。食藥署也表示,目前對新藥審查,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門檻,就能獲得減免,進入縮短期程的機制。 面對超級細菌來襲,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要儘速研擬國家型計畫,否則抗藥性細菌感染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積極行動、投入資源、強化抗生素使用管理,才能在這場戰疫中奪得先機。 黃郁婷/編輯
#醫療
#足部醫療
#抗生素
#藥劑
#藥價
黃心亮

2024年4月22日

201
廢棄物脫胎換骨!素人藝術家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對很多人來說,被淘汰的冷媒管、淨水器、燈罩,或者是壞掉的汽機車零件,都是沒有用的廢棄物。不過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廢五金卻是創作的珍寶,用巧手將它們雕塑成無價的藝術品,讓廢棄物重生。獨立特派員帶大家來看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汽修師傅彭兆宏 用汽車零件譜出貓咪故事 新竹美學館前,幾隻小動物雕塑擺設在草地上,增添了不少生氣。而在另一頭的工廠裡,彭兆宏正專注地做燒銲,他對手上陳舊的鐵件,充滿期待。 彭兆宏正在製作第60幾號貓咪作品,而每隻貓咪,都有不同的意涵。廢鐵製成的貓咪,表面沒有金屬的光澤,而是天然繡蝕的質感,因為它們的素材很特別。 工廠一旁,堆著一些看起來像廢棄不用的鋼鐵,但彭兆宏卻精心整理,還會埋首挑選,因為這是他寶貝的素材庫。而這些零零星星的材料,來自彭兆宏的老本行–汽車修理。 再生藝術家彭兆宏分享,可以把這些汽車零件當作是雕塑的素材,像是三角架和方向機惰桿。 發揮想像力之後,以往他不在乎的廢棄零件,現在變成難得的創作素材。貓咪,是他做最多的作品主題。 彭兆宏笑言,貓很可愛,你知道嗎?人家說的那種氣質,貓就很奇怪,牠很優雅,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無論貓咪的動或靜,彭兆宏都能掌握牠們各種姿勢的線條。剛硬的鐵材在他的巧手下,表達出貓咪各種細膩的情緒。 彭兆宏發現,摩托車的排氣管,一般人換下來都丟掉,但對他而言是找到寶,因為這個真的太漂亮了! 腦海裡的影像,是他創作的美術意象,而板金師傅的銲接和金屬加工謀生技能,則成為他雕塑的技術。以往沒有學過美術的彭兆宏,因緣際會發展出廢棄零件藝術創作的專長,甚至深深著迷。 經手無數汽車零件的彭兆宏,發現它們的各種形狀,很適合用來雕塑。(圖/獨立特派員) 回收場老闆鄭炳和 擅長挖寶激盪靈感 而新竹美學館的另一頭,有隻大型機器人,彷彿正義使者降臨地球,非常吸睛。創作者鄭炳和,給它取了個霸氣的名字–震天龍。 鄭炳和是一位再生藝術家,善於用廢五金當素材創作,而他會開始創作,也是個美麗的意外。鄭炳和原本是機械廠老闆,最喜歡去回收場逛,找東西回來修。後來產業式微關廠,他茫然思索下一步。 鄭炳和回憶,有一天突然想到,要不然自己來開回收場,結果很幸運地,做了半年有起色。 他當時做了隻呆呆機器人,擺在他的回收場門口。作品得獎,給了他鼓舞。工作閒暇,他一頭栽進工作室,隨心所欲地創作。這天,他想做一個有剪影感覺的作品。 鄭炳和說明作品意象,這個是一個母愛的象徵,母親或是父親抱著小朋友。如果銲一個架子,鏤空地拍非常美。 說著,鄭炳和隨手銲起了一個架子。而銲接操作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難,因為這是他開機械廠時,就得具備的技術。 善用回收場裡的材料,鄭炳和早期的作品,多為可愛的卡通人物,每每展出,都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直到近來,他把人生反思放進創作。(圖/獨立特派員) 鄭炳和坦言,電銲就是做機械的基本功,師傅都會有這些技能。鐵的金屬品銲接,對他來說非常容易,比做勞作還要簡單,只是做勞作可能要等膠水乾。但他使用金屬媒材電銲,馬上就可以變出喜怒哀樂,隨心所欲發揮,很快就有成就感。 投入創作十幾年,鄭炳和已經有超過兩百件的作品,推廣教育和環保。他不是科班出生,卻有很多的藝術想像,正因為他獨具慧眼,所以能在回收堆裡找到驚喜跟靈感。 鄭炳和分享,像他手上這個燈罩,也是從業十幾年,第一次回收到這種形狀。當廢鐵大概200元,但如果把它做成藝術品,價值可能是2000元吧! 廢鐵,廉價;而藝術和成就感,無價。不起眼的廢五金,也能成為耀眼的藝術作品。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熱忱投入創作,不但為自己找到人生第二春,也為廢棄物創造了藝術價值。 黃郁婷/編輯
#文化創意產業
#回收
#創作
#資源回收
#創意設計
黃郁婷

2024年4月21日

208
孕前帶因者篩檢,守護下一代的健康!
