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1
飼料疑致貓咪低血鉀?寵物食品安全如何管理?【獨立特派員】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四月發生了貓咪低血鉀事件,許多飼主發現,家中的寵物出現多渴多尿、精神食慾不佳,甚至有死亡案例。整起事件經由一位飼主揭露,懷疑和飼料有關。經動保單位查驗後,疑似有問題的飼料,所有檢驗皆符合法規,至今還找不到原因。寵物食安問題,該如何處置?權責如何界定?貓咪食慾不振、多渴多尿 原因竟是低血鉀? 今年四月,近三百隻貓出現低血鉀,其中部分死亡。一向愛吃的貓咪,出現食慾下降、大量喝水的情形,消費者懷疑和飼料有關,廠商卻認為飼主的飼養方式有問題。 小皮家總共有八隻貓,持續五年吃同一品牌飼料,但是今年三月卻出現了不尋常的狀況–買了飼料,貓咪們卻忽然都不吃。向廠商反應後,業者回覆配方製程並無異動,飼主才放心,直到社團出現一則貼文。 看到貼文後,不放心的飼主歐陽,急忙把家中的貓咪帶去檢查,沒想到六隻貓當中,有兩隻驗出輕度低血鉀,而小皮只有2.6。 獸醫師謝金偉說:「有一些貓看似正常,但如果血鉀維持2.5到3再久一點點,牠就會持續肌肉無力、行動開始會比較懶洋洋的,包括牠的心肌、胃腸消化的肌肉也會受影響。」更換飼料兩週後,小皮血檢值恢復正常,其他貓也恢復進食。 貓咪低血鉀不是個案!原因至今仍無解 腸胃和腎臟疾病,以及服用藥物或中毒,都可能導致低血鉀。今年四月發生的低血鉀事件,還找不出原因。這次事件中,每隻貓的反應不盡相同,有的看似無症狀,有的多渴多尿,還有部分貓咪,連治療都來不及就已經死亡。 第一位懷疑低血鉀和飼料有關的,就是有四隻貓的飼主邱小姐。14歲的Kiki,前一年度的血檢報告正常,卻突然在今年三月底出現問題。 邱小姐將其他三隻貓咪也帶去檢查,發現除了平時不吃該品牌飼料的貓咪以外,都有低血鉀的狀況,換飼料一個星期後再去檢查,血檢就恢復正常。四隻貓有三隻都驗出了低血鉀,飼主強烈懷疑和飼料有關,因此在社團上發文,邱小姐說:「原來北中南都發生一樣的事情,我們的共通點就是都有吃這款飼料。」飼料檢驗皆符合規定 寵物食安誰來把關?無獨有偶,另一家品牌,也出現同樣問題,遭到消費者投訴。七月初,在新北市消保官主持下,進行消費爭議協商。許多飼主不滿廠商處理態度,向動保單位提出檢舉,各單位開始對產品進行檢驗,結果都符合法規。飼主提供了將近300份資料,農業部剔除不符合低血鉀案例之後,有164例列入專家會議,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肝腎指數異常,但仍有三分之二的案例只有低血鉀問題。專家指出,從不明物質、添加物、外在污染物、過量蛋白質攝取、原料等等因素,都可能造成低血鉀。最後結論是,雖然無法直接證實,也不排除任何可能,兩家飼料品牌對這樣的結論並不滿意,認為所有檢驗都符合規範,應該和飼料無關。倍力公關Sarah說:「我們問過了很多專家學者,他們判讀過大部分飼主提供的血檢報告,每一隻貓咪有不同的問題。」貓侍負責人張舒涵說:「我們長期在台灣都有贈糧,有這麼多的毛孩在吃我們的飼料,也沒有聽到大規模低血鉀或生病的狀況。」根據飼主提供的統計資料,有問題的品項,生產批號集中在去年11到12月。經追查,發現出自同一家代工廠,農業部會同台南市政府到保生實業,針對原料保存、製程到出貨進行查核。這家代工廠拒絕受訪,品牌商認為一切符合法規,無法再進一步釐清。我們採訪到一位不願具名的飼料品牌負責人,揭露品牌端和代工廠之間的不對等關係。飼料品牌負責人Rebecca說:「工廠也會想要開發飼料的品牌,他們掌握最多配方、原物料的優勢,所以品牌方是相對比較弱勢的。」他認為可以朝著生產線的方向,進一步追查原因。貓咪低血鉀事件後,有民眾提案制定寵物食品安全法規,已經通過連署人數,農業部表示年底會提出法案與各界討論。廠商建議,未來立法不應該只是加入檢驗項目,而是將權利、義務規範清楚。廠商認為該做的都做了,農業部的專家會議後,留下一堆建議。低血鉀事件仍未找到原因,消費者還在大海撈針,尋找答案。
#食品安全
#消費者
#寵物
#貓咪
#飼料
黃心亮

2024年8月14日

2
衛福部公布三班護病比標準,護理人力荒有解嗎?【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王興中/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衛福部一月底公告了各層級醫院的三班護病比標準,預計要在兩年後入法。以醫學中心為例,白天班要達到1名護理師照顧6位病患;小夜班1比9;大夜班1比11,區域及地區醫院也有不同標準。不過以目前護理人力現況來看,如果要符合這樣的護病比,恐怕人力會短缺7500人以上。硬體調整 盼減輕護理師壓力及負擔 護理師為了照顧好每位病人,過程辛勞繁複,護理站上現在有多功能的電子白板,能一目了然,清楚標明每位病人的主治醫師、主責護理師,甚至重大身分都有特殊註記,省去很多人工查詢。 護理長簡姝敏說:「不同的團隊可以知道,這個病人有跌倒高危、他身上有一些管路、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在電子白板其實都看得到,就不用來護理站詢問。」 近來台灣護理師離職潮不斷,為了減輕護理師們的工作壓力,衛福部台北醫院還善用輕巧的手機,取代重達幾十公斤重的護理車。護理長簡姝敏說:「包含給藥的資訊、藥物的作用,在手機都可以直接查閱,不用一直依賴大台的行動車跟電腦。」 衛福部公告三班護病比標準 醫療現場能達標嗎?接到護理師從派工系統上發出的傳送需求,中央派遣中心馬上調度,讓工友們能立刻去推床,省掉找人傳送的時間,也能讓護理師專心照護病人。其實為了挽留大量出走的護理師,全台灣近來已經有多家的醫院,開始著手加強改善護理環境。只不過各種陳情抗議的聲浪不斷,護理師依舊流失當中,我們的醫療現場,真的有留住人嗎?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祕書長高若想說:「如果三班護病比趕快入法,或者是三班護病比的計算方式,不要再用平均了,直接用我們期待的即時護病比,我相信一定會改善護理師過勞的狀況,人一定會留下來。」三班護病比無法達標,有些醫院乾脆連行政人力與主管都納入計算。而即使如此,根據工會發出的五百多份問卷調查,還是有超過九成的醫院,並沒有達到三班護病比規範。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如果要達到三班護病比,醫院大概就先降載,會變成是急診壅塞。所以常常會看到急診壅塞,是因為沒有護理人力達到三班護病比,這個其實是環環相扣。」護理執業人口高齡化 如何留住護理師?醫院降載、關床、急診壅塞,直接衝擊病患權益,該如何加速解決醫療困境?衛福部提出的「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中,明確點出了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截至2024年5月就已經通報3,109件,涉及勞基法有1,551件,約占50%,常見爭議案件許多是:假日上班、工時過長、花花班(夜班接早班)和更換班次間隔未達11個小時等問題,明顯人力不足。排班不正常、工時過長,最根本的問題還有護理人員的待遇。待遇不理想,導致護理畢業生每年只有6成進入職場,到了30歲左右,許多人才就因為家庭因素離開。衛福部台北醫院也發現這個問題,著手各項改善,提供護理人員心理諮商,不過卻也坦承,真的要達到三班護病比,在小夜班和大夜班的部分,確實人力還需要再加強。另外,衛福部也以數據指出,護理執業的平均年齡從2021年到2024年,由36.95歲逐步升高到39.25歲,從2022年到2023年一口氣躍進2歲,顯見資深護理師留任見效。不過工會仔細分析不同年齡層的護理師人數,發現其實是新人不願意進來、中生代也留不住,資深的離不開,才導致了平均年齡升高,反映的反而是整體護理師人口高齡化的危機。想要為流失人才止血,除了政府和醫院,工會也期待,民眾的就醫觀念能逐漸調整,小病能在地區醫院或診所就醫,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多管齊下,否則護病比的目標再怎麼訂,護理人力荒依然無解。
#醫療
#高齡化
#衛福部
#醫院
#醫護人力
黃心亮

