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412
全球興起草根維修運動,台灣民間有哪些具體作法?
故障的電器產品常常面臨汰舊換新的命運,因為送修越來越麻煩,不是維修據點少,就是維修價格太高。這股趨勢,不但製造了大量的電子廢棄物,也剝奪消費者應有的維修權。現在,各地興起草根維修運動,人們組成自己動手維修的社群,拿回維修權,也支持永續環保。 發揮惜物精神 還能減碳護地球! 在台灣,家電行因為要營利,總會考慮到送修家電維修是否耗時,來決定接收與否;但南方修理聯盟不一樣,志工們不但盡力幫民眾修理,還會耐心向民眾宣導家電的常識。 南方修理聯盟志工李慈溫表示,會跟民眾講要怎麼保養,例如電風扇要加油、什麼地方要注意,可以減少家用電器的故障。 而送修的電器若確定修不好要報廢,志工也會把裡頭還能用的零件留下來當備用,延續物命。但這些維修技術良好、架式十足的志工們,其實大多不是專業的維修師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 南方修理聯盟志工吳煥然坦言,因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是專業在修這些,可以說是邊學邊做,儘量把人家不要修的東西修好,目的就是可以減碳。 幫地球減碳,正是這群不計辛勞默默付出的志工,共同的理想。 小家電診所召集人黃武就認為這樣的行動,可以幫助很多只是小故障的電器重新回到使用的階段,而不是被拆解、回收。在過去維修的經驗當中,大概有六、七成的東西,都可以透過簡單維修恢復生命。 南方修理聯盟的志工,來幫居民義務修理家電。(圖/獨立特派員) 當大量廢棄物消耗資源 汰舊換新還是唯一解? 在這個電器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裡,東西壞了,很多人會乾脆汰舊換新,而不是選擇維修。 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表示,從地球的環境承載來講,當物品被放棄的時候,就會進入到後續的處理,包含倉儲、能源,而且還要研製新的。 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認為,從產品的生產、製造、使用、廢棄、死亡,然後進到焚化爐跟掩埋場,這種線性的經濟是不對的,它耗費大量能資源,對地球帶來很大的負荷。 根據電子廢棄物論壇的報告,全球廢棄電子設備總量5740萬噸,超過地球上最重的建築物–萬里長城的3695萬噸。聯合國大學的報告中也預估,2030年電子廢棄物將達到7400多萬噸,增長速度是世界人口的3倍。原因之一,是資本主義下,廠商鼓勵消費的計畫性淘汰。 2009年,荷蘭記者Martine Postma創辦全球第一個修理咖啡館,他將具備修理能力與有修理需求的社區居民聚在一起,創造一個居民相聚、切磋技術的空間,挑戰資本主義失控的拋棄式文化。這樣的草根維修行動,逐漸拓展至全球各地。 陳光輝(右)積極培養師資,只希望能幫靠天吃飯的農民,解決生財工具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農機維修教師陳光輝 退而不休傳承技術 而這股維修、惜物的風潮,也在屏東農村展開。和農業淵源很深的陳光輝,早在就讀屏東農專時,就開始接觸農機維修,之後在屏東科技大學教相關課程,他熱衷於用自己的專長來幫助別人。 農機維修教師陳光輝分享,以前父親常常跟他說,能夠幫助別人就儘量幫助別人,沒有錢幫助別人,就用能力幫助別人。因此,退休後陳光輝帶著妻子全台灣走透透,哪裡有需要,就停下來教農民來修東西。 有維修魂的陳光輝,現在收了幾位徒弟,徒弟們要傳承他的技術,將來到社區大學當老師,延續陳光輝當農機志工的意志。李宗達跟陳光輝學了8年,是他的第一位徒弟。 農機維修老師李宗達坦言,農民是在士農工商裡面最弱勢的一環,因為今天生產出來的東西如果賣不出去的話,明天可能價錢更差。在務農的過程中,常常會碰到農機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耽誤農事的進度。 草根維修運動在台灣興起,在志工們的行動下,發揮創客的精神,幫人們拿回消費者原本就該有的維修權,也減少在資本主義下,大量廢棄物對地球的傷害。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環保
#生態環保
#維修
#電器
#電子廢棄物
黃郁婷

2023年11月8日

303
烏克蘭導演用鏡頭,記錄戰地孩子成長群像
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從2019年開始,在《戰火邊緣的青春》這部紀錄片中,拍攝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區五名青少年的生活。沒想到紀錄片拍攝接近尾聲,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這部紀錄片捕捉的俄烏戰爭前珍貴影像,在無情戰火下成了回憶。在戰火邊緣的孩子,如何能看見光明? 當槍聲成為日常 下一顆炸彈會落在哪? 2019年冬天,俄烏戰爭尚未全面爆發,不過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前線,雖仍屬烏克蘭控制地區,戰火邊緣卻已經是居民的日常,時時刻刻都要擔心下一顆炸彈會不會落在附近。 頓巴斯是烏克蘭最大煤礦產地之一,礦工們每天到地底600到1800公尺深的礦坑中工作,就連青少年也不例外。 紀錄片中五名青少年之一的魯斯藍,小小年紀,同樣也得在礦坑這樣艱困的環境裡工作。(圖/佳映娛樂《戰火邊緣的青春》) 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變數,就如同不知道何時炸彈可能來襲。同齡的孩子在玩耍的同時,身在戰火邊緣的孩子,卻必須知道「有砲擊時該怎麼做」。 無畏戰爭陰影 用自己的方式逐夢 於是,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來到頓巴斯,啟動了《戰火邊緣的青春》紀錄片拍攝計畫。籠罩在戰爭陰影下,看似窒息無望的大環境,卻無法壓抑青少年們追尋夢想的渴望。音樂、繪畫、攝影、藝術創作成了烏克蘭頓巴斯青少年釋放情緒的出口。 「這裡有戰爭,這裡有渴望」少年用歌詞唱出心中對於夢想的渴求,即使身處「地雷煙霧之海中」,他也不會就此放棄。(圖/佳映娛樂《戰火邊緣的青春》) 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說:「當身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當中,在戰火邊緣,充斥各種經濟政治問題。縱使困難重重,他們仍試圖照亮自己的人生、去享受生命,他們有著強烈的企圖心去改變生命,同時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烏克蘭國旗在屋頂升起,伴隨著國歌,少年站在屋頂上大聲地說:「這個訊息,是要給那些以為頓巴斯只有親俄分離主義者的人。這裡是盧甘斯克,你看到車庫上有烏克蘭國旗,我們用傳統的方式升旗,配上烏克蘭國歌,如果不知道誰住在這裡就別亂說。」 少年在家中屋頂升起了烏克蘭國旗,用最傳統的方式,勇敢傳達出內心的想法。(圖/佳映娛樂《戰火邊緣的青春》) 而導演艾莉莎他不只記錄,更和五位青少年一起生活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回應一場烏克蘭冒險家瓦倫廷來自喜馬拉雅山旅程的召喚,開啟了「遠離戰爭之旅」。 近三年的相處,導演和五位青少年一起踏上了這段前往喜馬拉雅山的旅程,他們成了家人,也改變了彼此。(圖/佳映娛樂《戰火邊緣的青春》) 導演自願從軍 影像紀錄卻成揪心煎熬的回憶 戰火無情,紀錄片拍攝進入尾聲之際,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演艾莉莎放下手邊尚未完成的紀錄片,志願加入武裝部隊,站上前線、捍衛家園。 艾莉莎說:「我發現現實比所有戲劇更駭人,當你所有的親友和主角們都身陷危險時,你如何還能拍攝紀錄下去?」 從軍四個月後,導演艾莉莎才從前線退下,準備完成紀錄片。然而當初紀錄下來的所有片段,都成為揪心煎熬的回憶。(圖/艾莉莎) 艾莉莎說:「我從戰爭前線回來,看到所有拍攝的影像,我哭了,因為我看到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已經都被毀滅占領了。我情感上非常痛苦,很難去承受,但同時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能夠把我所能記錄、拯救的生命,融入到這部紀錄片中。」對艾莉莎來說,完成這部紀錄片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從前線回來之後,重新開始不僅非常困難,繼續製作這部紀錄片更是痛苦的過程。 最溫柔的禮物 在戰火邊緣看見光明 導演艾莉莎也分享了,在前線時他還是會拍攝影像,作為影像記憶簿,如果不幸在戰場上喪生,他希望兒子能記得自己。而對艾莉莎來說,六歲兒子看完《戰火邊緣的青春》這部紀錄片後的回饋,對他而言是最重要的。 艾莉莎說:「我問我兒子他喜歡哪些部分?他回答說音樂和光亮,我很高興他說他看到光明,因為我們想在這部電影中傳遞的是,儘管身處黑暗,光明依舊會勝出,俄羅斯可以炸毀我們的城市、電力站,但只要我們依舊有光,我們會繼續戰鬥,我們不會退縮。」 俄烏戰爭仍持續著,片中兩位青少年魯斯藍、伊利亞,至今失聯生死未卜。《戰火邊緣的青春》片中沒有太多戰事衝突,而是聚焦青少年的生活群像。戰前的頓巴斯和五位青少年的自我探索、音樂與光亮,被永遠保存在紀錄片中,這也是導演艾莉莎送給自己、兒子和每一位觀眾最溫柔的禮物。 (※陳廷宇 羅盛達/採訪報導)
#青少年
#紀錄片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黃心亮