廖怡芬 鄭凱文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如何降低少子化衝擊,讓想生、願意生的人,能有健康寶寶,已經成為現今醫療科技的重要課題。帶領成功大學基因體醫學中心團隊的孫孝芳教授,攜手本身也是罕見疾病患者的陳燕麟醫師,希望結合台灣的醫界與學界,推動孕前帶因者篩檢,減少罕見疾病家庭的發生率! 父母為帶因者 無家族遺傳史也可能罹患罕病? 喜歡圍繞在媽媽身邊玩耍撒嬌,他是罕見疾病肌肉萎縮症病友–阿暴,現在國二的他,因為家族沒有遺傳史,大班時才確認罹患了肌肉萎縮症,媽媽坦言,當初也曾經陷入情緒壓力,不能自己。 家人需要堅強面對,病友們更需要經常互相扶持。在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中,陳燕麟不僅是協會的理事長,其實更是三軍總醫院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主任。 穿上醫師袍後的陳燕麟,是醫師也是病人,也因此更能體會病人身心的痛。(圖/獨立特派員) 陳燕麟在國二時開始發病,高一確診為罕見疾病肌肉萎縮症患者後,第一步就是往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去一探究竟,檢測後發現姊姊也有輕微症狀,弟弟是帶因,而妹妹最幸運,完全沒問題。 降低罕病發生率 「孕前帶因者篩檢」是什麼? 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長的孫孝芳教授,攜手陳燕麟醫師,接下來希望能推動「孕前帶因者篩檢」,喚起國家和社會的關注與重視,也降低少子化社會帶來的衝擊。 孫孝芳說:「如果父母親是帶因者的話,他們帶有一個異常的基因,在每一次的懷孕,其實都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下一個有病的小孩。」 陳燕麟也說:「如果我爸媽在生小孩前有檢驗的話,就會發現,也許真的可以避免掉這件事情。」 因此,孫孝芳教授希望善用最新的精準預防醫學,讓想懷孕的夫妻,藉著簡單的抽血來篩檢,不只能找出許多種隱性遺傳疾病帶因的風險,更能盡量降低罕病家庭的發生率。 目前新生寶寶疾病的檢測時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圖/獨立特派員) 對於已經出生的新生兒篩檢,由國家推動,成效良好;往前推,是已經懷孕的產前檢查,除了健保,現在更有許多自費、非侵入性檢查,只是如果面對具有疾病的寶寶是否引產,對整個家庭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如果再往前推,加強第三階段的孕前帶因者篩檢,事先知道疾病風險,就可以考慮做試管嬰兒,不過都需要自費,而且目前民眾普遍對此意識也不高。 不只希望推廣孕前帶因檢測,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孫孝芳教授團隊的「智慧優質胚胎預測系統」,利用大數據建構一套人工智慧AI模型,能協助醫師精準預測胚胎植入的成功率,準確度達到92%,讓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提高。 有效提高了最後胚胎植入的成功率,孕前的帶因者篩檢,更顯得至關重要。從事遺傳諮詢有數十年經驗、曾任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的林秀娟醫師就認為,目前優生保健法規定,懷孕24週以前如果發現胎兒有嚴重的重大疾病,或對胎兒未來的發展有疑慮,才能人工流產。如果能在孕前做帶因者篩檢、試管嬰兒胚胎篩選,是目前能有效降低人工流產這種倫理困境的選擇。 面臨社會倫理問題 推廣帶因者篩檢行不行? 孫孝芳教授認為,以長遠的醫療體系預防照護來說,真正應該努力的是加強孕前的帶因者篩檢。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副主任湯硯安說:「科技的進步,我們有了次世代定序的技術,所以一次可以篩檢上百個,甚至上千個基因。