2024年8月4日

1
圍牆內的明陽中學,矯正、教育雙軌並行【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七、八月份是學校的暑假,不過有一些特殊的學校卻沒有寒暑假。明陽中學雖然名為中學,事實上卻是一所矯正學校。主要收容觸犯刑事案件的司法少年,所以學校裡有矯正及教育兩個系統雙軌運作,同時也適用一般學校的108課綱。一起來了解,在這所特殊學校裡學生如何生活及學習。圍牆、鐵門內 矯正學校的教育現場 高雄的明陽中學是國內四所矯正學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收容刑事案件少年的矯正學校。不上課的時間,學生必須待在自己的寢室內,房間裡,沒有任何3C產品,除了從圖書館借閱的書,唯一的娛樂就是收音機;雖然可以養寵物,但僅限養魚,其他生物都不被允許。 在這裡,從環境清潔到個人衣物,都是學生必須自己打理的生活庶務。勤務中心則位處寢舍的中心位置,環繞式的螢幕,所監控的空間幾乎涵蓋了整個校園,換句話說,整個校園都在戒護區裡面。 在明陽中學的教學現場,是老師在前方上課,教導員在後方陪同的景象。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基本上就是管學生的食衣住行,他對學生的陪伴是從早上到下班,一直都在旁邊。這個也是矯正學校的特色,因為這邊有雙軌在運作,一個是教育系統、一個是矯正系統。」不一味禁止學生嘗試 創新教案刺激學習動力李銘偉在明陽中學執教邁入第17年,之前在其他學校也有10年執教經驗。提到明陽中學教學場域裡教育與矯正雙軌並行的特殊之處,透過他的教學場域可以稍微反映 裁切成一樣大小的砂紙,上課時發出去多少數量,下課時就必須收回多少數量,除了數量要能對上,連尺寸大小也不能短少。對於一些戒護上的忌諱,李銘偉在課堂上並不一味禁止。在他的授課理念裡,無論是工藝學習或是作品樣態,都是協助學生理解自己,同時建立常規的一種途徑。有著戒護色彩的校園,原本是高雄少年輔育院,1999年因應少事法矯正教育實施而改制為學校,課堂上也適用108課綱。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108新課綱要施行在矯正學校其實有很大的挑戰。因為這些孩子就是從體制跑出來,然後現在又要用體制的課程去讓他們適應,這個會有很大的衝突,所以108課綱我們只取它的精神。」而適用108課綱的明陽中學,也要上國文、英文、數學等學科,同時依照學籍以高一到高三進行分班。明陽中學教師黃俊諺說:「他們很多國中輟學,所以其實只有到國小的程度;有些有念到高職或高中的夜間部,程度相對會好一點。」矯正教師如何培養?校方盼學生擺脫負面標籤除了教學上的挑戰,學生的背景也讓師生關係有較多考驗。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老師的敏銳度要夠,要有專業性,能夠把他們帶回來,慢慢讓他們專注在感興趣的議題上去思考。在這邊要擔任老師,跟一般普通高、國中的教師專業不一樣,我姑且稱他為矯正教師。」因為教學場域的特殊,明陽中學採取獨立招募徵選教師,不過所謂的矯正教師養成目前還沒有標準流程。目前這些矯正教師,都是經歷過十幾、二十年的生活、工作經驗。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這五年來,學生會再繼續升學的比例很少。因為他們經濟壓力應該很大,所以回到正常的社會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能夠有一份正常的收入,這可能比去念大學還要重要。」在明陽中學,畢業只是一個名詞,不代表明天就可以踏出校門,必須繼續留在學校等待刑期服滿,學校會利用這段時間讓學生去考證照。為了去標籤化,畢業證書上也不會有明陽中學的名字,希望他們將來能夠順利就業,不要再帶著這張負面標籤 。
#教育
#學校
#108課綱
#校園
#學習力
黃心亮

2024年8月4日

5
高齡騎士事故逐年增 每月死傷數逾4300人【獨立特派員】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早在2017年政府便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然而,112年65歲以上機車死傷人數52689人,平均每月約4390位銀髮騎士死傷,並且人數逐年成長。獨立特派員檢視原因,發現原因有三無:無駕駛回訓制度、無提早篩檢高駕駛風險的機制、被禁駕照後無安全路網可行。缺回訓課程 暑假的駕訓班是旺季,模擬道路上滿滿都是來考照的汽機車用路人,絕大多數是剛滿18歲的成人。不過,今年暑假台北市的機車駕訓班多了一個族群:「老司機銀髮族」。 台北市區監理所與駕訓班業者合作,規畫專屬長輩的「高齡駕訓課程」,從6月28日一直到8月底,共計5梯次課程。學員年齡從40幾歲到80幾歲都有。 「課程重點擺在壞習慣的矯正,以及落實與更新最新交通法規。」大台北駕訓班業者黃飛發表示,銀髮騎士雖然用路經驗豐富,但是有許多騎車壞習慣,例如騎乘時雙腳打開至機車外側、催油門的同時手放剎車桿、不清楚交通法規等。 第一堂課程是目測檢視機車狀態,包括胎紋、胎壓、輪胎裂痕、輪胎製造年限、煞車鬆緊,以及車子6樣燈照是否正常照明。「並非叫駕駛人當車行老闆,」機車駕訓教練曾俊穎表示,對機車有基本認識可避免爆胎、雨天打滑等車禍事故發生。教練教完,學員當場牽著自己的車子檢查,的確發現有胎紋已經快消失不見的狀況,相當危險。 除了檢視機車與玩交通法規桌遊外,上午帶著長輩在模擬道路上練習正確剎車跟S型轉彎技巧;下午騎上道路來場總複習。整天總計8小時課程。 來上課的劉先生已77歲,「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機車駕訓班,教練費用也很高,就朋友練一練這樣。」另一位66歲的謝生表示,自己民國67年左右開始騎車,「年輕時一群好朋友一起在地上畫圓圈練習,再去監理所考試。」 上課的長輩們,受訪時有志一同地表示,上課後才發現許多法規都一知半解,甚至「我們以前年輕時沒有車流量沒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多類似機車待轉、迴轉的設計,」所以常常單純的騎過去,違法而不自知。 長輩們的考照與用路經驗顯示出早期駕訓制度的缺陷,沒有受過正確駕駛行為的教導。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台灣道路設計日益複雜,交通法規與日俱增,長輩們過去考的筆試題目早已不敷使用。 然而,2017年政府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這項制度,並沒有任何強制力,必需經由舉報或者被違法開單時,才可能發現沒換照的狀況。另外,該項制度也沒有設計回訓課程,協助銀髮騎士更新最新交通法規。 根據統計(表1),台灣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占比63%,受傷人數占比高達85%,是所有交通工具事故第一名。其中,高齡者機車事故人數與占比年年攀升,106年高齡機車事故死傷數為29409人,112年上升至52689人,死亡人數占比從31.8%上升至37.3%。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高齡騎士事故預防更顯急迫性。 無篩檢高風險機制 68歲的陳先生指著地上的「停」標線說:「以前看到這個不會停,頂多減速慢慢騎過去,現在才知道車子一定要停。」另外,以前車子都騎在15公分的路面邊線外,也就是路肩,「以前我的感覺是車道是給汽車走的,不是給摩托車騎的,」劉先生表示,上過課後才認識到,車道是同時給汽機車使用的,騎在路肩是違法的。 劉先生上的課程是「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由王詹樣公益信託贊助,成大公衛系特聘教授李中一與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陳郁婷主持。 該計畫邀請了91位平均年齡72.6歲的阿公阿嬤騎士們來上課,其中,20%自訴目前沒有有效機車駕照,例如從未取得駕照、駕照類別與實際騎乘不符、75歲未換照等等。 該計畫的特色之一,是結合職能治療。陳郁婷表示,騎車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視力、認知、反應、平衡、肌肉力量等功能,都可能會受到自然老化,或者疾病藥物等影響,」讓長輩察覺自己身體哪邊有狀況以及退化情形有其必要,尤其有些退化是漸進式的,例如眼睛視力,甚至許多慢性病的跡象早期並不明顯。 如果長輩自己無法覺察身體風險,那有誰能呢?像是「職能治療師明明知道來復健的患者並不適合再駕駛,但是台灣並沒有通報機制,」陳郁婷指出,國外已透過不同方式找出高駕駛風險者,「例如訓練醫師、護理師、社工等,他們有醫療知識,也在臨床看診,可以馬上通報監理單位該病患不適合再駕駛。」建立篩檢高駕駛風險機制有其必要性。 無安全路網可行 「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另一個課程內容是帶著長輩觀察自身居住社區的道路設計與風險。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指出,「很多車禍事故都發生在自家附近,某種程度反映大家因為太熟悉環境,開始鬆懈。」 帶著長輩觀察道路風險時,曾德平發現「長輩們習慣了!」導致有風險、甚至有危險而不自知,就容易發生事故。課程帶領長輩觀察也覺察為何這條道路這樣設計、有多少方向的來車、哪裡有視線死角、標線的意義等。 但是對於道路本身設計就有問題而衍生出的危險,「他們也無可奈何,沒辦法改變什麼,只好自己小心一點,這也符合政府對國人的教育『馬路如虎口』,自己要負責,」曾德平認為,這種教育將責任全歸咎於個人不小心、不注意,而忽略路設計不佳的環境及制度性問題。 道路環境設計不佳也會讓長輩無法放下駕駛行為,「我一旦被判定不能騎車了,該怎麼辦?」陳郁婷觀察,在台灣騎車開車是順的、是舒服的,可是走路不舒服,騎樓被雜物占用、變電箱擋路,甚至許多道路根本沒有行人道,「沒有安全便利的交通方案,長輩最終還是選擇騎車開車,甚至無照駕駛。」 曾德平觀察,台灣公共運輸路網並不發達,擁有「行人地獄」稱號的台灣也不適合走路,種種因素導致被判定不能駕駛的人無法安全便利的出門,「唯有讓民眾相信公共運輸服務是方便、安全又好用的服務系統的時候,民眾才會慢慢地放棄私有車,而不是期待民眾先放棄私有車,政府再來慢慢做公共運輸路網。」 公共運輸不友善、道路環境不提升,騎車開車成了長輩相對便利的交通選項時,所有用路風險也就被迫歸咎於個人責任。然而,隨著老化程度、疾病影響與歲月的流逝,高齡騎士們還能承擔多少用路風險?
#道路
#交通
#公共運輸
#高齡
#機車
邱惠恩

