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10
抗生素失效?超級細菌恐威脅全球!
張筱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因為中重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提高,導致細菌增加抗藥性的機會,轉變成為超級細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使得有部分超級細菌已經快無藥可醫。面對超級細菌疫後來襲,台灣該如何採取積極的行動?新冠疫情過度使用抗生素?超級細菌來襲! 據WHO統計,疫情期間有75%的新冠病人接受過抗生素治療,但真正有併發細菌感染,需要服用的只占15%。全球過度使用抗生素,致使細菌增加抗藥性機會,讓許多病菌在疫情後的抗藥力越來越強。 國際研究顯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2倍,其中有6大全球公認,恐怕面臨無藥可用的抗藥性細菌。(圖/獨立特派員)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醫師王信堯說:「台灣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經占到50%左右了,超級細菌比上一般細菌比例,已經是一比一了。」 所謂超級細菌,指的是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目前這些常見的致病細菌耐藥性高,當病人免疫力低下受到感染,治療時往往只剩一、兩種副作用比較大的抗生素可以用。 WHO也向全球提出警告,超級細菌加速變種,已成為全球醫療緊急事件。有研究指出,預估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一千萬人會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聯合國示警,人類接下來恐將無藥可醫。而根據台灣疾管署監測也發現,國內加護病房中,部分細菌的抗藥性比例已高達9成。 AI協助檢驗 大幅縮短檢測時間 從病人檢體培養細菌、找出致病菌後,還要再做抗生素敏感測試,才能確認該用哪種抗生素。不過,現在中國醫藥大學透過人工智慧,只要一培養出細菌,不必再等24小時,就能立即分辨是否為超級細菌。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說:「培養的話可能要花兩天,藥敏測試可能要花一天,所以等於要花三天。現在培養可以加速,藥敏測試只要一分鐘,就可以用AI去判斷。」 透過大數據的訓練可以讓機器去學習,直接從質譜的波形判讀,進一步去判定細菌是否有抗藥性。(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抗生素治療分為四線,用藥基本上應從第一線開始,但由於治療過程中,當細菌檢驗報告還未出來,為避免延誤治療,醫生會依經驗給予抗生素,有時為求治療效果,就會直接選用後線、比較強的抗生素。 不過,自從中醫大開始運用AI協助,就能有效即早預測、正確用藥,減少抗藥性產生。周德陽院長也說:「中醫大用了這兩、三年以後,抗生素使用量大概減少10%,病人沒有減少,藥費卻減少5%。」 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醫!如何解決? 這幾年細菌變異的速度越來越快,更令人擔憂的是,就是因為超級細菌抗藥性、不可預期性太高,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沒有藥廠願意投資,致使有部分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用。 而台灣抗生素生產,大部分是以原廠藥專利期過後,再根據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所製造的學名藥為主,要對決超級細菌,面臨的問題更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因為要研發一種藥,要花非常多的費用,所以政府應該要怎麼樣來協助國內的藥廠,研發新的藥物。」 這款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美諾幸」,過去在台灣生產就因健保價不符成本而下市。(圖/獨立特派員) 曾為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的陳德禮,知道這款「美諾幸」可用來治療多重抗藥性細菌,因此當他選擇創業後,就將它重新開發上市。不過台灣健保年年砍藥價,對抗生素研發生產相當不利。 陳德禮說:「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價格應該是由政府的機構來核價,核到一個足夠的誘因,然後讓它獨賣的期間比較長。另外一個就是,要減輕開發的費用。」 因應未知疫情及國際局勢,抗生素抗藥性等同國安問題,為加速新藥開發,政府也加緊鬆綁法規。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可以使用國外已經上市的臨床資料來加速審查,如果這家藥廠還願意在國內再進行一個小規模的臨床試驗,我們還會給予五年的行政保護期,等於是一個專賣的概念。」 此外,抗生素是救命救急,感染症醫學會疾呼,政府還須加速引進新的抗生素。食藥署也表示,目前對新藥審查,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門檻,就能獲得減免,進入縮短期程的機制。 面對超級細菌來襲,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要儘速研擬國家型計畫,否則抗藥性細菌感染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積極行動、投入資源、強化抗生素使用管理,才能在這場戰疫中奪得先機。黃郁婷/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22日

26
廢棄物脫胎換骨!素人藝術家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對很多人來說,被淘汰的冷媒管、淨水器、燈罩,或者是壞掉的汽機車零件,都是沒有用的廢棄物。不過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廢五金卻是創作的珍寶,用巧手將它們雕塑成無價的藝術品,讓廢棄物重生。獨立特派員帶大家來看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汽修師傅彭兆宏 用汽車零件譜出貓咪故事 新竹美學館前,幾隻小動物雕塑擺設在草地上,增添了不少生氣。而在另一頭的工廠裡,彭兆宏正專注地做燒銲,他對手上陳舊的鐵件,充滿期待。 彭兆宏正在製作第60幾號貓咪作品,而每隻貓咪,都有不同的意涵。廢鐵製成的貓咪,表面沒有金屬的光澤,而是天然繡蝕的質感,因為它們的素材很特別。 工廠一旁,堆著一些看起來像廢棄不用的鋼鐵,但彭兆宏卻精心整理,還會埋首挑選,因為這是他寶貝的素材庫。而這些零零星星的材料,來自彭兆宏的老本行–汽車修理。 再生藝術家彭兆宏分享,可以把這些汽車零件當作是雕塑的素材,像是三角架和方向機惰桿。 發揮想像力之後,以往他不在乎的廢棄零件,現在變成難得的創作素材。貓咪,是他做最多的作品主題。 彭兆宏笑言,貓很可愛,你知道嗎?人家說的那種氣質,貓就很奇怪,牠很優雅,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無論貓咪的動或靜,彭兆宏都能掌握牠們各種姿勢的線條。剛硬的鐵材在他的巧手下,表達出貓咪各種細膩的情緒。 彭兆宏發現,摩托車的排氣管,一般人換下來都丟掉,但對他而言是找到寶,因為這個真的太漂亮了! 腦海裡的影像,是他創作的美術意象,而板金師傅的銲接和金屬加工謀生技能,則成為他雕塑的技術。以往沒有學過美術的彭兆宏,因緣際會發展出廢棄零件藝術創作的專長,甚至深深著迷。 經手無數汽車零件的彭兆宏,發現它們的各種形狀,很適合用來雕塑。(圖/獨立特派員) 回收場老闆鄭炳和 擅長挖寶激盪靈感 而新竹美學館的另一頭,有隻大型機器人,彷彿正義使者降臨地球,非常吸睛。創作者鄭炳和,給它取了個霸氣的名字–震天龍。 鄭炳和是一位再生藝術家,善於用廢五金當素材創作,而他會開始創作,也是個美麗的意外。鄭炳和原本是機械廠老闆,最喜歡去回收場逛,找東西回來修。後來產業式微關廠,他茫然思索下一步。 鄭炳和回憶,有一天突然想到,要不然自己來開回收場,結果很幸運地,做了半年有起色。 他當時做了隻呆呆機器人,擺在他的回收場門口。作品得獎,給了他鼓舞。工作閒暇,他一頭栽進工作室,隨心所欲地創作。這天,他想做一個有剪影感覺的作品。 鄭炳和說明作品意象,這個是一個母愛的象徵,母親或是父親抱著小朋友。如果銲一個架子,鏤空地拍非常美。 說著,鄭炳和隨手銲起了一個架子。而銲接操作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難,因為這是他開機械廠時,就得具備的技術。 善用回收場裡的材料,鄭炳和早期的作品,多為可愛的卡通人物,每每展出,都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直到近來,他把人生反思放進創作。(圖/獨立特派員) 鄭炳和坦言,電銲就是做機械的基本功,師傅都會有這些技能。鐵的金屬品銲接,對他來說非常容易,比做勞作還要簡單,只是做勞作可能要等膠水乾。但他使用金屬媒材電銲,馬上就可以變出喜怒哀樂,隨心所欲發揮,很快就有成就感。 投入創作十幾年,鄭炳和已經有超過兩百件的作品,推廣教育和環保。他不是科班出生,卻有很多的藝術想像,正因為他獨具慧眼,所以能在回收堆裡找到驚喜跟靈感。 鄭炳和分享,像他手上這個燈罩,也是從業十幾年,第一次回收到這種形狀。當廢鐵大概200元,但如果把它做成藝術品,價值可能是2000元吧! 廢鐵,廉價;而藝術和成就感,無價。不起眼的廢五金,也能成為耀眼的藝術作品。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熱忱投入創作,不但為自己找到人生第二春,也為廢棄物創造了藝術價值。黃郁婷/編輯
黃郁婷