2023年11月6日

285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人口紅利成崛起契機?
印度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年輕勞動力族群,被視作是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關鍵。近年印度不僅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也搶下世界重要峰會G20的主辦權。而在疫情期間,醫療產業實力更是一戰成名。不過,就業機會少、教育體制不完善,仍是印度崛起大步向前的挑戰。 印度人口世界第一 龐大勞動力成發展關鍵? 印度在今年四月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數最多的國家,龐大的人口紅利也被認為是為印度帶來翻轉命運的契機。 總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來,印度的經濟規模已從全球第十大前進到第五大,今年,在他第二任任期最後一次的印度獨立紀念日談話中,強調過去幾年來,全國已有1億3500萬人晉升為新的中產階級。 不只經濟動能活躍,今年八月,印度也成為史上第四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探測器維克蘭號更首次成功登陸月球南極,航太科技的空前成果,帶動國防工業發展,使得印度基金後勢看漲。 太空研究組織開心歡呼,總理莫迪也連線觀看,因為印度不僅成功登月,還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圖/獨立特派員) 婆羅多就是印度!展現擴大國際聲量決心 除了經濟與科技,印度的國際政治影響力也在主辦G20峰會後,更為顯著。在G20數經濟論壇上,印度總理莫迪也說:「印度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實驗室,只要在印度成功的方法,在全世界各地都可行。」 印度緊抓住在國際間擴大聲量的機會,G20峰會期間,聯合美國、法國、義大利、歐盟及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署共同備忘錄,力推「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透過跨國鐵路與航運網絡,強化歐亞之間的聯繫與能源運輸安全,這項計畫也被視為與中國「一帶一路」相抗衡的重要策略。印度隨後更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八項協議,強化能源夥伴關係。 耐人尋味的是,這場全球矚目的重量級峰會上,印度使用了古梵語的「婆羅多(Bharat)」一詞,取代英文的國名「印度(India)」。此消息傳出,引來莫迪政府想藉此更改國名的諸多臆測與討論。 在G20會場上,印度總理莫迪面前寫的國名不是印度,而是「婆羅多(Bharat)」。(圖/獨立特派員) 德里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蘇米特・庫馬爾說:「這顯示我們想要維護歷史傳承,以及我們堅持的文明價值體系。在這樣的概念下,最近看到『婆羅多』在G20峰會中被使用,它也凸顯了過去殖民體制對印度的價值體系造成的巨大影響,甚至國家的名稱都被改變。」 醫療產業驚豔全球 教育卻成發展阻礙? 印度政府對未來發展樂觀,因為還有一項利器。疫情期間,印度每月平均可生產約七千萬劑的新冠疫苗,是有效降低疫情的關鍵之一,也讓印度的醫療產業的實力驚豔全球。 印度醫療器材生產有著快速、自動化的生產線,一個小時可以產出80萬個注射器。(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印度政府推估,印度醫療器械市場到了2030年,可望增長到目前規模的四倍。前景雖然看好,不過挑戰也不少。印度HMD醫療器材公司董事拉吉夫・納斯說:「印度的醫療器材非常仰賴進口,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工程方面。我們國家有傑出的工程人員可以製造醫療器材,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地企業需要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因此印度政府為了醫療器械製造打造健全的生態系統,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新的醫療器械園區。(圖/獨立特派員) 印度BPL醫療器材公司執行長蘇尼爾・庫拉納說:「疫情是一個觸發點,我們了解到我們沒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印度政府頒布了一些計畫,制定生產獎勵措施,促進發展,我們因此得到許可證,現在正在班加羅爾建立第二座工廠。」 印度醫療產業發展迅速,人才培訓也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蘇尼爾・庫拉納也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印度在研發方面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普納姆・慕特雷賈說:「印度的年輕人口會持續增長一段時間,我們需要為這些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但學校教育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能培訓,市場人才需求遠超過培育的速度。」 在印度,教育體制不完善是一大問題,且許多人連受教機會都沒有。競爭激烈的環境裡,沒有受過教育,競爭力受限,工作選擇大多限於體力勞動的底層藍領階級。 產業需要人才,超過14億的人口總數,猶如印度這頭崛起的南亞雄獅身上根根相連的毛髮,而「教育」則是牠的雙眼,如何治癒與時代需求脫節的病灶、看得更長遠,是印度眼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工業
#勞動力
#印度
#政治
#醫療器材
黃心亮