2024年8月4日

130
什麼是隱形受災戶?關心花蓮震後弱勢族群!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除了受地震影響的直接受災戶之外,花蓮還有許多民眾,是因為地震之後觀光客不來,間接失業,影響到家庭生計。為了協助這群隱形受災戶,有學校申請就業機會,幫助失業家長;社福團體也開出新職缺,招聘震後失業的人。期待未來能夠藉由重建家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天災臨工措施啟動 能否轉為穩定人力資源? 遭逢突如其來的天災巨變,花蓮許多依靠太魯閣觀光產業為生的家長們,面臨失業困境,連帶引發其他隱憂。 花蓮崇德國小校長謝易成表示,地震之後,校方想到家長失業的問題,這是一個全面性的問題。如果沒有照顧好家長的經濟狀況,最大的受害者會是孩子,因為有時候父母親因為經濟的緣故吵架,孩子可能會目睹家暴,甚至受暴。所以校方一直在思考,怎麼樣以學校為主,去推動一些相關的政策。 震後兩週,勞動部提出專案就業補助計畫,啟動天災臨工措施。崇德國小將申請到的名額,全數聘用失業的學生家長。 謝易成校長觀察,很多家長臨時找不到工作,還好這份專案工作現在延長到十月底。可是萬一整體狀況沒辦法馬上復甦的話,是不是十月底以後又會出現一波失業潮。 震災補助雖立意良善,但也有挑戰。同樣為學校申請專案名額的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提出他的見解。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分析,因為這次地震受影響的家長,他們以往都從事觀光服務業居多,所以校方雖然有這分美意,可是他們可能有自身的考量,比較不願意來申請這類暫時的工作機會。 天災發生,就業環境條件的限縮,讓賴媽媽想透過工作,翻轉家庭經濟的想望,困難重重。除了物資與急難救助,賴媽媽更期待的是能夠自力更生。(圖/獨立特派員) 「主動廚房」主動出擊 攜手花蓮家扶中心助弱勢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來到了花蓮的「主動廚房」,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陳守實,是主動廚房的創辦人,這個機構專為脊髓損傷的傷友提供就業機會。不靠募款,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 地震後,主動廚房與家扶中心合作,捐助自家產品給受扶助家庭。除此之外,陳守實也決定開出職缺,招聘傷友以外的一般員工。 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認為,花蓮這次0403地震造成非常深度的影響,很多旅宿、餐飲業的從業人員失業了。所以既然主動廚房有這個空間,再加上目前傷友的產能不足,在這個狀況下,是不是可以提供5個工作名額,給因為地震失去工作的失業者。 透過工作養活自己,讓傷友重拾尊嚴。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更讓他們長出自信。 主動廚房員工歐淳友坦言,經過這次地震,傷友不再只是接受幫助的那一方,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主動廚房以工代賑,提供花蓮受地震影響的弱勢族群就業機會,協助隱形受災戶。(圖/獨立特派員) 公民團體籲審慎評估重建方向 集中資源助復甦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裡,一棟大樓空地整齊排放各種民生物資,並標出不同價碼。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說明,這些物資不是因為地震發生去募來的,是本來就有一個民間的防災系統在運作。其實受地震影響的不是只有受災戶,也有很多人收入減少。所以好人會館把這些物資進一步轉換成共同購買,像是花蓮的單親家庭、身障家庭,或者工作收入受到影響的人,都可以用比市價低廉許多的價格購買取得。 從事公民運動多年的黃榮墩,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投入救災。面對目前以振興觀光產業為主流聲音的花蓮,他提出了另一種角度的思考。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認為,當這個地方受災那麼嚴重,大量的經費就會進來重建。全部的人力、技術、知識,都要從觀光、旅遊、服務的角度來導引和切入嗎?要重建家鄉的這些經費,哪是觀光規模能比的呢? 時至今日,花蓮餘震仍然頻繁,極端氣候下出現的強降雨,也為花蓮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不小衝擊。重建家園的路還很遙遠,重新評估災害規模,將資源導入需要的地方,將是嚴峻的下一步。 林元凡/編輯
#弱勢
#花蓮
#受災戶
#強震
#地震
黃郁婷

2024年7月30日

100
蘇花公路搶修難,花東交通議題再掀討論!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蘇花公路是花蓮往北唯一的聯外快速公路,三個月前地震發生後,多處路段嚴重落石坍方。道路中斷,影響的不只是居民返鄉不便,更衝擊當地的產業經濟,這條公路的未來,再度引起關注。而每次交通受阻,政府就會協調船舶代為疏運,如果宜花之間設置一條常態性的海上航線,可行嗎? 花蓮強震 蘇花公路災情嚴重 今年4月3日,花蓮外海強震襲台,當下造成台灣重要的東部運輸道路—蘇花公路,多處路段嚴重落石坍方、路面裂開毀損,因而中斷。當花蓮往北唯一的聯外快速公路災情嚴重,影響的不只是居民返鄉的不便,也衝擊當地的產業經濟。 搶通道路的壓力,落在第一線工程人員身上,第一時間要先把道路封閉,還要引導車輛離開公路。 公路局南澳工務段段長劉錦龍說:「蘇花公路是花蓮往北唯一道路,也是最重要的道路,他們的經濟還有醫療,都透過這條道路運輸。我們想辦法要怎麼在最短的時間,搶修到至少車輛可以通過。」 複合型的災難,增加搶修工程的難度,第一線工程人員努力搶通,好幾天都沒有回家。 以搶通讓小車輛行走為目標,用日治時期的舊橋道路做吊鋼便橋,兩天內讓小車通車。(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的數據顯示,主震結束後的一個月內,餘震次數高達1356起,規模5以上的有488起。頻繁的地震鬆動土石,為蘇花公路沿線的地質環境,帶來不小改變。 劉錦龍段長說:「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在和仁到崇德這一段,以前都是綠油油的一片,現在都是光禿禿的。透過空拍機發現,真的是慘不忍睹。」 花東交通建設難題 災害警示系統可行嗎? 除了搶災能力與時俱進,建置完善的災害警示系統,則更為迫切。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比如說利用無人機也好,或者是先進的偵測設備。當偵測到有落石或土石流風險的時候就預告,這個都是因應極端氣候必須要進行的方式。」 公路局南澳工務段工程人員江漢源說:「地震沒有辦法預警,這條路很常有落石,真的要設預警,它也不一定掉在那個地方,這個就是工程上的困難。」 強震發生距今已經三個月,除了地震帶來的損壞,每逢大雨就發生土石流的災情,也讓施工人員疲於奔命。不過,施工期間必須實施交通管制,卻引來民眾的抱怨,工程人員很無奈。 自1990年開放雙向通車以來,蘇花公路一直扮演花蓮重要的經濟命脈角色。震後補強修復的工程還在持續,強降雨造成的新災情不斷發生。花東地區的公路建設議題,再度引起關注。 公路局南澳工務段段長劉錦龍說:「除非把整個明隧道都做起來。可是它畢竟還是屬於山區道路,沒有那麼便利,蘇花改才是將來解決問題的方式。」 利用災害潛勢地圖功能就能看出,蘇花公路沿線地質環境潛在的高度風險與不穩定性。(圖/獨立特派員) 開發建設,勢必對環境造成影響,其中的平衡該如何拿捏?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相關的路廊要避開地質的敏感區,甚至文化的敏感區,讓它有韌性之餘,也兼顧了環境保護。」 新臺馬輪緊急支援 蘇花海上航線是否符合效益? 403強震後,蘇花公路中斷,許多居民與旅客受困花蓮。為了疏運人潮,交通部緊急調派新臺馬輪,3天總計開航8航次,疏運旅客647人,各類車輛514輛。 雖是臨時接獲任務,去年才剛啟航的新臺馬輪,其實已做好準備。(圖/獨立特派員) 以往,花蓮地區只要遇到天災,交通中斷,以船舶代為疏運是政府常見的應變措施。那為什麼不在蘇澳到花蓮之間,設置一條常規的海上航線?航運公司總經理蔡宗勳表示,只有在蘇花公路中斷時去支援,並不符合效益。 營運成本昂貴、使用率不高、區域交通建設的不完善,都是原因。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也有影響。陸上交通建設面臨自然天災的風險,與日俱增,四面環海的台灣,對於航運發展,是否應該從不同角度思考?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建議,即使不把航運當成客運的主力,也應該把它變成重要的貨運管道,當公路、鐵路中斷時,至少物資可以輸送。在思考整個運輸系統時,不能夠僅從客運的角度來看。 高速開發的衝擊,犧牲了環境,同時也開始反噬人類。蘇花公路雖災害頻仍,迫使人們必須停下生活腳步,但或許也是一個人與環境尋求共存共榮的契機。 黃郁婷/編輯
#交通
#蘇花公路
#返鄉
#交通規劃
#天災人禍
黃心亮

