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1011
-
1007
-
1007
-
1002
2024-10-09七○年代台灣紡織業曾經位居全球領導地位,1967到2003年,整整37年期間,平均每年為台灣創造100億美元的收入,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品。不過隨著產業變遷,台灣紡織業不但淪為夕陽產業,勞資爭議也從未停歇,位於桃園的大同染整就是最近發生的案例之一。
資方無預警宣布關廠,也引來員工指控公司違法長達近20年,台、越、泰籍員工更罕見的組成了跨國工會,要和資方正面對決。在經過勞資協商後,最後工會順利達成目標。大同染整公司同意除依法提供資遣費外,還將提供關廠補償金給員工。
一起透過報導,來關心這件勞資糾紛,也看看在傳統產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如何一起合作爭取權益。
第872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深入瞭解七○年代台灣紡織業曾經位居全球領導地位,1967到2003年,整整37年期間,平均每年為台灣創造100億美元的收入,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品。不過隨著產業變遷,台灣紡織業不但淪為夕陽產業,勞資爭議也從未停歇,位於桃園的大同染整就是最近發生的案例之一。
資方無預警宣布關廠,也引來員工指控公司違法長達近20年,台、越、泰籍員工更罕見的組成了跨國工會,要和資方正面對決。在經過勞資協商後,最後工會順利達成目標。大同染整公司同意除依法提供資遣費外,還將提供關廠補償金給員工。
一起透過報導,來關心這件勞資糾紛,也看看在傳統產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如何一起合作爭取權益。 -
999
-
999
2024-08-21去年8月財政部推出新青安貸款,被視為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因為還款年限長,最高可以貸到1000萬,雖然是為了協助青年買房,卻在市場低迷之際,成為房市的一股活水,帶動價量齊揚,房價上漲的情勢,從六都、新竹,往周邊縣市外溢。
推行一年來,不只房價飆漲,也出現不少亂象–冒用人頭戶、貸後轉租。為了遏止亂象,日前財政部祭出第一波查核,查出1502件違規。7月下旬又傳出,各家銀行今年的房貸額度達滿水位,而祭出限貸令,預期對新青安所適用的成屋將產生降溫作用,但買房族可能轉往預售市場。
新青安將持續到2026年,成屋和預售屋市場向上比價的結果,對真正的自住者來說,負擔會不會越來越重?
第8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 -
998
-
998
-
997
-
996
-
996
-
995
-
992
-
991
2023-12-20中美貿易戰開打已長達六年,在美國對外貿易「去中化」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移轉,許多跨國企業採取中國加一的策略,也讓東南亞近幾年成為新世界工廠。尤其台商在國際布局改變,以及地緣政治影響,過去的西進,現在則把東南亞變成台商主要的海外投資地。
泰國汽車工業發達,近幾年很多台灣電子產業都已經進駐泰國卡位。除了汽車電子,醫療科技也是台泰合作重點項目。泰國觀光醫療發達,在泰國政府積極推動下,每年約有兩百萬外國遊客到泰國接受醫療服務。泰國和台灣的醫療體系也積極進行合作交流,引進多項台灣智慧醫療科技。
電子科技是台灣強項,東南亞這幾年發展快速,剛好彌補了台灣市場規模小的遺憾,因此積極開拓南向,不論是技術或人才,都有助台灣擴展市場。
第83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991
2023-10-04 -
983
-
983
-
980
-
979
2024-05-08台灣在2019年頒布《國家語言發展法》,手語也被納入國家語言。為什麼要說「台灣手語」,因為每個國家,甚至不同地區,手語都不同。例如台灣手語的謝謝,是彎曲大拇指;但美國手語,謝謝則是碰下巴往外。就跟聽得到的語言一樣,一個地方如果與外界比較少交流,就會逐漸形成當地的語言特色。
獨立特派員這次探訪了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這裡為什麼特別?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本卡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第851集
文字:歐姵君 / 攝影:羅盛達 -
978
-
974
-
974
2021-11-03隨著糧食安全、環保與健康意識的抬頭,全素者也能吃的「植物肉」被譽為「未來食物」,成為近年來最夯的食品話題之一。
植物肉不是新概念,台灣在1980年代,專家學者就投入研究,1991年台大就有「組織化植物蛋白」的碩士論文發表。
台灣的純素食人口超過三百萬人,植物肉就是第一代的素肉,因為技術的演進、名人加持,帶動歐美流行,紅回台灣。
台灣的素肉廠擁有領先海外的生產技術,全台最大的素肉工廠在雲林縣的四湖鄉,成立25年、有24小時不停運作的素肉擠壓機產線,不過,近幾年八成營收都是來自外銷。
台灣的植物肉能夠站穩全球領先地位,產、官、學之間有緊密的合作。獨立特派員帶您直擊本土素肉廠的植物肉原料產線,以及台灣領先國際的傲人成果。
第723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專題報導獎 佳作
鄭淑文、劉建邦、羅盛達、陳廷宇 -
971
-
967
-
965
-
958
2024-05-01台北捷運連續兩年舉辦的寵物列車活動,廣受社會歡迎。但是在熱鬧之餘,有沒有人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這項活動的意義呢?大家都喜歡有毛孩的陪伴,只是熱鬧擁擠的場合,適合毛小孩嗎?
獨立特派員這次分別搭乘了狗狗和貓咪列車,我們發現多數的動物都處在緊張和壓力的狀態,特別是貓咪。飼主多半認為,不關籠才是自由自在,卻沒發現自家的貓咪其實很想躲回籠子裡,或是狗狗張嘴喘氣已經僵硬到不行,還有些民眾近距離拍照和觸摸,也增加了毛孩的壓力。
如果多數的動物都處在緊張的狀態下,那麼這項活動的意義何在?獨立特派員訪問當天列車上服務的獸醫和諮詢師,以及動物行為專家,透過他們的觀察和建議,讓我們以動物的角度,重新思考寵物友善的意義。
第85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 -
956
-
956
-
953
2024-07-10大家還記得嗎?幾個月前白沙屯媽祖進香時,祂的鑾轎粉紅超跑來到苗栗苑裡鎮時,突然轉彎到鎮菜市場的工地,成為信徒們的佳談。
其實苑裡這個菜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鎮公所取得各方共識,希望新市場可以保留這些牆面,在原地重建,成為地方的觀光亮點。不過這個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
工程流標了兩次,進度拖到災後五年才動工。而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苑裡市場重建修復,經歷了哪些困難?又能提供其他市場改建什麼樣的借鏡?
第860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