2023年11月5日

314
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至今兩年多,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獨立特派員記者,在緬甸內戰未歇、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新南向挺進緬甸。透過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看看他們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 距離緬甸仰光15小時車程 獨立特派員前進偏鄉科峎! 金碧輝煌,閃亮耀眼,高度112米的緬甸仰光大金寺,為仰光市劃出最優雅的天際線。緬甸佛教徒高占總人口9成,而有2600年歷史的大金寺,塔身是由真金堆砌,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各國觀光人潮絡繹不絕。 但緬甸2021年軍事政變後,因內戰治安動盪,當地觀光業景氣急轉直下,遊客遠不及以往的一半,而緬甸人的生活,也同樣受到政變影響,持續改變著。 傅彩威和李路加是早年從中國雲南移居緬甸的華人後代,兩人婚後在小鎮的大街上開了家雜貨店。這裡的大街,看起來像60年前的台灣。不時有農用車開過,路面也沒有鋪柏油,是個樸實的小鄉村。這個小鎮是科峎,位在距離仰光至少15小時車程遠的山裡。 傅彩威和李路加,有感於科峎的落後,他們除了開雜貨店,還有博愛中小學創辦人的這個身分。這所學校成立8年了,校園的硬體設備非常克難,有的教室只是露天搭棚,還有教室只用竹籬笆當外牆。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坦言,我們不辦學,這些孩子沒機會讀書,要幫家長去工地裡做工。 雜貨店老闆娘傅彩威和丈夫李路加,共同創辦了華文學校博愛中小學。(圖/獨立特派員) 創辦人家族總動員 為貧困學童闢一條不同的路 傅彩威和李路加夫妻倆幾乎只靠雜貨店收入,撐起窘迫的學校。他們四處找資源,幾乎所有親戚都被總動員,只希望教育能為孩子們,翻轉困苦生活。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分享,在招募老師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去外地讀書,回來就叫他教書,連親戚都叫來教書。 傅彩威姪女傅琳榮笑言:「傅校長是我姨媽,他讓我去幫忙教書,是強迫我們去,沒有薪水。學校實在是沒有老師,我弟回來也是被他拉過去。」 夫妻倆辦的,是華文學校。而他們辦學辛苦的原因之一,是華文學校獨立於政府緬文學校系統之外,政府並不支持。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專任教師陳鴻章解釋,在英國人殖民時代,鼓勵每個族群去做自己的事,那個時候華人就開始辦學校,傳承自己的文化。隨後軍政府掌權,把緬甸的教育緬化了之後,有一陣子也想要把華文學校給抹掉,但是導致華人更積極想要去維護自己的東西,所以才會看到今天有非常多的華文學校。 小型華文學校,資源大多不夠。有時連課本都缺乏。就像這黑白課本,是翻印自幾十年前台灣國立編譯館,編給台灣孩子使用的版本。(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青年新南向到緬甸 將激起什麼火花? 博愛中小學的師生們,欠缺課本、教師人力不足、硬體設備克難,但他們仍抱持著希望。因為在3000公里外的台灣,有一群志工正準備前往支援。 國際志工李依絨說明,這次自己跟夥伴準備華語文課程,像是有部首、看圖說故事,還有多元文化的課程,以及體育、藝術跟自然課程。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認為,緬甸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就是最常見的朗讀課文,作業方面最常見的則是抄課文。 前一晚深夜才風塵僕僕抵達科峎的台灣志工,雖然只睡了四個小時,但臉上掛滿笑容,在李路加的帶領下,開心地從學校門前的小路,走進了校園。而從志工走入校園開始,他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越高年級的學生人數越少。 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解釋,這邊的孩子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所以讀到六年級是大概是十六、七歲了。而且疫情期間不能讀書,有機會就要去打工,很多孩子都是這樣。 疫後,國中生遽減,國三甚至沒有人就讀,許多學生迫於家中經濟窘困,無奈輟學,這是台灣志工們沒有見過的事。台灣青年面對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差異如此大的科峎的孩子,將擦出什麼火花、又有多少令人揪心的故事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延伸閱讀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黃郁婷/編輯
#教育
#公益
#國際援助
#緬甸
#東南亞
黃郁婷

2023年10月30日

249
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緬甸因為內戰,局勢動盪。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不僅長途跋涉,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好不容易才見到博愛中小學的學生。這樣的偏鄉學校,不僅硬體資源缺乏,師資更嚴重不足。而學生們大都窮苦,學習華文,如何成為他們改變人生、走出緬甸的重要契機? 台灣志工前進緬甸 為偏鄉孩子帶來希望 沿著險峻山路,台灣志工挺進緬甸偏鄉–科峎。途中,至少遇到六個哨站,軍警持槍攔車,粗魯地盤問許久,這是緬甸軍事政變,陷入內戰後才遇到的狀況。驚魂未定的志工,終於來到博愛中小學,幫學生上課。 緬甸政變之後,很多跟外國人相關的事,都變得非常敏感,李路加不但每天得寫兩次志工相關報告,還不時被地方官員盤問。(圖/獨立特派員) 從基礎開始,這堂課幫學生們複習注音,但這些學生,看起來比台灣同樣學注音的孩子年紀還要大。當地的孩子,因為家境問題比較晚開始上學,是很普遍的現象。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表示,這裡的孩子大多是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通常讀到六年級時都已經是十六、十七歲了。 教室裡,男孩的年紀看起來像台灣國中生,卻才剛開始學習簡單的注音和成語。(圖/獨立特派員) 在過程中,學生們上課特別專心,因為當地的中文學校師資非常不足,教師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讓他們更加珍惜大學生志工的教學時間。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說:「緬甸的老師知識有限,有的只讀到六年級。」學校教師趙香玉也表示,自己是中專畢業,有很多字是不認識的。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有許多時候需要學長姐來教導學弟妹。緬甸華僑張世榮說:「三年級可能會來帶幼稚園、一年級,這樣的案例都有可能發生。」他也提到,這裡不像台灣會有師資證照考試,缺乏專業師資。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表示,台灣現在比較講求的創新教學方式,其實在當地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志工們的課程,給孩子們帶來許多驚喜。緬甸華僑張立宏說:「台灣老師可以帶來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的想法,他會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 孩子們畫出心裡怪獸的模樣、塗上喜歡的顏色。這不是美術課,而是情感表達課,藉由顏色認識情緒並學會傾訴自己的情緒。(圖/獨立特派員) 緬甸學生學華文 竟是翻轉人生的關鍵? 學華文對緬甸的孩子來說,或許是翻轉人生的關鍵。因為中國經濟崛起,加上近年緬甸局勢混亂,學生學華文,是要走出困境。 6歲就開始學華文的緬甸華僑傅琳榮,學校畢業後,在仰光找到了幫褲子批發商翻譯的工作。他因為懂華文,有了比同儕更好的工作機會。傅琳榮說:「市場全部都是緬甸人,然後老闆是中國人,他們語言不通,我們幫他們溝通。」他的薪水,比不會講華文的同業,足足多了兩倍多。 目前傅琳榮辭掉工作,暫時在自家店裡幫忙,店裡進貨量總是不少,母女倆時常要理貨。(圖/獨立特派員) 辭職後在家中經營的店裡幫忙的傅琳榮,不僅能協助媽媽和華人溝通,中文流利的他,將來也想直接去中國批貨,幫店裡創造更多利潤。因為懂華文,傅琳榮有機會走出政經局勢不穩定的緬甸,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選擇。 讀書能改變家庭生活?再窮也要讓孩子學習! 許多還在華文學校上課的學生們,早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來自貧苦家庭的仙美,每天歷經漫長的路途來到博愛中小學上課,已經中學二年級的他,很在意自己的學業是否落後。仙美家有四個小孩,但爸爸工作的報酬不多,要供給一家六口生活並不容易。 即使家裡再窮,仙美的媽媽也要籌錢讓孩子上學,他說:「給他們讀這些書,就是希望他們認識讀書的好,以後他們會掙錢,就不需要跟我們一樣挖地、種地、種玉米。」 身為大姊的仙美,責任感重,為了幫家裡,他課餘時間都得幫忙家務和農務。(圖/獨立特派員) 仙美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有著不錯的成績,善良懂事的他,對自己學華文之後要做什麼,已經有想法。仙美說:「想當老師教學生,把老師教的都教給他們。」倘若仙美有華文老師這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不僅能翻轉家庭生活,也能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窮困的孩子。 不過,緬甸有4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生活費每日不到台幣60元。而在科峎的家庭,苦,還有更苦。更苦的孩子,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黃郁婷/編輯
#志工
#志工服務
#國際援助
#緬甸
#東南亞
黃心亮