2024年4月21日

12
孕前帶因者篩檢,守護下一代的健康!
廖怡芬 鄭凱文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如何降低少子化衝擊,讓想生、願意生的人,能有健康寶寶,已經成為現今醫療科技的重要課題。帶領成功大學基因體醫學中心團隊的孫孝芳教授,攜手本身也是罕見疾病患者的陳燕麟醫師,希望結合台灣的醫界與學界,推動孕前帶因者篩檢,減少罕見疾病家庭的發生率!父母為帶因者 無家族遺傳史也可能罹患罕病? 喜歡圍繞在媽媽身邊玩耍撒嬌,他是罕見疾病肌肉萎縮症病友–阿暴,現在國二的他,因為家族沒有遺傳史,大班時才確認罹患了肌肉萎縮症,媽媽坦言,當初也曾經陷入情緒壓力,不能自己。 家人需要堅強面對,病友們更需要經常互相扶持。在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中,陳燕麟不僅是協會的理事長,其實更是三軍總醫院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主任。 穿上醫師袍後的陳燕麟,是醫師也是病人,也因此更能體會病人身心的痛。(圖/獨立特派員) 陳燕麟在國二時開始發病,高一確診為罕見疾病肌肉萎縮症患者後,第一步就是往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去一探究竟,檢測後發現姊姊也有輕微症狀,弟弟是帶因,而妹妹最幸運,完全沒問題。 降低罕病發生率 「孕前帶因者篩檢」是什麼? 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長的孫孝芳教授,攜手陳燕麟醫師,接下來希望能推動「孕前帶因者篩檢」,喚起國家和社會的關注與重視,也降低少子化社會帶來的衝擊。 孫孝芳說:「如果父母親是帶因者的話,他們帶有一個異常的基因,在每一次的懷孕,其實都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下一個有病的小孩。」 陳燕麟也說:「如果我爸媽在生小孩前有檢驗的話,就會發現,也許真的可以避免掉這件事情。」 因此,孫孝芳教授希望善用最新的精準預防醫學,讓想懷孕的夫妻,藉著簡單的抽血來篩檢,不只能找出許多種隱性遺傳疾病帶因的風險,更能盡量降低罕病家庭的發生率。 目前新生寶寶疾病的檢測時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圖/獨立特派員) 對於已經出生的新生兒篩檢,由國家推動,成效良好;往前推,是已經懷孕的產前檢查,除了健保,現在更有許多自費、非侵入性檢查,只是如果面對具有疾病的寶寶是否引產,對整個家庭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如果再往前推,加強第三階段的孕前帶因者篩檢,事先知道疾病風險,就可以考慮做試管嬰兒,不過都需要自費,而且目前民眾普遍對此意識也不高。 不只希望推廣孕前帶因檢測,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孫孝芳教授團隊的「智慧優質胚胎預測系統」,利用大數據建構一套人工智慧AI模型,能協助醫師精準預測胚胎植入的成功率,準確度達到92%,讓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提高。 有效提高了最後胚胎植入的成功率,孕前的帶因者篩檢,更顯得至關重要。從事遺傳諮詢有數十年經驗、曾任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的林秀娟醫師就認為,目前優生保健法規定,懷孕24週以前如果發現胎兒有嚴重的重大疾病,或對胎兒未來的發展有疑慮,才能人工流產。如果能在孕前做帶因者篩檢、試管嬰兒胚胎篩選,是目前能有效降低人工流產這種倫理困境的選擇。 面臨社會倫理問題 推廣帶因者篩檢行不行? 孫孝芳教授認為,以長遠的醫療體系預防照護來說,真正應該努力的是加強孕前的帶因者篩檢。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副主任湯硯安說:「科技的進步,我們有了次世代定序的技術,所以一次可以篩檢上百個,甚至上千個基因。只要抽一管血,就可以檢查數十個或是數百種的帶因疾病,我們把它稱為擴展型的帶因篩檢。」 從院所收到檢體之後,就會經過混合和分裝,才能準備開始萃取DNA。(圖/獨立特派員) 以全球來說,近年來像是美國、荷蘭或澳洲,正在評估推廣帶因者篩檢的效益,但專家也提醒,如果推廣普篩,可能也為會碰到社會倫理上的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講座教授林秀娟說:「很多人怕被貼標籤,擔心被篩檢出來,你們家的種不好,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壓力。第二個是很多人擔心,我萬一帶什麼病,是不是就沒辦法保險?」 雖然有倫理上的問題,但看見許多罕見疾病家庭所面臨的龐大壓力,許多專家也呼籲政府,將推廣補助孕前帶因者篩檢,列為未來政策方向。想要有效因應台灣少子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與衝擊,透過基因遺傳學,善用日益精進的精準預防醫療科技,往前邁出守護下一代健康的一大步。黃郁婷/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21日

25
流亡藏人在台灣,深度思考自由的意義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卻因為無國籍者、台藏婚配的組合,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慈仁,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於台灣,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是歌手也是廚師 流亡藏人在台灣的日常   拿著從印度帶來的傳統樂器,哼唱自己創作的藏文歌謠。身穿傳統服飾,捲起衣袖,賣力示範藏地美食的製作工序。這些都是在台藏人–龍珠慈仁在花蓮縣壽豐鄉的生活日常。 龍珠慈仁–他是歌手,也是詞曲創作者;他是廚師,同時投身社區營造工作;他來自中國甘肅的安多藏區,也是擁有台灣身分的台灣女婿。(圖/獨立特派員) 去年開始,他在鄰近家裡的社區辦公室得到一份正職的工作,這是他人生中,第一份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他說:「因為我從來沒有領過穩定的收入,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裡比較開心,也比較穩定。」 多元就業專案經理人李珊說:「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目的是希望培力在這個社會上比較難找到工作的人,我們就一起想辦法申請這個計畫。」這個計畫主軸是以食農教育為主,龍珠慈仁本身就非常會做食物,也很願意參與,希望可以學到一些他以前不會的事。 烹煮奶茶時,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斷嘗試味道。眼前的香料奶茶茶包,是龍珠慈仁從顛沛流離的流亡記憶中,提取出的鄉愁。(圖/獨立特派員) 台藏婚配權益受阻 流亡者如何重獲自由? 龍珠慈仁適應生活環境的困難,他的伴侶蔡詠晴,再清楚不過。2008年兩人在印度相識後,隔年結婚,隨後長子出生。即使兩人婚姻登記合乎台印兩國規定,卻因為龍珠慈仁無國籍者的身分,不見容於台灣當年的移民法令,而遲遲無法取得居留權。 2010年,他們找到「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這個組織致力關注國際家庭、移工、移民等跨界移動者議題,讓台藏婚配權益的問題得以浮上檯面。(圖/蔡詠晴) 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專員鄭小塔說:「以跟台灣人結婚的藏人配偶來說,2010年的時候,很現實的困難就是生活上經濟花費的困難,當他的護照被註記的時候,他就每半年得要出去一次。我認為還有另一種困難是心境上的,就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擁有一般人的生活。」 還有一種刁難,就是兩個人必須要分開做境外面談,問同樣的問題,然後去核對兩人的答案是否相同。 龍珠慈仁的伴侶蔡詠晴說:「譬如說他會問你,你們是幾年幾月幾日幾時幾分約會的,這一定會不一樣,不一樣你們就是假的。再來他們還會問一個最不能問的,就是你們第一次性交是在何時。我覺得他們帶有歧視,跟本來就是有那個惡意,不讓你通過。」 為什麼要做境外面談?國際家庭互助協會主任龍煒璿說:「會透過非常多的面談去刺探、去判斷婚姻的真實性,用這個東西去決定婚姻真假,才決定能不能讓這個藏人配偶進來。」 為了一家能夠團聚,龍珠慈仁與蔡詠晴展開長漫長的抗爭之路。2009年結婚,一直到2018年龍珠慈仁取得台灣身分,這條路他們走了整整9年。困難重重的異國婚姻,是龍珠慈仁始料未及的結果,他想像中的自由國度,存在著流亡者難以理解的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的角力。 與世界的溝通橋梁 音樂成為重要精神寄託 擁有身分是如此重要,卻又如此艱難,也讓音樂創作成為龍珠慈仁最重要的精神寄託,是他和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他梳理思考脈絡的方式。來台灣之前,龍珠慈仁在印度的流亡藏人社群已是小有知名度的歌手,踏上台灣土地面臨的層層試煉,讓他的創作開始轉向。 龍珠慈仁說:「在台灣我開始拿西藏的傳統樂器,才正式地去展現,西藏傳統的歌,與自己的創新。」向傳統根源回溯,反而為龍珠慈仁打開新的藝術表演之路。他獲邀與台灣不同的表演團體合作,像是優人神鼓與台灣國樂團,拓展自身演出內涵的維度。 龍珠慈仁的長子拉木東竹,今年已經14歲,經常跟在父親身邊一起演出。(圖/獨立特派員) 龍珠慈仁長子拉木東竹說:「爸爸不會教我很多東西,我就用我的節拍去配他而已,也不算是學,就是一起練習的概念。」 一路走到現在,對龍珠慈仁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他說:「真正的自由就是,心裡面沒有任何恐懼,你想要說什麼就說什麼,你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你想要住哪裡就住哪裡,不用問任何人。」黃郁婷/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16日