2024年7月30日

124
傳統美食老店掀起歇業潮,業者遭遇哪些困境?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小吃一直很受國內外觀光客的喜愛,但根據統計,台灣小吃、食品及飲料攤販,5年來大減了23%。生意好的小吃店,為何會後繼無人?觀察現今餐飲環境,消費者會要求食材、CP值,加上外送平台又多,這些都衝擊到老店的經營。老店如果要傳承,困境該如何解決? 小吃攤販數量創新低 老店為何後繼無人? 台灣飲食的多元性聞名國際,而傳統小吃更是底蘊。但小吃老店歇業、傳統美味失傳的事件,卻時有所聞。 從歷年台灣攤販數的變化來看,主計總處的數字顯示,民國107年開始,攤販數量呈現負成長,到了112年6月底,攤販剩下23.3萬攤,創下統計以來新低。 有口碑的小吃老店歇業,令許多老顧客扼腕,不過也有人好奇,這些有招牌紅利加持的老店,為何後繼無人呢?其實,老店要傳承下去,並不容易。 這家台南超人氣鴨肉焿,是45年老店。如今站在第一線控場的,是30歲的二代接班人啟亨。(圖/獨立特派員) 小吃老店第二代啟亨說:「爸爸身體有些狀況,我那時候也還在念大學,就決定休學,回來家裡開始做。」 二代接班,談何容易。即使啟亨小時候常陪父親做生意,但如何扛起一家店,他幾乎是從零開始。如今,他能俐落、熟稔地做出美味餐點,弟弟啓銘也成為他的得力助手,老客人回籠,還吸引許多新饕客。 二代接班 老店光環背後的壓力 其實,啟亨接班10年來的壓力很大,店內牆上貼了以往媒體來採訪的照片,這是老老闆輝煌的成績。 啟亨說:「一開始真的是認同度的問題,大家會想說,一個年輕人回來做,第一個問題是怎麼會突然回來,然後就會覺得說,做的味道是一樣的嗎?」 好味道是小吃店最核心的價值,已退休的父親還是很關心餐點品質。不想讓客人失望的啟亨,花了很多心力跟爸爸學習,想出辦法記住爸爸的好味道。味道不變對接班人來說,只是基本壓力,更難為外人所道的,是複雜的心情。 啟亨說:「你做得好,好像是應該的,沒有人特別稱讚;但是做得不好就會被批評,光這個招牌就有一個壓力在。」 老老闆特別示範切鴨肉,指導半接班的啓銘,希望啓銘能學會真功夫,因為他即將像哥哥一樣,成為全職的接班者。(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接家業,可能得放棄夢想,這也是很多小吃老店後代,選擇不繼承的原因。原本是扯鈴教練及表演者啓銘,還在摸索扯鈴和家族事業的平衡。他說:「我還是會想要做我想做的事情,不想被永遠綁在這邊,所以我才會選擇上完課再回來繼續忙。」 飲食消費市場改變 老店美味如何延續?   其實,小吃店二代不願意接手,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飲食消費市場改變,是更困難的狀況。週六傍晚的寧夏夜市,有家臭豆腐店早已開賣多時。店裡的總指揮李啟榮是第三代,二十幾年前,李啟榮突然辭掉外商公司的工作來接班,父親很驚訝。 父親李秀男說:「我期望第二代不要再走老爸這一條路,真的很累。以前的生意非常好,甚至會做到凌晨兩、三點。」 不過李啟榮卻覺得,爸爸辛苦撐過來了,希望能繼續再發揚、延續下去這個傳統又好吃的產業。20幾年來,李啟榮和其他小吃老店的接班者一樣,歷經了傳承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壓力,也用新概念來經營這家老店。 李啟榮說:「餐點的流程標準化,還有品牌化,讓客人見識到這個Logo,會想要進來。」 李啟榮把店面裝潢得明亮舒適,牆面上貼了老店的故事,讓老店的文化傳承下去。(圖/獨立特派員) 李啟榮不僅做多元化經營,還努力研發各種不同口味的餐點,這些都是為了跟上飲食消費市場改變的腳步。尤其今日飲食選擇多元,消費者的資訊取得管道也更多。產品競爭還要兼顧行銷之戰,往往也是降低後代接班意願的原因,而老店經營現今面臨的挑戰,甚至比上個世代更多。 台灣缺工的壓力也衝擊小吃業,如何幫助小吃老店傳承,經濟部提出策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說:「經濟部有一個協助小型店家的雲市集,上面有很多不同的數位工具。業者想要有顧問進去輔導,我們會根據他的需要,由顧問提供他專業的輔導協助;資金負擔比較辛苦的話,也有貸款方案。」 小吃老店要能成功接班,其實不簡單。政府相關單位若能加強輔導,讓經過淬鍊的美味持續飄香,台灣人也更有口福。 黃郁婷/編輯
#食安
#餐飲業
#觀光
#餐飲
#世代傳承
黃心亮

2024年7月30日

109
鋰電池火災頻傳,安全使用指南看這邊!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上個月南韓發生鋰電池工廠大火,奪去23條人命,震驚全世界。台灣每年也都有100件左右的鋰電池火災。當我們生活從手機、電腦、行動電源到交通工具,都已經離不開鋰電池,如何安全使用顯得格外重要。一起透過拆解鋰電池,來了解它的危險性,以及如果發生起火意外,該如何應變。 充電到一半突然起火?鋰電池暗藏危機! 在台灣,鋰電池火災頻傳,手持電風扇、行動電源裡面多數都是裝著18650鋰電池,有的是插著電源充電卻突然起火,還有微型電動二輪車在沒插電的情況下突然開始冒煙,爆炸燒起來。 台灣鋰電池火災從2020年開始,突然大幅增加,每年都有100件上下,2023年發生91件。(圖/獨立特派員) 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長林金宏說:「鋰電池的燃燒反應非常猛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有毒氣體,它本身會產生氫氣,所以不需要外來氧氣的供給就會持續擴大。」 專家實地拆解,各種鋰電池是由一顆一顆的小型電池焊接而成,裡面一片正極、一片負極,中間夾著電解液,一層一層疊起來,而在電解液中間,還有一層保護安全的隔離膜。 明志科技大學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副教授黃道易說:「灰色隔離膜破掉或損壞,銅枝晶就會跑出來,貫穿在正負之間,就容易形成短路。」 鋰電池起火有多危險?意外發生如何自救? 鋰電池雖然都有外殼保護,但受到撞擊或穿刺,都可能導致內部的隔離膜破裂。尖銳的工具一戳,鋰電池就開始冒煙,代表內部已經短路,而電池角落以工具破壞,模擬重摔在地,也立刻噴出電解液。 電解液活性大、洩漏就會產生氧化反應,並釋放大量的熱,鋰電池持續升溫達到熱失控狀態,到底有多危險,專家也以高壓強制充電來模擬。 鋰電池先爆炸、冒火,看似熄滅後繼續通電,又會反覆燃燒,從淺層的慢慢燒出去,熱蓄積到極限值後,在第25次時整個大爆炸。(圖/獨立特派員) 透過熱顯像儀顯示,燃燒期間最高溫達到555˚C,這時候要如何滅掉這小小一顆電池的火?明志科技大學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副教授黃道易說:「最好是整個丟下去水桶,讓鋰類電池直接在水裡面覆蓋掉。」 但如果是很多顆鋰電池起火,就別嘗試想自己救。台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股長鄭楷譯表示,如果鋰電池是一整組的,裡面可能有數百顆組裝成一個鋰電池組,一旦起火了,導致現場有大量的氣體、火焰冒出的話,建議大家以避難逃生為優先。 生活中離不開鋰電池 正確使用很重要  鋰電池火災常常一發不可收拾,不過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長林金宏卻表示,傳統的滅火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因應它了,但現在的教育訓練,在這一塊幾乎是空白的。 台灣也有鋰電池製造廠,也有鋰電池倉庫,但依規定只有電解液屬於危險物品,達到一定量必須依法申報。但如果電解液製成了鋰電池,就變成一般性商品,存放不需要申報,由廠商自主安全管理。工廠或倉庫大量存放鋰電池,如何保持安全間隔,發生火災時員工又該如何應變,目前沒有任何規範與指引。 兩年前台灣發生了電動車車禍,也燒出了電動車如何滅火的難題。根據國外文獻,電動車一旦燒起來,至少需要75公噸的水才足以滅火,等於可以給一般人持續淋浴312天,而消防員們擔心的不只是耗水。 台北市消防局隊員黃煜程說:「電池釋放出來的高熱,可能對我們有影響或是會爆炸,而且因為電池都是化學物質,會釋放有毒物。」台北市防災演習時,試過用大型滅火毯,阻隔氧氣,幫助電動車滅火;台東則計畫用擋水板圍成水池,把電動車泡進水裡。 為了對付電動車火災,台北市消防局引進穿刺式滅火系統,把它推進車底,就可以在8公尺外遠端控制救災。(圖/獨立特派員)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鋰電池,到底該如何使用才安全?台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股長鄭楷譯說:「充放電的情形下,要在通風、散熱良好的環境去作業。要避免鋰電池有碰撞、擠壓或者長期的震動。」 鋰電池如果已經膨脹或異常發熱就很危險,而且切記不要充電一整夜,也要符合正確的充電規格。如果電池異常發熱,甚至出現膨脹、變形,需要妥善回收處理,千萬別把電池直接丟進垃圾桶。 購買帶有鋰電池的電器用品時,可以認明標準檢驗局的合格標章。(圖/獨立特派員) 當鋰電池已經無所不在,這些選購、使用以及發生意外時緊急的應變須知,不只攸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也是公共安全不得不面對的新難題。 黃郁婷/編輯
#火災
#鋰電池
#公共安全
#智慧型手機
#防災
黃心亮