只要抽一管血,就可以檢查數十個或是數百種的帶因疾病,我們把它稱為擴展型的帶因篩檢。」 從院所收到檢體之後,就會經過混合和分裝,才能準備開始萃取DNA。(圖/獨立特派員) 以全球來說,近年來像是美國、荷蘭或澳洲,正在評估推廣帶因者篩檢的效益,但專家也提醒,如果推廣普篩,可能也為會碰到社會倫理上的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講座教授林秀娟說:「很多人怕被貼標籤,擔心被篩檢出來,你們家的種不好,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壓力。第二個是很多人擔心,我萬一帶什麼病,是不是就沒辦法保險?」 雖然有倫理上的問題,但看見許多罕見疾病家庭所面臨的龐大壓力,許多專家也呼籲政府,將推廣補助孕前帶因者篩檢,列為未來政策方向。想要有效因應台灣少子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與衝擊,透過基因遺傳學,善用日益精進的精準預防醫療科技,往前邁出守護下一代健康的一大步。 黃郁婷/編輯
#罕病兒童
#罕見疾病
#少子化
#基因
#篩檢
黃心亮

2024年4月21日

206
流亡藏人在台灣,深度思考自由的意義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卻因為無國籍者、台藏婚配的組合,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慈仁,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於台灣,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 是歌手也是廚師 流亡藏人在台灣的日常   拿著從印度帶來的傳統樂器,哼唱自己創作的藏文歌謠。身穿傳統服飾,捲起衣袖,賣力示範藏地美食的製作工序。這些都是在台藏人–龍珠慈仁在花蓮縣壽豐鄉的生活日常。 龍珠慈仁–他是歌手,也是詞曲創作者;他是廚師,同時投身社區營造工作;他來自中國甘肅的安多藏區,也是擁有台灣身分的台灣女婿。(圖/獨立特派員) 去年開始,他在鄰近家裡的社區辦公室得到一份正職的工作,這是他人生中,第一份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他說:「因為我從來沒有領過穩定的收入,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裡比較開心,也比較穩定。」 多元就業專案經理人李珊說:「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目的是希望培力在這個社會上比較難找到工作的人,我們就一起想辦法申請這個計畫。」這個計畫主軸是以食農教育為主,龍珠慈仁本身就非常會做食物,也很願意參與,希望可以學到一些他以前不會的事。 烹煮奶茶時,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斷嘗試味道。眼前的香料奶茶茶包,是龍珠慈仁從顛沛流離的流亡記憶中,提取出的鄉愁。(圖/獨立特派員) 台藏婚配權益受阻 流亡者如何重獲自由? 龍珠慈仁適應生活環境的困難,他的伴侶蔡詠晴,再清楚不過。2008年兩人在印度相識後,隔年結婚,隨後長子出生。即使兩人婚姻登記合乎台印兩國規定,卻因為龍珠慈仁無國籍者的身分,不見容於台灣當年的移民法令,而遲遲無法取得居留權。 2010年,他們找到「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這個組織致力關注國際家庭、移工、移民等跨界移動者議題,讓台藏婚配權益的問題得以浮上檯面。(圖/蔡詠晴) 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專員鄭小塔說:「以跟台灣人結婚的藏人配偶來說,2010年的時候,很現實的困難就是生活上經濟花費的困難,當他的護照被註記的時候,他就每半年得要出去一次。