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
242014-09-01台南的港尾溝溪排水疏洪工程,花了十億蓋堤防,才啟用二十天就崩塌,外界批評這是好貴的豆腐渣工程,不管是否有偷工減料,但長久以來大家習以為常,用工程手段來擋土防洪,絕對不是聰明的作法,無法應付氣候變異下,一次比一次大的水患,而是要了解水,用管理方式順勢而為,獨立特派員從這週起推出大河命運交響曲系列報導,要帶您逐一觀察橫跨歐洲九國,養育五千萬人口的萊茵河,怎麼從一條臭水溝,或者有人說它是公廁,還原它原本美麗澄清的面貌。
全長1232 公里的萊茵河,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流經九個國家,最長的一段在德國,最後由荷蘭出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工業革命後,歐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代,許多重工業矗立在萊茵河畔,重金屬及化學物直接排放到河裡,河水被嚴重污染,一夕之間魚蝦死光光,這才引起沿岸人民的群起抗議,九個國家共同成立跨國政府平台,訂定嚴格的法規和監測辦法,歷經三十年通力整治,萊茵河才慢慢回復它清澈的面貌。獨立特派員這次很難得的參與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的跨國年會,見證九個利益不同的國家如何妥協合作,來守護這條影響五千萬人民的河流。
第36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02013-08-01韓國提出造船興國政策
造船市占率搶第一
台灣遊艇王國拱手讓位..!?
前陣子紅極一時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中場景最多的救生艇共有七艘,隨時間變換,這些都是台灣建造的船,從設計構圖到完工全一手包辦。
最早,台灣造船產業來自日據時代,日本人帶來了技術和經驗,它需要密集的勞力、精細的手工,台灣剛好這些條件具足,一度成為世界的遊艇王國,曾經替LV精品集團總裁改造72公尺的超級豪華遊艇,在歐洲頂級遊艇市場一砲而紅。
雖然台船、以及民間最大造船廠的中信到2014年前訂單全部接滿,但是卻敵不過韓國、中國整體造船業的強大競爭,他們相繼提出造船興國政策,韓國現在高居全球佔有率35%,前四大造船廠都是他們的,台灣不到2%。這是台灣又一個產業必須面臨的存亡之戰。
全球化帶動了運輸業一直往上走,蓬勃發展,每天共有四千艘貨櫃輪船穿梭在各大洋上,全世界的貨物80%以上都靠海運,如果少了貨輪,人類的經濟發展將倒退30年以上,台灣說要海洋立國,真的不能是口號
第306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