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320
傳統豬瘟將拔針,台灣養豬產業拚升級!
農委會推動三階段撲滅豬瘟計畫,今(2023)年1月1日起肉豬與種豬分階段停打豬瘟疫苗,7月1日起全國停打豬瘟疫苗,全國531萬頭豬隻全面拔針。若沒有再發生案例,台灣豬肉可望進軍國際市場。但是拔針之後,才是風險的開始,台灣養豬產業能不能成功升級,這一次相當關鍵。 今年7/1傳統豬瘟全面拔針 養豬業者怎麼想? 5月中旬的屏東縣麟洛鄉,已經來到夏天的高溫,畜牧場負責人蘇鵬經過消毒池之後,進入種豬場,打下最後一劑的豬瘟疫苗。至於肉豬,全國早在今年1月停打豬瘟疫苗。對於推動豬瘟拔針,蘇鵬表示樂觀其成,也有些擔心。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坦言,其實他們的前一輩都會交代,養豬要施打豬瘟疫苗,所以他們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豬瘟疫苗是一定要打的。 口蹄疫、非洲豬瘟跟傳統豬瘟,被視為豬隻的三大傳染病,台灣好不容易花了24年才從口蹄疫區除名,又擋住了非洲豬瘟,目前只剩傳統豬瘟尚未撲滅,為此農委會從2021年開始推動清除豬瘟三階段計畫。 畜牧場的負責人林水榮,本身也是獸醫師,投入養豬產業已經40幾年,曾經目睹豬瘟發病情形。 林水榮認為,豬瘟是一個很可怕的傳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監控十幾年都沒有病例發生,是可以拔針的。拔針也有好處,對豬來說,免疫比較不會那麼混亂。然而林水榮也提醒,日本有豬瘟拔針失敗的案例。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則表示,所有的科學數據、檢驗資料攤開來講,就是沒有豬瘟病毒。萬一還有病毒存在,也還有庫存疫苖,農委會會儲存疫苗,就是回到原來的樣態而已。 豬隻被施打豬瘟疫苗。(圖/獨立特派員) 豬瘟如何檢驗?一窺豬瘟檢測流程 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有國家級的豬瘟實驗室。檢驗會由研究助理先在工作台上,將已經處理好的樣品一一注入試劑槽中,再將試劑槽放進一旁的核酸萃取儀,然後做好基本設定,就開始進行核酸萃取。 萃取出來的核酸,接著會移到核酸反應試劑配製室,在此配製豬瘟核酸檢測反應試劑。最後在樣品添加室,將所萃取之檢體核酸樣品加入反應盤內,並放入核酸機器內偵測。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副研究員黃有良說,如果發現陽性,定序確認它是野外病毒株時,會馬上通知防檢局,防檢局會啟動相關後續的追蹤跟防疫作為。 根據近兩年半的試驗,在豬瘟抗原檢測方面,2021至2022年在畜牧場採哨兵豬試驗場監測外,也針對化製場的斃死豬、屠宰場淘汰的種豬,還有種公豬精液、野豬及棄置海漂豬等進行採樣監測,結果都是陰性;2023年1月肉豬停打豬瘟疫苗後,繼續針對化製場及棄置海漂豬進行監測,也沒有發現豬瘟病毒。 在豬瘟血清學監測方面,2021到2022年總共監測603場的養豬場,共檢測9千1百多頭,抗體陽性率75%左右。肉品市場從2021到2023年5月中旬為止,也檢測3萬9千頭,都沒有驗出病毒。 核酸萃取試劑分注在反應槽內。(圖/獨立特派員) 豬瘟拔針之後 考驗才正要開始? 全面停打豬瘟疫苗之後,若真的還有案例發生,政府有補償方案嗎?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說明,今年6月底之前又發生案例的話,會就感染豬隻那一欄做撲殺;7月以後就會整場撲殺,也會做全額的撲殺補償。 至於豬瘟疫苗,屏東縣動物防疫所所長李永文認為不需憂心,因為豬瘟疫苗是國產疫苗,不必仰賴進口。政府儲備疫苗1600萬劑,其實是足夠的。 畜牧場負責人林水榮則指出,養豬產業還有其他問題存在。「豬農有一個很大的擔心就是缺工。希望透過這個機會,政府能夠在缺工方面放寬。」 徐榮彬推估,會在2024年完成整個數據之後,最快2025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台灣成為豬瘟非疫區國家。拔針之後,可以對全世界宣布我們是沒有豬瘟的國家,對產業界是一種提升。 7月1日豬瘟疫苗全國拔針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台灣能否將根除傳統豬瘟,不僅關係到台灣養豬產業能否升級,也是台灣重返國際市場重要的一步。 (※李瓊月 許中熹/採訪報導)
#防疫
#農委會
#疫苗
#豬肉
#口蹄疫
黃瑀喬

2023年6月6日

388
爬上樹梢、親近樹木,攀樹師如何建立民眾與環境的關係?
近幾年,攀樹師成為新興的特殊行業,一般負責路樹的修剪,這種作業修剪機動性高,可以依據樹木生長原則做修剪,更能保護環境。不僅講求攀樹技巧,還得具備樹木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也有人推廣將攀樹作為休閒活動,頗受歡迎。 爬完樹才能畢業 攀樹成國小特殊傳統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承襲傳統,桃園大崗國小每年5、6月都會舉行攀樹活動,讓學生爬到樹上,從老師手中領取畢業證書,度過最難忘的畢業典禮。 帶著小朋友們爬上大樹的,是攀樹師翁恒斌。9年前,翁恒斌最早在台灣推廣攀樹活動,剛開始大家還很陌生,現在很多學校也將攀樹納入戶外課程。攀樹過程中,孩子們必須靠自己力量,還要克服對高度的恐懼。 桃園大崗國小校長伍賢龍就說,在畢業以後,人生會有很多的困難跟挑戰,希望畢業生透過攀樹,來學習面對困難跟挑戰,以後的人生,就可以應付一些壓力。 翁恒斌從小就喜歡戶外活動,從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畢業,一直從事環境教育工作,2015年因為興趣考取攀樹師證照。雖然這項證照最主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但翁恒斌更希望透過休閒活動,連結人與樹之間的感情。 翁恒斌提到,在美國,基本上考到攀樹師證照的人都會去做修剪樹木的工作,他就同時進行攀樹、修樹的工作跟休閒的攀樹活動,順便透過帶別人爬樹,把攀樹介紹給更多的人。 翁恒斌指導畢業生們爬樹。(圖/獨立特派員) 一繩懸命 攀樹師如何進行修剪工作? 桃園孔廟兩旁種有高聳的椰子樹,由於椰子樹葉片老化,經常會連同葉鞘一起掉落,容易發生危險,因此管理單位都會定期請攀樹師來做維護。不過爬椰子樹,最難的是投擲沙袋,必須先將引繩拋過很高的椰子樹頂端。 攀樹師林韋銘解釋,因為椰子樹沒有強健的側枝可供固定繩子,所以只能以丟沙包的方式束緊繩子。他們的主要作業內容就是把健康狀況不好、即將淘汰的葉子修剪掉,以及加上束帶。如果在他們休養期間,葉鞘跟葉子掉下來,這個束帶會把它固定住。 林韋銘表示,行道樹修剪最重要是疏枝,避免枝葉影響行人及車輛安全。攀樹師除了要具備良好體能,有時還必須在颱風過後,負責修整被破壞的路樹,應付各種狀況,工作風險相當高。 林韋銘說:「有時候工作會接觸到一些半倒樹,就是它可能是已經傾倒了,但壓在別的樹上或者是壓在建築物上面。你要去整理這樣的樹,就會有一些比較不可控的狀況發生。」 單腳懸空,全憑雙手出力往上拉,機動性高,可以做到一般吊車無法勝任的工作。攀樹修剪在國外很常見,但台灣大部分還是使用吊車,而且經常有過度修剪的問題。 林韋銘強調,大家會以為剪得多,樹就可以撐比較久,但其實樹木是生物,生理邏輯不是這樣。葉子是樹木養分的來源,修剪之後它還是需要這些養分,所以它就會去調度其它養分,來長出更多的葉子,所以剪得多,它的反應反而會更劇烈。 攀樹師爬上椰子樹修剪。(圖/獨立特派員) 樹木修剪學問大 攀樹師竭力推廣養護觀念 台灣有很多森林,在都市間也種植許多行道樹,但翁恒斌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們對行道樹的照護其實很不友善。 翁恒斌指出,有時是吊車修剪,或是可能想要比較省事,就直接從樹枝中間切斷,留一截樹枝在這邊。「為什麼我們要切在脊線跟領環這個位置?因為樹木的癒合細胞分布最多就是在脊線跟領環這一圈,所以如果從這邊切掉,留了一截,它的癒合細胞是不會長到這邊的。」 樹木修剪必須依照它的生理結構,無論下刀位置或是修剪的技巧,都會影響樹木健康狀況。台灣每回風災過後,路樹總是滿目瘡痍,其實大部分可說都是管理的問題,不是樹穴太小、根系無法伸展,樹木容易被吹倒,就是樹枝經常被斷頭修剪,造成腐朽菌入侵,導致樹幹中空容易被強風折斷。 傳遞正確的養護觀念,翁恒斌認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可以先看他們是如何對待身邊的樹木。「其實是大家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他忽略了這件事情。所以如果可以讓他知道,大家其實是會關心我們樹木的。」 從爬樹、親近樹木建立對環境的關懷,從而認識樹木的肢體語言,讓更多人了解、珍惜並善待我們生活周遭的樹木,這也是翁恒斌和林韋銘他們之所以從事樹木工作最主要的初衷。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教育
#環境
#生態環境
#樹木修剪
#攀樹修剪
黃瑀喬