24
921後最強震,403地震災情第一線觀察!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25年來最大地震。花蓮市區兩棟三角窗建築在幾秒內瞬間倒塌;台8線中橫公路、崇德隧道都有巨石坍方,一度切斷花蓮聯外道路。這些災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403地震又傳遞出哪些過去台灣地震研究中,還沒開拓的領域?25年來最大地震 逆斷層震撼花蓮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僅次於規模7.3的921大地震。這次的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北部地區不少民眾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 花蓮市區災情最嚴重的兩棟建築,就是天王星大樓及北濱街早餐店,都是在幾秒內瞬間倒塌,畫面怵目驚心。(圖/獨立特派員) 位於明禮路上的花蓮統帥民宅大樓,由於403地震的緣故,10層樓的主結構已經受到毀損,因此只開放給民眾短短10分鐘跟20分鐘的時間,回住宅去收拾行囊。 許多民眾打包完行囊之後,就直接從窗戶丟出來,再到地上來撿拾,為的就是爭取寶貴的時間。(圖/獨立特派員) 而回顧花東地震史,1951年花東縱谷地震系列,從10月到12月期間,發生4起規模7以上的地震,其中3起就發生在花蓮。2018年2月6日,震央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統帥飯店以及雲門翠堤大樓倒塌。2022年9月18日,震央台東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橫跨秀姑巒溪的高寮大橋傾覆斷裂。 這次403大地震,統帥大樓三樓住戶表示,不只搖晃強度更大,造成的現象也不似過去地面隆起、路橋斷裂;本次許多受損的建築物外觀幾乎完好,但建物內裡結構破壞嚴重,難以住人。 統帥大樓只有一二樓嚴重變形,三樓以上仍然完好。主結構毀損最嚴重的二樓,牆壁傾斜、水泥塊剝落,鋼筋則因為擠壓變形爆露而出。(圖/獨立特派員) 追震小組密切監測!403大地震傳遞出什麼訊息? 這次花蓮許多建築物毀損狀況都類似統帥大樓,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顏君毅也觀察到,這次地震雖然跟2018年一樣,都坐落在米崙斷層帶上,然而卻沒有肉眼可見的地表破裂痕跡。 顏君毅說:「地表沒有看到破裂的時候,大部分建築物的破壞,其實就不是因為破裂、剪切,而是因為搖動而造成。大部分這邊的建築物,雖然都在斷層帶上,但是他的搖動,可能造成這些比較老舊建築物的破壞。」 除此之外,顏君毅也認為,這次地震發生在靠近海岸山脈起始點,與台東縱谷斷層系統、中央山脈斷層系統之間的影響是什麼?未來可能觸發什麼樣的結果?都是這次地震的研究重點。 為了瞭解這次地震的前因後果,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郭陳澔率領的追震小組,地震隔一天就開始動作。(圖/獨立特派員) 這次布設了50個臨時地震站,形成密集地震網,最少收集一個月的數據並進行分析。追震小組成員,同時也是台大地質系博士生孫維芳表示:「不僅外海的斷層系統,加上縱谷斷層系統,所有的地震活動,應該可以在這次密集觀測網的記錄下,做出更細緻、更完整的地震活動的紀錄。」 三角窗高樓最致命!房屋倒塌是天災還是人禍? 這次受到地震影響而貼上紅單的危樓,截至7日為止,在花蓮共有32件,黃單則有35件。紅單表示建築物主結構的樑與柱受到毀損,需要進一步仔細的安全鑑定,來決定要進行補強還是拆除;而黃單則是樑柱等結構完好,沒有立即危險,但是外牆裂開、水泥土剝落等,需進一步勘驗並補強即可。 建築師提醒,三角窗高樓的一樓需要留意梁柱與承重牆的結構,否則易形成軟弱,造成倒塌。(圖/獨立特派員) 花蓮縣府地震當天成立「震災後危險建築物緊急鑑定人員」,緊急徵招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到災區現場勘驗,建築師溫天相地震當天便投入鑑定工作。 他從業超過30年,曾參與2018年206、2022年918以及此次403三個強震的建築物建物鑑定作業,他觀察倒塌損毀的房屋,歸納出三個原因,包括是否在斷層帶上、921大地震前防震法規較低的建築物,以及建築物的型態,尤其是一樓軟弱層的高樓尤其致命。 本次倒塌的天王星大樓是三角窗高樓,北濱街早餐店雖非高樓,卻也是三角窗且一樓為騎樓。「一塊基地的容積用到極大化,並且一樓常作為開店、停車場等需要打通空間的用途,在結構上形成軟弱層,地震來襲,柱子承受不住高樓重量進而彎曲變形,最終倒塌,」溫天相表示,建築物更動時,一定要請建築師、結構技師勘驗,確保結構完好。 過往206強震時倒塌的統帥飯店跟雲門翠堤大樓皆是這類建築型態,如果還是建於921強震前並且處於斷層帶上,很難通過強震考驗。 建築師也提醒,要小心短柱效應的建築型態。(圖/獨立特派員) 花蓮建築師公會建築師溫天相說:「一般我們柱子的配置,中間的那個箍筋是比較疏的,但是這樣形成短柱效應以後,就很容易造成柱子的破壞。」 這次倒塌毀損的建物,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有待進一步查驗。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地震是天災無法避免,但人禍,則是沒有藉口的。邱惠恩/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14日

16
強震後建物如何安檢?居家防震重點報你知!
李婕綾 賴振元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台灣的地震震度分級新制在2020年上路,其中,震度四的中震,就會讓房屋劇烈搖晃,同時會有家具位移傾倒的狀況,到了震度五弱及五強的強震,就有可能為房屋帶來結構損壞的風險。而4月3日發生的花蓮地震,台灣大部分地區都在震度四以上,房屋結構安全更不能輕忽。避免家具傾倒受傷 事先該如何固定? 4月3日一大早,台灣發生規模7.2地震,各地都能感受到劇烈搖晃,許多民眾家中出現家具位移、櫃子傾倒的狀況。 台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館長詹前洋說明,櫃子如果沒有加固定措施,可能就會應聲而倒,所以可以的話,在這些櫃子上都加上角鐵這種固定的措施。 除了按照用途,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家具固定之外,固定時最好也能採取多點進行。 詹前洋解釋,櫥櫃本身都有重量,多點固定的話,它的力量就會分散在各個地方。如果只固定一點,也許地震搖晃真的很大,把這個固定點也破壞掉,它其實也沒有固定到。 天花板上的吊扇,是居家生活中,夏季降溫的好幫手,然而卻也可能帶來防震風險。過去幾次地震,也發生不少吊扇因為地震搖晃掉落的案例。凸顯地震當下,天花板上吊燈與吊扇固定的重要性。 詹前洋認為,家具如果都固定好的話,民眾在地震發生當下,比較不會被這些掉落物擊中。像這次地震,其實台北市震度有到五弱,還是有一些零星的個案在家裡面摔倒、滑倒,或者被玻璃等等砸傷的情形,所以還是要用這個方式來確保人身安全。 居家防震,除了櫥櫃、電器等家具必須進行固定,天花板上的電器,則是一般民眾最常忽略的項目。(圖/獨立特派員) 房屋裂縫透露什麼訊息? 如何判斷建物是否受損? 4月3日的有感地震,台灣大部分地區震度都在四以上,而依照震度分級新制,震度四的中震就會對房屋帶來影響,而震度達五弱與五強的強震就可能造成房屋損壞。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表示,自我居家檢查的第一步:要去認識什麼樣的構材是結構性的構建,最主要有三大項。一個是柱,垂直的柱;第二個是梁;第三個是剪力牆,這三項是抵抗地震力最重要的結構物元件。 921地震後,國內確立了強柱弱梁的新建建物規範。而在地震後,當建築物的柱結構出現任何裂痕,都是值得注意的訊息,尤其當梁柱接頭出現裂縫,更不能大意。 拱祥生進一步說明,梁柱接頭就是柱跟梁接觸的地方,那個地方如果發生打叉或是45度裂縫的時候就是危險的。如果中間有一些垂直性的裂縫,就要觀察它有沒有進一步擴大。 RC牆的裂痕觀察,除了斜向、橫向以及交叉三種痕跡走向之外,裂縫寬度是否大於0.2公分,也是重要的觀察依據。同時,無論是梁、柱或牆體,如果有鋼筋外露的情形,更不能大意。(圖/獨立特派員) 平日要留意哪些現象? 震後避免從事什麼活動? 當民眾在地震後發現房屋出現裂痕,卻又無法判斷有無危險的時候,由公部門協調提供的專業鑑定,是民眾可以利用的資源。而根據國土管理署統計,4月3日地震發生後,短短兩天內,投入勘災的專業技師就超過339位。同時,請求勘災的建築物約有430件,以花蓮縣、雙北以及基隆市件數最多。 而除了地震,平時就要注意房子是否有不明裂縫出現。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建議,先看家附近有沒有開挖的工地,如果有開挖的工地,因為開挖的關係,多多少少在正常情況下,都會造成新增的裂縫。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向縣市政府反應,要求要鄰損會勘。 而地震後,除了檢查並補強房屋安全之外,也要避免前往山區及相關活動。 台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館長詹前洋提醒,地震發生之後,盡量不要往山區移動或者暫時不要從事溯溪活動。因為也許陸續會有土石鬆動的情形,也有可能再發生餘震,又有更多的土石下來。如果沒有餘震,但是可能有鋒面來,又下雨,一樣會有土石沖刷的危險在。所以地震發生後的幾天之內,暫時不要到山林戶外野地去。 4月3日地震發生後,兩天內有超過500次餘震,全台災情與財損還在統計,未有定論。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地震結束後,才是居家安全的檢視及補強的開始。黃郁婷/編輯
黃郁婷