我認為還有另一種困難是心境上的,就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擁有一般人的生活。」 還有一種刁難,就是兩個人必須要分開做境外面談,問同樣的問題,然後去核對兩人的答案是否相同。 龍珠慈仁的伴侶蔡詠晴說:「譬如說他會問你,你們是幾年幾月幾日幾時幾分約會的,這一定會不一樣,不一樣你們就是假的。再來他們還會問一個最不能問的,就是你們第一次性交是在何時。我覺得他們帶有歧視,跟本來就是有那個惡意,不讓你通過。」 為什麼要做境外面談?國際家庭互助協會主任龍煒璿說:「會透過非常多的面談去刺探、去判斷婚姻的真實性,用這個東西去決定婚姻真假,才決定能不能讓這個藏人配偶進來。」 為了一家能夠團聚,龍珠慈仁與蔡詠晴展開長漫長的抗爭之路。2009年結婚,一直到2018年龍珠慈仁取得台灣身分,這條路他們走了整整9年。困難重重的異國婚姻,是龍珠慈仁始料未及的結果,他想像中的自由國度,存在著流亡者難以理解的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的角力。 與世界的溝通橋梁 音樂成為重要精神寄託 擁有身分是如此重要,卻又如此艱難,也讓音樂創作成為龍珠慈仁最重要的精神寄託,是他和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他梳理思考脈絡的方式。來台灣之前,龍珠慈仁在印度的流亡藏人社群已是小有知名度的歌手,踏上台灣土地面臨的層層試煉,讓他的創作開始轉向。 龍珠慈仁說:「在台灣我開始拿西藏的傳統樂器,才正式地去展現,西藏傳統的歌,與自己的創新。」向傳統根源回溯,反而為龍珠慈仁打開新的藝術表演之路。他獲邀與台灣不同的表演團體合作,像是優人神鼓與台灣國樂團,拓展自身演出內涵的維度。 龍珠慈仁的長子拉木東竹,今年已經14歲,經常跟在父親身邊一起演出。(圖/獨立特派員) 龍珠慈仁長子拉木東竹說:「爸爸不會教我很多東西,我就用我的節拍去配他而已,也不算是學,就是一起練習的概念。」 一路走到現在,對龍珠慈仁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他說:「真正的自由就是,心裡面沒有任何恐懼,你想要說什麼就說什麼,你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你想要住哪裡就住哪裡,不用問任何人。」 黃郁婷/編輯
#新移民
#花蓮
#音樂
#移民
#無國籍
黃心亮

2024年4月16日

265
921後最強震,403地震災情第一線觀察!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25年來最大地震。花蓮市區兩棟三角窗建築在幾秒內瞬間倒塌;台8線中橫公路、崇德隧道都有巨石坍方,一度切斷花蓮聯外道路。這些災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403地震又傳遞出哪些過去台灣地震研究中,還沒開拓的領域? 25年來最大地震 逆斷層震撼花蓮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僅次於規模7.3的921大地震。這次的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北部地區不少民眾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 花蓮市區災情最嚴重的兩棟建築,就是天王星大樓及北濱街早餐店,都是在幾秒內瞬間倒塌,畫面怵目驚心。(圖/獨立特派員) 位於明禮路上的花蓮統帥民宅大樓,由於403地震的緣故,10層樓的主結構已經受到毀損,因此只開放給民眾短短10分鐘跟20分鐘的時間,回住宅去收拾行囊。 許多民眾打包完行囊之後,就直接從窗戶丟出來,再到地上來撿拾,為的就是爭取寶貴的時間。(圖/獨立特派員) 而回顧花東地震史,1951年花東縱谷地震系列,從10月到12月期間,發生4起規模7以上的地震,其中3起就發生在花蓮。