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SystemAdmin | 2023-07-05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贍養費的傳說
離婚事件中,我們常聽到贍養費這個名詞;不少國外名人有離婚事件時,贍養費的分配總是新聞焦點。不過在台灣,規定在民法中的贍養費,從民國二十年民法制定施行後,幾乎就沒有太大更動。
以致於,以現在的社會狀況,離婚婦女要拿到贍養費的裁決,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國內婦女團體甚至用「嚴苛」來形容贍養費裁決的高門檻,也因此提出修法的呼籲。
獨立特派員要帶您來了解離婚婦女容易陷入貧窮風險的原因,同時探討現今贍養費制度無法提供有效支持的問題出在哪裡。
第80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90 -
AdminAdmin | 2023-07-05青年世代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你好!我是地下偶像
說到偶像,大家可能會想到,背後由具有規模的經紀公司推動、在大眾媒體上頻頻曝光的偶像明星。但現在台灣出現了新型態的偶像文化,叫作地下偶像。
他源自於日本動漫,相對於主流的偶像,這些地下偶像的背後,沒有大經紀公司支持、沒有完美形象,依賴粉絲們陪他們一起成長,是非常親近粉絲的鄰家偶像。地下偶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2005年問世的AKB48。
原本許多台灣粉絲,會去日本追他們喜歡的地下偶像,不過疫情期間,他們出不了國,轉而關注國內的地下偶像,使得台灣的地下偶像文化,在近三年間,百花齊放。
第80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91 -
AdminAdmin | 2023-06-28司法人權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性騷擾共犯結構 #MeToo
自從一位民進黨前黨工,於5月31日在臉書上發文控訴性騷擾事件後,其他政黨、不同領域的受害者也紛紛站出來,忍著傷痛、揭開性騷擾瘡疤,造就一場台版MeToo運動。
性騷擾事件遍布各個領域,在這波MeToo運動中被指控的加害者,多是有名望、地位、或者有專業學識者,令社會大眾譁然。
我們想詢問,加害者為何敢這麼做?根據調查,七成到八成的的性騷擾受害者都選擇沉默、不申訴,又是為什麼?
透過一層層探討後會發現,形成性騷擾事件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社會,長期以來對性與身體界線,建立起的文化與價值觀。在這個共犯結構下,恐怕沒有人是局外人。
第807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81 -
AdminAdmin | 2023-06-28人物故事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薩米人的蘭嶼夢
今年五月,來自北歐挪威的國寶級薩米原民藝術家馬漢士,在文化大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
馬漢士44年前第一次來到台灣,在台灣各地及蘭嶼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睽違44年後,在旅居挪威的策展人王湘鄉協助下,馬漢士帶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重返心心念念的島嶼。辦展的同時,也走入校園,與台灣的學生交流,分享薩米文化和他關注的原民權益及環境議題。
是什麼樣的機遇牽起這段橫越八千公里的緣分?蘭嶼經驗對身為北歐原住民的藝術家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807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97 -
AdminAdmin | 2023-06-28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缺工熟齡生力軍
台灣因為少子化和疫情影響,造成缺工現象。國發會統計,台灣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最高峰出現在2015年,之後逐年下降,估計到了2070年勞動人口數會剩下不到一半。其中15歲到44歲的勞動力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這個中高年齡層的勞動力人數在增加。換句話說,中高齡的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
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早已覺察到這股趨勢,陸續打造友善中高齡就業的職場,讓中高齡者繼續投入勞動市場,維持產業競爭力。反觀台灣,如果也能提高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對紓緩缺工危機會有很大幫助。該怎麼做,才能協助熟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第807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88 -
-
AdminAdmin | 2023-06-21能源問題文字:婁雅君
下一站 氫能
面對2026年碳稅開徵,2050年淨零排放,世界各國都面臨極大的減碳壓力。氫氣,被視為終極的潔淨能源,是達成碳中和以及淨零排放的重要選項。
國際上,氫的運用,主要在發電、工業以及運輸三大領域。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氫能,但是氫的供應鏈,仍處在發展階段,價格昂貴,仰賴政策的補助。
2023年,可以視為台灣的氫能元年,在經濟部頒布的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氫能的應用從今年開始,台電的興達電廠,預計在年底測試天然氣混燒氫氣發電。台灣第一部氫能巴士,也在五月亮相。
不過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法規,尚未具體及頒布。台灣在氫能的布局上,如何跟上各國的腳步,無法單靠產業之力,需要政策的支持並與國際合作,才能邁向淨零之路。
第8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85 -
SystemAdmin | 2023-06-21社福弱勢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袁宏書
我要活下來
國內有120萬身心障礙人口,讓不同障別團體等了好多年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至今還沒有完成三讀程序。而且提出來的相關修正條文中,跟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也就是讓障礙者能與社區共榮共存的價值仍然有段差距。
台灣推動自立生活、支持障礙者回歸融入社區居住,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就在身權法還在修法的此刻,身心障礙者玉姐提出台灣第一宗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訴訟,今年3月獲得勝訴。法院認定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核定給玉姐每月60小時上限的個人助理時數,無法滿足自立生活需求,因此判決新北市社會局敗訴。
訴訟過程中,玉姐的個人助理時數雖然從每個月60小時調高到100小時,但仍然和他提出的每個月744小時相距甚遠。因為夜間沒有人力協助,目前玉姐一個禮拜只有一個晚上能夠躺下來睡覺,甚至洗澡都得自費。究竟個人助理時數無法到位、人力不足的問題在哪裡?