2024年4月14日

54
公共藝術衍生問題多,政策修法能改革嗎?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行了25年,斥資近百億,但去年文化部卻遭監察院提案糾正,產業鏈遭少數代辦單位壟斷、機關只為辦理而辦理、經費龐大過於浪費等問題,也衍生出不少弊端。於是,文化部公布了修正草案,提出十大改革方向。到底台灣的公共藝術政策怎麼了?接下來如何改善?黃色小鴨回歸!展現公共藝術的價值 巨型黃色小鴨,優游在高雄愛河灣,這是荷蘭籍藝術家霍夫曼的公共藝術作品。睽違十年,高雄市政府再次策展,黃色旋風再次回歸。 黃色小鴨讓市民更認同自己的家鄉,這是公共藝術帶來的價值之一。另外還有觀光財,雙鴨在高雄展覽僅一個月,就吸引900萬人潮,帶來百億商機。 黃色小鴨可愛力量爆棚,擄獲大人小孩的心,老少咸宜;許多外地遊客湧進高雄拍照打卡,感受小鴨魅力。(圖/獨立特派員) 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的藝術規劃與設置,1980年代,從歐美引入台灣。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說:「當時所仿效的對象,就是歐美國家所謂的Public Art(公共藝術)這個概念。整個環境意識,對於視覺上可以看到的環境,希望有一個美學上的提升。」 公共藝術引爭議 產業壟斷有解嗎? 民國81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公布,政府推動公共藝術政策,至今25年。但這個台灣推行最久的公共政策之一,卻爭議頻傳。 台中市議會廣場前,有4隻鋼製的梅花鹿及大型不鏽鋼花朵。台中市政府連同周邊景觀及活動舉辦,總經費編列竟高達兩千萬。(圖/獨立特派員) 種種爭議凸顯,加上近兩年公共藝術的預算增加,斥資近百億的公共藝術政策更需要檢討。民國110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正,規定公有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工程的興辦機關,要辦理公共藝術,且辦理經費不得少於該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1%。 不過1%比例的金額,卻遭到質疑。杜象藝術公司總監鄭剛說:「1%的這個規定,讓所有人都只能根據同一種規則去面對不同的困境。」 新北瑞芳陰陽海的十三層遺址,暗夜點燈,耀眼奪目,重現山城輝煌。這是台灣電力公司邀請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圖/獨立特派員) 公有建築物及工程經費龐大的台電公司,辦理公共藝術行之有年,甚至下設公共藝術專責單位,自辦每個案件。台電的公共藝術作品獲獎無數,做出口碑。因此公共藝術辦理經費,不得少於公有建築物及公共工程造價1%這個數字,對台電來說,有足夠經驗自行妥善規劃使用。但這種興辦機關下設相關部門,來自辦公共藝術的案例不多,更多的是,興辦機關外包給民間代辦公司處理。 監察委員范巽綠說:「大概50%的案子,都是由代辦公司在處理的,這裡頭我們就看到弊端產生了。」監察院對文化部提出糾正案,指出代辦制度的疑慮,相關人士也闡述實情。 有藝術創作者表示,有些人扮演了三、四種角色,他既是代辦公司的負責人,又是藝術家、委員、各縣市的審議委員,還可以當策展人,沒有法規能夠去規範。 部分代辦單位,疑似操縱了執行小組及徵選小組成員名單,形成利益共同體,還會發生球員兼裁判的狀況。關於名單問題,監察院也指出,文化部專家學者資料庫中,委員僅366人,且多年沒有修訂。更調查出,110年的代辦公共藝術案件,少數代辦就承接了4成以上的案量,產業鏈有被壟斷之嫌。 文化部列十大改革方針 政策如何與時俱進? 種種問題,讓台灣的某些公辦公共藝術,失去了公平性與公共性這些原意,有些甚至產生違法疑慮。無論是興辦單位下設專責部門,或是相關單位互相支援辦理,都還需要時間促成。因此,面對監察院的糾正和各界疑慮的文化部,日前公布最新《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草案》,列出10大改革方案,其中第一條就是分級辦理、簡化流程,鼓勵250萬元以下案件自辦。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也表示,改革重點還包含廣納人才進入專家資料庫,也刪除代辦用詞,回歸政府採購法,正名專案管理廠商,同時強制揭露執行小組名單,明確規範利益迴避機制。 草案試圖解決公共藝術籌辦階段的疑慮,而設置後也有維護管理的問題待解決。公共藝術設置後,若疏於管理或維護,就會產生作品損壞,甚至危害民眾安全的問題,變成嫌惡設施,文化部因此也將相關規則納入草案。 設置公共藝術美化街景市容,提升國人生活環境品質,這是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的美意。但在實行25年後,它也應該與時俱進,進行修訂,好讓台灣公共藝術,開創下一個精彩的25年。 萬真彣 / 採訪報導黃政淵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黃郁婷/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7日

49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
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下背痛人數遽增!到底要不要開刀? 過度拉伸腰背、久坐在背部沒有支撐的沙發上、拿重物時過度彎曲脊椎,這些日常動作可能引發下背痛,也讓下背痛人數遽增。早上九點不到,俗稱拉腰的腰椎牽引機上,已有多人躺著復健,電療區也坐滿患者。 不過,基層診所院長暨家醫科醫師陳柏瑞說:「傳統的復健方法可能是電療、拉腰、熱敷,其實它沒有解決姿勢跟工作的問題。」 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也說:「以下背痛而言,長期是不建議做儀器治療,因為對長期的預防沒幫助,所以它的價值頂多只有在短期的急性緩解。」 有下背痛症狀的人數不少,健保醫療支出更是逐年上升,突如其來的背痛不宜輕忽,需要謹慎釐清病史。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脊椎的結構很複雜,骨骼結構之外,它有它的關節、椎間盤、軟骨跟周圍的神經,所以做這個治療到底有沒有效,診斷正不正確就很重要。」 下背痛到底該不該開刀呢?陳柏瑞醫師說:「開刀應該只是讓壓迫到的地方,把它緩解掉,你怎麼能期待開刀就解決這些問題呢?」 而下背痛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警訊,吳肇基醫師說:「開刀還是有它的適應症、侷限性在。例如說是感染、是骨折、是腫瘤,或是有一些神經壓迫的症狀、脊椎嚴重的不穩定。有些狀況下,需要靠開刀來處理,只是依然需要靠後續的復健跟訓練來強化,才可以避免狀況再復發。」 長輩也需要健身 強化肌力是重點 想要消滅日積月累的疼痛,關鍵在強化背部的肌肉、支撐脊椎、維持軀幹穩定。 健身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致力推廣重訓與體能訓練的吳肇基醫師在骨科長期接觸高齡患者,他認為長者更需要強化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經由肌力訓練來對抗老化,老化就牽涉到下背痛、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疼痛,甚至一些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疾病。」他也提到,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加上少子化衝擊,很多老人家沒有自己生活的能力,長照又是很大的問題。 83歲的榮貴大哥,原本得拄拐杖,跟太太一起來上體能課後,現在可以拿起12公斤的壺鈴,就連深蹲也沒有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體能教練Dino說:「這個班目前已經是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以這種小班制教學的好處在於說,我可以知道每一個人的狀況,做一些個別的調整,讓他們得到適合的動作模式。」 下背痛治療需求增加 醫療場域現況如何? 強健肌力、預防無力是銀髮族健身的新趨勢,不過下背痛並非僅限年長者,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發生。舊傷復發又加上新傷,健身教練陳銘正,曾任拳擊國手的運動專家,對緩解疼痛有深入了解。他說:「經常幫自己放鬆、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願意花時間、願意相信醫生、願意相信適當的處置,花時間去做。」 醫病之間需要信任與溝通,不過現行健保制度的浮動點值,讓醫療現場充滿矛盾。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說:「醫師的點值往下降,也只能跟現實低頭,要嘛就是純健保制度,想辦法多看幾個病人。」而他也觀察到,健保點值下降衍生的影響之一,是更多的自費醫療項目。 自費項目往往所費不貲,治療下背痛的「增生療法」也是自費項目之一。針對是否有機會將自費項目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則說:「健保資源有限,所以我們會把資源花在對民眾比較有效益的地方。」 李鴻斌醫師說:「健保法裡面其實是有運動治療,可是實務上,治療師多做了運動治療,只能拿到75點,健保只給60元。」當健保總預算固定時,醫療院所申報的門診量越多,點值會被稀釋、醫師的收入跟著縮水。 不過,除了健保給付、自費醫療之外,每天做一點運動,也能避免可預見的疼痛。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下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核心肌力不足,針對這個部分去加強,不但可以減緩症狀,甚至可以預防再復發。」 鄭淑文 / 採訪報導劉建邦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黃郁婷/編輯
黃心亮