2018年2月6日,震央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統帥飯店以及雲門翠堤大樓倒塌。2022年9月18日,震央台東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橫跨秀姑巒溪的高寮大橋傾覆斷裂。 這次403大地震,統帥大樓三樓住戶表示,不只搖晃強度更大,造成的現象也不似過去地面隆起、路橋斷裂;本次許多受損的建築物外觀幾乎完好,但建物內裡結構破壞嚴重,難以住人。 統帥大樓只有一二樓嚴重變形,三樓以上仍然完好。主結構毀損最嚴重的二樓,牆壁傾斜、水泥塊剝落,鋼筋則因為擠壓變形爆露而出。(圖/獨立特派員) 追震小組密切監測!403大地震傳遞出什麼訊息? 這次花蓮許多建築物毀損狀況都類似統帥大樓,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顏君毅也觀察到,這次地震雖然跟2018年一樣,都坐落在米崙斷層帶上,然而卻沒有肉眼可見的地表破裂痕跡。 顏君毅說:「地表沒有看到破裂的時候,大部分建築物的破壞,其實就不是因為破裂、剪切,而是因為搖動而造成。大部分這邊的建築物,雖然都在斷層帶上,但是他的搖動,可能造成這些比較老舊建築物的破壞。」 除此之外,顏君毅也認為,這次地震發生在靠近海岸山脈起始點,與台東縱谷斷層系統、中央山脈斷層系統之間的影響是什麼?未來可能觸發什麼樣的結果?都是這次地震的研究重點。 為了瞭解這次地震的前因後果,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郭陳澔率領的追震小組,地震隔一天就開始動作。(圖/獨立特派員) 這次布設了50個臨時地震站,形成密集地震網,最少收集一個月的數據並進行分析。追震小組成員,同時也是台大地質系博士生孫維芳表示:「不僅外海的斷層系統,加上縱谷斷層系統,所有的地震活動,應該可以在這次密集觀測網的記錄下,做出更細緻、更完整的地震活動的紀錄。」 三角窗高樓最致命!房屋倒塌是天災還是人禍? 這次受到地震影響而貼上紅單的危樓,截至7日為止,在花蓮共有32件,黃單則有35件。紅單表示建築物主結構的樑與柱受到毀損,需要進一步仔細的安全鑑定,來決定要進行補強還是拆除;而黃單則是樑柱等結構完好,沒有立即危險,但是外牆裂開、水泥土剝落等,需進一步勘驗並補強即可。 建築師提醒,三角窗高樓的一樓需要留意梁柱與承重牆的結構,否則易形成軟弱,造成倒塌。(圖/獨立特派員) 花蓮縣府地震當天成立「震災後危險建築物緊急鑑定人員」,緊急徵招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到災區現場勘驗,建築師溫天相地震當天便投入鑑定工作。 他從業超過30年,曾參與2018年206、2022年918以及此次403三個強震的建築物建物鑑定作業,他觀察倒塌損毀的房屋,歸納出三個原因,包括是否在斷層帶上、921大地震前防震法規較低的建築物,以及建築物的型態,尤其是一樓軟弱層的高樓尤其致命。 本次倒塌的天王星大樓是三角窗高樓,北濱街早餐店雖非高樓,卻也是三角窗且一樓為騎樓。「一塊基地的容積用到極大化,並且一樓常作為開店、停車場等需要打通空間的用途,在結構上形成軟弱層,地震來襲,柱子承受不住高樓重量進而彎曲變形,最終倒塌,」溫天相表示,建築物更動時,一定要請建築師、結構技師勘驗,確保結構完好。 過往206強震時倒塌的統帥飯店跟雲門翠堤大樓皆是這類建築型態,如果還是建於921強震前並且處於斷層帶上,很難通過強震考驗。 建築師也提醒,要小心短柱效應的建築型態。(圖/獨立特派員) 花蓮建築師公會建築師溫天相說:「一般我們柱子的配置,中間的那個箍筋是比較疏的,但是這樣形成短柱效應以後,就很容易造成柱子的破壞。」 這次倒塌毀損的建物,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有待進一步查驗。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地震是天災無法避免,但人禍,則是沒有藉口的。 邱惠恩/編輯
#中橫
#花蓮
#強震
#天災人禍
#地震
黃心亮

2024年4月14日

191
強震後建物如何安檢?居家防震重點報你知!