2023年6月6日

382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一探兩位花農的精采花夢!
楊添得因為看到玫瑰食材大多是從國外進口,十五年前投入有機食用玫瑰種植,用無比艱辛的腳步走出精彩的玫瑰人生。另一位住在高雄的花農顏明川,他的夢想則是種出無毒的觀賞花卉。他看到香水百合種球都是從國外進口,並且大量使用農藥,經過十年,才實驗成功。 神農獎得主楊添得 打造屏東九如有機玫瑰重鎮 屏東縣九如鄉有一處玫瑰祕境,是全台灣最大的有機玫瑰農場。農場老闆楊添得,從事花藝、種花二十多年,曾經獲得全國花藝冠軍、神農獎兩項大獎,但他最精彩的人生,卻是從45歲種有機食用玫瑰開始。 回顧起種植有機玫瑰的契機,楊添得說:「我想說玫瑰是不是可以留下什麼?也可以走出去。剛好前縣長也鼓勵說是不是可以種一些可以吃的玫瑰?我們就開始這方面的研究。」 楊添得在實驗花田裡用了兩年時間,終於從四、五十種玫瑰找到最適合屏東有機栽培的品種,因為香氣濃郁、花瓣較大,取名為大花一號、大花二號。 楊添得說明,測試過程裡面發現,目前所選的這兩個品種是可以跨越屏東的夏天。從小面積兩分地開始種起,然後逐漸掌握有機農法,開始大面積跟台糖承租土地。 楊添得的玫瑰農場已經走過15年歲月,為了推廣有機食用玫瑰,他曾經一台車南征北討,跑了超過60萬公里,以艱辛的腳步,一步一步踩出夢想之路。 楊添得坦言,做這件事情,要燒很多錢,工廠的電還被剪斷,因為沒有錢繳電費!還跟銀行協商,暫緩分期付款。走到第十年的時候才看到錢。自己沒有比別人更聰明,但是有持之以恆的心。就像天才不能走的路,傻子一步就走過去! 現在楊添得自家工廠生產的玫瑰加工品有十種左右,不僅入選屏東十大伴手禮,還外銷到日本,國內外合作的廠商更是高達上百家。楊添得的女兒楊圓芳常常跟遊客分享玫瑰食譜,作為推廣。 楊圓芳表示,其實還滿喜歡跟客人講話的,讓他們了解台灣也可以種出那麼棒的有機玫瑰,並不是一定要進口國外的。 所有流過的汗水,已化作玫瑰花園裡的養分,長出盛開的花朵。目前除了主要生產區,楊添得也成立休閒農場,開放遊客入園參觀。(圖/獨立特派員) 高雄花農種植有機香水百合 友善生態環境 隱密於高雄橋頭路邊的農場,各種花卉迎著陽光盛開,這是顏明川經營的有機農場。擁有研究所學歷的他,二十多年前在台中開補習班,期間曾以慣行農法種植香水百合,年收入高達數百萬,後來卻放棄高所得,挑戰有機種植香水百合。 顏明川回顧,在民國80幾年,大家為了讓香水百合能夠長得很好,用到非常劇毒的土壤新增劑。曾經有工人不小心坐到地面,結果他的臀部皮膚就受傷了。 台灣每年從荷蘭進口一億多顆香水百合球莖,成本相當龐大。二十年來,顏明川致力於有機農法栽培二代種球,希望能幫助花農降低成本。 顏明川說明,在有機的情形之下,百合花的病蟲害是很少的,因為只要它是健康的,就很少病蟲害。 農場有一大片雜草叢生,這是因為每次採收完,顏明川都會讓農場進入完全休耕狀態。 顏明川表示,自己並不會跟這些雜草為敵,反而把它當朋友,希望整片長滿雜草,幫他省掉很多麻煩。將來開始耕作時,雜草會變成很豐富的有機質,對野生動物的棲息也很有幫助。 二十年前,顏明川嘗試用二代種球做栽培,和家人辛苦挖了一千個洞,埋下十幾萬顆球莖。但當時一顆都沒長出來,歷時十年才宣告成功。(圖/獨立特派員) 顏明川打破有機花卉昂貴迷思 以平價打進市場 一般人認為有機農法的花卉應該是相當昂貴,顏明川卻推出平民價格,希望人人都買得起。 顏明川坦言,照有機農產品的定價,大概是慣行的兩倍到三倍,但是他並沒有那樣定價,跟慣行的價格是一樣的,一束香水百合大概是兩百元,讓一般民眾都買得起。 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又有多少理想可以扛得住歲月的考驗?楊添得和顏明川卻用無數珍貴的十年,持續投入他們的花夢。對他們來說,種出無毒健康的花、分享給大家,幫助土地生態環境更美好,就值得他們用一輩子生命來投資。 (※賴麗君 彭家如/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有機
#有機農場
#有機栽培
#有機產業
#有機耕作
黃郁婷

2023年5月31日

324
現代圖書館轉型中,經營模式如何創新?
數位化及3C產品普及,大幅改變民眾取得資訊的方式及管道,不但衝擊傳統書店,圖書館經營也面臨挑戰。不過在雲林土庫鎮,不但中小學學生幾乎人手都有一張鎮立圖書館的借書證,圖書館更像自家客廳,成為鎮民生活的一部分。現代圖書館究竟有哪些別具創意的經營模式? 每個孩子都有看書權利 圖書館推動閱讀風氣 下課鐘響,有些小朋友奔跑的目的地是操場,有些小朋友則往圖書館跑,這是土庫鎮立圖書館與緊鄰的土庫國小特有的下課十分鐘景象。打開學校與圖書館之間的門,不但擴充可以借閱的書籍量,也同步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土庫國小校長關勝周就提到,國小在選書方面會做區隔,所以和鎮立圖書館能夠互蒙其利。比如說,圖書館的有聲書或者一些影片,在國小這邊是比較缺乏的。 在這裡,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借書證,然而過去並非如此。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彭冠綸表示,他跟鎮上的國中合作了之後才發現,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沒有借書證的。 為了提高孩子走進圖書館借書的機會,彭冠綸決定寫信給鎮上各個學校的家長。他說明,為了克服未成年人辦借書證,需父母陪同並攜帶證件的問題,就開始和學校合作。讓孩子將申請卡帶回家請父母簽名,再統一收回圖書館登錄發卡。 「當孩子擁有一張借書證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閱讀平權的開始,不管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只要進到圖書館,就跟其他的同學一樣,都有權利可以從圖書館裡面帶走一本書。」彭冠綸說道。 孩子們擁有借書證後,就能盡情閱讀喜歡的書。(圖/獨立特派員) 在地化、看見需求 圖書館經營模式創新 對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彭冠綸而言,借書證是孩子打開圖書館的鑰匙。除了積極提高鎮上孩子擁有鑰匙的普及率,他還要執行名為Bookpanda的任務。彭冠綸解釋,Bookpanda的名字源自當紅的Foodpanda,只是換了一個單字,就有了外送書籍的意思。 放學就到補習班的小朋友,往往要等到家長下班才能回家,由於在補習班的時間相當長,業者希望孩子課餘時間也能善加利用,透過外送來的不同書籍,增強閱讀素養及能力。 雲林縣土庫鎮補習班業者林秀娟說,現在108課綱很重視閱讀素養,小朋友的考試題目變得比較長,他們如何在閱讀完後,可以很快地截取重點,找到關鍵字去解題?這必須從閱讀開始培養。 接近社區的需求,圖書館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疫情期間,圖書館協助孩子遠距上課的需求,透過社群傳播,成為媒體報導的溫馨故事。以客廳概念深耕社區,也讓圖書館在小鎮之外有了知名度。 除了是學生遠距上課的地點外,圖書館也將場地轉化成社區教室,不但鎮上學校社團有了成果發表的場地,鎮民之間也多了互動的機會。 彭冠綸認為,當不一樣的社區跟不同的團體合作時,或是根據在地的需求,就會長成它自己才有的獨特樣貌。因此他認為,未來的圖書館,每一間應該都長得不一樣。 彭冠綸外送書籍到補習班。(圖/獨立特派員) 圖書館轉型進行式 能否跨越時代考驗? 在圖書館轉型的路上,除了公共圖書館有更多嘗試,專業圖書館也積極突破傳統角色,不只提供讀者服務,更推動對作者的服務。 台大圖書館以視覺化的圖表,呈現研究領域目前在全球的研究狀況及進度,不但可以提供研究者研究方向,也可以在研究過程中提供調整參考。除了在研究過程中可以提供作者服務,對作者的研究結果也能提供協助。 轉型中的圖書館不再只是單純提供訊息及資料的場域,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圖書館對自我定位都有更多嘗試與期許。然而,圖書館的轉型路上,也會遇上許多不確定。 虎尾科技大學企管系學生陳仙于與同學在疫情尾聲,針對疫情下圖書館的經營策略訪問了十幾家圖書館,發現疫情反而成了圖書館轉型的推力。陳仙于表示,圖書館因疫情被迫閉館而轉為線上,反而增加了線上展覽、講座、電子書及宅配書箱等活動和設施。 根據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活動的最新統計,台灣民眾111年借閱總冊數多達9311萬冊,達到統計以來的新高,進館和借閱總人次也大幅成長,顯示民眾對圖書館利用度不但未受疫情衝擊,反而逆勢增長。同時從電子書借閱總冊數的成長,也可看出民眾的閱讀習慣越來越不受實體書限制。 面對數位時代來臨,圖書館各具特色,朝向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目標轉型,也找到圖書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雲林
#閱讀
#公共圖書館
#偏鄉兒童
#自主學習
黃瑀喬