2024年4月7日

63
違規記點、檢舉制度調整,道交修法如何兩全?
去年6月立法院修法通過,增加民眾檢舉交通違規以及記點項目。職業駕駛們強調,在停車空間不足的現況下,一再遭到檢舉記點,已經危及他們的工作權。因此,行政院在3月份推出修正草案,要取消罰鍰1200元以下,包括路邊違停、臨停等十項民眾檢舉項目,又引起路權團體反彈。違規檢舉案件暴增 警方大喊吃不消! 平常日的下午,台北市區監理所的教室,擠滿了學員,他們都是因為交通違規,來上道安講習。 計程車司機李先生表示,都是被檢舉,但是違規是事實,只好鼻子摸著來。 一年內被檢舉違規累積12點就要來上課,還得吊扣駕照兩個月。去年增加民眾檢舉交通違規、記點項目也增加,道安講習人數暴增超過一倍。大量違規記點,不只擠爆道安講習,也讓警方大喊吃不消。 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分隊長李聖馨分析,有些檢舉人是真的有去研究法理,也有一些設備,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提醒民眾,這個路段上比較會有檢舉的情況發生,自己要多加留意。 開放民眾檢舉,是為了補足警力不足,卻反而造成警方的龐大負擔。一天到晚被檢舉的職業駕駛,也紛紛走上街頭。交通部在2023年11月,先是宣布暫緩記點,今年3月初更提出修法草案,1200元以下的微罪,將不再開放民眾檢舉、也不必記點。 公民幫推創會理事長鍾慧諭認為,路邊停車造成營業車格不足,就是問題的根源,但是沒有面對問題的根源,直接用1200元以下微罪不記點、不舉發,這件事情退得太多。 新北市八個月內湧入了130萬件檢舉案,等於一天就有五千多件,轄區分局得派員警輪班處理。(圖/獨立特派員) 營業車格劃設不足 職業駕駛大吐苦水 全台各地路權團體,也因為這部修法,連續兩個星期走上街頭。 台灣摩托車友協會祕書長劉成謙喊話,道路工程要改善、交通執法要改革、配套措施要做好,駕駛的教育制度、回訓制度必須做好,希望這次的修法草案能夠退回。 到底在記點及檢舉制度下,職業駕駛受到哪些影響,記者實地跟著計程車司機走一趟。 計程車司機李先生說明,因為路很窄,司機一停就變成併排停車。一定要找小十字路口停車,比較不會妨礙到別人。 受影響的職業駕駛還有貨運及宅配司機。 臺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坦言,這一整個路段根本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讓駕駛上下貨。不只是送商家,宅配的話,住宅區可能這一條路全部停滿了機車、全部都是紅線,只要停下去就是違規。 如果是紅線違停、臨停這些靜態違規,貨運公司有八成會幫司機負擔罰款,不過記點就要算在司機身上。 政策該如何調整 避免用路人對立? 臺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認為與其增加檢舉、製造社會對立,不如去改善司機們的停車問題。因此集結了雙北及高雄市的駕駛,提出超過五十個建議增設貨車停車格的路段。但經過開會、會勘,得到的回應,不是民眾反對、就是空間不足,全台只多設置六個貨車停車格。 臺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坦言,不管是哪個縣市政府,雖然大家回應有一點差異,但是都沒有實際去解決道路交通安全的問題。 都市空間寸土寸金,有限的道路空間,到底要做人行道、給貨車暫停、還是劃上停車格,讓汽機車停放?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榮譽退休暨兼任教授張新立指出,台灣的路邊停車有很多地方沒有收費,沒有收費的停車場就會被一般民眾占滿。長遠來看,路邊停車其實要透過一些停車政策轉到路外。 公民幫推創會理事長鍾慧諭則認為,可以借鏡國外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必須要跟社會溝通,到底哪一些違規的項目應該納入。 違規記點記哪些、記了之後的講習如何達到效果。又該怎麼建構系統,讓民眾檢舉成為警方執法的助力。還要透過工程,全面解決停車問題。違規記點檢舉,不該是二元對立的是非題,而是政府及所有用路人都該面對、檢討的課題。 林珍汝 / 採訪報導賴振元 / 攝影黃郁婷 / 整理報導 黃郁婷/編輯
黃郁婷

2024年4月7日

63
民間團體籲修法 少事法的矯正機制如何進行?
2023年12月底新北市發生一件校園傷害案件,喚醒社會關注校園安全的議題,民間團體也呼籲重新檢討《少年事件處理法》,更希望針對前科塗銷這項規定進行修法。不過《少事法》是一部相當特別的法律,從立法意旨、執行程序到司法養成都獨樹一格,該如何取得平衡成為一大挑戰。校園傷害衝擊社會 《少事法》成關注焦點 2023年12月底新北市發生一件校園傷害案件,一名國三學生與同學發生衝突,持刀攻擊對方,造成對方傷重不治。帶著團隊,徐妮妮走上從未想過的公民倡議之路。 徐妮妮透過網路集結了許多志工,展開遊說及連署行動提議修法,希望保護到更多的孩子。(圖/獨立特派員) 孩想陪你長大總召徐妮妮說:「其實《少事法》對少年的保護,我們都覺得太過縱容,我們正在提議修法,要保護到更多孩子。」 在東吳大學法律系任教的黃鼎軒表示,和以懲罰以及犯罪預防為目的的《刑法》不同,《少事法》第一條就闡明了保障、調整以及矯治的立法意旨。 少年案件之中,少年刑事案件主要針對年滿14歲、未滿18歲的觸法少年。少年保護案件針對的是曝險少年,年齡層擴及年滿12歲、未滿18歲。(圖/獨立特派員) 獨樹一格的《少事法》如何改變非行少年? 少年容易面臨的犯罪風險,包括經常與有犯罪習性的人交往、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的場所、經常逃學或逃家、參加不良組織等七項行為,不過這些曝險行為卻在2019年《少事法》修法中刪除前四項。 其餘三種曝險行為,也在2023年新制上路後,不再直接送少年法庭,改由各地少年輔導委員會先進行輔導,有必要才會列為少年保護案件移交少年法庭。(圖/獨立特派員) 在少年案件中,刑事案件的審理,法庭設置與一般法庭相似,會有上方的法官席,以及分列兩邊的原告與被告席。不過少年保護案件的審理,法庭設置則相當不同,座位採水平放置,包含當事少年都能參與發言,凸顯少年法庭著重彼此討論的協商式審理精神。 此外,在少年案件中,無論是刑事案件或是保護案件,審理時的重要參考是審前調查報告。東吳大學法律系專任助理教授黃鼎軒說:「我們會調查他的成長背景,去了解說到底是哪一些原因會有犯罪的情形。」 而在開庭前的審前調查期間,少年會有兩個去向。黃鼎軒表示,第一個方式是責付,把少年託管給家長、法定代理人,如果他只有一個人,法官就會考慮把他收容到少年觀護所裡。 目前台灣有16所少年觀護所,類似未成年版的收容所,大部分時間都是集體生活,必須上各種講座以及法律常識等相關課程,也提供心理諮商及輔導資源。少年在少觀所生活期間的鑑定報告,會與審前調查報告一併成為法官裁決的重要參考。 少年事件的處置,有刑事處罰及保護處分兩種。位於高雄的明陽中學,是國內唯一一所收容受到刑事處罰少年的矯正學校,受到刑事處罰的少年,會被送至矯正學校中的明陽中學。 保護處分則有四種措施,其中最輕微的是訓誡,再來是保護管束。如果當事少年的環境不利於少年,可以採取安置手段。約束力最強的則是感化教育,也就是送到矯正學校。(圖/獨立特派員) 在矯正學校裡,學員必須過團體生活,生活上會受到許多管理及約束,白天的課程除了一般學科之外,還有許多技能及通識課程。矯正學校近幾年也大幅強化輔導量能,不過教師員額卻存在缺口,實際的教師員額,都沒有達到編制員額。標籤化成為教師進入矯正學校執教的最大阻力,也是矯正學校尋求資源挹注會遇到的障礙縮影,而也大幅影響矯正學校的功能發揮。 《少事法》前科塗銷釀爭議 尋求平衡成關鍵 《少事法》中明定,處分執行結束後,資料必須塗銷,也形同少年沒有前科紀錄。不過,民間團體認為,這項規定不但成為不法分子利用少年的工具,也不利後續追蹤輔導機制的建立。 孩想陪你長大總召徐妮妮說:「如果完全塗銷的話,就只有法院有存檔,我們認為社工跟校方,應該要有認知,才有辦法把真正需要的資源給他。」 然而塗銷機制,卻是少事法立法意旨的重要呼應。東吳大學法律系專任助理教授黃鼎軒說:「假設少年被矯正得很好,出來之後,旁邊的人都不給他機會,那他怎麼辦?塗銷是保障少年在未來的人生當中,還有一次可以重返社會的機會。」 針對司法少年設置的《少事法》成為民間修法倡議重點,然而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才是法理專業與庶民倡議能否尋求平衡的關鍵。黃郁婷/編輯 李婕綾 / 採訪報導張智龍 / 攝影
黃心亮