2023年10月30日

255
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緬甸偏鄉的教育資源少,不少偏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得離鄉背井,住進專門給孩子們住宿的學生中心。不過屬於慈善性質的學生中心,經費大多窘迫,居住環境簡陋,有些孩子甚至來自單親或家長吸毒的家庭。這些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們住進學生中心後,教育能不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希望呢? 父親吸毒毀家庭 姊姊打工只為求弟弟學費 還在讀幼稚園的紀榮,洗起碗來手腳俐落,這是他每天要做的家事之一。來自單親家庭的他,和姊姊們跟著父親一起生活,他們的父親身形特別瘦,因為他有個很糟糕的的壞習慣。毒癮,讓他的爸爸只能打零工,家境清寒。 紀榮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家人送他上華文學校,他背負起家族的期待。為了籌紀榮的學費,姊姊們得犧牲學業去打工。 先前,紀榮一家人連居住都成問題,奶奶拿出自己幾乎全部的財產,才蓋了現在這個屋子。(圖/獨立特派員) 15坪宿舍擠44人?學生中心成為孩子第二個家 紀榮有家,還有家人在身邊。但在當地,有的孩子回不了家,甚至沒有家可以回。 伙房裡柴火正旺,香涵紮起長髮,查看食物煮到幾分熟,劈柴生火,是孩子們必備的技能。這裡是白族學生中心,收容離家就學的孩子。 香涵還要整理早上大家吃剩的菜餚,天氣炎熱,這些沒有冰箱冰的食物容易腐壞,但只要還能吃,大家就得惜食。(圖/獨立特派員) 偏鄉學校少,家裡附近若沒學校,學生家長會挑村外學費較便宜的學校給孩子讀,且送他們到離校近的學生中心住宿,香涵就是這樣住進來的。 這家學生中心環境簡陋,房屋只用竹籬笆圍起來,孩子們的房間,目測不超過15坪,卻擠了44個人。(圖/獨立特派員) 這裡有這麼多學生,是因為收費低廉,家境窮苦甚至付不起住宿費的孩子,都被家長送來這裡,因此中心時常入不敷出。白族學生中心經營者說:「這邊的生活花費也是常常不夠,大家都會看情況,你們困難的話,我們就多幫忙一點。」 學生中心也收容不少失能家庭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這裡是能讓他們遠離原生家庭傷害的第二個家。住在中心的小孩,各自都有不得已的理由,就像中學二年級的香涵,即使家裡附近最近蓋了學校,他還是不肯搬回家。香涵說:「因為我們白家(苗族),有些人十三、十四歲就會去嫁人了,所以爸爸、媽媽才不會叫我們回去。」 家長一年只能來兩次?嚴格規矩讓孩子不學壞 科峎另一頭,還有一家蒙恩堂學生中心。蒙恩堂學生中心老師曾美珍說:「這裡對他們的家長來說,也是一個比較放心的地方,在家怕跟到壞朋友,在這裡的話,必須要按照規矩。」學生中心還規定,家長一年只能來看孩子兩次,讓他們習慣自律。 在這間學生中心裡,學生很自律,鞋子排放整齊、房裡床鋪周圍打掃得乾淨,個人物品也收拾妥善。(圖/獨立特派員) 即使這家學生中心環境好一些,但同樣有學生家境窮困、經費不足、資源缺乏的難題。雖然如此,但老師仍然特別照顧這些孩子,因為他們有不少人,來自破碎的家庭。 曾美珍說:「像有的家庭是單親,留下給他們的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家又沒有辦法很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不放心,就把孩子送到中心來。另外一些是因為父母親吸毒,在家的話,只會跟著父母親敗壞。」 緬甸毒品氾濫 台灣志工帶來反毒課程 家庭失能、單親、孤兒、父母吸毒,這些都是寄宿在學生中心的學生常有的故事。另一間博愛中小學,是當地唯一設宿舍的華文學校,宿舍類似學生中心,也會接濟困苦學生。而徐永強,就因為父親有毒癮,被校長接來住宿。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說:「我們看到那個孩子非常可憐,瘦瘦的,有的比他大一點的就會跟著吸毒。」博愛中小學教老師李路加更表示,有的父母養不起小孩,還會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甚至將孩子賣掉。 來到博愛中小學的台灣志工,特別為學生規劃了反毒課程,教學生辨識毒品的外型。這裡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充分地認識毒品,導致容易深陷毒癮,加上當地毒品便宜且取得容易,孩子的周遭可能有很多親友是吸毒者,要拒絕毒品的誘惑,得要相當有決心和技巧。 離情依依,志工的到來,不只為這些容易被遺忘的偏鄉孩子帶進資源,更帶來關懷和希望。(圖/獨立特派員) 一期一會,讓志工和孩子們,彼此產生情感的羈絆;為緬甸和台灣之間,搭起了一座友誼的橋。即使緬甸內戰的戰火持續延燒,台灣志工卻為當地的孩子,開啟了世界的窗,點燃希望的火苗。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延伸閱讀 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 黃郁婷/編輯
#教育
#公益
#單親
#緬甸
#東南亞
黃心亮

2023年10月30日

288
韓國新車評鑑計畫KNCAP,如何帶動車輛產業升級?
24年來,韓國的新車評鑑計畫,逐年升級,不但發展出獨有的測試項目,在前方全寬撞擊的測試,速度還高於Euro NCAP。另外,像是電動車、氫能車也都會納入測試。這是韓國KNCAP首次接受媒體拍攝測試過程,特別難得珍貴。雖然台、韓國情不同,但是他山之石,仍可以作為台灣TNCAP的借鏡。 韓國汽車品質位居世界前三 進步的關鍵為何? 早期,韓國車品質不佳,甚至被戲稱為可樂罐。如今,韓國品牌,位居世界第三大,並在歐洲的新車評鑑中,屢獲佳績。回溯到1999年,政府成立KNCAP,對車輛安全的提升,扮演重要角色。 南韓國土交通部事務官金赫表示,為確保汽車安全性能符合國際標準,持續在推動制度改善。但安全標準這樣的規範,有必要限縮在最小範圍內,透過汽車製造商自發投資,來保障國內交通環境與駕駛的安全,才是可取的方向。 南韓汽車安全研究院處長田俊浩說明,1999年從只有正面撞擊這個單一項目開始,KNCAP經過2013年時的綜合等級制度,到現在2023年,發展到撞擊安全度、外部行人安全度、事故預防安全度等3個領域,總共21個項目構成的測試評價制度。 歐洲的評鑑標準,被視為NCAP組織的領頭羊,不過,韓國有個測試項目,撞擊速度高於歐洲。 田俊浩進一步說明,目前南韓的正面撞擊測試,是以時速56公里實施中。KNCAP用比法定安全標準條件更高的速度,實行正面撞擊測試,以高於既定的安全標準來評測,提高辨別力。 KNCAP成立之初,參考美國的制度。24年來,韓國已經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評鑑模式。(圖/獨立特派員) 制度帶動車輛升級 帶您直擊KNCAP獨家測試項目! 汽車產業協會表示,這項評鑑計畫剛開始導入時,受測車輛連氣囊數都不足夠,但是隨著測試標準提升,車輛的安全性,也跟著升級。 韓國汽車產業協會首席委員金炫辰認為,事故預防安全項項目上,有SBR(前座安全帶提醒裝置)和車對車AEBS(緊急煞車輔助系統)等安全裝置。撞擊測試安全評價最初導入時,設有這些安全裝置的車種也很少,之後安裝率才逐漸提升擴大。看到這些結果,就能理解,KNCAP對汽車早期安全裝置的布設,貢獻頗大。 南韓汽車安全研究院處長田俊浩說明,撞擊測試後,實施翻滾測試的目的,是要確認撞擊後,有無引起火災的安全疑慮。確認有無例外的燃油外洩狀況,在假定車輛翻覆時,以90度、180度、270度、360度迴轉,確認燃料留置狀況。 翻滾測試,是這裡獨有的測試項目。車輛的每一個面向,會在翻轉後靜置一段時間。(圖/獨立特派員) 不只進口車納入評鑑 想買電動車、氫能車也能參考 早期KNCAP以測試國產車為主,隨著進口車越來越多,開始納入測試。各地的評鑑標準不同,結果也可能不同。此外,同一款車,不同地區的生產規格也可能有所差異。 南韓汽車安全研究院研究委員張炯軫舉例說明,特斯拉的Model 3,在Euro NCAP AEBS中的車輛行人保護項目上,都獲得滿分;在KNCAP AEBS的自行車評價測試,連時速20公里的情況下,緊急剎車輔助系統AEBS都無法正常啟動,因此在KNCAP這裡,AEBS的分數就顯著的低。 這個評價曾經引發爭議,最終,車商承認販售至韓國的車輛有問題,而進行改善與升級。 首爾大學環境規劃系副教授韓相鎮坦言,除了讓消費者能選擇安全的車,同時也誘導車商能做出安全的車,所以不該單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對車商是否也有把安全的車子輸入進來,也有必要去確認。 24年來,測試的車種,越來越多元。隨著電動車的數目增加,相關的安全議題,也被納入考量。 南韓國土交通部事務官金赫表示,南韓政府往後也會持續發展如自動駕駛性能、電動汽車電池安全性等,來符合未來移動時代的汽車安全評價。同時以汽車生命週期為觀點出發,導入評價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汽車室內空氣品質等對環境友善項目的Green NCAP組織,發展出與環境相容的汽車綜合評價制度。 雖然國情各有不同,但是他山之石,仍可以作為台灣新車評鑑的借鏡。 (※婁雅君 鄭仲宏/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韓國
#國產車
#電動車
#汽車
#工地安全
黃郁婷

