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4142
【公投突圍15年】 那些年夾縫中生存的公投案
撰文/李宜芳    雖說2018被稱為「公投元年」,但若從公投法立法以來起算,台灣已經舉行過6次全國性公投、5次地方性公投。    然而在2017年全面修法前,公投有雙二一的通過門檻(投票率過半+有效票中同意票過半),即使投票結果同意票遠高於不同意票,大部分的公投案仍因投票率未過半遭到否決。如此的超高門檻,讓這套制度被戲稱為「鳥籠公投」。 全國性公投 一、牽動統獨敏感神經的「防禦性公投」    「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院會決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    長期以來,中國不斷擴充軍備甚至部署飛彈瞄準台灣,對台灣形成重大威脅。2004年,當時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依據此項公投法條文,發起了「強化國防」和「對等談判」公投,宣稱這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凝聚全台人民意識的「防禦性公投」,牽動兩岸敏感神經。    「強化國防」和「對等談判」也開了公投綁大選的先例。但外界普遍質疑,在國家安全考量之下,政府本來就應該執行這兩項政策,何必大費周章公投?雖然兩案最後都因投票人數未達門檻而被否決,政府依舊在國防部的建議下購買了愛國者飛彈。因此外界普遍認為,此次公投是總統為了拉抬選情、尋求連任的手段。 二、討黨產VS.反貪腐    2008年的總統大選同樣綁了2個公投案。民進黨提出「討黨產」公投,指控國民黨黨產來源不正當,侵占國家財產,應加以清查;國民黨則搭上倒扁風波的順風車,提出「反貪腐」公投反擊,暗指民進黨執政8年以來貪汙弊案不斷,已失民心。    兩黨利用公投製造對對手不利的輿論,任何人都能嗅到其中的火藥味。在選舉前還爆發了選票和公投票要「一次領」還是「分開領」的爭論。最後藍營發起「拒領公投票」運動,影響了公投的投票率,使兩案都遭否決。 三、引發國際爭議的入聯公投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內「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頓時喪失地位,被迫退出,多次嘗試以「中華民國」為名重新加入都屢遭阻撓。2008年藍綠兩黨相繼提出「入聯公投」與「務實反聯公投」,前者強調以台灣為名申請加入聯合國,後者則認為應不排除任何可能名稱,才有機會再加入。    兩次公投遭到中國與美國的強烈反對,亦在國際間掀起討論,各國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可見端倪。以結果來說,此兩案的投票率比前四案公投高出10%左右且同意票皆高於8成,顯現出國人對於入聯的渴望。然而,因中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於國家入會享有否決權,台灣至今未能加入聯合國。 地方性公投 一、高雄小班制公投    台灣第一個地方性公投在高雄市舉行。從91至95學年度,高雄市國中小平均班級人數都高於其他縣市平均,超過五成以上的學校每班平均人數超過35人。於是高雄市教師會倡議,逐年減少班級人數至一班25人以改善教學品質。最終投票結果,雖然九成的投票者贊成小班制,但總投票率未達門檻50%,本案遭否決。 二、四場離島賭場之戰    2009年《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通過,開放離島經公民投票通過後可設置觀光賭場,沒有投票率門檻,有效票超過2分之1同意即可。    於是,澎湖、金門、馬祖地區相繼舉行了當地的博弈公投。支持方認為,離島地區本身屬於經濟弱勢地區,設立國際度假區附設賭場可帶動經濟法展。反對方則認為賭場會造成治安敗壞,房地產價格飆漲。    最終,四次博弈公投只有連江縣通過,但因設置賭場的法源「博專法」未完成立法,馬祖至今仍未能興設觀光賭場。 相關報導: 2009【菊島公投記事】第120集 2012【馬祖一票賭未來】第252集 2016【澎湖博弈再戰】第468集 2017【博弈戰金門】第517集
#公投
#公投法
李宜芳

201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