2024年3月25日

79
馬來西亞無國籍孩童求學難,非營利組織如何協助?
根據馬來西亞資料局統計,沙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為無國籍人士。這些無國籍人聚集地環境惡劣,難以像一般國民享有合法就醫、就學的機會,如何生存成了最大的挑戰。幸好有些非營利組織在當地開辦學校,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育的機會,希望他們能重拾人生。無國籍者生存挑戰大 難以就醫成常態? Emma以及附近一百多戶人家都以沙巴拿篤的這座垃圾山維生,旁人眼裡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對於白手起家的無國籍人來說,卻提供他們翻轉人生的機會。 沙巴無國籍人士Emma說:「如果那座垃圾山被轉移處置的話,那邊的村民,包括我在內,全部沒有工作了。」 無國籍的身分除了面臨被追捕、沒有工作之外,還面臨缺乏醫療、教育等問題。像是莉娜,他的前兩個孩子無法在政府學校就學,且超過十二歲之後,孩子也無法像一般公民用較低的價格到地方醫院看病。 沙巴無國籍人士莉娜坦言,這裡的人通常生病了,會先考慮去私人診所,因為醫院的費用高於私人診所。 對於這裡的居民來說,難以就醫、積欠醫藥費幾乎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因此在街邊時常可以看賣到成藥的小攤,成了無國籍人生病的首選。 這座垃圾掩埋場在2012年啟用,如今有十幾戶家庭,居住在垃圾山周圍,更有數百人在此撿拾垃圾維生,他們大多是無國籍人士。(圖/獨立特派員) 非營利組織辦學 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機會 為了解決孩子們的就學問題,非營利組織在沙巴開辦各式學校。沙巴仙本那的水上屋裡,老師正在教無國籍的學生學習馬來語。這裡是由沙巴大學生團體所創立的「婆羅洲另類學校」,專門給無國籍的孩子就讀。 婆羅洲另類學校老師Syahfeeq說明,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識字跟算數,也會學一些技能,例如縫紉、烹飪、印刷襯衫等。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意願,學校有音樂、藝術以及手作課程,甚至找藝術家來替學生上課。學校也教導學生生存之道,讓他們理解自己的處境。由於沒有法律保障,學生將來可能面對低工資、長工時、未成年結婚等問題,他們該怎因應。 由於大多數的無國籍學校學籍都不受政府承認,因此從教材到學費,學校都得自行籌款。無國籍學生家裡大多貧窮,只能象徵性收幾十元到幾百元馬幣。(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人日益增加 是否有解方改變現況? 除了由在地年輕人創辦的學校,也有地方教會開辦的學校。加略山教會在沙巴拿篤、斗湖等地方創辦學校,學校提供馬來語、英語、技能課程等教學。 學生畢業之後,學校提供的離校證書被部分私人學院承認,若是家庭環境尚可的孩子,就有機會繼續升學,或是想辦法拿到身分,回到父母的國家。 沙巴拿篤加略山教會主任牧師鍾岳余表示,經濟狀況允許的話,學校會物色一些比較有潛能的學生,並跟他的父母親溝通,學校多贊助他們五年,繼續到外面的私立學校升學,希望五年後達到中學教育程度,之後找工作比較容易。 在馬來西亞的斗湖,也有另外一間給無國籍小孩就讀的學校。恩典訓練中心課堂上老師教同學製作甜甜圈,增加一技之長。學校使用跟馬來西亞正規教育一樣的課綱跟教材,加上有中文課,讓學生未來想升學,更容易銜接。 教會學校校長Esther Thu坦言,學校有很多的小孩子沒有來讀書,不是因為他們不要,是他付不起學費。那麼學校就去幫助他們,因此這邊大概有40%到50%的學生都是由校方資助。 隨著無國籍孩童的人數不斷增加,未來他們也將繼續在沙巴這塊土地上生活,面對越來越多的無國籍人,是否有解方?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認為,現在政府需要有一些作為,包括發放臨時證或是電子證件給無國籍人。這個措施可以讓這個群體獲得基本的人權保障,以及政府可以更有效去控制人口。也要讓無國籍人獲得基本的教育以及工作的權利。 在沙巴,無國籍人士面臨各種生活上的問題,這些無解的難題,將繼續複製到下一代的生命裡。黃郁婷/編輯 梁德珊 / 採訪報導李文傑 / 攝影
黃郁婷

2024年3月24日

78
矯正機關開職訓課,協助司法少年重返社會!
對司法少年來說,復歸社會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其中職能探索及培訓更是少年輔導工作的重要項目。而近幾年針對司法少年的職能培養也跟過往有些不同,除了一技之長外,更講究就業導向。矯正學校之一的明陽中學以及台北少觀所,如何提供司法少年的職業培訓?把路考搬到校園!矯正學校協助學生取得駕照 由外面控制開啟的小窗口,是在寢舍內用餐時的取餐口。寢舍的房門外,有著三道鎖,平常上的是中間的簡易鎖,上下兩道大鎖只是備而不用。矯正學校之一的明陽中學,雖然名為學校,但依然有著戒護管理的特殊性,不過比起戒護管理,校方有更費心的難題。 矯正學校的學生都是司法少年,假釋或期滿離開學校後的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求職謀生,然而他們要找工作卻不容易。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也提到,即使要送外送,也必須要有機車駕照,但是很多人進來服刑前,就已經積欠許多交通罰款,在沒有能力償還、不去參加道安講習的情況下,也無法取得駕照。 為了讓學校中因各種原因,導致無法有駕照的學生可以多一個職業選項,校方想出了一個辦法。涂志宏說:「我們學校會主動跟高雄監理站提供額外服務,讓他們來這邊上道安講習,把整個路考的設備移到學校來,取得正式的駕照。」 學校透過與監理站的合作,解決了學生考取駕照的難題。(圖/獨立特派員) 職能探索課程 讓司法少年找到一技之長 這一天,明陽中學開設了新的職能探索課程。「室內配線實務」課程從認識工具器材開始入門,學校的目標是要協助學生未來可以取得相關證照,多一分職場競爭力。 加入配料、大火快炒,中餐是明陽中學最受歡迎的實用技能項目。(圖/獨立特派員) 目前學校內開設了超過五種職能探索課程,而所有的課程都會以就業為導向做滾動式調整。明陽中學的大布告欄上,貼滿了就業與生涯相關的活動資訊,對職涯的強調,為的是少年離開學校後,也可以安身立命。 除了矯正學校之外,職業探索課程也被帶入少年觀護所內。這一天的職業探索,要介紹的是過去從未在少觀所內分享過的行業。第一次將工班課程帶進少觀所,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請來資深的工班師傅講課,除了工作介紹和經驗分享,也強調職業前景。這一天,安排了兩個班級上課,學生們反應相當熱烈,也意外發現不少孩子都接觸過工班工作。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工班師傅楊宏鑫說:「其實他們也很有興趣,希望他們以後出去的話,能去接觸到這些工種,因為他們如果不是讀書的料,當然就要學個一技之長。」 除了進少觀所講課,楊宏鑫也是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工班課程的職培師傅,常常帶著工班課程的學員到工地現場教學實作。(圖/獨立特派員) 撕下標籤 司法少年職培的未來? 這一天負責職培的社工也到現場訪視。無論是哪一種職業課程,實際訪視是讓學員持續學習的重要推力,而在第一線社工的觀察中,工班課程對學員,有相當高的誘因。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新北市少年培力園社工王庠茗說:「工班有一個滿大的特點,就是日領薪水,對少年來說,他們可能會有經濟的需求,日領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除了經濟誘因,職業的特殊現況也有利學員參與。施作過程中,必須有的協調溝通,也有助於提高學員的社交技能。而這一天學員們進行實作練習的場所也很特別,協會在今年一月取得新場地,計畫將服務範圍從原本的雙北擴及桃園地區,未來新的據點除了提供司法少年進行職能探索及培訓之外,也希望可以連結社區。 雖然已經針對新據點擬定了相關計畫,不過所有的設施、設備,都還無法就定位。不只資金困難,要改變現況的障礙也很高。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說:「司法少年就是社福體系中的弱勢,社會大眾比較難去理解背後的原因、脈絡,所以溝通的過程比較辛苦,因為非常多的標籤。」 關懷更生少年,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祕書長江元凱也說:「如果他到了成人階段,再是一個犯罪人的話,他就很難矯正。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大、影響也很大,改變了之後,他更願意回頭來關懷其他有問題的孩子,或者願意為這個社會多做一分貢獻。」 在就業導向的考量下,缺工產業成了司法少年職能培訓的重點產業。不過也因為缺工,可以到第一線上課的職人師資相當不好找,需要更多業內人士願意參與,司法少年的職培才能走得更順利。黃郁婷/編輯 李婕綾 / 採訪報導張智龍 / 攝影
黃心亮