2023年10月22日

459
家庭照顧協議,協助解決長輩照顧問題!
長輩老了誰來照顧?越來越多家庭面臨這項課題,相關的爭議也層出不窮,甚至對簿公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協助需要的家庭進行協議,並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只要全員參與,就具有法律效力。透過事前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興訟,達成共識。 台灣長照難題 長輩老了誰來照顧? 當家中長輩出現照護需求時,誰來照顧,成了第一個得面臨的問題。這樣的重擔,通常會由和父母同住,或是未婚子女擔負起這樣的重責大任。 身為父親照顧者的梅子,分享了他的經驗。梅子先後歷經父親中風、車禍,將近30年的照顧者人生,到後來連兼差工作都做不了。期間,他曾要求住在外地的哥哥擔負起照顧責任,卻沒有獲得正面回應。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分工的衝突,還有對醫療決策的意見不一致,或者在經費支出,大家的負擔能力不一致。」 長輩誰來照顧、如何分工,這類紛爭越來越多,家庭成員如果沒有共識,不但傷感情,甚至會走上法院。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周信宏表示,訴訟的耗時長,動輒要八個月、十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而判決的金額也常常不符合民眾的期待。 家庭照顧協議–家人之間的協調工具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由社工師協助有需求的家庭,啟動討論機制。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家人自己在談的時候還滿不客氣的,可是往往有外人進來以後,大家會稍微收斂一點,當這個外人也帶著資源進來,家人的討論選項會變得比較多。」 所有照顧者達成的協議,在律師見證下,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周信宏說:「照家庭協議來履行,大家也比較能夠發自內心來履行,讓這個協議是有效果的,這總比在訴訟當中撕破臉,到時候強制執行還真傷感情。」 有了這樣的服務,梅子尋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協助,透過第三方的介入,原先沒有回應的哥哥,不但同意參與線上會議,也提出令他滿意的方案。 梅子認為,不可能要求絕對的公平,但家庭照顧協議的作用,就是希望哥哥能願意出來一起面對長輩照顧的問題。而協議確實起了作用,梅子的父親白天在家托,晚上有哥哥共同照顧,最後在安寧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梅子說:「我爸爸走的時候很安詳,我哥哥也覺得很安慰,在爸爸漫長生病了這麼多年,他也盡到一些心力。」 家庭照顧協議,分為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他助型,以及可以自行發動討論的自助型。另一個案例是高齡97歲的陳鳳嬌,共有6名子女,長期以來,由陳麗惠擔任主要照顧者,其他人週末輪班。這樣的照顧模式一直持續到老人家跌倒之後,陳麗惠一個晚上可能要起身10次以上,24小時都要隨時待命。 面對這樣的情況,身為家庭成員之一的陳麗華,提出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想法,而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擔任志工的他,也經常將照顧資訊分享給家人。陳麗華表示,因為爸爸忽然心肌梗塞過世,那種痛心的感覺,讓他知道,一定要好好照顧媽媽。對這樣的家庭來說,就適合自助型家庭照顧協議。 對這樣能夠自發討論的家庭來說,就能啟動自助型家庭照顧協議,而家庭會議通常會趁著大家齊聚一堂時討論。(圖/獨立特派員)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也提醒,家庭形成協議後如何去落實,就需要有一個主要管理人,每個月定期回報,讓家人們知道執行的狀況。 家庭照顧協議,能協助需要的家庭具體列出相關的資源、費用、責任分工等細節。(圖/獨立特派員) 長輩照顧議題很重要!誰適合家庭照顧協議? 至於什麼樣的家庭適合家庭照顧協議?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家庭協議適用在一些關係還可以,或是關係稍微緊張,但彼此還對話的家庭,大家思考的是被照顧者的福祉。」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的「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也能幫助家庭評估是否適合進行照顧協議。(圖/獨立特派員) 陳景寧也說:「家庭協議的這件事情,真的要從小教育,台灣真的太缺乏家庭對話的訓練,所以我們現在等於是在高年級才在惡補這一堂課。」 長輩照護在台灣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如果有更多家庭願意透過家庭照顧協議這樣的方式來溝通,相信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來說,不僅是雙贏,也能降低許多家庭衝突及社會問題。 (※婁雅君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醫療照顧
#長照
#台灣長照
#長期照顧
#老人照顧
黃心亮

