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10-01-02教育
偏不叫她肚皮舞
肚皮舞?瘦身舞?埃及東方舞蹈?到法國學人類學十二年的蔡適任,如何變成一位舞者?又為何把那截肚皮藏起來?透過自信的肢體舞動,她想說些什麼?
做任何事情要能夠有熱情,恐怕有時候是需要帶點準備豁出去的傻勁。 譬如說這位東方舞者蔡適任,一開始立志成為人類學家,留學法國十二年帶回來一個博士學位,卻願意投身中東舞蹈教學。 不過她教的有點不一樣:別人跳這種舞,要穿得華麗、露一截肚皮。但她偏把肚皮藏在衣服裡,甚至還嘗試用台語歌來伴奏,照樣舞得自信而性感! 別人都說這是肚皮舞,她很堅持說,這是"埃及東方舞"。她要讓這個舞蹈不再被誤認為是低俗的情慾表演,也要帶動台灣女人敢於擺動姿態。 一起來看蔡適任跳舞吧!
第130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余榮宗x 98 -
-
SystemAdmin | 2010-01-02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速審生死門
在台灣的法院裡,延宕超過10年目前還沒辦法確定的刑案超過150件。司法院提出一個叫做「刑事妥速審判法」的草案,說要保障被告的權益,但對被告來說卻是禍福難料。
2000年政黨首度輪替的前夕,徐自強的母親和家屬找上民間司改會求救。經過了6年的審判,她的兒子被最高法院判決死刑定讞。司改會發現全案疑點重重,緊急聲援。救援團體不斷奔走,檢察總長先前為這個案件提出了4次非常上訴,但是最高法院也不斷地駁回非常上訴。
徐自強始終處於隨時會被槍決的狀態。直到第七屆大法官會議,總算打破了這個僵局。他們受理了徐自強的釋憲聲請,最後還宣告:刑案裡的共同被告如果指控另一名被告犯罪,就必須在法庭上接受交互詰問。指控徐自強涉案的另兩名共同被告先前並沒有接受這樣的詰問。徐自強的死刑判決終於在2005年被撤銷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宣判的前一週,救援團體還辦了一場說明會和聲明。他們做了各種努力,希望喚醒各界的熱情,聲援這個和蘇建和案一樣具有改革指標的個案。就在救援的行動展開的同時,司法院提出了「刑事妥速審判法」的法案,宣稱要保障被告的速審權。
其實長久以來,台灣的司法界對這個名詞並不熟悉。直到今年政府力推「兩公約施行法」,司法院終於看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提到的速審權。速審法是為了替執政黨的人權表現搽粉所提出的急就章嗎?這不但引發各界議論,像徐自強這種案件久懸未決的刑事被告要怎麼適用,許多人也有不同看法。
辯論的焦點集中在兩個攸關被告生死命運和清白的條文。為什麼明明大家都同意案件應該要速審速決,但這個法案卻仍然引發爭議? 速審法一旦通過,對徐自強、蘇建和、邱和順這些司改團體救援的刑事被告有什麼影響?「速審生死門」請您一起來思考,怎麼樣的司法,才有資格稱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130集
文字:吳東牧 / 攝影:沈紘騰x 178 -
SystemAdmin | 2009-12-24教育系列報導:在勞動之外,更清晰的移工面貌!文字:張筱瑩
看見南國的聲音:越南四方報
外籍的勞工除了不能休假之外,接收資訊其實也很不方便。台灣的媒體也許很發達,不論電視或者報章雜誌,在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訊。
不過對於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五、六十萬新移民配偶和移工來說,卻多半沒辦法接觸到自己的母語和文字。三年前,有一位台灣的青年,張正,突發奇想辦了一份越南文的報紙,希望讓越南來的新移民或者移工們,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語文來閱讀。去年,他又出了泰文報。雖然一直面臨虧損,可是他說,只要看到需要的人拿到報紙的那份喜悅,再苦,他也願意盡力撐下去。
第12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余榮宗x 264 -
-
SystemAdmin | 2009-12-24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攝影:周明文
回家要多久(下):花東鐵路電氣化
台東人搭火車回家,確實比較辛苦。台灣完成環島鐵路網之後, 便捷、舒適的鐵路交通,應該是全國民眾的基本需求。
但花蓮到台東,一切都比其他地方來的慢。以鐵路電氣化來說,台灣的西部早在1979年就完成全線的電氣化,再晚一點,2000年八堵到羅東、2003年羅東到花蓮,也相繼完成電氣化,到目前為止,只剩下花蓮到台東,以及南迴鐵路還差這一步。翻開過去的歷史,花東鐵路電氣化這張支票,其實已經喊了十幾年了。直到這個月初縣市長選舉前夕,交通部才大動作在花蓮玉里舉行花東鐵路電氣化的開工典禮。這項工程有哪些重點、會碰到什麼問題,台東人的想法又是如何?請看我們的報導。
第12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211 -
-
SystemAdmin | 2009-12-19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十大人權新聞
馬英九總統在上星期三國際人權日的前一天,宣佈國際上兩個重要的人權公約,包括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正式生效。人權這個字眼聽起來很抽象,但人權卻是我們生活週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議題。
就像是今年有23萬人休無薪假, 那麼這些勞工有沒有受到勞基法最低工資17,280元的保障?符不符合這兩部國際公約所訂定的標準呢?這就是勞動人權。回顧2009這一年,台灣人權促進會按照往例選出了台灣十大人權新聞,在這當中,還有很多違反兩公約的地方。他們呼籲政府在簽公約、贏得人權聲望的同時,也要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人權狀況,到底有沒有名實相副呢?