李婕綾 賴振元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台灣的地震震度分級新制在2020年上路,其中,震度四的中震,就會讓房屋劇烈搖晃,同時會有家具位移傾倒的狀況,到了震度五弱及五強的強震,就有可能為房屋帶來結構損壞的風險。而4月3日發生的花蓮地震,台灣大部分地區都在震度四以上,房屋結構安全更不能輕忽。 避免家具傾倒受傷 事先該如何固定? 4月3日一大早,台灣發生規模7.2地震,各地都能感受到劇烈搖晃,許多民眾家中出現家具位移、櫃子傾倒的狀況。 台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館長詹前洋說明,櫃子如果沒有加固定措施,可能就會應聲而倒,所以可以的話,在這些櫃子上都加上角鐵這種固定的措施。 除了按照用途,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家具固定之外,固定時最好也能採取多點進行。 詹前洋解釋,櫥櫃本身都有重量,多點固定的話,它的力量就會分散在各個地方。如果只固定一點,也許地震搖晃真的很大,把這個固定點也破壞掉,它其實也沒有固定到。 天花板上的吊扇,是居家生活中,夏季降溫的好幫手,然而卻也可能帶來防震風險。過去幾次地震,也發生不少吊扇因為地震搖晃掉落的案例。凸顯地震當下,天花板上吊燈與吊扇固定的重要性。 詹前洋認為,家具如果都固定好的話,民眾在地震發生當下,比較不會被這些掉落物擊中。像這次地震,其實台北市震度有到五弱,還是有一些零星的個案在家裡面摔倒、滑倒,或者被玻璃等等砸傷的情形,所以還是要用這個方式來確保人身安全。 居家防震,除了櫥櫃、電器等家具必須進行固定,天花板上的電器,則是一般民眾最常忽略的項目。(圖/獨立特派員) 房屋裂縫透露什麼訊息? 如何判斷建物是否受損? 4月3日的有感地震,台灣大部分地區震度都在四以上,而依照震度分級新制,震度四的中震就會對房屋帶來影響,而震度達五弱與五強的強震就可能造成房屋損壞。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表示,自我居家檢查的第一步:要去認識什麼樣的構材是結構性的構建,最主要有三大項。一個是柱,垂直的柱;第二個是梁;第三個是剪力牆,這三項是抵抗地震力最重要的結構物元件。 921地震後,國內確立了強柱弱梁的新建建物規範。而在地震後,當建築物的柱結構出現任何裂痕,都是值得注意的訊息,尤其當梁柱接頭出現裂縫,更不能大意。 拱祥生進一步說明,梁柱接頭就是柱跟梁接觸的地方,那個地方如果發生打叉或是45度裂縫的時候就是危險的。如果中間有一些垂直性的裂縫,就要觀察它有沒有進一步擴大。 RC牆的裂痕觀察,除了斜向、橫向以及交叉三種痕跡走向之外,裂縫寬度是否大於0.2公分,也是重要的觀察依據。同時,無論是梁、柱或牆體,如果有鋼筋外露的情形,更不能大意。(圖/獨立特派員) 平日要留意哪些現象? 震後避免從事什麼活動? 當民眾在地震後發現房屋出現裂痕,卻又無法判斷有無危險的時候,由公部門協調提供的專業鑑定,是民眾可以利用的資源。而根據國土管理署統計,4月3日地震發生後,短短兩天內,投入勘災的專業技師就超過339位。同時,請求勘災的建築物約有430件,以花蓮縣、雙北以及基隆市件數最多。 而除了地震,平時就要注意房子是否有不明裂縫出現。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建議,先看家附近有沒有開挖的工地,如果有開挖的工地,因為開挖的關係,多多少少在正常情況下,都會造成新增的裂縫。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向縣市政府反應,要求要鄰損會勘。 而地震後,除了檢查並補強房屋安全之外,也要避免前往山區及相關活動。 台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館長詹前洋提醒,地震發生之後,盡量不要往山區移動或者暫時不要從事溯溪活動。因為也許陸續會有土石鬆動的情形,也有可能再發生餘震,又有更多的土石下來。如果沒有餘震,但是可能有鋒面來,又下雨,一樣會有土石沖刷的危險在。所以地震發生後的幾天之內,暫時不要到山林戶外野地去。 4月3日地震發生後,兩天內有超過500次餘震,全台災情與財損還在統計,未有定論。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地震結束後,才是居家安全的檢視及補強的開始。 黃郁婷/編輯
#公共安全
#居住安全
#花蓮
#居住空間
#強震
黃郁婷

2024年4月14日

234