2023年10月22日

338
租屋市場糾紛多,租客成立聯盟發聲!
台灣房價高漲,不少人的選擇從買房轉為租房。不過租屋族有三成的人會遇到租屋糾紛,而且也有三成的租屋族,每月付出的租金超過了合理負擔線。關注居住議題的民間團體,號召租屋族成立屬於自己的倡議組織,希望透過團結行動,要求政府解決租屋族的問題。 租房子好難!三成民眾房租超過合理負擔線 台灣居住正義的倡議隨著時空變遷有不同的轉變,隨著不斷上漲的房價,許多人的第一選擇不再是買房而是租房。但在台灣,租屋族要能租得起、租得到、租得好,卻是一大難題。 身為「資深租屋族」的小文,目前租住的是一個頂樓加蓋的獨立空間,除了臥室,也有獨立的客廳跟廚房。在這裡,小文居住時間即將滿二年,算得上是他最長久的落腳點。過去八年,小文以平均一年一次的頻率在雙北地區遷徙,有著豐富的遷徙資歷,也讓他對雙北地區的租屋行情變化感觸良多。 小文說:「房租的話還滿有感的,覺得有在上漲,像我們要換租屋處的時候,會去比較說,如果是用我之前5、6千的預算,還租不租得到,其實現在已經很少了。」 反映國內租金行情的租金指數,從民國100年開始,不但確立了上升態勢,更是一個幾乎每個月都創新高的走勢,也連帶影響租屋者的房租所得比。在一份民間團體最新的問卷中發現,以租金占所得30%的合理負擔來觀察,全台有30.9%的受訪者都超過這個合理負擔線。 租客聯盟籌備會代表廖庭輝說:「超過了三成,其實就代表租金已經嚴重吃掉其他消費,而且這個數字是單純的租金,還沒有把水電、管理費算進去,就已經超過30%。」 全台有三成的租屋族,每月付出的租金超過了所得三成的合理負擔線,尤其在都市地區更為嚴重。(圖/獨立特派員) 租金和生活機能考量下 被忽視的租屋品質 除了租金外,安全也是租屋族的隱憂。租客聯盟籌備會代表廖庭輝表示,許多租屋環境是頂樓加蓋、鐵窗封死,一旦發生火災,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對於這些租屋族來說沒有其他選擇,可以負擔的價格就是這樣子。 廖庭輝說:「對於租屋選擇考量的因素,請租屋族做出排序,第一名當然是租金,第二是區位,就是交通便利性,第三在意的是周邊的生活機能。」對租屋族來說,居住的安全性,甚至是居住大小、品質,都不會是他們的優先考量。 在民間團體的評鑑中,目前的租屋市場是一種租不起、租不好的現況,不僅如此,租屋糾紛發生比例也不低。在「崔媽媽基金會」每年接到的租屋糾紛申請協助案件中,除了終止租約之外,押金與修繕問題是最常見的糾紛。 崔媽媽基金會法律服務組組長曹筱筠說:「房客的押金沒有辦法如數的拿到,因為房東認為這個地方可能有些壞掉或沒有清潔乾淨,先預扣一些費用,這個費用是不是已經有跟房客達成共識,都不確定,所以就會造成押租金返還的糾紛。」 而修繕歸屬的部分,曹筱筠也表示,有很多房東會要求租屋處的「消耗品」使用者付費,但到底哪些是消耗品,如果沒有在合約中明列出來,就會產生認知上的不同。 民眾遇到租屋糾紛,會向政府檢舉或申訴的比例只有4.5%,對於糾紛的處理結果,有高達六成比例的租屋族最後以退讓結束糾紛。(圖/獨立特派員) 租客聯盟籌備會代表廖庭輝說:「目前的租屋的糾紛,通常都是比較小型的標的,不會去請到律師。可能請律師,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就不只這些錢了,所以絕大多數的模式,都是以退讓來結束這個糾紛。」 租屋族站出來!租客聯盟盼改善租屋環境 民間團體直言,整體租屋市場在高房價的推動下,嚴重向房東傾斜,面對台灣這樣的租屋環境,一個全數由租屋族組成的聯盟即將生成,讓租屋族團結起來,要求政府解決租屋問題。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祕書蔡亞芳說:「希望明年可以把租客聯盟這個團體立案,在立案前,現在是由崔媽媽基金會,還有OURs都市改革組織等團體在協助前期的籌備。」 長期關注居住議題的民間團體,出面號召第一線的租屋族成立屬於自己的倡議組織,而在組織立案之前,也會以一系列的課程為成員暖身。未來除了為自己權益發聲倡議,培力的民間團體期待租客聯盟能發揮互助功能,透過互助合作,提供陪同看屋、議價、簽約等服務,避免入住後糾紛的發生。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是台灣居住運動、倡議居住權利的啟蒙,從希望買得起房子,到現在只求「租得起」,看起來似乎是運動的倒退。但民間團體卻認為,這其實是改變台灣居住結構的機會,希望未來在居住型態上,民眾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選擇,讓租屋市場更加健全。 (※李婕綾 許中熹/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居住正義
#巢運
#崔媽媽基金會
#無殼蝸牛
#租屋政策
黃心亮

2023年10月22日

362
護理人員爆離職潮,職場環境如何改善?
走過最艱困的三年疫情,解封之後,護理人員卻選擇出走?行政院將研議三班護病比入法,並預計明年提供400到1000元的夜班獎勵金,但這樣的政策是否奏效,仍不得而知。台灣的醫療現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資深的人選擇離開,新人也留不住?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 走過艱困疫情 台灣護理師為何選擇出走? 今年上半年,有超過1700位護理人員離職,導致部分醫院關床應對。加護病房護理師婷婷說:「大家(護理人員)可能現在去醫美診所或是其他比較輕鬆的單位上班,因為壓力不會這麼大,報酬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人員流失,加上病人回流,導致工作負荷越來越大,成了壓垮護理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行業存在已久的問題,終於在解封之後,爆發開來。 根據衛福部資料,前五年,護理人員離職率都超過10%,空缺率也在去年來到高點。(圖/獨立特派員) 護理人員人力不足 台灣醫療環境面臨什麼問題? 離職護理師小貝說:「我去的時候有22個人,然後一直到後來,真的受不了想離職的時候,已經剩下12個人了。我們一開始(白班)只要顧6個病人,後來變成要顧8到10個。」 根據衛福部規定,不同層級的醫院有不同的全日護病比。白班如果要照顧十位病人,小夜、大夜班照顧的人數會更多。(圖/獨立特派員) 過去十年,領有證照的人數增加將近八萬人,執業率卻不增反減,跌落至六成以下。護理人員的工時過長、休假不足以及薪資問題,讓這個環境越來越留不住人,甚至在疫情期間,護理人員冒著染疫的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照顧病患的壓力,也未必獲得合理的對待。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提到,這3年來台灣有29所收護理科系的學校,註冊率從過去的92%以上,降到去年只有8成左右。人力不只補不進來,新人待不住,甚至不願意投入這個行業。 加護病房護理師Shawn說:「我們一個班是十個人,如果有三到五個人,今天臨時請了事假、病假,是沒有機制去填補這個空缺的。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不只是同仁的壓力很大、工作負荷大,現場的病人也非常危險。」 人力制度存在缺陷,一旦有人離職,直接擠壓現有人力,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如此,人力不足也增加了醫療風險。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各醫院的護理部在運用人力上面,可能都會把較多人的單位,以「跨科訓練」之名,移到比較少人的單位去支援。 「跨科訓練」在某些醫院已經成了經常性的現象,像加護病房這樣的單位,一個班甚至可以高達二分之一的支援人力。(圖/獨立特派員) 加護病房護理師張瀞文說:「他(支援護理師)會害怕,但是我們更害怕,因為很多儀器設備他都不會使用。那這個病人,在他手上是很危險的。」人力不足的結構問題,一旦出事,這些責任恐怕將落在基層護理人員身上。 停止惡性循環 如何留住護理人員? 國衛院推估,明年護理人員缺口將超過1.5萬人,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已經是當務之急。而日本為了留住護理人員,政府每月發放1萬2千日幣加上其他配套措施。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坦言,當台灣政府做了這些措施以後,醫療機構也能夠相對應來支持、調整薪資的結構,才能共同挽回護理人員的心。 更重要的是,「護病比」也急需改善。護理師工會理事長林伶芳說:「政府能夠加速推動三班護病比入法,逐步建構友善護理環境,才能夠讓更多基層護理人員願意留在職場上。」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提到,如此一來,一定是比全日班要來得更嚴格,人力必定要更充足,如果人力不足,連三班護病比都填不滿的時候,如何讓三班護病比入法能夠落實? 除此之外,科技和輔助人力的加入也很重要。護理人員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天的護理紀錄,經常要占用下班時間。而現在有了科技的輔助,病人檢查資料、傳送,這些固定工作,不再需要耗費人力,病人出院後,系統也會自動呼叫人員,等到清潔完畢,一鍵傳送,一切都在物聯網上作業。 病人基本資料、每日護理紀錄方式的改變,大幅減輕護理師的負擔。(圖/獨立特派員) 同時,正在試辦中的住院共聘看護,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但是同樣也面臨人力不足的情況,能發揮多少效果還有待觀察。而完善的工作環境、減少不必要的住院,也都是必須改善的醫療現場。 大環境不佳,讓台灣護理人員的服務年資,遠低於日本、美國的15和20年。當各國護理人員紛紛走上街頭罷工時,台灣卻只能消極地選擇離職。在少子化的大前提下,從政策到醫療機構,必須祭出各項改善措施。如果護理人員持續出走,最後將是全民皆輸的局面。 (※婁雅君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醫療
#衛福部
#護理人員
#白衣天使
#過勞
黃心亮