2024年3月24日

74
馬來西亞沙巴無國籍者,如何面對生存挑戰?
馬來西亞沙巴州是旅遊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有的因為母國的戰亂或是經濟因素,選擇來到馬來西亞,在這裡生下沒有身分的小孩,又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得國籍。這些無國籍者在馬來西亞沙巴,如何生存?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海上的游牧民族 無國籍人在沙巴 說到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大多數的人會想到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他們就住在沙巴仙本那外島的邦邦島上。 這座島上,有許多巴瑤族人的村莊,村民住在高腳屋裡,挖取淡水井作為日常用水,並在周圍種植木薯、香蕉、椰子。(圖/獨立特派員) 巴瑤族,又被稱為海上的游牧民族,大約在15世紀,他們已經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之間的海域。如今部分巴瑤族人仍以捕魚維生,但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也有不少人選擇到城市工作。巴瑤族人諾說:「普遍工作都是店員,或像我一樣照顧小孩,因為在島上找不到工作。」 1963年沙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部分早定居於此的巴瑤族人,獲得了公民身分,諾的家人們也因此成為馬來西亞公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諾的家人們一樣,有些巴瑤族人並沒有獲得公民身分。 在沙巴拿篤海邊有個無國籍人的村子,居民沿著海岸興建高腳屋,由於缺乏淡水,早期村民只能向村外購買,對他們來說是筆龐大的開銷,這幾年在慈善團體的幫助下,村民才買了公共水塔儲水。 由於無國籍村的人口不斷增加,居民在海上不斷擴建新的屋舍,他們進出都得靠各式各樣的小船,穿梭在布滿寶特瓶及各種垃圾的海面。(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者人口多 下一代難翻身 莉娜(化名)是巴瑤族人,他跟先生還有六名孩子一起住在無國籍村,他的父母並非馬來西亞公民,因此出生沙巴的他,成了無國籍人士。即使莉娜與馬來西亞公民的先生結婚之後,他們的六個小孩還是無國籍人。 在沙巴像是莉娜這樣無國籍的人,約占了沙巴人口的三分之一。除了海上的游牧民族,由於沙巴鄰近菲律賓、印尼,鄰近國家的人因為戰亂以及經濟的因素,也紛紛移居到沙巴。(圖/獨立特派員) 另外,經濟也成了菲律賓與印尼移民最大的誘因,由於馬來西亞的經濟條件較好,許多移民來到沙巴工作之後,便選擇留下來生活,成了無證移工,他們的小孩也因此成了無國籍的人。像是在沙巴斗湖的這個村落,村子裡的人大多是從印尼來到這裡工作定居,成為無證移工。 阿古斯為了賺錢,三十幾年前來到馬來西亞當移工,比起故鄉一個月只能賺200至300元令吉,在馬來西亞的修車廠工作一個月可以賺1500令吉。他說:「在印尼如果沒有文憑很難找到工作,可是在馬來西亞只要聰明、勤勞是可以找到工作,如果在印尼要文憑,靠關係也不一定找到。」 但有的無證移工,選擇不再回母國,因此他們的孩子就無法有國籍。在沙巴無國籍孩童大多是移民、難民、無國籍者所生下的下一代。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國籍。 沒有公民身分的保障,對這些無國籍人來說,最大的困擾是隨時會被逮捕,就像是莉娜,他在跟先生結婚之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他說:「在還沒有結婚前,我從來沒離開過這裡。」 生活處境艱難 無國籍者猶如地下公民  無國籍的居民,生活只限於海邊的一小塊區域,離開就有被抓的風險。莉娜的鄰居,不少人都有被逮捕的經驗,像是莉雅(化名),他的先生被抓,家裡頓失主要經濟來源,莉雅只能用鄰居家的門口,擺個小雜貨店,或是到鎮上餐館打工維持一家生計,一天賺取二、三十元令吉維生。 除了人會被抓以外,無國籍人有的以捕魚或是海上交通為生,船隻成為他們的重要經濟工具,但沒有無國籍,船隻無法登記註冊,被抓到就會被執法人員扣留,這個小港口過去停靠了許多船隻,被扣留之後,都還無法領回。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說:「一般居民,大部分對無國籍的這個群體是帶有惡意,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街頭,也沒有獲得比較正當或合法的工作權利,會在街頭搶劫或者是偷東西。」 但另一方面,無國籍人也成為本地的廉價勞力,但無國籍人猶如地下公民,難以掌握人數以及生活狀態,若是爆發緊急的災難,他們將面臨更困難的處境。即使有不少無國籍人,已是沙巴的第三、甚至第四代居民,但他們也只能在看不到的角落,繼續生活。黃郁婷/編輯 梁德珊 李文傑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2024年3月18日

77
赴中旅遊政策為何轉彎?觀光業者怎麼說?
參加旅行團出國旅遊,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度假首選。去年11月,政府宣布重新開放組團赴中國大陸旅遊。不過,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年2月7日宣布,因為中國片面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從3月1日起,禁止組團赴中旅遊。政策大轉彎引發業者不滿,這項禁令的爭議為何?政府的考量又是什麼?禁「團」令上路  引發旅行業者不滿 去年11月,台灣政府宣布開放組團赴中國大陸旅遊,不料,在今年農曆年前一天,交通部長王國材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因中國片面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嚴重損害我國的國家利益,自3月1日起,禁止「組團」赴中旅遊。3月份到5月份成團者,可以照常出團,6月份之後,則暫停組團。 從M503及3銜接航線示意圖中可以看到,航線十分接近台灣防空識別區。(圖/獨立特派員) 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彎,引起業者的強烈不滿。在野黨團立委隨即聯合幾位觀光產業代表,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政策反覆,造成業者平白蒙受損失。中華民國旅行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吳雁輝說:「昨天發布這一則新聞,讓我們很多業者雞飛狗跳,6月份已經收客七八成了,這些旅遊糾紛如何善了?」 旅遊業者進一步指出,禁團令對於出團規劃需要先行支付的隱形成本,造成難以回收的鉅額損失,才會釀成巨大的不滿產生。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吳政和也表示,政府在公佈政策之前,未與業者充分溝通,導致民眾情緒反彈。 禁團令攸關國安問題 政府強調依法辦理 面對外界的質疑聲浪,交通部表示,禁團令並非沒有轉圜空間,6月1日後是否開放組團,要看中國大陸方面是否釋出對等善意。 交通部指出,禁團令是根據《發展觀光條例》第53條第1項,以及《旅行業管理規則》第49條第19款「經營旅行業務不遵守交通部觀光局管理監督之規定者」。(圖/獨立特派員) 交通部強調依法辦理,不過仍難消除業者疑慮。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認為,針對大陸的不友善,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反制,不應該把消費者跟業者綁在兩岸意識形態的政治爭鬥上。 台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琮霖則提出質疑,他說:「我們不知道危害國家的利益在哪裡?為什麼自由行可以去?為什麼你去探親、你去讀書、你去做生意可以去?觀光不能組團去這一個部分說服力不強。」 執政黨立法委員吳思瑤則提出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兩岸的交流應當是平等互惠互相尊重,台灣早在去年就釋放出我們要開放團客到中國去,可是等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中方卻沒有跟著開門,甚至利用了M503航線的調整,片面的來改變台海的現狀。她也說:「我想有關於禁團令的這個政策,當然是一個國安問題,也是一個政治上的選擇,是台灣政府不得不的作為。」 M503航道爭議為何?旅遊業者損失誰買單? 究竟這條M503航道的爭議為何?2015年1月12日,中國大陸在海峽中線西側,劃設了一條新的國際民航航線,這條航路距離台北飛航情報區的邊界僅7.8公里,並與東西向連接三條航路,分別為W121、122、123。如果遇上天候不佳等因素,極有可能影響台灣往返金馬的三條航線W6、W8、W2,造成飛安危險。 經兩岸協商,在當時達成初步共識:503航路延後啟用,實際飛行時,西移6海哩,採由北往南,單向航行。另外連接東西向的W121等三條航線,暫不啟用,何時啟用將經由雙方溝通確認。(圖/獨立特派員) 2018年民進黨執政後,中國民航局卻逕自發表聲明,啟用503航路由南向北運行,以及W121、122、123三條銜接航路。交通部民航局立即提出反對與抗議。2024年1月總統大選結束,中國民航局1月30日即在官網上公告,表示M503航路不但不再向西偏移,更啟用W122、123航線,由西向東飛行。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指出,中國選在總統大選後的敏感時機,拋出這個震撼彈,背後意涵值得深思,而選擇6月1日作為禁團令的時間點,他則認為這是政權交接前,過渡期的策略考量。 站在國家安全、外交攻防的風口浪尖,旅遊業者的損失又應該由誰買單?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吳政和說:「我們應該有專門的小組來告訴我們,觀光的戰略是什麼?有沒有其他的方向?怎麼做?」截至目前為止,兩岸開放觀光往來的前景,尚不明朗。禁團令政策倉促成行,若沒有完整配套措施,受害的將不只是旅遊業者,更包含消費大眾,政府不應輕忽。在捍衛國家主權與保護人民權益的天秤兩側,台灣政府應更審慎思考,民主價值發揮的最大空間。尹雯慧/編輯
黃心亮