2024年7月21日

103
台灣也有防災士,提升民間防救災能量!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台灣除了地震之外,還有風災、水災的考驗。面對多樣的天災,民間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尤為重要。台灣在2018年,就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可以在事前協助防災,真正發生災難時也可協助民眾緊急避難,甚至擔綱救援工作。到底什麼是防災士?他們對防災、救災又能帶來哪些貢獻? 借鏡日本 台灣引進防災士制度 防災士–是當民眾遇到災害時,有能力去協助、處理的人。 台大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柯凱元說:「防災士制度,當初在日本是因為災害發生,有很多熱心民眾希望能夠到現場幫忙,但這些民眾不一定受過專業訓練,所以日本就建立這樣一個制度,希望培訓比較有專業技能、觀念的人員,在災區現場可以實際投入公部門來救災。」 1995年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規模7.3的阪神大地震,傷亡人數逼近5萬人,災後調查發現,大約有35%的民眾是自行脫困,32%是在家人的協助下逃出,另外有接近3成是透過鄰居或朋友的幫助才逃離災難,奠定後來自助7、互助2、公助1的災害防救法則。 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祕書黃弟勝說:「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日本人更發現,複合型災害更危險,它結合了海嘯、地震、核能災害。第一時間政府幾乎沒辦法即時救援,要靠居民本身跟鄰里間的互助。」 日本的經驗,確立了防災士的重要性。台灣在2018年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設計了證照課程,為期2天15堂課的培訓,有對各種災害型態的認識以及應變訓練,甚至將來可以做為種子教官,推動社區的防災。 這是一場為期兩天的培訓課程,所有參與的學員,都是為了考取防災士證照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防災士走進社區 成為民間救災生力軍 這一天,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的自主防災守衛隊,趕著在汛期前,預先進行里內的防汛工作。穿上防災士專屬的背心,同時分發各種警戒工具,守衛隊成員輕車熟路地前往防汛重點地區。 依序爬上溪邊坡堤,隊員們沿著狹窄的邊坡前進,也沿路觀察溪床及堆積物的情形,清除岸邊可能掉進溪床的雜木。(圖/獨立特派員) 掩藏在林蔭中的河床,沒有溪水的痕跡。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自主防災守衛隊大隊長陳專森說:「如果發生豪大雨的時候,山上的水、兩邊的水就會沖進潛勢溪流,往下游流過去。」 巡視完潛勢溪流,隊員們順道拜訪附近的保全戶。保全戶是水保署管理潛在災區民眾的用語,代表居住所在地是水災高風險地區,也是災害發生時首要的撤離對象。 貼上守衛隊貼紙,平常用來載送關懷對象的復康巴士,在災害發生時就變身撤離專車。(圖/獨立特派員) 騎行在里內的巷弄中,除了巡視治安環境,也同步檢查巷弄間是否留有足夠消防救災空間。除了平時的巡視,一旦出現災害警訊,防災士就會上線執行任務,這完全仰賴平時就已經組織計畫好的分工表。有了事前的分工,一旦需要動員,每位防災士就能立刻執行各自的任務。 台灣防災士數量有待提升 政府民間共同努力  防災士課程培訓結束後,學員必須通過考試檢核,才能拿到防災士的證照。在日本,法令明定包括大樓保全、大眾運輸駕駛、商店店長等特殊職業,都必須取得防災士資格才能擔任。 在台灣雖然沒有針對職業設下防災士資格的規定,但與防災相關的職業型態卻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在求職網站上輸入防災關鍵字,出現許多不同職業類別,主要都與環境場域的安全管理有關。人力銀行業者分析,相關職缺介於500到600個之間,平均月薪則在4.8萬的水準。 要經過培訓及考試才能取得的防災士證照,在台灣偏向志工性質,來參加的學員大部分都有防災或救災需求的背景,或是為了學習社區防災而來的里長。 台灣防災士制度建立以來,截至2024年6月為止,全台約有2.8萬名防災士。為了提升民間自主防災能力,新北市採取自籌經費,讓參與民眾不用負擔3000元培訓費用的策略,鼓勵市民參與,預計要在2026年之前,完訓至少1.5萬名防災士。 防災士測驗必須同時通過術科實作以及筆試檢核,才能拿到證照。受訓者交出寫好的試卷,每一張試卷背後,都將是民間防災、救災的生力軍。日本從2003年開始推動防災士證照制度以來,目前已經培養了29萬位防災士,以人口比例推估,總人口約為日本五分之一的台灣,大約需要5.8萬位防災士,目前距離這個數字還有3萬的差距,有賴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 黃郁婷/編輯
#防災
#颱風
#水災
#防災體系
#天災人禍
黃心亮

2024年7月21日

113
賦予廢棄材料新生命,還能創造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廖怡芬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桃園有一群人,以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齊心幫助物品重生。 報廢品變身實用手機座 木工師傅如何賦予新生? 在桃園市木匠的家工作室裡,一邊是經驗豐富的木工師傅、一邊是年輕的設計師,兩代經驗互相激盪、傳承,呈現出既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作品。而讓他們陷入激烈討論的,是一個看起來小巧可愛又實用的機器人手機座,它可是利用廢棄的海運集裝箱,經過師傅巧手塑造而成的。 木工師傅李世淼表示,廢棄海運集裝箱送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很多用來釘報關文件的釘子。因此,工作人員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釘子拔掉,再進行後續處理。 接著進入刨光,讓木頭的表面變得潔淨如新。然後分別裁切成實際體積要用的大小,才能進入打磨。原本是要被廢棄的木頭材質,不一會兒工夫,有個機器人的頭型出現了。而組合後就像變魔術一樣,廢棄木料或舊木作家具,在即將進入焚化爐前,被賦予新的任務。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副總幹事許筱婷指出,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習、物修惜」為所有服務的核心宗旨。希望人可以休養而學習,物可以修復而珍惜,讓人與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 協會大量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人和物都找到了新生命。 大熱天下,大家揮汗如雨,從貨車上搬下來的,是一件一件的希望。因為家裡有舊的木作家具想要淘汰,協會就會去回收,載回來細心整理。(圖/獨立特派員) 環保就從設計開始 再生衣物也能引領潮流 再生木作團隊,其實都是企管相關科系的背景,因著自己的興趣,也因著一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濃濃人情味,聚集到這裡。他們堅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作品,串起人與物的溫度,創造循環經濟。 木作設計師鍾麗芳坦言,會接觸到木匠的家,是因為自己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沒有辦法像以前那麼大量接案。但是對於木工,仍抱持獨特的情懷,甚至秉持著「好的環保就是從設計開始」這樣的創作理念。 同樣讓物品重生的,還有這裡的衣作坊。再生衣作坊的年輕組長,原本連剪刀都不會拿,但因為對服飾有興趣,現在也加入了設計製作的行列。 再生衣作坊組長黃謙柔說明,再生衣物通常會有兩極的評價,像是以牛仔布、西裝褲材質拼接而成的夾克。有些人會覺得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能穿;但有些人認為視覺效果很好,穿出去會很「潮」。 衣作坊裡還有另一項挑戰,因為一般成衣是先設計,但在這裡的步驟則是完全相反。(圖/獨立特派員) 拓及教育領域 「木匠的家」建立善循環 在地的大學教授,也希望把學校裡沒辦法教的,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去落實。不只修學分、參加創作比賽,還能讓學生有親身的感受,也彌補協會的人力不足。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解釋,當初跟教育部提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就是以木匠的家做為基地,目標是要成立一座環保公益博物館。  而且,年輕人的創意無限,再生衣作坊的風格設計,甚至也參與過臺北時裝週。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以收到一萬多包的二手衣,不到一個月已經堆積出「捐衣山」。因為觀察到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的事實,協會希望再生衣作不只每件都獨一無二,還能傳遞永續循環的新價值。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 觀察,有很多民眾除了捐物也購物。另一方面,在網路平台也買得到協會的產品,而這就也形成了善的循環。 他也認為,正常的物品是生產了以後被使用,最後被丟到垃圾堆,進焚化爐,但是木匠的家把所有的物品變成一個循環。也透過這樣的工作,讓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他在木工坊,也許他在家具部,也許他在二手店裡面整理東西。 在這裡,人與物都得到重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默默為環境的永續,持續努力付出! 黃郁婷/編輯
#木匠的家
#弱勢
#環保
#桃園市
#弱勢族群
黃郁婷