2023年10月17日

335
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如何食用要留意!
你知道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有什麼不同嗎?為何保健食品不可宣稱療效、健康食品可稱療效?健康食品有哪13種保健功效?部分保健食品的廣告過於誇大功效,又有哪4大常見手法?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希望能買到健康,但絕對不是吃就越多越健康,到底怎麼吃才正確呢?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大不同!你真的知道怎麼吃嗎? 透過保健食品維持健康、補充營養素已是日常選項,但貨架上的保健食品種類、品牌繁多,你分得出: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藥品,這三者有什麼不同嗎? 藥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聽起來有些相似,實際上卻有極大差別。(圖/獨立特派員) 藥師李欣學說:「一般民眾會認為他所買到的食品都是藥品,但食品補充,並不會產生藥品的副作用,因為食品不具療效,藥品是具有療效的。」 坊間說的「保健食品」其實就是一般的食品,例如標示含有礦物質或維生素、以錠狀或膠囊等型態販售的營養補充品,外盒都有特別標示「食品」字樣,雖是食品也有每日建議攝取量。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有些營養素之間是彼此可以合作的,有些彼此之間是會排斥的、會對抗的。我們在補鈣跟鐵的時候,會把時間給錯開,不會一起吃。避免到腸子後,兩種營養素競爭吸收,以致於雖然補的量是大量的,但是吸收反而是比較不好的。」 健保制度讓醫療負擔減輕,但民眾仍常以保健食品搭配。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購買保健食品前最好還是徵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年輕人也關注!保健食品討論度大增 保健食品已成為民眾日常保養的選擇之一。社群數據分析公司產業分析師陳貞樺分析,近三年的保健品網路聲量,在2020年的時候,聲量大概落在10萬篇左右,2022年已經成長到突破30萬,甚至來到35萬篇。 藉由大數據了解保健食品關鍵字的活躍程度,發現社群平台裡,社會新鮮人開始注重身體保健。陳貞樺提到,討論增加最多的成長率其實是Instagram,也就是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 過往認為熟齡或銀髮族是保健食品的主力客群,現在透過大數據發現,年輕人是新興族群。(圖/獨立特派員) 傷了荷包又傷身!小心誇大不實的廣告 食品與健康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支柱,但若吃到危害人體的「保健食品」,可以說是傷荷包又傷身。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榮達說:「網路購買的(保健食品),出問題的會比在一般店面購買的多一些,一般如果是貿易商進口的話,至少主管機關有把關的制度,跟代購購買的話,基本上不會抽驗。」 歸納違規廣告四大常用手法,包含標榜特定成分、恐嚇及暗示作法、使用前後的比較、使用心得。消基會建議民眾盡量挑選符合《食安法》規定的商品,無論是食品或健康食品,如果誇大、宣稱醫療效能,依法可裁處罰款3萬到200萬,而食品違規廣告,也可以在食藥署的網頁進行查詢。 衛福部食藥署企科組一年監控兩萬多件食品廣告,提供民眾簡易的辨識方法。組長許朝凱說:「它有時候會講到更深入一點,比如你的細胞、血管會怎麼樣,有做一些動畫,然後又畫到血管、心臟、骨頭,基本上有九成以上都是違規的。」 民國88年制定《健康食品管理法》,將健康食品保健功效正面表列,不能誇大、易生誤解。(圖/獨立特派員)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鄭維智副組長表示,能夠符合健康食品的重要關鍵是:這個健康食品必須要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這個功效必須要有科學的實證,而且經過確認之後,由政府查驗登記許可,才能給小綠人的標章。 要辨識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除了「健康食品」字樣、找到小綠人標章、許可證字號之外,民眾也可以到食藥署網頁查詢審核通過的商品。(圖/翻攝自網路) 如何買到健康?保健食品千萬不要亂吃! 保健食品的風行,也許與國人對藥物的認知有關。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張瑞廷說:「很多民眾的心態是因為覺得西藥感覺很傷身體。」張瑞廷也提醒,像是腎功能比較差的病人,就比較不適合隨意補充保健食品,可能會導致所剩無幾的腎功能變得更差。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洪冠予也提到,一般人會買健康食品,期望是買到健康,不見得是真正生病了,如果有這樣需求的時候,還是要先知道:到底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保健營養食品是維持健康的選項之一,不過每個階段身體的需求不盡相同,所需要的營養素也各有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妥善保存,才能真正「吃得健康」。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年輕人
#健康
#進口
#保健食品
#健康食品
黃心亮

2023年10月17日

324
什麼是碳捕捉?台灣能藉此達成2050淨零願景嗎?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石化工業
#石化
#再生能源
#台電
#台中火力發電廠
黃郁婷

2023年10月17日

303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環境
#極端氣候
#綠能
#中小企業
#歐盟
黃郁婷

2023年10月10日

494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碳抵換仍有爭議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環保
#綠能
#中小企業
#碳權
#節能減碳
黃心亮

