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2912023-02-15說到蓮藕粉這個古早味,大家想到的產地可能是台南白河。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嘉義牛斗山農民製作純手工藕粉歷史悠久,到現在已經超過四十年。二十年前,洗藕粉的戶數曾經高達數十戶,隨著時代變遷,這項純手工產業目前只剩下六戶。
做藕粉繁瑣耗時,得經過清洗、榨汁、瀝渣、洗粉、沉澱、抓沙,曝曬等程序。當許多藕農不再看好,卻有兩戶農家能傳承到第三代。
年輕一代遵照阿嬤的古法做出純正藕粉,雖然無法大量生產,卻因著這分用心而溫暖的古早味,受到老饕的喜愛,曾經銷售到香港和日本。
但是這兩年受到疫情、俄烏戰爭影響,造成全球肥料上漲、基本時薪也上漲,加上極端氣候嚴重衝擊作物生產量,傳承三代的兩戶農家該怎麼突破內外環境夾殺,將流傳半世紀的粉古早味永續經營下去?
第788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
2912022-06-29打破社會對「過動兒」的定見!不一樣的「怪咖醫師」李佳燕!
李佳燕醫師的診所下午都不看診,她會把時間留給憂心忡忡帶著孩子來求助的家庭,花上一下午的時間與孩子對話、聆聽和陪伴他們。在她眼中,這些孩子都是珍貴而獨特的生命,她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是學校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口中有「病」,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的「過動兒」?
她反對草率診斷,反對輕易用藥,主張從家長、教育系統到兒童精神科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尋找出根本的問題。卻也因此被認為是反精神科、質疑教育體系的怪咖醫師,在眾多的誤解和責怪之下,李佳燕依然不改其志,為拯救被誤解和汙名化的孩子們大聲疾呼。
第756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291
-
291
-
291
-
291
-
291
-
2912018-09-14
-
2912017-05-29你是九年國教第一屆的學生嗎?還記得入學後上課教室的樣子嗎?明年台灣實施九年國教就屆滿五十週年。半個世紀前,民國57年,台灣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時,當年剛好是台灣經濟要起飛的年代。
為了培養人才,同時因應學校跟學生人數增加,台灣省教育廳還特別成立「學校建築研究小組」,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王濟昌老師設計「教室設計標準圖」,依教室不同功能使用,有十種之多。然後交由各縣市按圖施工,以加快完工,讓九年國教順利上路。
當年九年國教第一批教室最大的特色就是如波浪般的折版屋頂設計,過去因為對校園文化資源沒有整體評估,很多老教室都被拆除。不過現在新的文資法規定,公家建築年限達五十年者,拆除前要先送文化單位進行評估。
特別是最近引起文化團體關切的雲林建國國中,是雲林縣看得到九年國教折版校舍建築群最完整的學校之一。最近校方申請拆除,重新規劃校園,引起文化團體連署搶救。它到底要拆,還是要留?
第49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2912017-03-27
-
291
-
291
-
2912014-07-29這個夏天你要怎麼過呢? 孩子去上了甚麼樣的夏令營? 今天我們要帶您去北歐看看維京人怎麼過暑假的。當一個社會發展成熟、人均所得提高,就會開始注意到社會福利問題,台灣整體社會福利支出也在不斷攀升,目前已經占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比例22.5%。就拿健保支出來看,成長原因包括人口老化、重大傷病及罕病人口增加,如果我們都能在人還沒有老,還沒有生病前就開始預防、延緩,即使老了病了卻依舊能發揮活著的功能與剩餘價值,不就能減少社會成本?
在挪威一個有三十年歷史的罕病夏令營,就充分結合年輕的志工人力,帶著罕病兒童過很不一樣的暑假,你很難想像每天得要父母照顧的孩子,竟然能獨立生活十來天,還接觸很多平常父母不敢讓他們做的事,父母畢竟不可能陪他們一輩子,他們終將面對跟其他人一起的安養生活,從小訓練他們獨立,就能省掉後半生得全民分擔的成本!