2024年7月21日

94
宜蘭內城社區,邁向能源公正轉型之路!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宜蘭內城社區,運用早期的耕耘車「力阿卡」載著觀光客體驗農村風光。不過力阿卡燒柴油排放黑煙,反而汙染了農村,因此內城社區最近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要將力阿卡電動化,而且還要以水力發電的綠電,來供應電力。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如何不遺落任何人?內城社區如何邁向公正轉型? 復興農村記憶 內城社區鐵牛車成特色 位在雪山山脈腳下的內城,是宜蘭縣員山鄉中部一個典型的農村社區。依山傍水,生態資源豐富,曾被評選為「全國第一名社區」。內城目前常住居民大約1600多名,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18%。面對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內城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為轉型尋找出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鐵牛力阿卡」。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呂茂昌表示,社區的前理事長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用這種車子做為社區串聯的交通工具,變成社區產業發展的動力。社區居民古來今也說:「我們的鐵牛力阿卡體驗活動應該有20多年了,以前小時候坐這個鐵牛車,現在就像是復古,載客體驗成績還不錯。我們多弄幾台,把老人家都叫來開,不會無聊,也可以賺一點零用錢。」 復興農村記憶帶來了遊客和商機,也讓鐵牛車力阿卡以不同的姿態,繼續與居民生活緊密結合。(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除了噪音可能影響居民,力阿卡燃燒柴油會產生黑煙,也可能汙染空氣。當台灣努力邁向淨零排放,內城社區彷彿是轉型挑戰的縮影。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游錫錂說:「因為我們都是用柴油的,在內城社區跑的話,整個會烏煙瘴氣。以後用改電動的話,對這裡的空氣品質會影響滿大的。」 降低空汙危害 社區如何推動能源轉型? 將力阿卡從柴油改為電動化,就是能源轉型的第一步。宜蘭縣政府環保局長許嘉琦表示,內城社區就是一個低碳社區,結合以前的產業,推動低碳旅遊。 運具電動化的期待很美好,但符合淨零概念的綠電從哪裡來?轉型的下一步,就是運用豐富的水資源,興建微水力電廠。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力阿卡從吃柴油變成吃電,變成電動化的力阿卡,但如果電池還是由灰電來充電的話,變成只有一半的完成度。所以我們就想說跟他們合作,讓電池透過微水力的設備來充電,變成是全綠的電動載具。」 內城居民與計畫執行團隊,正在評估社區內適合設置微水力電廠的幾個案場。(圖/獨立特派員) 興建一項設施,無論大小,都會為環境以及居住其中的人們帶來影響。因此有人同意,也會有人擔心排擠原本的農業用水。微水力電廠的概念並不普及,絕大部分的內城居民並不了解它的運作方式。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現在的微水力發電,一根水管就可以拿來發電,發完的電就退回水管,只是把水管裡面原本有的能量拿掉而已。對居民來說,對這件事情是還不夠了解的,所以在溝通上是一個很關鍵的點。」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也說:「社區後續如果真的要使用微水力發電的話,考量到經營的主體性,是不是要成立公民電廠,也是在社區組織面一個滿大的挑戰。」 面對氣候變遷 公正轉型刻不容緩 透過一次次的會議與討論,居民才可能信任轉型,並產生共識。宜蘭淨零永續鏈活動執行計畫主持人王穎達說:「這個計畫與公正轉型最有關係的,就是在做政策推動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利害關係人受到影響。」 公正轉型的背景,源自八○年代環保運動興起後,與其伴隨產生的勞工權益問題,兩者之間如何互相調和衝突,而被提出的一種概念。近年由於國際氣候治理的趨勢改變,公正轉型的含義也被更廣泛的應用。台灣推動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中,公正轉型便是其中之一。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說:「面對氣候變遷,需要做出非常廣泛的經濟、社會轉型,公正轉型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我看到內城社區的活動設計是,很有意識地希望可以觸及到公正轉型。」 內城社區正在為力阿卡尋找新出路,這些減少的濃煙占了多少碳排放比例,目前不得而知,但內城的居民願意擁抱新觀念。(圖/獨立特派員) 2024年才過完一半,全球已經多國出現史上測得的最高溫紀錄,氣候變遷的問題迫在眉睫,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淨零減碳的過程中,如何避免造成新的不平等,公正轉型也在起步。 黃郁婷/編輯
#宜蘭
#農村
#環境
#能源
#生態環境
黃心亮

2024年7月14日

106
苗栗苑裡市場重建,公民參與創造決策新模式!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苑裡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但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苑裡市場的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 百年市場遭祝融之災 遺跡保留見證歷史 今年3月,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鑾轎「粉紅超跑」進入苑裡市區,突然轉入市場重建工地停駕。很多鎮民深受感動,覺得媽祖賜福給重建過程不順的苑裡市場。 2018年中秋節前夕,一把大火,吞噬苗栗苑裡市場。(圖/獨立特派員) 苑裡市場的祝融之災,衝擊到攤商及鎮民的情感及生活,擾動了整個小鎮。苑裡鎮長劉育育也表示,苑裡菜市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疊好幾代的苑裡人,也因為這個市場而匯集、有情感的連結。 災後5年半,去年12月動工重建的苑裡市場基地,廢墟幾乎已清空,只剩零星的結構,及一些燒到焦黑的木架正在做最後清除。但有些老牆不但沒被拆除,還被小心地保護著,因為它們見證了過去百年市場的輝煌,也開啟了今日苑裡市場重建的故事。這些殘跡,於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很多在地人希望能保留遺址,為後代子孫留下觀光資源。 漫長重建之路 居民、攤商從中學習公民參與 但苑裡市場重建之路坎坷,一開始的重建案,由當時的鎮公所主導,但居民認為,4年期間進度延宕,屢次陳情。 這天,許多苑裡鎮民跟市場攤商,犧牲午休時間,特別來活動中心參加市場重建的工作坊。當年為市場重建奔走請願的劉育育,現在當上鎮長,找來執行市場重建案的建築師團隊,向鎮民和攤商報告議題提案,以便採納他們的意見。 鎮民和攤商分成幾個小組踴躍討論,他們大多不曾參與公共事務,更別說在其中表達己見,但為了家鄉市場,他們學著參與公共事務。(圖/獨立特派員) 這個工作坊和一般市場重建的會議及流程不一樣,它廣邀民眾參與討論。攤商充分表達做生意的需求,鎮民也能說出對市場的期待,他們和鎮公所、建築團隊進行直接的溝通交流。 負責的建築師陳恒文說:「從一開始一對一訪談,攤商在我面前要翻桌,到不接受我訪談。走到現在,有人說剛剛的議題我不滿意、我上去講,它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經過熱烈討論後,每人都可以用貼紙投票,自由選擇想要的方案,最後以多數決定案,回饋給建築師團隊施作。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決策過程更公開透明且周延,也讓鎮民自己決定,家鄉市場要蓋成什麼樣子。 中繼市場生意不如預期 重建過程面臨重重挑戰 為了讓市場保有故事性,目前市場工地擺了一個用災後木材搭成的屋架,還原舊市場的樣貌。但建築師陳恒文也表示,為了避免對歷史建築物造成損害,蓋新市場的時間,至少多兩倍到三倍以上。鎮公所承諾,新市場將於2025年完工,但在這之前,大家的生活怎麼辦呢? 距苑裡市場約300公尺處有個中繼市場,讓原市場內的攤商臨時進駐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中繼市場空間寬敞,還有油水處理設施,環境比一般傳統市場好。只是,自今年3月中繼市場落成至今,魚販上架的魚貨少了許多,一旁的熟食攤老闆娘,也在等客人上門。市場攤商甘小姐說:「沒什麼人潮,目前來買的都是一些老顧客。」 與其保留歷史建築,有攤商訴求趕快蓋好就好,縮短他們在中繼市場做生意的時間。尤其,中繼市場的乾貨區蓋在另一條街上,民眾採買不便,無法達到市場關鍵的結市群聚效應,大家生意都零星。其實,原有攤商遷進中繼市場的並不多,因為火災後,沒有及時蓋好安置的中繼市場,大家只能自尋活路。有些攤商先選擇在較熱鬧的路邊擺攤,就沒再進駐較沒結市的中繼市場,而有些攤商也早已找好店面另起爐灶。 因此有人擔心,就算新市場能如期完工啟用,未來招商可能會有問題;另外,攤商也關注新市場的使用規則,尤其苑裡市場和不少傳統市場一樣,有攤商將攤位加價轉租的問題。攤位的規格和位置,也是大多市場重建時,攤商最在意的事。 雖然重建過程困難重重,但這一把火也燒出了苑裡人的凝聚力,讓傳統市場這個公共設施,不只有買賣功能,更寄託了鎮民對家鄉的認同跟期待。苑裡市場浴火重生的故事,應該能給其他正在重建或轉型的傳統市場一些啟示。 黃郁婷/編輯
#觀光
#市場
#設施
#公共建設
#建築
黃心亮