第80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72 -
AdminAdmin | 2023-06-14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沙灘車何處去
宜蘭縣的南澳南溪近年盛行沙灘車活動,受到喜愛刺激、徜徉山林的民眾歡迎,但也傳出有業者開挖河床、破壞山林水土,影響生態、造成環境傷害等議題。
五年前,宜蘭南澳的神祕沙灘事故造成五死;今年五月中,中央明定神祕沙灘禁行沙灘車。但河川地常見的沙灘車活動該不該管、怎麼管?現行《發展觀光條例》與《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都沒有沙灘車的相關規範。地方政府相關單位表示:沒有法源依據,難以公告禁止或處罰。
五月底,中央已經擬妥《沙灘車管理指引草案》,在沙灘車「導禁兼施」的原則下,交通部彙整相關法規,針對六大場域,明列沙灘車全面禁止及有條件開放地區,交由地方政府加以管理。
6月10日,政府出動10個單位,啟動聯合稽查。同時強調,整個6月的週末都會全天候稽查、執法取締,當天南澳神祕沙灘的沙灘車業者都暫停營業。
跟著獨立特派員的腳步,一起到宜蘭縣人口密度最低的山地鄉–南澳鄉,看看沙灘車在當地生態與觀光引發的關注與挑戰。
第805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x 66 -
AdminAdmin | 2023-06-14體育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滑板‧從街頭到奧運
滑板運動現在被視為一項極限運動,滑板者在高速滑行中,做出轉體、空拋、橫越的動作,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但過去滑板這個從街頭起家的運動,過去在台灣常被和「不念書的孩子」畫上等號。
一直到2020東京奧運,首次將滑板納入競技項目後,而且奪下奧運獎牌的選手,平均年齡只有18歲,其中,有3位得獎者的年紀只有13歲,最小年紀的金牌得主是2007年出生。他們小小年紀,就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既帥氣漂亮、又純熟老練的滑板技術,翻轉許多人的刻板印象,政府也才開始重視滑板這項運動。
第805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95 -
AdminAdmin | 2023-06-07人物故事系列報導:極端氣候時代來臨,氣象預測的二三事!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來去彭佳嶼 看天氣
颱風季到了,民眾對於西北颱應該不太陌生,所謂西北颱是指由台灣東方海面朝西北方向前進,中心通過彭佳嶼跟基隆之間海面的颱風。每到西北颱這個名詞出現,台灣民眾才會聽到彭佳嶼這個地方。
其實彭佳嶼是台灣本島最北的地點,目前已經無人居住,但一直有氣象、海巡及燈塔人員駐守。工作人員的飲水、食物,都得靠漁船運補,遇上東北季風,島上人員常常面臨斷糧的危機。最近中共在東海軍事演習,彭佳嶼更是首當其衝。
到底為什麼這個孤島還需要有人員駐守?氣象人員都在島上做些什麼?每個月兩次的運補又遭遇哪些困難?
第80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79 -
-
AdminAdmin | 2023-06-07體育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運動選手的第三隻眼
距離明年2024巴黎奧運只剩一年,因此今年是取得奧運參賽資格的關鍵年,許多運動員四處征戰各大國際比賽,累積積分排名,今年下半年杭州亞運,更是重頭戲。
這些頂尖運動選手,如何成為頂尖的呢?除了靠自身的努力與苦練外,運動科技輔助,堪稱是運動選手的第三隻眼,幫助選手在競賽過程中,增強自身優勢,同時也掌握並壓制敵手的優勢。
這些科技設備、專業知識等,是許多先進國家奪牌的祕密武器。台灣雖然是科技之島,但也是直到2020東京奧運,才受到重視。台灣運科發展的狀況如何呢?帶您一起來瞭解。
第804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100 -
AdminAdmin | 2023-05-31醫療公衛
豬瘟拔針之後
台灣已經從口蹄疫區除名,也成功擋住非洲豬瘟,目前只剩下傳統豬瘟尚未根除。豬瘟存在於台灣超過半個世紀以上,最後一個案例是在民國94年。
農委會從110年開始推動三階段撲滅豬瘟計畫,包括擴大環境與疫情監測,與產業界進行風險溝通等。今年1月1日起肉豬與種豬分階段停打豬瘟疫苗,7月1日開始全國停打豬瘟疫苗,全國531萬頭豬隻全面拔針。如果沒有再發生案例,農委會預定從113年6月開始,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台灣成為豬瘟非疫區國家,台灣豬肉可望進軍國際市場。
但是拔針之後,才是風險的開始,農委會將擴大疫情監控範圍,一旦有案例發生,也已經備好補償方案。加上豬瘟疫苗是國產疫苗,不必仰賴進口,台灣撲滅豬瘟計畫能不能成功,這一次相當關鍵。
第80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x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