2023年5月23日

709
承載古人智慧,草鞋文化的傳承與回憶
古人是用什麼材料做鞋子?答案是稻草或芒草,做出的鞋子就叫做草鞋。草鞋其實有它的智慧,不但排汗、防滑,甚至還能鎮邪。隨著時代演進,新科技材質早已取代了稻草跟芒草,草鞋文化式微,但如今仍有傳人,留下時代的記憶與印記。 草鞋怎麼做?在地青年延續古老傳統 一身古裝的小販們,沿街叫賣,彷彿來到古早年代。這場Cosplay遊街是南投草屯鎮北投社區的活動。長輩們Cosplay的衣著很講究,最特別的是,腳上的草鞋。 草屯鎮北投社區的居民們穿著草鞋,扮演古代小販,希望藉由遊街活動恢復社區往日榮景。(圖/獨立特派員) 古早的草鞋有什麼學問?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總幹事韓光範說明,人們為了保護腳,從獸皮或植物纖維做成鞋子,而台灣最容易取得的就是稻草。稻草跟黃麻皮交織而成,就可以製成只有鞋底的一種鞋子–草鞋。早年物資缺乏,草鞋就取材自大自然的稻草。前人將稻草疊成堆儲存,需要編織草鞋時,也方便抽出取用,而做草鞋的稻草有季節性。韓光範解釋,稻草含有鹼性,遇到水或者流汗,滲出來的鹼會對於破皮的地方造成刺激。通常都使用10月的,也就是第2期稻作來用。 澎湖的島上有著草鞋教學,特別的是,教做草鞋的老師相當年輕,他是澎湖在地青年洪瑀蓁。洪瑀蓁當年參與學校關於生活文化調查的計畫,認識了草鞋,並了解它昔日跟澎湖人的關係。 洪瑀蓁表示,草鞋有止滑作用,和現在的膠鞋、釘鞋相比也較有抓地力。以前去潮間帶必須要穿,所以這是澎湖漁民的生活必需品,他們必須要學會這個技藝,否則無法去海邊採集,來維持自己的生計。 洪瑀蓁向耆老學會做草鞋後,開班授課,教過各種年齡層的學員。讓人們透過做草鞋了解草鞋文化,是他的理想;但對年紀較長的學員則有不同期待。洪瑀蓁說,和阿公、阿嬤的互動其實不在於傳承文化,而是用草鞋工藝,跟他們有更多對話,激起他們以前與海的記憶。 洪瑀蓁教導學員編織草鞋。(圖/獨立特派員) 海的記憶 和草鞋文化如何結合? 許秋芳是澎湖資深海女,退潮後,他走上潮間帶,才把草鞋穿上。因為在澎湖,穿草鞋有些禁忌。 澎湖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有擇解釋,陸地上穿著草鞋一定是喪事在穿,要出殯的時候,抬棺者才會穿草鞋,另外就是孝男才穿草鞋,所以要下海的時候,都是拿到岸邊才在穿。 其實草鞋不只是人們討生活的工具,民俗上還能鎮邪。洪瑀蓁分享,他問阿嬤,都已經70幾歲,為什麼不怕危險,還這麼的手腳伶俐去採紫菜?阿嬤說草鞋非常好穿,而且才不會被鬼抓走。其實草鞋的兩個優點有共同的用意,都是保護人們的安全。 退休後,到潮間帶撿螺,是許秋芳每天的樂趣。但這潮間帶的螺,比以前少很多了。 面對自然環境變遷,許秋芳不禁感嘆:「那時候生活不是那麼好,其實穿草鞋就是為了省錢,方便自己打,因為我們以前沒有塑膠,比較不會像現在充斥著塑化劑。」塑膠鞋雖然便利,卻不如草鞋環保。 許秋芳穿上防滑的草鞋,避免在踩上海邊有青苔的礁石時滑倒。(圖/獨立特派員) 回憶童年 耆老做草鞋表達情懷 即使草鞋文化隨著時代式微,但不少當地耆老對草鞋仍抱持著情感。80幾歲的澎湖耆老楊蔡愛素很會做草鞋,這是他對老家和媽媽的記憶。 「我從年輕時候就會打草鞋,我媽媽在打草鞋,我就跟著他打。」當年,楊蔡愛素的家裡也是靠海吃飯,編草鞋就成為他生活裡的家常便飯。而做草鞋必須一直彎著腰,且完成一雙得耗時好幾個小時,並不輕鬆。 澎湖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有擇提到,老一輩人說,如果未滿30歲,你不要編草鞋,因為可能將來老了以後會有腰的問題。 但楊蔡愛素腰力還很好,閒暇時就會做起草鞋,不為別的,只想分享對草鞋的情懷。楊蔡愛素住在遊客較多的南寮社區,他藉著分享草鞋文化,愛自己的家鄉。 草鞋承載著古人的生活智慧,我們也能藉著它,重溫前人的篳路藍縷。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傳統
#傳統文化
#澎湖
#工藝
#草鞋
黃瑀喬

2023年5月23日

429
抗議都更強拆屋,新北三重迫遷戶許素華的帳篷人生
新北市三重都更迫遷戶許素華7年來留守在家門口不願離開,過著帳篷人生的日子。他強調因為「公私協力」造成他失去家園。許素華被告拆屋還地之後,他將自己上班外的時間都用來研讀法律,四處陳情,決心堅持到底。 住家因都更遭強拆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2022年12月31日,在全國等待跨年倒數前一刻,許素華剛從國家圖書館下班,頂著夜裡的低溫,騎著腳踏車往忠孝橋前進,準備回三重。由於行動不便,加上大部分家當都放在腳踏車上,許素華顯得相當吃力。 這天晚上是許素華守在這裡的第7個跨年夜。 許素華的家是以管委會出具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書」,向台北縣建設局申請營造執照蓋兩層磚造樓房。房子蓋好沒有完成土地登記,依現行法律,他的土地、建物都沒有所有權。由於被劃入都更計畫,2017年3月遭判拆屋還地。 許素華認為,元凶就是三重市公所,因為三重神明會舍人公的管理人以不實文件,向三重市公所申請登記為祭祀公業,進而把神明的土地變成自己的土地,甚至將這塊土地「盜賣」。 律師詹文凱補充,這個祭祠公業後來被證明是假的並被撤銷,但問題是土地都已經被賣掉了。「如果三重市公所早一點動作,說這個根本不是祭祠公會,然後撤銷的話,拍賣就會有問題了。」 為何不在1993年偽造文書的刑事判決出來後就撤銷?三重區公所民政課課長陳睿炘回應,不管是法院、縣政府、內政部都表示,不能依刑事判決撤除其民事權利。當時法律不夠周全,直到祭祀公會條例出來後,才依照第20條撤銷其權利。 然而,詹文凱直言,「你函內政部、函其他單位,他只是告訴你法律怎麼解釋而已,但是法院已經告訴你這是假的,已經幫你認定好了。中間有15年,這15年該發生的都發生了。」 一般人不到兩分鐘的車程,許素華騎腳踏車得花上一小時。(圖/獨立特派員) 只為真相與家園 許素華開啟帳篷人生 7年多來,許素華以紮營方式表達他的不服從,從睡小貨車換成廂型車,廂型車被拖吊之後,2019年改用帳篷,從此便過著帳篷人生。許素華的家屬於丙區都更案,其他住戶已經搬離,只剩下他還在堅持。 甲區居民詹慧真表示,甲、乙、丙三區都是同樣的土地背景,建商給你一點補償金,你不同意,他就要告你,這樣的情況開啟了許素華一連串的訴訟。他也說:「許素華是一個公務人員,不了解的人會認為他是釘子戶,其實真的不是這樣,我希望真相要被揭發。」 許素華整理了一份「三重舍人公土地遭公私協力盜賣」的歷程,光是「舍人公」相關的裁判書,就有6頁之多,為了打官司需要提出反擔保金,許素華因此跟銀行、朋友借了100多萬。 許素華坦言,「那時候剛跑法院的時候滿痛苦的,因為我不喜歡看到開庭通知,其實我剛開始收到的時候,我還哭。」另外,反擔保金就扣了許素華90幾萬,還被追討不當得利地租租金,甚至扣他的薪水,每個月扣三分之一。 多年來,許素華過著縮衣節食、沒有休閒的日子,需要梳洗時,就到附近公園的公廁簡單清洗,每週只找一天到姐姐家好好洗一次澡,三餐不是上班路上買個包子裹腹,就是一個便當可以吃兩餐。 下班後的夜裡,許素華還會繼續在公園角落挑燈夜戰;不上班的日子,全部用來寫訴狀、陳情書跟整理資料,準備向監察院及檢調等單位遞出這些文件。 許素華搭在原先家門前的帳篷。(圖/獨立特派員) 帳篷遭警方清除 許素華:會堅持到底 就在許素華趕在清明連假期間,整理準備寄給國家人權委員會的陳情書時,他的帳篷跟裡面所有的家當,被新北市三重大同派出所會同清潔人員全部清掉,重要的筆電、檔案跟輪椅,全被當成垃圾處理。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交通組組長吳明鴻表示,民眾舉報有堆置物,警局依規定張貼公告。執法前同仁有先詢問附近居民,是否知道這些堆置物品是誰的,均沒有人知道,所以依道路交通處罰條例第82條規定,視同廢棄予以清除。 許素華抗議,執法過程程序太粗糙。「我抗議的前提就是,土地是被公私協力盜賣的,而且你們應該知道我在那裡,因為我家被強拆的時候你們都有去,而且我還被強制要付給你們3萬多元的差旅費。」 帳篷在4月4日被清除之後,許素華又花1000多元,買了他的第3頂帳篷。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表示,許素華一直堅持在那邊,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鄰居。他曾經講過,他如果退卻、倒下,他的鄰居也即將面臨跟他相同悲慘的命運。 面對不公不義,許素華很堅強,但談到家人他卻幾度紅了眼眶,覺得最對不起是家人。然而他沒有挫折的權利,就算法律救濟有時效,真相絕對沒有時效。 許素華說:「我一定會堅持到底,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抗爭成功,可是我會抗爭到,我沒力氣為止。」 (※李瓊月 許中熹/採訪報導) 黃郁婷/核稿編輯
#新北市
#都更
#迫遷
#土地開發
#土地
黃瑀喬