2024年7月14日

131
簡靜惠文化播種半世紀,致力推廣台灣閱讀活動!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在台北,洪建全基金會為大眾舉辦讀書會,歷時三十年,持續不懈、聚集人群,透過閱讀與世界連結,幕後推手就是七○年代台灣十大企業家之一洪建全先生的長媳簡靜惠。而不只民間推廣閱讀,文化部也推動創新書市、市集,一起來深入了解,官方與民間如何推廣閱讀。 講者「比武過招」愛書人齊聚分享經典書目 求知若渴的人們相聚於週五夜晚的「敏隆講堂」,室內一張張課桌椅早已坐滿。 坐在台下聆聽的作家焦元溥表示,他喜歡這種演講是因為敏隆講堂找到非常好的策劃人–詹偉雄,身為演講者,就會知道自己需要全力以赴。這類型的演講,像是一場比武大會,同一個題目,大家從不同角度切入。 台上資料豐富,侃侃而談;台下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擔任策劃,邀請10位名家共讀經典小說,也擔任第一講的講者。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分享,她很佩服詹偉雄講《燈塔行》,怎麼有人讀得那麼細。還有最近聽他講《安娜‧卡列尼娜》跟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她坦言自己很喜歡村上春樹,但仍不禁讚嘆,詹偉雄的分享內容怎麼那麼豐富、看到的切入點那麼多! 身為台灣松下電器創辦人洪建全的長媳,當年新婚的簡靜惠很快就發現關心社會教育、文化是她一生志業所在。 簡靜惠回憶當時,夫家認為取之於社會、回饋社會,她的公公洪建全很有這個觀念。因此她提議何不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可以把對社會關懷的心,好好地實踐。 投身社會教育推廣50年。3年前退休、交棒的簡靜惠,去年小中風,認真休養、復健,重出江湖受訪,只因推廣閱讀。(圖/獨立特派員) 藝術家的啟蒙地之一 名導演李安也曾到訪! 簡靜惠以1971年創立的基金會為平台,以非營利組織的本質,積極回應時代所需,影響了各領域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曾文娟透露,早期李安、李宗盛都會來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曾經借用那邊的場地、機器來聽音樂。 支持台灣眾多文化活動,也自己辦雜誌,台灣第一本閱讀指南《書評書目》,開啟了文學評論的先聲。爾後,1995年成立敏隆講堂,對大眾舉辦一系列免費名家講座,推動人文通識教育,也紀念早逝的丈夫洪敏隆。簡靜惠把丈夫留下的遺產,大半捐給基金會,讓基金會運作源遠流長,不受募款壓力影響,不受單一企業贊助,限制走向。 當年拉風時髦的家電,頻繁在台灣第一本書評專業雜誌上刊登廣告,支持運作。(圖/獨立特派員) 深化大眾閱讀習慣 公部門如何挹注資源支持? 有人說網路是閱讀的殺手,但網路也提供多種便利,可以開闊地看待閱讀的載體、空間與取得書籍的管道。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楊婷媜觀察,進圖書館閱讀的人還是很多,印象中有一億多人次進入圖書館,紙本書、電子書的閱讀量也都持續成長。而文化部這幾年推出創新書市,也一直在鼓勵創作,或是鼓勵閱讀。 文化部自2013年起,為了創造大眾與實體書店相遇的機會,提升閱讀的習慣,獎勵實體書店串聯,辦理創新書市計畫。 楊婷媜司長表示,今年文化部主要是增加了實體書店推廣活動的經費,希望實體書店可以成為地方的微型文化中心。微型文化中心可以辦任何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成為人潮聚集的地方。因為文化中心不見得每一個地方都有,可是小型的、有特色的書店,是在地都可以去做的。 有人說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在這個時代閱讀,不需拘泥於傳統的讀書。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認為,大眾潛在的觀念裡,把閱讀跟讀書弄得太嚴肅了。閱讀的層面不需要侷限於教室裡、書本裡,他希望把閱讀當做是對人生的學習,來擴大它。 閱讀社群與同溫層是推動閱讀活動最大的力量,民間與官方齊力播下文化種子,希望更多人主動翻開一本書,展開屬於自己在字裡行間的豐富旅程。 黃郁婷/編輯
#文化
#獨立書店
#閱讀
#文化活動
#電子書
黃郁婷

2024年7月14日

128
台北市北投溫泉廢水流入河川,嚴重影響生態!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泡湯風氣越來越盛行,溫泉廢水會排放到哪裡去呢?北投的南磺溪和磺港溪,正承載著這些溫泉廢水。這幾年學術團體在兩條溪進行研究,也發現河川酸化,改變了物種。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要求中央到地方的主管機關,應該要改善酸性溫泉水破壞生態的現況。 酸性溫泉廢水排放量大 污染防治遇上困難? 全台灣的溫泉廢水依照溫泉法可以排放入溪,但是就屬台北市北投的廢水對環境衝擊最大。因為這裡的白磺泉屬於酸性溫泉,pH值大約在3到5左右,當中的硫酸鹽導致溪水酸化,連帶影響物種的生存。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表示,酸性排放造成河川生態衝擊的話,理論上應該要把它接起來回收處理,或是供給量就不應該那麼大。以前大家沒有顧慮到排放的問題,所以供應量就隨著議員喊、隨著大家要,自來水事業處也拚業績,隨著需求不斷增加。 記者查詢南磺溪下游的八仙圳取水口,2018年的pH值在4.4到5.7之間。2019年之後,平均下降到3.5到4.8之間。與自來水處2019年開始供應行義路青磺泉的時間吻合。雖然水利署和環保局檢測,都顯示南磺溪pH值過酸,但是依照現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溫泉法,卻對酸性溫泉廢水無可奈何。 自來水處1974年開始以接管方式,供應北投地區溫泉水。不過,隨著業者和住戶越來越多,自然的火山景觀,到處布滿了這樣的塑膠管。(圖/獨立特派員) 環團籲應正視法規漏洞 維護豐富生態系! 根據溫泉法第3條,氣體或地熱都屬於溫泉,環保團體對此提出兩大問題。第一,以人為方式混合而成的溫泉,不適用溫泉法。第二,北投的酸性溫泉屬於特例,法規沒有定義相關的排放問題,公部門不能忽視這個漏洞,應該有所作為。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期盼,公部門盤點一下,磺溪從以前到現在,生態到底產生什麼問題。美川協會能夠做的就是提出–人工溫泉不適用溫泉法。 地熱谷屬於天然湧泉,青磺泉直接流入北投溪,導致溪中幾乎沒有生物,屬於自然現象。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跟著台大研究團隊往磺港溪上游走,來到他們口中的祕境,這裡有著豐富的生態樣貌。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究生陳詣璿分享,這裡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水棲的無脊椎生物,像是水蠆和石蠶,代表它真的算滿乾淨的水,才會有這種昆蟲。 磺港溪在硫磺谷之前,pH值還在6-7之間,經過泉源泡腳池之後一路下滑到5.6和3.7,和北投溪匯流之後,下游的pH值只剩下2.2。(圖/獨立特派員) 河川水質酸化嚴重 大眾泡腳池為隱憂? 另一方面,台北市政府開發了兩座免費的大眾泡腳池,深受附近民眾歡迎。泡腳池每天從早上八點開放到傍晚六點,一天的排放量大約為九十噸,一週開放六天。這些pH不到2的溫泉廢水持續地排放,直接影響溪水的酸鹼值。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蕭友晉觀察,上游是屬於野溪的系統,所以水質幾乎測不太到營養鹽,狀況非常良好。但到中下游,開始有居民以及溫泉的問題出現之後,這些屬於台灣原生種的生物就慢慢減少。取代而代之的是紅蟲、吳郭魚,或者是比較高汙染的狀況。 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應改善酸性溫泉水排放問題。水利署、環境部陸續召開會議討論,最後環境部建議,台北市政府應跨局處提出改善做法。尤其是人工調製的酸性溫泉,應該避免造成河川酸化。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科長呂榮琦表示,應該可以排放到原本就比較酸的北投溪,現在會研議如何拉管,可以讓溫泉泡腳池的廢水排放到北投溪。 未來的溫泉廢水將連接污水下水道,但是其中的酸性物質,也將衝擊整個系統,台北市政府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建議業者,排放前應進行酸鹼中和處理。只是過高的成本,若沒有政策引導,排放問題依舊無法獲得改善。 天然的湧泉,是大自然必要的承受,但是人為的開發,讓溫泉廢水排放量,越來越多。酸化的河川,消失的物種,只有人類,獲得了溫泉。
#環保
#台北市
#環境汙染
#北投溫泉
#生態環保
黃郁婷