第35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91
-
291
-
2902024-03-27大約在八○年代左右,中南部地區出現電子琴花車表演,短短幾年內,這種隨車彈琴、女子歌舞表演的陣頭便流行全國。無論婚喪喜慶、迎神廟會都可看到,成為當時台灣特殊的民俗文化。
電子琴花車沒落之後,九○年代出現了結合科技與創意的舞台車!當時業者將貨櫃車改裝成舞台車,設計以動力機械的方式延伸舞台,並且將音響、燈光裝置在其中。短短三十分鐘內,一台貨車就變成金光閃閃的大型舞台,在全台的廟會、喜宴活動廣受歡迎,還成為藝術家沈昭良的攝影創作主題,驚艷全世界!
我們要帶您來看看舞台車業者林有仁一家三代,他們曾經走過電子琴花車和舞台車的輝煌時期,但是這幾年來,受到疫情嚴重衝擊,舞台車的演出和戲金都大幅減少。即使營運辛苦,他們仍像黑暗中的螢火蟲,辛勤地穿梭於鄉野廟埕帶給大家歡樂,在荒野間成為最絢麗的風景。
第845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
2902021-12-01台灣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但木材自給率卻只有1%,國內每年木材使用量大約需600萬立方公尺,幾乎全仰賴進口。
這是因為我們早期歷經大伐木時代,大規模砍伐造成山林浩劫,為了彌補傷害,1991年政府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連帶人工林的採伐也跟著停擺,製材產業迅速萎縮。
為了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將2017年訂為國產材元年,要在10年內將自給率提升到5%,不過國產材的砍伐及運輸成本高,在市場的價格和品質,根本難以和進口材競爭。
響應政府政策,近幾年一些國內製材廠從原本進口國外原木到轉而使用國產材,從原木家具到文創,老工廠藉由創新與設計,讓國產木材貼近大家生活,希望用工藝技術創造國產材的價值。
第72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902021-03-03
-
290
-
290
-
290
-
290
-
290
-
290
-
290
-
290
-
2902014-12-09從空中看台灣,一片綠油油的顏色,山區就佔了七成的面積。而當城市住滿了人,很自然地就往周邊的山坡地移動,以新北市為例子,北邊有汐止南邊是新店,山坡上都是一棟又一棟的高樓。 這種情況要追溯到民國72年以前,當時在山坡地蓋房子的條件比較寬鬆,有個名詞叫老丙建,89%都集中在台北縣,也就是現在的新北市。後來即使審核嚴格一些,很多問題並沒有改變。
民眾前來看房子,建商仲介會強調景觀美空氣好,這倒也是實話,但省略沒說的是這裡到底是順向還是逆向坡,有沒有山崩土石流的風險?更不會去提地底下看不見的斷層。今年全國最新的清查結果,各地列管的山坡地住宅社區總共有509件,新北市佔了109件,但是只有數字能夠公布,社區名字是不會對外公開的,想買房子的人自己要提高警覺。尤其明年就要公布新北市的地質敏感區,到時候恐怕又是一枚震撼彈。
第37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289
-
2892023-05-10一位都更案中的民眾許素華,七年來他留守在被拆的家門口不願離開,過著帳篷人生的日子。許素華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公務員,看似平順的人生卻因為住家被判拆屋還地後,完全變調。
許素華的家是,民國53年,阿嬤透過建商朋友,向三重神明會舍人公管理委員會購買土地。家人以管委會出具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書」,向台北縣建設局申請「營造執照」蓋兩層磚造樓房。房子蓋好沒有完成土地登記,依現行法律上,他所擁有的土地、建物都沒有所有權。
不過許素華強調,他們家有「三重神明會舍人公」出具的使用土地權證明書,因為「公私協力」造成他失去家園。98年許素華被告拆屋還地之後,他將自己上班外所有的時間用來研讀法律,開始寫陳情書,四處陳情,並拒絕建商的所有的補償方案。106年許素華的家被拆除之後,他堅持留在原地,從睡小貨車,廂型車,到現在已經換了第三個帳篷。
第80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289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