2023年5月15日

473
從廢棄塑膠到建材,再生塑料如何實踐循環經濟?
我們每天回收的塑膠都去了哪裡?台灣有廠商將回收塑膠製品,製作成仿木建材和各式商品,這些產品在使用完畢之後還能百分之百回收,再次回到生產線。不過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民眾的消費習慣能否接受?以及在政策上是否給予支持?都是循環經濟能否奏效的關鍵。 貫徹循環經濟理念 回收塑料的轉生 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是透過各種新技術和觀念,為減少碳排放量,盡一分心力,而循環經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將廢棄物再製成仿木建材,來自於再生塑料建材製造廠商董事長劉興朋,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劉興朋認為,要解決氣候環境的異變,回復森林的綠覆率是一個作法,再來就是垃圾不斷在增加,卻沒有很好的解方。「我直覺就想,如果可以把垃圾做成取代木頭的建材,那我同時可以解決兩個問題。」 生活中各式各樣可回收的塑膠製品,包含PET、PP、PS等不同材質,除了3號PVC之外,都可以作為再生塑料的原料。6號PS是作為建材的主要原料,分別為未發泡的養樂多罐,以及發泡的保麗龍。 再生塑料建材製造廠商應用開發工程師楊政韋解釋,保麗龍經過熱壓會變成球狀或柱狀,經過破碎處理便呈現粉狀或顆粒狀。在熱壓、破碎、攪拌均勻等步驟後,還要在材料出模型之後經過冷卻定型,才能符合規格。 業者劉興朋表示,剛開始的料不穩定,而且是不成型的。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前面10到15分鐘的料都會是邊角料,但這些邊角料都可以在經過破碎後重複使用。 不只是製程中產生的邊角料,連產品使用完畢之後,也可以完全回收。劉興朋期望,這個回收制度可以同時兼顧到一個城市內部的循環。 仿木材料在工廠壓縮機進行冷卻定型化。(圖/獨立特派員) 再生塑木價格高 如何在市場上競爭? 風景區處處可見的木棧道、木椅,需要維護保養,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日曬雨淋的環境下,就看得出原木和再生塑木的差異。原本使用木地板的觀景台,現在全部換成了塑木,雖然價格比原木高,但是廠商仍然選擇了再生循環材料。 應用開發工程師楊政韋表示,廠商也知道這些廢棄的木料,在處理上也是一個問題。後續第二次再更新的時候,製造廠人員是將拆除的木料全部都送回廠去,所以對廠商來講也節省了一個成本。 和原木相比,再生塑木價格高,在市場上似乎沒有競爭優勢。根據業者劉興朋觀察,杉木、松木這樣較好的木材,成材一公斤約在40到60元之間。然而再生塑木的材料都要2、30元,加上製作的成本、管銷、利潤,價錢約80到90元。 但這裡指的是第一次的生產價格,如果產品再次回收進入製程,價格就會大幅降低。劉興朋也提到,若經過第二次的再製造,等於沒有原料的成本,所以做第二次時,跟木頭的棧板就有競爭力。 劉興朋表示,因為他們沒有實證材料可以用多久,所以就以角板材蓋出小木屋,至今已過了十年。再生塑料除了製作成建材之外,也開發出蜂箱、貓屋等更多元的商品。 以再生塑料製作而成的蜂箱。(圖/獨立特派員) 搬家如何減少廢棄物?裝潢、家具再利用 循環經濟實驗空間發起人王寧,在一次重新裝修前,擔心拆除裝潢將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於是在網路上發起無痕搬家,沒想到第一個響應的關鍵人物,讓零廢棄的理念實踐得更為徹底。 王寧說:「士官長(編按:新生共享空間負責人許長島),他說可以,我來幫你拆。但是他提了一個更有趣的想法,我怎麼把木條拆成木條,木板拆成木板?我們放到各個不同網路上面去,可以讓大家來索取,結果沒想到有很多人參與。」 有別於破壞式拆除,一片木板、一根釘子慢慢拆,前後花了將近3個月才完成。屋子裡所有的物品,包含裝潢,都有人接手,延續物品的生命。 王寧一直在思考,如果要做一個基地,要用什麼方式去呈現整個循環經濟的概念?看到再生塑料建材,讓他十分心動。「特別是從廢棄物一直到升級成那麼好的建材,我一看到就覺得,哇!一見鍾情。」 淨零不在於未來,而在於當下,人們做了什麼選擇。 (※婁雅君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核稿編輯
#環保
#建材
#環保政策
#回收
#循環經濟
黃瑀喬

2023年5月15日

388
大型車交通傷亡比例高,安全問題何解?
全台有超過二十萬輛大客車、大貨車,一年造成一萬一千多件死傷事故。除了用路人的安全意識之外,台灣的道路設計,對大型車行駛並不友善,尤其機車跟大型車爭道,在轉彎處一不小心就可能因為內輪差釀成嚴重車禍。人、車、路三方面都讓大型車成為道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大型車車禍致死率偏高 致命內輪差惹禍? 所謂的大型車包含公車、遊覽車、大貨車、聯結車,全台灣大客車跟大貨車加起來,超過二十萬輛。2022年,台灣有390條生命,喪生大型車輪下,等於每天至少一個人,死於大型車車禍。再加上受傷的,全年更超過一萬一千人,而且比起五年前多了一成。 聯結車駕駛李世展分析,大型車駕駛只要轉彎就有內輪差的問題,最怕摩托車、腳踏車、行人跑出來到內輪差那邊。明明上一秒看沒車,但是下一秒看,摩托車就跑出來。 李世展開聯結車超過二十年了,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他實際上路,曳引車加上半拖車,就是所謂的半聯結車,車身長達12公尺,在一般道路要右轉,車頭一定得超過對向車道,否則就會因為前後輪轉彎半徑差異,撞到右側用路人。 而面對路邊各種狀況,即使是直行,聯結車駕駛一刻都不能鬆懈,左轉也可能因為車子的A柱,造成視覺死角。另一方面,貨運業特殊的工作型態,也提高事故的風險。駕駛為了配合客戶送貨時間,大半夜出發是家常便飯。 車禍造成的死亡率,大貨車每十萬輛是100人、大客車69人,都遠高於小客車跟機車。(圖/獨立特派員) 大型車視野死角易肇事 科技輔助勢在必行 2019年開始,新領牌的大型車,都要有車前碰撞警示、車道偏離警示;2017年也已經強制安裝行車視野輔助。大型車的左右兩側、前方跟後方後都有鏡頭監控。因此,用科技輔助大型車安全,是現在進行式。除了規定必裝的系統之外,桃園市政府從2020年開始,也補助市內公車安裝盲點警示。 桃園客運駕駛卓盛宏說明,右轉是看這個螢幕,鏡頭是從車後面往前拍。可是光有這些鏡頭還不夠,後來有加裝這個輔助系統,才會更明顯。 當行人站在公車旁邊,後視鏡根本看不到,如果司機旁邊又擠滿乘客,無法直接往外看,就會造成視覺死角。 桃園客運駕駛卓盛宏解釋,當駕駛從後視鏡沒有看到那個行人的時候,這個盲點偵測系統的紅色虛線就代表有行人在那邊。 桃園客運副理雷平祥坦言,要業者在虧損狀態下,主動提高到所有車輛安裝輔助系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因此,希望政府在這部分能多給業者支持和協助。 聯結車駕駛李世展認為,駕駛人自己也要有觀念、要會看。大部分駕駛因為螢幕太亮了,都會拿布把它遮起來,科技再怎樣還是輸人性。交通安全的觀念要從小教育,不然真的沒有用。 交通部今年編了一億六千萬,要推動大型車主動預警系統,整合八項預警功能,不過目前還在研發。(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落實交通安全? 學者籲道路設計思維需改變 要提升大行車安全,除了車跟人的因素,路也是重要的一環。 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觀察,很少看到有人在認真設計彎角,所以彎角這邊也不知道人行道可以做到哪裡,也不太知道行穿線放在哪裡才安全。 專家畫出不同車種的轉彎半徑,小型車只需要一個曲率半徑,公車需要兩個,聯結車需要三個,因此彎角就要畫得更大,行穿線的位置也必須跟著移動。 全台市區道路有一萬公里,專家建議,可以先盤點大型車的路徑,優先改善。而要避免機車跟大型車爭道的問題,還需要車道瘦身。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認為,其實道路真的不能做太寬,做太寬就可能讓機車在同一個車道超車。目前主要道路都達3.25或3.5米,但是應該可以縮減到3米。 當車道變窄了,民眾也明瞭車道內不能超車,大小車就不再需要在馬路上戰爭。要落實大型車安全,除了耳提面命,要機車、行人遠離大車、小心內輪差之外,從人、車、路著手,還有很多面向應該努力。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道路
#交通
#交通規劃
#車禍
#交通政策
黃郁婷