2024年7月7日

105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偏高,數字背後的原因為何?
廖怡芬 羅盛達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孕產婦的死亡率,在2019年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2021年雖然略為下降到10萬分之14,不過和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相比,還是高出許多。在晚婚晚育的社會趨勢下,這樣的數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訊息?又應該如何透過衛教,或者擴大法定產檢項目,來預防孕產婦死亡? 孕產婦死亡率較日韓高 帶您認識生產風險! 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已經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也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生育高齡化、三高、肥胖、憂鬱,及各種生活環境壓力,都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醫界甚至認為,台灣孕產婦死亡率的數字還被低估了。 洪婉蒨一家三口,在小小的公園裡追逐嬉戲,玩得不亦樂乎,但一路走來,卻是酸甜苦辣。經歷了四次流產的洪婉蒨,第五次受孕,終於順利懷胎足月,但萬萬沒想到卻在生產時,因為植入性胎盤而大量失血,必須緊急切除子宮,否則性命不保。 正常情況下,當母親將胎兒分娩出來,胎盤也會跟著被排出,而植入性胎盤,指的是如果胎盤不正常的潛入肌肉層,輕則會有粘連性,更重會有嵌入性,最嚴重則是穿透性,增加大量出血的風險。 洪婉蒨回想懷孕過程中,超音波及各種檢查,其實還算順利,無奈卻還是碰上生育事故。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提醒,每個人都應該有這個概念,孕婦在當下看起來好好的,可是不見得身體上是好的。 死亡率恐被低估 醫師籲精確探討背後成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以每10萬名活產中孕產婦死亡數為單位來計算,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達到10萬分之16,創下了23年以來的新高。 醫界擔心,統計的數字如果不夠客觀、科學,恐怕仍被低估,若沒有確實改善,接下來恐怕將還會再創下近30年來的歷史新高。(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解釋,孕產婦死亡率的定義,是指每10萬名活產當中,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中止42天內的婦女死亡數。 婦產科醫師鄭博仁說:「孕產婦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死亡,很少去做很精確的歸類。一直以來,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最主要的死因都是羊水栓塞、產後出血這兩項。」鄭博仁也提到,這和進步國家孕產婦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統計是完全不符合的,他推測台灣的情形就是,在沒有辦法診斷孕產婦死因的時候,就歸類到羊水栓塞。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說:「最好是依照《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第24條,以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34條的精神,應該要去分析這些生產事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來提出改善方案。針對不一樣的事故以及可預防性的部分,來提出解決方案。」在不加重醫界的負擔下,了解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加以改善,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創造友善環境 密切關心孕產婦身心狀況 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指出,台灣的高危險妊娠轉診流程還不夠成熟。衛福部從2021年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計畫」,就是希望高風險的孕產婦,在產前就轉診到醫療資源較為完備的醫院。如果有緊急狀況,在急診檢查或待產室裡,也能配備有完整的超音波和胎兒監視系統,還有特別的病床可以隨時緊急生產。 護理站上忙進忙出,而隨時監測每間病房孕婦的身體狀況、心跳、胎動,就仰賴中央控制系統,如果警示聲響起,能快速支援人力。產後病房同樣也需要友善空間。 洗手檯的寬度設計成適合的尺寸,讓娃娃可以在裡面直接洗澡;旁邊也配有烤燈,避免新生兒容易失溫的情形。(圖/獨立特派員) 其實,辛苦的不只有孕產婦的身體,常常被忽略的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環。不只歷經生死交關的母親心靈飽受創傷,一般的產後憂鬱症除了和身體內分泌調節有關,也牽涉到社會因素,像是孩子出生後,媽媽容易被家人忽略。 產後憂鬱症不只限於產後,其實可能從產前就開始,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因為高低落差大,特別容易產生憂鬱症狀,產後甚至可能長達2年。產後憂鬱症和重度憂鬱症一樣,嚴重會有負向、自我傷害的企圖,甚至會傷害孩子,或是有帶走小孩的悲劇。 精神專科醫師蔡佳芬表示,如果母親因為哺乳等原因,不希望以藥物治療,也有心理治療和透過磁波或電波施作腦刺激治療術的選擇。而醫師也建議相關單位,對於可能需要忙於照顧小孩的產婦,除了免費的心理諮商外,制度面若能開放通訊診療,也會是一大幫助。 少子化衝擊下,孕產婦的安全更顯得至關重要,需要喚起政府相關單位、醫界、職場、乃至於整個社會,給孕產婦一個更友善的環境,平安生下及養育每一個未來希望!
#少子化
#憂鬱症
#肥胖
#衛教
#死亡
黃心亮

2024年7月7日

107
書市經營不易,愛書人仍齊聚分享閱讀美好!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出版現況嚴峻,有人認為紙本書已屆臨黃昏末日,但還是有一群人致力於推動閱讀的樂趣。資深文化人詹宏志從2021年起,就持續為愛書人創造對話的空間,在台中的中央書局舉辦讀書會,邀請各領域名家為讀者說書,不只帶動閱讀風氣,也讓許多經典書籍重返暢銷作品之列。 愛書人齊聚中央書局 參與週三讀書會 每週三晚上,入夜的台中老城區,有一個發光的閱讀所在,愛書人齊聚一堂,用90分鐘深入剖析經典文本。黃金講師陣容涵蓋各式範疇,經歷大疫之年,實體讀書活動擴及線上直播,虛實並進之外,還成為跨年盛會,用閱讀迎接新年。 讀書會的跨年活動,由十位愛書人四個小時接力上台,分享自己與推薦書的相遇,引導讀者打開閱讀的框架。(圖/獨立特派員) 這場歲末的盛會緣起於2021年資深文化人詹宏志發起的《週三讀書會》,當初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其實是為了「中央書局」。從小喜愛閱讀的詹宏志,從南投來到台中唸書,1927年創立的中央書局,是他年少流連忘返的啟蒙之地,不僅提供大量書籍,也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演講。 詹宏志說:「現代的生活環境,人和書店的關係沒有像我小時候那麼緊密了。也許需要更主動創造一些活動來提醒大家,書局它還在我們生活周邊。」 文化人詹宏志打頭陣 各領域名家共襄盛舉 身為作家及廣播人的馬世芳,談到參與讀書會的經驗,他說:「這是一個滿大膽的實驗,跨年場找大家輪流來講,一個人講一本書,我覺得閱讀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週三讀書會》是讀書人的盛事,邀請了眾多名家共襄盛舉。(圖/獨立特派員) 同時身為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主持人、作家的焦元溥,也是講者之一,他說:「因為要講給別人聽,有些時候是自己找問題,自己來解答,解答的過程中,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如果自己找到解答的時候,那個快樂是遠遠勝過其他事情。」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說:「講者的各種背景跟他們對某些議題的關注,共同把這個讀書會的面向變得更廣,也引起更多不同人的興趣。台灣是一個非常豐富、臥虎藏龍的地方,要找好的講者,當然是要花點力氣說服他們出來。」 能夠號召各領域專家投入、參與,是因為詹宏志自己打頭陣,以12本經典小說,擔任12場的導讀人。而出版人葉美瑤,則是後續行動的關鍵推手。他說:「講者要能閱讀、能說,所以難度在這裡。而且就算百中選一挑出了這些厲害的人,他還要克服種種困難,每個禮拜三到台中來」 週三讀書會除了講座,還有作家晚餐,招牌菜是詹宏志復刻「宣一宴」的紅燒牛肉,用閱讀與美味安定身心。(圖/獨立特派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讀書會帶動閱讀風氣 詹宏志重返年少時啟蒙他的書店,親力親為帶領讀者閱讀,近百年的老書店有了新生命,讀者也有了依歸。醫師賴永章的診所,每週三下午起休診,他與妻子鄭嘉珮相偕前來,樂此不疲。他們表示,很希望能夠藉由參加讀書會,多讀一點書,也多認識一些人。 現代生活高速運轉,閱讀經典並不輕鬆,讀者楊士賢連續參與四年,告訴我們他堅持下來的原因。他說:「這個讀書會各個講者都很厲害,而且因為週三讀書會已經是一個品牌,每位講者有良性競爭,知道不能講得太差,所以受惠的就是來參加讀書會的同學們。」 讀書會帶動閱讀風氣,也對困頓的書市,產生推波助瀾之效。用心閱讀,與眾人分享,有更多人讀,就是書的機會。詹宏志說:「很多次我們講到的書,要不是台灣還沒有出版,或者是已經絕版了,可是講完之後,這些書都復活了、重新回來。」 三年累積超過百場,不少舊書重返暢銷作品之列,觀察今年2月的國際書展,閱讀風氣亦有顯著提升。Openbook閱讀誌理事長莫昭平說:「台北國際書展的熱絡程度讓他非常的振奮,顯示這個社會的確是有愛書人的,我們要做的是鞏固並且擴大這個基本盤。」他也表示,現在早已不是大眾閱讀的時代,而是分眾和小眾的閱讀時代,只要抓到目標讀者,就是成功了。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主要基礎,帶著我們前往難以到達的時空,置身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台灣一年出版書籍有三萬種,出版的美好自由,透過讀書會這個自柏拉圖、孔子以降的古老分享形式,也許小眾,但有極大的影響力。
#文化
#獨立書店
#出版
#閱讀
#電子書
黃心亮

202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