2024年3月17日

58
30歲後肌力漸衰退!如何防止肌少症找上門?
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長者,有7%到10%患有肌少症。肌少症除了會影響行動能力,還會提高骨質疏鬆以及骨折機率,是老年失能的殺手。過去大家都覺得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適度的重訓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機率。不過如何有效重訓,避免運動傷害?40歲後肌肉量逐年減少 抗老重訓觀念漸普及 人的身體組成,包含骨骼、脂肪、肌肉和水分。根據研究,從40歲開始,人體肌肉量每10年就會減少8%;70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更快,每10年就會減少15%。 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林貴福說明,一般人的肌肉在22到25歲是人生的最高峰;25歲之後到30歲是持平;30歲以後,肌肉的質量、表現出來的肌力跟肌耐力都會開始衰退;70歲以後,下滑的速度就像溜滑梯一樣。 學員Murph分享,訓練了之後,對身體穩定性、核心的使用,還有對於身體肌肉的認識,都幫助很大。然後柔軟度、肌力也變好,背肌也起來了,而且因為有背肌啟動的關係,所以駝背也改善了。 現在市面上的健身房,有部分採取客製化經營模式,針對個人需求及運動目標給予適合的運動方式。除了有專屬女性的健身房,也有以中壯及銀髮族為對象所開設的抗老重訓。 肌力訓練中心執行長涂肯榮表示,中心這邊的學員,90%都是有慢性疾病的。還有手、肩膀、脊椎問題的,例如說脊椎開過刀的,至少占三分之一;肩膀有問題的也占大概四成。這些問題,學員可能治療到了一個程度,已經穩定了,所以來中心是為了要強化身體的肌肉、關節、骨骼這方面的能力。 將壺鈴由後往前擺動,結合有氧與肌力訓練,不僅可以有效燃脂,還能鍛鍊核心肌群、臀部以及腿部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上身?專業教練很重要! 肌力訓練,舉凡像是用彈力帶、漸進式的阻力訓練,或是依靠重訓來鍛鍊刺激,都同樣可以增進肌肉質量。不過要如何有效訓練、避免受傷,還需要專業的指導。 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林貴福解釋,平均一個禮拜至少要有兩次訓練,而這樣的阻力應該是在能力範圍內。要增加肌力,負荷可能要達到80%到85%左右;如果是要增加、改善肌耐力,阻力大概是設在60%到75%之間。這些百分比是由教練來定義,根據當事者最大的功能表現來設定。 學員沈曉慧認為,教練給一個很好的觀念,運動不能強迫自己超過能力所為,因為這樣很容易受傷。 學員柯志勇坦言,一般外面的健身房,比較有規模的,都是所謂的會員制,繳了錢以後,進去裡面隨便用,沒有人教。除非使用者很懂,要不然很危險,因為不懂得該怎麼操作及出力。 跑步、騎飛輪屬於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肺耐力。而槓鈴和啞鈴則屬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肌力與肌耐力。另外還有瑜伽的柔軟度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拋開錯誤觀念 92歲長輩也能練深蹲! 今年92歲的楊阿嬤來健身房,除了練前抱式深蹲,也使用8公斤的壺鈴訓練核心與腿部肌力。過去大家普遍認為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單純跑步、健走,根本無法完全達到訓練肌力的目的。 新北市萬里區衛生所健身教練李雨潔觀察,該地區呈現兩極的現象,一種是很衰弱的長者,另一種是漁民這樣很強壯的族群。但他們都會覺得,來運動是一件吃飽太閒的事,忙都來不及了,還要去做什麼運動。請他來健身房,他會說在家都有看影片一起做。 因此李雨潔直言,因為在家自己做,沒有人會協助確認動作。所以來健身房,教練可以很快地抓出盲點,或是協助調整,在確認動作無誤的狀態下,可以做安全的訓練。 健身重訓,不再只是年輕人的運動,想要抗老,必須得先強化肌肉、骨骼。 學員張春美坦言,當初是因為椎間盤滑脫,還有一節壓扁,又檢查出來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在腰痠背痛,後來慢慢做了以後發現,腰背不再痛了,體脂肪一年內也降了8%。 提升肌力、加強柔軟度及協調性,嚴防肌少症,從現在開始。運動不能光只有黃郁婷/編輯 張筱瑩 / 採訪報導周明文 / 攝影
黃郁婷

2024年3月17日

77
身障者社會企業,開啟創新商業模式
當科技產業遇上身障族群,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想像?台灣有家社會企業,為身障人士的就業問題,進行了數年的田野調查和商業模式的尋找,最後找到了創新且成功的商業模式。他們提供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機會。以多元、公平、共融為核心價值,在企業獲利之外,更思考社會意義。為身障族群成立的社會企業 如何解決身障者就業問題? 2007年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公司。2年後,走向以科技創新,解決身障者就業的社會企業。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我們進行田野調查之後,發現M型化的狀況很嚴重。進不了企業,又進不了庇護工場的這一群人,非常適合用社會企業的方式。同時間我們也在找,科技產業裡面有沒有一些身障就業的機會可以被創造出來。」 BIM建築資訊模型,是以資訊技術來管理建築,從設計、施工到後端的營運維護。BIM工程師必須具備結構、機電等專業知識,這麼複雜的工作,要如何與身障就業連結?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單一的事項讓他做,他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們會把這樣的工作流程稍微做一些拆解。」 將工作內容分拆成結構、機電、排水等項目,每個小組都有專門的負責內容。(圖/獨立特派員) 完善配套措施打造無障礙空間 創造公平共融的職場 要成為這裡的一員,不一定具備相關背景,但是要經過5個月培訓,採訓用合一,通過率大約3到4成。BIM事業部建築工程師傅漢隆說:「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有軟體的操作。因為這個軟體也是我們從來沒有碰過的,一個禮拜左右就會跳下一堂課,所以那時候進度跟得很辛苦,壓力很大,甚至想要放棄。」 職訓期間,導入諮商師和主管輔導的機制,提供員工心理和工作上的支持。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鼓勵大家能夠把自己的需求或困難點,去跟同伴或是主管討論,因為這樣彼此才會知道說,怎麼樣可以來協助你。」 公司裡的走道是非常寬敞的,當初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能讓兩台輪椅同時通過。(圖/獨立特派員) 除此之外,一旦遇到火災,輪椅族該如何逃生,也在消防演練的規劃中。身障者就業問題,提供的不僅僅是工作機會和無障礙設施,這裡打造的,是一個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它不是一個齊頭式的平等,它是立足式的平等,所以當這些東西給他之後,大家可以公平地在職場上發揮潛能是很重要的。」 社會對於無障礙普遍還停留在硬體設施,卻忽略個別化的需求有所不同。對於上肢無力的輪椅族來說,他們無法自行從輪椅移到馬桶上,萬一跌倒,甚至連求救鈴都按不到。(圖/獨立特派員) 公司內從無障礙的基礎建設,到職場協助員這類更細膩的配置,是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職能治療師能針對職務再設計進行評估,包括提供升降桌、軌跡滑鼠、打字輔具等,加上改善環境,來降低身體的不便,建置一個更公平的工作場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人力配置,雖然會被企業視為更高的成本,但他們卻認為,長遠來看,這是人才的永續之道。 在職能治療師的建議下,有了這間減壓室,降低輪椅族褥瘡的風險。(圖/獨立特派員) 辦的不只是活動!在共融運動會中相互理解 不到百人的公司,45%是身障員工。要如何舉辦一場跨越不同障別,以及一般人都能參加的運動會呢?人才發展部資深人資專員洪盈琇說:「會因應大家不同的狀況去做一些不同的輔具,但後來發現,直接邀請他們來做這些測試,或是直接詢問他們,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規則設計上,也讓身障者可以在競技活動中,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舉辦的不只是活動,而是增進彼此的理解。(圖/若水國際) BIM事業部機電工程師阿龍說:「大家參與的狀況看起來,也可以更加了解到,原來身邊的身障夥伴,他們的狀況是怎麼樣,也更有一個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的同理心。」 參與活動、溝通討論,是公司文化,也是相互共融的進程。對經歷受傷、復原再次踏入社會的身障族群來說,有其正面意義。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是每一個人所值得擁有的,當企業有不同的看見與實踐,就是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力量。黃郁婷/編輯 婁雅君 / 採訪報導袁宏書 / 攝影
黃心亮

2024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