2023年5月11日

1162
不再只是受助者,新巨輪協會如何絕處逢生?
新巨輪協會凝聚許多無家輪椅身障者,打造共生家園,除了原本就有的街賣,也加入行動餐車和無障礙廚房。協會還結合數位科技平台的傳播力量,讓身障者的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多元,也讓社會看見他們不斷尋求進化、生存,絕處逢生的勇氣。 跳脫一般街賣 身障者的行動餐車 本身就是輪椅身障者,新巨輪協會的創辦人陳安宗,是一手帶領協會成長的靈魂人物,不只牢牢凝聚了一群輪椅身障朋友們的心,就連上早市為行動餐車採買,他也自己來。 「很有心吶!坐輪椅還來買菜,很認真。」菜攤老闆娘陳淑華說道。陳安宗則希望能多跟老闆搏感情,讓他們知道,協會隨時在關心所使用的菜有沒有受傷、保存期限有沒有比別人來得長。 在後疫情時代,大環境更加挑戰,進貨物價成本上漲、民眾減少消費,更影響了弱勢團體自立生存的機會,除了原有的街賣、販售日用品,協會也不斷尋求新的經營模式,打造多元並存、非典型的友善就業場域。 早市採買完沒多久,提供美味午、晚餐的行動餐車就要準備出發。無障礙行動餐車每週都有預定行程,在大賣場前的廣場、校園、或是產業園區開賣,已經養成了一群常客,客人熱情捧場,師傅們更是忙得好有成就感。 行動餐車最高紀錄一天可以賣出196份,對比過去20多年的街賣經驗,餐車師傅李龍鈞心情五味雜陳,「街賣出去要問客人,就是要跟客人客氣一下。做這個也不用去問人家,只要你餐做好,人家自動來買,這樣就好。」 新巨輪協會創辦人陳安宗則說,街賣者如果有機會轉型,往餐飲這方面發展,用雙手料理出美味的餐點,遞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他認為,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不會再認為障礙者永遠就是一個受助者。 無障礙行動餐車頗受歡迎。(圖/獨立特派員) 從自卑到自信 在共生家園重生的身障者們 不停地多元進化,讓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友善。從原本的街賣,到加入行動餐車,最近更全新打造無障礙廚房,以類似雲端廚房的概念,製作各式各樣的便當,在線上、線下開賣,與時俱進,也降低營運成本。 走進寬敞的無障礙廚房,清洗蔬果的流理台、炒菜的瓦斯爐,一整排的高度都已經特別降低,餐廚器具都以身障者的輪椅高度視角為考量,或利用卡榫調整高度,方便身障者清洗、切菜、炒菜、包裝,完成一個個熱騰騰的美味便當。 無障礙廚房廚師鄧幼鵬是小兒麻痺患者,年過花甲,家人不在身邊,過去常常無業流浪。鄧幼鵬坦言,自己年輕時是學金工的,曾自己創業,也賣過樂透、賣過衣服、賣過蔥油餅……,幾乎什麼都做過,卻一事無成,來到這邊才把心安下來,專心學做菜。 鄧幼鵬現在就住在這邊,不僅生活起居無恙,還能和協會成員一起聊天、看電視,人生繞了大半圈,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安心落腳的家。協會打造了共生家園,也讓不少輪椅族的身障者,有了一分歸屬感。 另一名廚師劉玟玲曾是舞台劇演員,過去常要編劇、寫台詞,粉墨登場,上遍台北大大小小的舞台,而現在,他的舞台就是這間無障礙廚房。劉玟玲說:「朋友知道我在做廚房也是說:『你太厲害了吧!這個這麼難的工作。』我的座右銘是,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廚師在特別為身障者設計的無障礙廚房炒菜。(圖/獨立特派員) 因應資訊新時代 巨輪如何結合科技? 面對瞬息萬變的新時代,身障團體也透過網路上各種平台,努力向社會招手。原本在台北市中山地下街,只有5天的「公開!街賣集團的真面目」展覽,也以虛擬實境設計線上展,將展期延長。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讓民眾透過網路親臨現場,更了解身障團體。 要讓資訊跨越時空、更加透明,不只有線上展,還善用社群媒體,讓行動餐車也有自己專屬的頻道或專頁,未來便當盒上還會有QR Code的設計,透過數位網路平台,接軌群眾。 新巨輪協會社工岑家忻解釋,他們認為便當盒不單純只是一個便當盒,也是溝通的載具,所以就跟公益團體三明治工合作,在便當盒上設計QR Code,拿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立體的AR畫面。在吃便當時,也可以認識一個公益團體。 雖然過去曾因一場無情大火,殘酷摧毀好不容易打造的溫馨家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生計。但藉由工作方式的多元蛻變,加上善用數位科技,身障弱勢團體從賣面紙到拿鍋鏟;眼神從自卑到自立,在黑暗的深淵重新找回人生希望。 (※廖怡芬 鄭凱文/採訪報導)
#弱勢
#身障者
#身障
#弱勢族群
#社福
黃瑀喬

2023年5月4日

360
北市提居家工作指引,勞工離線權被保障了嗎?
疫情期間,台灣大規模實施遠距工作;疫情平緩後,仍有些單位保留部分遠距工作型態。但不需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方工作的模式,卻讓上、下班的界線變得模糊。為了預防勞資爭議產生,台北市勞動局率先頒布居家工作指引,也首度提及勞工的離線權。在台灣剛萌芽的遠距工作型態遭遇什麼挑戰? 居家工作型態崛起 北市首頒布指導原則 「如果省下來通勤時間,其實就多了近2個小時。」募資平台員工林柏齡說道。在不用進辦公室的居家工作日,除了可以到咖啡廳完成當日的工作進度,工作地點的彈性選擇,也讓他在無形中多出時間運用。 林柏齡就職的公司採用混合性的工作型態,募資平台執行長林大涵表示,公司規定員工每週三要進辦公室工作,一些跨部門的討論就能在這天進行。每個部門可以根據自身的工作需求,另外設定2天進辦公室的時間。 在疫情平緩後,不少事業單位依然保有居家或遠距的工作型態。2022年間,台北市勞動局就針對848家事業單位進行輔導,發現約有3成事業單位在實施居家工作期間不符法令規定,其中以沒有依法確實記錄工作時間最多。台北市勞動局也在2023年3月,針對居家工作的型態頒布指導原則。 整個指導原則共有7大重點,14項條文,主要訂定居家工作模式中,勞資雙方各自應負的權利義務,是國內第一份針對居家工作模式訂定的指引,其中最特別的是,指引中首次提到勞工的離線權。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高寶華說明,離線權係指勞工在非工作期間,是可以不接受雇主的聯繫的,包括透過網路、電話或其他聯絡的平台等等。他也提到,現今到底怎樣的情況是上班?怎樣情況又不是上班?好像有些模糊的狀況。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就說:「雇主傳訊息給我了,也就是意味著希望我注意,那是不是要立刻做?可能雖然不要立刻做,可是我要你知道這件事情。可是我一下班之後,你讓我知道這件事情,我心裡就在想這件事情,我就開始投入那個情境裡頭了。」 居家工作使上、下班界線模糊。(圖/獨立特派員) 法、義等國已將離線權入法 台灣勞權如何保障? 在非工作時間收到訊息,無論是否需要回應,這樣的情形,在有些國家已經明確違反法令。 法國在2017年就正式實施離線權法案,明文規範勞資雙方在非工作時間的訊息聯繫,是全球第一個將離線權入法的國家,其後義大利等國家也陸續跟進立法。德國等辯論中的國家,則透過勞資協議等方式,規範雇主在非工作時間的訊息行為。 相較西方已經透過立法或以勞資協議保障離線權的國家,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認為,離線權要在台灣倡議,首先要挑戰的是雇主對工時的看法。必須讓雇主知道,工時長不代表是有效率地在工作、有生產力的。 翻開2022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排名,第一名是丹麥,其後依序是瑞士、新加坡、瑞典,台灣排名第七,再根據勞動部的國際勞動統計,2021年世界競爭力第一名的丹麥全年工時是1363小時,瑞士1533小時、新加坡2298小時、瑞典1444小時、台灣2000小時,顯示國家競爭力與工時並無直接關係。 遠距工作新模式 勞資雙方面臨什麼考驗? 針對居家工作,台北市率先定出第一份包含離線權概念的勞動條件指引,也設計了檢核表,提供事業單位自我評量。雖然內容並未設定罰則,不過離線權部分,無論是否為居家工作型態,都涉及勞基法原本就有規定的加班問題。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高寶華提到,從Line或是臉書看到雇主要求提供什麼樣的資料,不一定是在上班時間。若要處理,其實就是延長工時,也就產生了加班費,那麼加班費要怎麼計算?諸如此類的問題尚待解決。 雇主可能透過通訊軟體,在下班時間向員工提出要求。(圖/獨立特派員) 此外,遠距工作以工作本質作為評判個人績效的依據,除了更能檢核員工的工作能力,也挑戰主管的管理能力。看不見員工的遠距工作模式,勞資間的互信更是重要的基礎。 工業網通廠商雇員陳俊余表示,遠距工作時,組織會訂定目標,並分配每個人的任務,至於怎麼完成這件事,則是主管給員工的自由度。最後評斷員工的績效,就是看交付的任務,員工怎麼去完成、完成了多少。 透過網路與遠方的同事或是國外的客戶聯繫,新型的工作型態,無論是空間與時間,相較過往已經大幅改變,也為勞資雙方帶來考驗。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勞工
#勞工權益
#台灣勞工
#勞資關係
#合理工時
黃瑀喬