公共藝術衍生問題多,政策修法能改革嗎?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行了25年,斥資近百億,但去年文化部卻遭監察院提案糾正,產業鏈遭少數代辦單位壟斷、機關只為辦理而辦理、經費龐大過於浪費等問題,也衍生出不少弊端。於是,文化部公布了修正草案,提出十大改革方向。到底台灣的公共藝術政策怎麼了?接下來如何改善? 黃色小鴨回歸!展現公共藝術的價值 巨型黃色小鴨,優游在高雄愛河灣,這是荷蘭籍藝術家霍夫曼的公共藝術作品。睽違十年,高雄市政府再次策展,黃色旋風再次回歸。 黃色小鴨讓市民更認同自己的家鄉,這是公共藝術帶來的價值之一。另外還有觀光財,雙鴨在高雄展覽僅一個月,就吸引900萬人潮,帶來百億商機。 黃色小鴨可愛力量爆棚,擄獲大人小孩的心,老少咸宜;許多外地遊客湧進高雄拍照打卡,感受小鴨魅力。(圖/獨立特派員) 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的藝術規劃與設置,1980年代,從歐美引入台灣。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說:「當時所仿效的對象,就是歐美國家所謂的Public Art(公共藝術)這個概念。整個環境意識,對於視覺上可以看到的環境,希望有一個美學上的提升。」 公共藝術引爭議 產業壟斷有解嗎? 民國81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公布,政府推動公共藝術政策,至今25年。但這個台灣推行最久的公共政策之一,卻爭議頻傳。 台中市議會廣場前,有4隻鋼製的梅花鹿及大型不鏽鋼花朵。台中市政府連同周邊景觀及活動舉辦,總經費編列竟高達兩千萬。(圖/獨立特派員) 種種爭議凸顯,加上近兩年公共藝術的預算增加,斥資近百億的公共藝術政策更需要檢討。民國110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正,規定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的興辦機關,要辦理公共藝術,且辦理經費不得少於該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1%。 不過1%比例的金額,卻遭到質疑。杜象藝術公司總監鄭剛說:「1%的這個規定,讓所有人都只能根據同一種規則去面對不同的困境。」 新北瑞芳陰陽海的十三層遺址,暗夜點燈,耀眼奪目,重現山城輝煌。這是台灣電力公司邀請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圖/獨立特派員) 公有建築物及工程經費龐大的台電公司,辦理公共藝術行之有年,甚至下設公共藝術專責單位,自辦每個案件。台電的公共藝術作品獲獎無數,做出口碑。因此公共藝術辦理經費,不得少於公有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1%這個數字,對台電來說,有足夠經驗自行妥善規劃使用。但這種興辦機關下設相關部門,來自辦公共藝術的案例不多,更多的是,興辦機關外包給民間代辦公司處理。 監察委員范巽綠說:「大概50%的案子,都是由代辦公司在處理的,這裡頭我們就看到弊端產生了。」監察院對文化部提出糾正案,指出代辦制度的疑慮,相關人士也闡述實情。 有藝術創作者表示,有些人扮演了三、四種角色,他既是代辦公司的負責人,又是藝術家、委員、各縣市的審議委員,還可以當策展人,沒有法規能夠去規範。 部分代辦單位,疑似操縱了執行小組及徵選小組成員名單,形成利益共同體,還會發生球員兼裁判的狀況。關於名單問題,監察院也指出,文化部專家學者資料庫中,委員僅366人,且多年沒有修訂。更調查出,110年的代辦公共藝術案件,少數代辦就承接了4成以上的案量,產業鏈有被壟斷之嫌。 文化部列十大改革方針 政策如何與時俱進? 種種問題,讓台灣的某些公辦公共藝術,失去了公平性與公共性這些原意,有些甚至產生違法疑慮。無論是興辦單位下設專責部門,或是相關單位互相支援辦理,都還需要時間促成。因此,面對監察院的糾正和各界疑慮的文化部,日前公布最新《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草案》,列出10大改革方案,其中第一條就是分級辦理、簡化流程,鼓勵250萬元以下案件自辦。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也表示,改革重點還包含廣納人才進入專家資料庫,也刪除代辦用詞,回歸政府採購法,正名專案管理廠商,同時強制揭露執行小組名單,明確規範利益迴避機制。 草案試圖解決公共藝術籌辦階段的疑慮,而設置後也有維護管理的問題待解決。公共藝術設置後,若疏於管理或維護,就會產生作品損壞,甚至危害民眾安全的問題,變成嫌惡設施,文化部因此也將相關規則納入草案。 設置公共藝術美化街景市容,提升國人生活環境品質,這是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的美意。但在實行25年後,它也應該與時俱進,進行修訂,好讓台灣公共藝術,開創下一個精彩的25年。 萬真彣 / 採訪報導黃政淵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黃郁婷/編輯
#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部
#監察院
#台電
#修法
黃心亮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