2023年10月8日

361
日本醫師建立跨專業合作計畫,推動在宅照護模式
「八戶家庭診所」位於日本青森縣八戶市,院長小倉和也積極推動跨專業合作計畫,讓不同專業組織透過這個平台進行合作,將病患的資料登錄在裡面,再透過平台連結,建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小倉和也醫師建立的模式,究竟為八戶市帶來什麼影響?又為何台灣在宅醫療界如此重視? 從診所到在宅醫療合作網絡 八戶市怎麼做到的? 日本青森縣的第二大城市八戶市,65歲的以上人口,占將近3成,是一個只有23萬人口的核心城市。隨著在宅醫療服務需求提升,日本政府一直鼓勵利用資通訊(ICT)技術於醫療與長照的合作,強化在地整體照顧系統。其中八戶市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小倉和也所建立的「八戶市模式」。 「八戶家庭診所」的小倉和也院長,積極建立跨專業合作計畫「connect 8」,有八個不同職種加入一起合作,目前已經有314個單位、1600多位員工加入使用,登錄在裡面的病患資料累計一萬多人,透過MeLL+平台共享醫療照護資訊,讓不同職種、不同專業組織彼此互相連結,甚至也能和病患家屬進行溝通,建立了良好的在地整體照顧系統。 「connect 8」計畫透過MeLL+平台,讓不同組織能共享醫療照護資訊,患者的病歷資料也能更加流通。(圖/獨立特派員) 這個計畫一開始其實是靠小倉和也醫師自己出錢出力,找資訊公司合作,有了資訊公司開發的MeLL+平台,讓計畫更加完善。小倉和也表示,其實很簡單就可以實現資訊共享及相互合作,系統每年的檢索次數更達到220萬次! 醫療照護人員能免費利用MeLL+平台,不再需要傳真、打電話就能立即取得患者資訊,大大減少醫療照護人員的負擔。(圖/獨立特派員) 八戶市政府從2017年開始,年年編列預算,讓所有加入計畫的單位都可以免費使用MeLL+平台。在八戶市,目前有八、九成的居護所都已加入,跟在宅醫療有關也有六成左右,不論是維護病患的健康,或是對醫療照護人員的時間與勞力減緩,「八戶市模式」都有很大的幫助。 台日在宅醫療界合作 台灣醫師看見了什麼? 八戶市在小倉醫師建立的基礎之下,成為一個示範研究城市,也吸引了台灣在宅醫療界前往取經。由小倉和也擔任會長的日本「NPO法人在宅醫療支援網絡」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於六月下旬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針對混合式的在宅醫療(hybrid care),例如端監測及線上診療,未來將成立台日工作小組與定期會議。 台灣跟日本一樣高齡者很多,透過台日雙方在宅醫療界的合作,不僅彼此交流,也能借鏡日本的成功經驗。(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以及常務理事陳英詔,也特別來到八戶市,實際觀摩「八戶市模式」。 在走訪了當地的醫療、長照體系,跟著小倉和也醫師到患者家中學習在宅醫療服務之後,余尚儒看見了一個家庭醫師的診所,怎麼樣透過在宅醫療,擴大到在地整體照顧系統。他意識到,在一個地方型的城市,能夠有在宅療共同照護的網絡是很重要的,也希望未來日本跟台灣有更多的交流。 看見地方醫療需求 八戶市模式成典範    日本的在宅醫療,是一個分工醫療體系,因此小倉和也醫師的「八戶家庭診所」也建立了與八戶市各大醫院的雙向轉診管道,讓病患轉診流程能更順暢。 小倉和也說:「家庭醫師也是地區的醫師,這也是前輩教我們的,所以不只是治療患者,為因應地區的課題,需要協力解決時,大家一起通力合作,盡力去解決問題。」 對患者家屬來說,在宅醫療醫師、居護人員等,所有人能共享患者照護的訊息,會感到更安心。(圖/獨立特派員) 小倉和也醫師善用新科技,建立在宅療共同照護網絡,不僅成為了跨專業合作的典範,也成功將日本的在宅醫療服務更加推進了一大步。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日本
#在宅醫療
#余尚儒
#在宅住院
#陳英詔
黃心亮

2023年9月17日

402
日本古都鎌倉,觀光與文化保存的兩難
一個城市經營及規劃的方向除了建設與發展,是否也有其他可能及選擇?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在這座轉角就能遇見古蹟的小城市,人口只有約十七萬人,卻能藉著豐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每年吸引超過兩千萬的觀光人次!鎌倉,是如何以「保存」的思維經營城市? 鎌倉古都 如何以「保存」的思維經營城市? 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距離東京只有一個小時車程,與關西的奈良、京都並列日本三大古都。 11世紀末,鎌倉是鎌倉幕府的首都,因此保留了相當多鎌倉幕府時期的寺院及古蹟;同時因為靠近湘南海岸,在昭和時期吸引許多文人、藝術家以及富裕階層前往,為日本西化過程中的和洋融合留下許多紀錄。在這座古蹟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有16件文化財的城鎮,有一套經營古都的方法。 鎌倉市役所文化財課北畠榮俊表示,平常就會與寺廟、神社等進行聯繫,瞭解文化資產的情況,如果發現有文化資產需要修復,就會提供補助金,同時也與國家和縣級機構合作,以便修復的文化資產得到適當的保存和公開利用。 1242年創建的光明寺有鎌倉現存最大木造本堂,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目前正在進行「令和大修理」,這整個修復工程的預算大約是20億日圓,同時要耗費十年的時間。文化財建造物保存技術協會所長鈴木雅文表示,會盡量保持現狀、只修復有問題的部分,並重新組裝,因此外觀從視覺上來看,基本上是相同的。 修復工程的目標是保存原貌,同時,文化財涉及修復,過程必須要所有者、施作者、以及第三方公正單位居中監督。(圖/獨立特派員) 鎌倉市每年文化財的保存預算大約40億日圓,不過預算對象只限定被指定或登錄的文化資產。1916年興建的古我邸,是鎌倉三大洋館之一,也是相當標準的和洋式別墅建築,不過古我邸卻不在被指定或登錄的文化財名單中。 古我邸經營者新井達夫說:「一旦被指定,就會失去很多自由,這些建築就可能只能像博物館一樣存在。我們拒絕了所有的申請,自己出資來維護,雖然沒有得到政府的補助,但是我們可以自由地利用它。」拒絕被指定,對所有者來說具有更彈性的活用空間,不過也相當考驗所有者對活用的認知。 古我邸在2015年經過翻修後,改為餐廳對外經營。翻修過程盡可能保留原來的樣貌,連窗戶的窗櫺與玻璃也盡量保存了原材料。(圖/獨立特派員) 下一代的參與 鎌倉傳統技藝傳承 1995年,日本文化廳希望將日本各地區的文化與景點透過故事包裝對外呈現,而關於鎌倉的日本遺產故事,除了有眾多知名的神社跟洋館,傳統技藝也包含在其中。 13世紀由宋朝傳入的鎌倉雕,不但是一項被指定的傳統工藝,也被納入鎌倉的日本遺產故事中。不過,老師傅卻對工藝的傳承感到憂慮,目前的雕刻師傅不到120人,同時多數超過60歲。 強調雕刻線條與上漆工序的鎌倉雕,主要應用於生活器具。(圖/獨立特派員) 被納入日本遺產的工藝傳承出現危機,為了讓故事可以延續,必須有下一代的參與。鎌倉雕資料館館長赤井裕明表示,目前積極推動以小學為主的體驗課程或學生畢業製作,讓學生實際動手雕刻鎌倉雕。 在鎌倉,以小學生為培育對象的傳統技藝,還包括一項日本獨有的舞台藝術。「能劇」被譽為是現存最古老的表演藝術,從2018年開始,鎌倉兒童能劇就在鎌倉能舞台開始進行培訓。鎌倉市役所文化課里元茉以子說:「我們希望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不僅是看,還希望能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 選拔出來的小學生每個月要進行兩次能劇集訓,一年培訓期滿,鎌倉市府會為孩子舉辦公演,讓一年的努力具體在舞台呈現。(圖/獨立特派員) 御谷騷動 由居民主導的城市規劃 在鎌倉,大量被留存的歷史建物卻沒有成為城鎮建設的包袱。從鎌倉市制高點觀察,整個城鎮並沒有太突兀的高樓,周邊山坡也沒有任何建築。鎌倉市役所企劃課課長安冨誠人認為,鎌倉的城市規劃與市民活動的歷史相互關聯,其中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御谷騷動」。 當時有住宅開發案預計在御谷地區進行,由於御谷被鎌倉人視為聖地,擔心開發案破壞原有的地貌風景,當地居民在1964年發起抗爭。(圖/獨立特派員) 在御谷騷動中,鎌倉的市民們站出來,展開了保護土地的運動,最終使得這片綠地至今仍然得以保存,這種由市民主導的城市規劃方式,不但促成日本的古都保存法在1966年實施,更深切影響日本歷史建築的周遭景觀。 鎌倉在1992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卻因為構成遺產的價值闡述不夠充分,受到不記載的勸告,不過鎌倉並沒有放棄,努力實踐與歷史遺產共生共存的理念,為歷史城鎮的保存效益做了見證。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古蹟
#藝術
#古蹟保存
#日本
#古蹟修復
黃心亮

202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