2023年5月4日

292
高壓文明病纏身,病友如何尋求協助,走出陰霾?
現代人經常無法放鬆,一旦超過負荷,很容易產生高壓文明病,像是失眠、焦慮甚至憂鬱等。另外,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也比以往多,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在十年內增加三倍,其中又以罹患憂鬱症為主因。現代人要如何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學習放鬆減壓,已成為重要課題。 憂鬱症病友共組支持性團體 尋覓紓壓管道 工作、家庭、感情、經濟,生活有種種壓力源,依健保署最新統計,全台有超過150萬人正服用抗憂鬱藥物,而這還只是有就醫領藥的紀錄,實際遇有情緒困擾的人數,恐怕遠比我你想像還要多。 忘憂工作坊學員Mula分享自身經驗,有情緒壓力的人,很多負面情緒是沒有辦法排解的,自己只有藉由打鼓,可以把當天負面的情緒排解出來。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是一群由憂鬱症病友組成的支持性團體,經常開辦各種工作坊,透過音樂、繪畫以及冥想,幫助有情緒困擾的人找到適合自己有效的方式,走出陰霾。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蘇禾說明,比方說一位心理師或者一位輔導師,他善用音樂跟患者的心理對話,讓他們的創傷,重新有一個新的角度去學習跟面對,療癒力就開始發生了。 憂鬱其實是來自大腦的疾病,根據研究證據顯示,當憂鬱病發時,腦電波會明顯出現與一般人不同的憂鬱腦波,令他們一直反覆專注於負面思考。 桃園療養院精神科主任詹佳祥解釋,透過跟個案的詢問,醫師可以知道個案對某一些負面的想法會很固著、反覆地去沉思,或是盤踞在腦海裡面。研究也顯示說,有些個案在反芻性思考這個症狀裡面,在特定的腦區,它會有活化現象,這個就是一個症狀跟特定腦波對應的表現。 從打鼓中釋放情緒、壓力,進而啟動自我療癒。(圖/獨立特派員) 不明原因病痛纏身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 憂鬱、焦慮以及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此外像有些人經常會頭痛、肩頸痠痛或是心悸、呼吸不順、以及腸胃不適等。經過很多專科檢查都找不到明確病因,這時有可能就是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全身性疾病。 桃園療養院家醫科醫師王世傑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另外一個名稱是身心症。患者身體的問題,其實是因為他內在焦慮或憂鬱的情緒所造成的。跟一般的身體疾病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因為它是透過神經跟免疫系統的傳導,所以它造成身體的症狀是全面性的。 自律神經支配人體的心、肺、腸、胃等內臟器官,分布在脊椎兩旁,包括有負責使我們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保持身體活動力的交感神經;以及可以讓我們器官活動力降低的副交感神經。由於自律神經系統遍布全身,一旦長期處於高壓,致使交感神經過度活化,造成失調,便會影響全身。 腹式呼吸可以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放鬆效果。專注呼吸,覺察身體所有感覺,「正念減壓」是近年來在心理治療被廣泛運用並證實具有療效的一種方法。 學員小慈認為,正念的好處在於,就算是暫時地情緒低落,你也察覺到了現在處於情緒低落的這件事情,但不帶任何批判的意思,不去批判怎麼情緒低落了。 所謂正念,並不是指要保持正面思考,而是指當下專注覺察自己身體的感覺。(圖/獨立特派員) 青少年罹患強迫症 尋求專業協助改善病情 現在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也比以往多,董氏基金會曾做過調查,台灣青少年平均每7人就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 學員小桐分享,那個時候有課業壓力還有同儕壓力的問題。再加上家人與師長對自己有很多的期待,導致在很多不同壓力之下,就爆發了。洗手洗到手裂開,然後流血,像是洗頭、寫字都會疼痛,才知道應該要求助了。 沉重的期待以及背負壓力,成長過程經常需要面臨很多煎熬,這時最需要的就是了解和支持。 桃園療養院兒少精神科主任李國平認為,第一個先去了解患者遇到的困難;第二個是提供協助。像在桃園療養院的話,除了門診,還會有團體治療,提供支持性的環境,還有治療策略,來幫助這些辛苦的孩子。 走出陰霾,釋放壓力。在忙碌生活中,也要時常了解自己身心狀況、學習放鬆減壓、強化身體調節能力,已是現代人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文明病
#失眠
#憂鬱症
#課業壓力
#自律神經
黃郁婷

2023年5月3日

699
城中城大火之後,建物公安改善了嗎?
高雄城中城的重大公安意外不僅造成46死、43傷,也燒出建築背後的安全隱憂。營建署2022年強力要求各縣市8到16樓的H2住宿類建築進行公安申報,不過到第1季申報截止,全台除了城中城發生的高雄市外,申報率約只在3到6成之間,申報率低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城中城事件之後呢?建物公安申報漸受重視 台灣近30年來,發生多起單一建築重大火警事件,2021年的高雄城中城大火不僅造成46死、43傷的悲劇,還燒出危險建築的隱憂。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管理組組長高文婷表示,去(2022)年討論時,有向各地方政府進行比較高強度的行政指導,也希望大家能夠在2023年,開始著手要求8樓以上的住宅要申報。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早在1996年通過實施,過去只要求H2住宿類16樓以上的大樓,每兩年進行一次公安申報。 城中城事件後,才開始鎖定全國8樓以上未達16樓的大樓,必須在今年3月31日完成第一季的申報,以後每3年申報一次,如未依規定申報,可處6萬至30萬元罰款。至於6或7樓的建築則從2025年開始,4年申報1次。 台灣公安學會理事長劉進明說:「法規是20幾年前訂的,現在才來實施,表示這20幾年都在空轉。」他也提到,當初有但書是,由地方政府視必要而實施,但地方政府卻缺乏人力與財力。 建築師至大樓檢查發電機。公安申報檢查項目包含避難層出入口、直通樓梯、安全梯、昇降設備、避雷設備以及緊急供電系統等。(圖/獨立特派員) 六都申報率皆未達標 政策執行出了什麼問題? 全國到底有多少建築需要申報呢?獨立特派員從六都開始一一調查,截至3月31日第一季申報截止,台北市申報率6成左右,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也是6成,台中市約5成,台南市4成左右,高雄市申報率最高,有8成,桃園市分樓層、分年申報,今年只申報12至15樓,申報率也只有35%,六都平均起來還不到6成。 新北市府工務局使用管理科科長許雅惠表示,新北市將近2500件有進行申報。去年工務局也舉辦了7場大型說明會,來參加的社區則有約250個。他也觀察,很多社區長期以來對於防火避難設施的維護不周,先前沒有經過檢查,不曉得有些已經故障。 高雄市可以達到8成,除了它是城中城事件所在城市,還提早1年於2022年1月啟動申報,同時編列6000萬的經費,提供大樓社區申請12000至16000元公安申報補助,總計有5790棟受惠,至於其他建築無法完成申報,又是為什麼?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工程司楊森閔坦言,很多大樓住戶基金都已經花完,讓老舊卻無法換新的緊急發電機及電梯成為問題。住戶可能依條例去收基金,或是開區權會來討論怎麼運作,如果他們選擇不申報,全體住戶就要共同承擔違反法規的裁罰。 各縣市公安申報率之所以難以達標,關鍵在於許多存在高風險的老舊社區或大樓沒有管理組織,整合意見困難,申報比例也明顯偏低,因此輔導成立管委會勢在必行,各縣市都得加把勁。 許多存在高風險的老舊社區或大樓沒有管理組織,整合意見困難。(圖/獨立特派員) 監督大樓公共安全 成立管委會是關鍵 一棟位於高雄三民區,屋齡34年的大樓,去年經高雄市政府的輔導成立管委會。陳顯測是這棟公寓大廈的管理負責人,由於住戶不多,這次並未申請公安檢查補助經費,不過高雄市政府已經來協助大樓改善消防設施。 成立管委會前後究竟有什麼差別呢?陳顯測回應,有管委會之後會更加警惕,去注意動線、避難設施,像是大樓住戶的樓梯間、走廊不能夠堆置雜物,以及一些門扇妨害出入。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工程司楊森閔表示,去年高雄市工務局就啟動了公寓大廈輔導自治條例,並在今年3月1日通過。在公告實施1年內,6樓以上必須成立管委會,若不成立,就直接指定召集人。 造成46死、43傷的城中城事件,已經一年半過去了,城中城原址改造為「府北公園」,高雄市政府計畫安置城中城受災戶的「七賢安居社宅」,去年底動土,預計2028年完工。城中城事件喚醒全面普查、體檢危險建築的重要性,但是第一季公安申報率仍偏低,顯示危機跟挑戰還在後面。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居住安全
#居住空間
#建築
#建築管理
#公寓
黃瑀喬