2009人權問題的頭條新聞,就是馬總統宣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施行生效。這兩個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在1976年宣佈生效的國際公約。是非常重要的人權法典。台灣在今年3月31號由立法院通過,12月9號由總統公佈在台灣生效,法務部也表示,將根據這兩個公約檢討台灣的法律法規有沒有違反人權之處。而台灣人權促進會也在2009歲末年終之際,邀請各界NGO,根據兩公約的精神,就台灣各方面的人權狀況,提出需要檢討的地方。
在勞動人權方面,台灣勞動陣線認為,23萬人休無薪假,政府坐視資方鑽勞基法漏洞。這違反了經濟社會文化國際公約第七條,對於工人工作條件的最低限度保障,給予所有工人的報酬,必須可以保證他們自己和家庭,有可以過得去的生活。因為不景氣而造成勞工必須無薪休假,勞陣認為,這並不是勞工的過失或責任,所以不管實際工作天數如何,勞工應該要有最低工資的基本保障。勞陣指出,許多勞工在休無薪假的同時,卻發現自己變成派遣人員,薪水和工作條件大打折扣。
在原住民人權方面,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讓原住民因為遷村,面臨文化滅絕的憂慮。這至少違背了ICCPR的第二十七條,少數族群享有自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權利。
在新移民的人權方面,移民政策雖然小有進步,但是對中國配偶和其他國籍的配偶,還是有差別待遇,違反了兩公約第二條,不得歧視的規定。南洋台灣姐妹會認為,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需要六年,比其他國籍的外配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明顯的族群歧視。 另外在司法人權方面,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張, 羈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並不是犯人,和律師見面的談話,不應該被監聽。這不但是ICCPR第14條的規定,也受到憲法所保障。
十大人權新聞,最後在公民與政治的權利方面,集會及言論自由相關修法,無法擺脫威權陰影。並沒有達到ICCPR第19條規定的標準。台灣人權促進會主張,集會遊行法應該從許可制改為報備制。 台權會認為,當人民要以集會遊行表達言論自由的時候,如果都必須得到政府的同意,那麼政府可能以各種藉口不同意。一年前,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掌握情資優勢的台北市政府,將多數路權都申請下來,阻止反對者到場集會抗議。第四次江陳會,執政者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抗議的群眾,在保障陳雲林的人身安全,以及台灣的言論自由兩者之間,完美演出呢?
第128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x 180 -
-
SystemAdmin | 2009-12-19教育攝影:周明文
比賽之後
今年十月上旬芭瑪颱風狂掃宜蘭縣的時候,位於宜蘭縣大同鄉的重災區寒溪村,因為橋斷了,而且必須撤離一些住在危險地區的災民,成為媒體的報導焦點。其實在這個泰雅族部落寒溪村,還有一群值得大家長期關注、鼓勵的對象,那就是寒溪國小的女生足球隊。
這群小朋友是國內外各種分齡足球賽的常勝軍,上個月才在11歲組的全國足球盃錦標賽當中,拿到冠軍,幫宜蘭縣跟學校拿下首次的全國學童組冠軍。她們成績雖然亮眼,不過訓練足球的資源卻是非常有限的。今天的節目,我們一起到寒溪部落,看看這些小球員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成為一支金牌球隊。
第12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09 -
-
-
SystemAdmin | 2009-12-10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如何守護原住民傳統文化與領域
命運的一球
古樓五年祭,神秘的命運之球 顧名思義,這是五年才舉行一次的祭典,也是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古樓部落和祖靈溝通的重要儀式。
五年祭裡最熱鬧的就是刺球儀式。 部落裡的勇士們拿著十幾公尺的長竹竿,搶著去刺拋在空中的一個直徑大約十公分的藤球。 這需要很好的眼力和技巧。刺到球,表示得到祖靈的祝福。
在這個刺球比賽裡面,最後一顆球叫做命運之球。刺到這顆球的人,那真的是勇士中的勇士,因為部落未來五年的禍福好壞,都由這個人來承擔。今年,是誰刺到這顆球?部落裡的人怎麼看待這顆神祕的命運之球? 獨立特派員呂培苓、賴秉寰,帶您到古樓部落,一探究竟。
第127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x 175 -
SystemAdmin | 2009-12-10土地環境
祖靈的臉
vuvu在哭泣,還是在生氣?八八水災,沖出來義村幾十年來缺乏建地、只好向河川爭地的違章建築問題。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的山坡,因為土石崩落,看起來好像山壁上出現了好幾張祖靈,vuvu的臉孔。村民有人說是在祖靈在生氣,有人說是祖靈在哭泣。
來義村東西兩個部落,有五十幾戶被大水沖走,另外還有五十幾戶被土石重創,無法居住。不過這總共一百一十三個受災戶裡面,只有八戶被政府承認,領得到救助金。因為其他一百零五都是非法佔用河川地幾十年的違章建築。怎麼會這樣呢?原來部落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林班地,只能種樹造林,不能蓋房子住人。
八八水災之後,政府說來義村是危險部落,必須要遷村。很多村民不想走,但是留下來不但要受到水災和土石流的威脅,而且繼續是沒有門牌號碼的違章戶。而如果選擇遷村,新的部落一樣沒有土地所有權。來義村的村民,正面臨一個改變未來的艱難抉擇。
第127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x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