2023年4月27日

504
打開大腦黑盒子,腦部和精神疾病有何關係?
失智症、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與大腦相關的疾病,過去一直難以透過客觀的測量來診斷,然而隨著腦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成功打開大腦的黑盒子,運用各種儀器監測,了解大腦的活動及奧祕,未來精神疾病也可望得到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 精神疾病不只是心理問題? 大腦健康程度也是關鍵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2到4億人深受憂鬱症所苦,憂鬱症已成為這個世紀最嚴重的三大疾病之一。一般人或許認為,憂鬱症是因壓力太大無法調適而產生的心理疾病,但其實憂鬱並非只是心理問題,而是大腦的確生病了。 目前醫學發現,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都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因此在病人執行語言測驗時,透過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偵測大腦前額葉活化的狀況,再根據每種精神疾病不同的波形型態,就能協助醫師做鑑別診斷。 一般精神疾病診斷都是醫師經由會談進行評估,比較缺乏客觀的儀器檢測及可量化標準,如憂鬱症和當處在憂鬱期的躁鬱症,兩者治療方式不同,但在評估診斷上有時會很難區別。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就談到,有一名患者早期被診斷為憂鬱症,卻一直復發,做了測驗才看出來較像躁鬱症,病人其實白費了20年在治療。但很多研究顯示,憂鬱症復發越多次,越容易有失智症的狀況。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躁鬱症,而有4成會被誤診為憂鬱症。倘若一直未能對症治療,除了病人身心飽受折磨,還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受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憂鬱症等精神疾病,長期壓力會造成大腦海馬迴萎縮,影響記憶。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所所長楊智傑表示,其實不是只有海馬迴的問題,它也影響到前額葉的功能或結構,海馬迴雖然跟記憶力有關係,可是每天要思考、專注、執行任何複雜認知功能,都跟前額葉更有關係。 戴上頭套,連接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就能透過偵測大腦血氧變化,觀察腦部的活動。(圖/獨立特派員) 找出腦部疾病根源 可望改善憂鬱? 然而,現在科學是如何得知我們大腦消失的片段呢?一般從磁振造影就可辨識大腦腫瘤、腦中風及腦出血,但對於老化、阿茲海默或思覺失調,這些單憑肉眼難以看出差異的腦影像,現在結合人工智慧,經過量化分析,也能找出這些疾病發生的位置。 楊智傑教授運用人工智慧繪製出大腦圖譜,發現每種精神疾病在腦部出現異常的區域都不同。現在神經科學發展,還可以利用磁場或是微電流的方式,來刺激特定的腦區,改變大腦的活性。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所所長楊智傑說明,經顱磁刺激有點像是在頭部放置一個磁場的刺激器,透過磁場的變化、磁生電的方式,影響腦部活動的變化。透過對前額葉的刺激,可以改變它跟其他腦區的連結,從而改善憂鬱的症狀。 醫學科技的進步,不斷試圖打開人體大腦的黑盒子,除了偵測、治療,還能夠提前預測評估治療效果。楊智傑舉例,像是抗憂鬱藥百憂解,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療效,透過腦波先做預測,就可以知道哪些人適合使用。 不同精神疾病在腦部出現萎縮的區域也不同。(圖/獨立特派員) 可推算大腦年齡 水分子擴散磁振造影評估老化 隨著腦科學研究推進,大腦的祕密檔案正逐一解開。不僅如此,新的影像技術,水分子擴散磁振造影,還可以顯示腦裡面複雜的神經網絡,進而從這些神經纖維束的變化,推算出大腦年齡。 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先前在台大醫學院即是專研水分子擴散技術,以往無法顯示在腦影像的神經纖維束,透過這項技術,他們繪製出大腦神經網絡,以不同顏色標示神經纖維走向,協助外科醫師避免在手術時傷及腦神經纖維。 而後教授退休更運用專業,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老化及失智的評估。曾文毅說明,「神經纖維束原本很豐富,越來越老化的話,神經纖維束會越來越稀少。」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探究人類大腦的奧祕,循著腦神經的連結與路徑,我們逐漸發現這些大腦疾病問題所在。儘管目前人類對大腦所知仍屬有限,然而隨著各項研究工具及技術的創新進步,未來也可望釐清這些大腦複雜的線路,進而發展出更精準、有效的治療方式。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失智症
#醫學
#憂鬱症
#精神障礙
#退化現象
黃瑀喬

2023年4月27日

323
從吃出發,綠色餐廳如何落實環境永續理念?
現在有越來越多餐廳,開始以綠色餐廳為訴求。除了最基本要使用有機、友善食材,業者在肉類及海鮮的挑選,也要盡可能選擇注重動物福利以及符合永續海洋為原則的海產。這股用吃來減碳愛地球的風潮,讓台灣綠色餐廳逐漸受到重視,獲得更多推廣,也被消費者看見。 謹慎控制食材數量 「不浪費」列為核心價值 食材當季、友善及有機,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主廚張皓福認為廚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食材挑選,找到對的食物,再用天然調味的方式,引出食物原味,這是他擔任廚師一直以來奉行的原則。 綠色餐廳主廚張皓福說明,在處理食物的時候,會有一些自然農法的柳橙的皮,這個皮的香氣非常的舒服,也因為柳橙跟鴨肉的味道本來就適合,所以用柳橙皮放在煙燻裡面帶出一些果香,第二段的時候再加入稻草,所以就會有兩個層次的煙燻味。 在蛋品及肉類的選擇上,張皓福則是很在乎飼養過程,譬如他堅持只用天然放牧的純草飼牛肉,而不用圈養、以餵食玉米為主的穀飼牛;至於海鮮的部分他只挑從澎湖漁船手釣的野生海魚。客人點餐,沒有菜單,為了避免食材浪費,餐廳完全採預約制。 張皓福解釋為什麼要預約,因為如果有菜單,就代表餐廳的冰箱要很大,多少客人來,業者都要能接待,隨時可以應付這些客人。但他的理念是不要浪費食物,所以今天有幾個客人,就準備多少的食物。 不浪費、少添加、當季、在地、友善及有機,這些在歐美蔚為風潮的綠色餐飲理念,二十幾年前張皓福剛在台中創業開店,即是以這些為訴求。但由於綠色餐廳經營成本高,價格無法便宜,一直沒能吸引消費者。直到五年前,有人發起串聯,透過共同行銷,才讓消費者有更多機會認識、看見他們。 綠色餐飲指南創辦人黃俊誠表示,其實是從有機農夫市集開始,希望坊間的綠色餐廳可以跟市集的有機農夫買菜,但後來跟這些綠色餐廳接觸之後,發現這些綠色餐廳也很辛苦。所以之後到國外去找類似的組織,就是英國永續餐廳協會。把這樣的概念跟組織文化引進到台灣,所以後來台灣的綠色餐廳,從散落各地變成打組織戰,再演變成現在的綠色餐廳指南。 冬季的草莓配上烏魚子,水果的酸甜,帶出烏魚子的美味,綠色餐飲年度最佳主廚張皓福擅長運用當季食材。(圖/獨立特派員) 手釣海魚上桌 法式綠餐友善海洋環境 經營綠色餐廳,不僅要對所有食材來源瞭如指掌,對主廚林曉彤來說,做菜不只是下廚,還要下田。 綠色餐廳主廚林曉彤坦言,不僅會去拜訪農民的田地,如果有需要,比如說有一些要復耕,有一些要除草,或要搬運一些東西,他們都會去幫忙。 林曉彤和蘇芳儀兩個人都很喜歡做菜,並曾遠赴法國廚藝學校進修。回來之後,一起開店,希望用法式料理顛覆大家對健康飲食平淡無味的既有印象。 綠色餐廳主廚蘇芳儀希望能做出自己覺得好吃、健康的東西。用法式料理的手法跟講究食材的職人精神,跟客人分享。 主餐的選擇,除了部落山裡的豬,在海鮮上,他們只選擇台灣沿海養殖或是野生洄游的海魚。 綠色餐廳主廚林曉彤表示,綠色餐廳一般來說,都會希望採用比較友善跟永續海洋的方式,所以盡量都是用手釣的,不要去惡意捕撈,照著季節吃。 林曉彤和蘇芳儀獲得綠色餐飲–最佳在地食材運用獎的肯定,為了找尋這些食材,他們花很多時間、心力。(圖/獨立特派員) 醜蔬果製成各式點心 善用格外品的營養價值 為實踐環境生態永續的目標,綠色餐飲提出六大宣言,包含遵循永續生態及海洋原則,以及減少資源耗損與浪費等。目前全台有200多家餐廳加入,希望透過吃的選擇,改變人類現在被過度消耗的環境。 甜點店業者鄭雅珺分享,平常做的紅蘿蔔蛋糕所使用的紅蘿蔔也是格外品,基本上在超級市場很少看到那麼醜的蔬果。 秉持自然原味,他們以職人的堅持用心烹調,將每道菜變化出無限可能的美味。綠色餐飲讓客人吃得健康,在享用美食之際,也能體現永續。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環保
#餐飲業
#小農
#餐飲
#有機
黃郁婷

2023年4月26日

725
慢、快地震間有何關係? 台日地科專家共同研究
2002年東京大學首度發現「慢地震」,開啟全世界對慢地震的觀測。慢地震釋放的總能量,威力甚至等同規模7的地震,因而受到國際重視。日本從2012年起,年年召開慢快地震研討會,今(2023)年研討會首度移師台灣,也讓台日學者得以交流,並朝合作邁出重要的一步。 以慢地震預測地震機率 台日展開研究交流 今(2023)年3月中旬的台東縣池上鄉來了一群訪客,他們是來自日本研究地震的學者以及日本地質調查所代表,特別參觀位於池上斷層帶上,可以印證板塊運動的大坡國小。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震災害中心副教授伊藤喜宏說,可以經由在大坡國小設置的潛變儀,看到潛移的日變化,另外這些潛移量,似乎與他目前在研究的「慢地震」有相當大的關聯性,讓他對於池上斷層有相當大的興趣。 慢地震和典型的地震不同,斷層會緩慢滑動以釋放地底能量,它持續的時間較長,甚至可以達到數個月。 台灣與日本同為多地震國家,3月中旬,一場集合台日研究地震重點大學學者以及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還有日本地調所代表,共同討論台日快慢地震的研討會,在成功大學召開。 東京大學理學系研究所教授井出哲期望,即使無法預測大地震發生的確切時間,也能藉由慢地震的發生,可以比較有信心地說出,未來在何處有較高機率發生大地震。這不僅僅是對於日本與台灣,對於地震發生頻繁的國家都適用。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兼任教授朱傚祖,帶領日本學者參觀因918池上地震斷成兩半的崙天大橋。(圖/獨立特派員) 慢地震與大地震有何關係?日本學者持續研究中 日本是研究慢地震的代表,而井出哲教授又是日本研究慢地震的重要人物,也在這次研討會發表2004年到2023年2月記錄到的慢地震資料庫。 東京大學理學系研究所教授井出哲表示,從歷史紀錄來看,南海海槽發生過無數次的大地震,所以他們預期,未來在南海海槽也會發生大地震,而近20年在歷史地震的周圍區域發現許多慢地震。他們對於慢地震與大地震的時間關係並未明瞭,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陳卉瑄分析,慢地震的能量釋放雖然緩慢,但它絕大多數都發生在真正大地震會發生的地方,最經典的例子就是311地震,東北地震之前,他們就懷疑地底下有非常緩慢的錯動行為。 京都大學副教授伊藤喜宏,是利用海底觀測未發生地震時的斷層活動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大地震與慢地震的分析,也在常發生地震的墨西哥投入多年的研究。 伊藤喜宏說:「以前地震學家對於沒有發生地震的區域多半不感興趣,但是311東北地震之後,我發現我們更要把注意力放在這些沒有地震的區域,藉由精密的觀測去了解底下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筑波大學生命環境系副教授氏家恒太郎則是從地質學的角度,藉由野外調查與岩性分析,了解慢地震形成的條件。今年是日本關東大地震100週年,幾十年來日本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研究南海海槽,氏家恒太郎也參與了南海海槽的鑽井計畫。 氏家恒太郎副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成果。(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哪裡有慢地震?要透過什麼技術觀測? 不同慢地震持續時間差異很大,最長可達半年到5年,短則2至6天,甚至10到100秒,台灣可以觀測到慢地震的地方在哪裡呢?陳卉瑄指出,最多慢地震的地方,就是中央山脈南段。 位於彌陀的漯底山有泥岩出露、泥火山噴口,是南部常見存在的「泥貫入體」地質。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景國恩認為,這些地質的特性可能會提供慢地震和潛移斷層發育機制,若陸地上可以進行大量觀測,就能獲得許多相關資訊。 位於花蓮七星潭旁的米崙地震工作站,是全球第一個以科學研究為導向,將光纖纜線穿過斷層帶的觀測計畫,有3口觀測井,可以提供台灣及全世界,了解孕震構造與斷層動力機制的關鍵科學數據。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陳卉瑄表示,台日雙方要合作,有一個重點就是大家手上有的資料不一樣。對於孕震潛能這個項目,其實雙方都非常有興趣,所以這就是一個共同議題。 慢地震與大地震的關係,20多年來已經逐漸受到全球研究地震的科學家重視,透過台日首次以團體戰的方式,進行慢、快地震的相關研究交流,不僅可以凝聚台日共同關切的議題,也可以為未來的合作開啟重要的一步。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日本
#311地震
#地震
#孕震帶
#地震觀測站
黃瑀喬

2023年4月20日

363
芬蘭入會,北約東擴,地緣政治情勢將如何改變?
2023年4月4日芬蘭正式加入北約,讓北約更深入北極圈,卻也可能使北約與俄羅斯情勢更加緊張,芬蘭的抉擇將讓和平到來?還是漸行漸遠?除國防之外,芬蘭也不忘在科技發展與人性服務間繼續前進,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城市奧盧,成為6G的火車頭;服務設計更在極圈內蓬勃發展。 芬蘭決定加入北約 背後有何歷史緣由? 俄烏戰爭後,長期保持中立國的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芬蘭在2023年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 軍事不結盟的時代已經過去,然而芬蘭的加入,卻代表著北約這個全球最大的軍事聯盟與俄羅斯的陸地邊界,一口氣增加了超過1300公里,俄羅斯曾多次警告反對北約東擴,現在警語已成政治現實。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聲明,芬蘭加入北約的會員資格,並不是要跟任何人對抗,也不會改變芬蘭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礎或目標。芬蘭是一個穩定可預測的北歐國家,尋求和平解決爭端。 芬蘭和俄羅斯向來有著複雜的政治情結,俄烏戰爭前只有約4成芬蘭人贊成加入北約,戰後躍升至9成。芬蘭奧盧市商務促進局專案經理Petri Karinen表示,俄烏戰爭是主因,還有俄羅斯如何以能源作為對抗歐洲的工具,種種不同程度的行動,也改變了芬蘭人的想法。 芬蘭成為北約生力軍,自身擁有的國防實力及在北極的國土腹地,讓北極圈的地緣政治產生巨大變化。曾隸屬瑞典、蘇聯的芬蘭,十分珍惜獨立後的民主,因此長期保持中立國的地位,回望歷史,芬蘭人的這個抉擇並不容易。 芬蘭和蘇聯有過冬季及繼續戰爭兩次慘烈的交手,芬蘭也成立軍事博物館,記取戰爭的歷史教訓。芬蘭巴倫支及北方大使Jari Vilén說,他們被迫學習接受俄國,被迫保護、保存自己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芬蘭的國旗在北約總部升起,象徵第31個會員國的加入。(圖/獨立特派員) 芬蘭奧盧成6G城 產官學合力發展創新科技 過去戰爭的傷痕仍在,新的威脅尚未解除,芬蘭人做好防禦國家的準備,卻也沒有忘記往前探索希望的可能性。當全世界都還在努力落實5G應用時,離北極圈最近的芬蘭城市奧盧,5年前就已經開始放眼6G的未來。 奧盧大學6G團隊執行長Marja Matinmikko-Blue說明,最大的動力來自永續發展,所有6G的研發,主要是解決永續發展的各項挑戰。例如,過去相當耗時的3D建模,現在透過手機拍攝的現場畫面,以機器深度學習系統結合6G,可望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奧盧成為6G的領頭羊,源自這個城市本就是科技重鎮之一,曾經的手機龍頭Nokia在此設立研發中心,其退出手機市場後,留下的科技人才吸引許多國際廠商到奧盧設點,台灣的聯發科就是其中之一。 人才就是競爭力,奧盧還有芬蘭產官學界傾盡全力支持。芬蘭奧盧市商務促進局執行長Juha Ala-Mursula就說:「我們有Nokia的通訊科技網絡、聯發科的數據機,還有其他主要測試廠商,以及來自學校方面的策略研究,我們將各企業組織結合起來,這變成一個生態鏈。」 奧盧是科技重鎮,吸引許多國際廠商進駐。(圖/獨立特派員) 芬蘭人幸福感從哪來?服務設計貼合人性需求 研發創新的能量不只科技,更來自人性,服務設計近年也成為芬蘭的強項,奧盧大學附設醫院的健康實驗室,以人為本,找出問題解方。 奧盧大學醫院服務設計師Teemu Kemilä認為,服務設計是一門整合的科學,將所有知識與經濟結合,最重要的是以客戶為本。「當我們關注他的需求,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案,然後進行測試,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芬蘭和台灣一樣面臨老化危機,專業照護人員不足,醫院的設施就得更有效率。奧盧大學的健康實驗室因應病患的需求,以點滴為例,過去醫護人員必須不斷巡視每位病人的點滴注射狀況,現在透過智慧監控器,用手機APP就能同時監控7位以上病患的點滴注射量。 如何透過服務設計的實驗探索,找到新的機會及解方,在環境挑戰嚴酷的北極圈更形重要,芬蘭極圈內最北邊的大學拉普蘭,就因此成為服務設計重鎮,要解決小至社區民眾,大至全球企業的各式需求。 聯合國公布2023年全球幸福國家報告,芬蘭連續6年蟬聯冠軍,即使身處方方面面都相對挑戰的極圈北國,但務實國防外交帶來的安全感,與細膩的生活服務體驗,或許正是芬蘭人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陳廷宇 羅盛達/採訪報導)
#芬蘭
#瑞典
#軍事
#北極
#創新
黃瑀喬

202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