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13-05-02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國家公園巡禮—黑琵的家
最年輕的國家公園
睜大眼睛尋芳蹤
國際嬌客在裡頭
台灣幾個國家公園最近提高了入園費,引起民眾不同的反應,有人認為門票太貴,但也有人認為為了保育生態,使用者付費是理所當然的。算一算,台灣幅員不大,卻一共有八座國家公園,為什麼要這麼多國家公園?每一個國家公園的特色和角色又是什麼呢?
獨立特派員將推出國家公園巡禮系列,帶您關心台灣國家公園面臨的挑戰,今天要從台灣最年輕的,卻擁有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台江國家公園看起。黑面琵鷺全世界才兩千六百多隻,但每年九月都來台灣度冬的就有一千六百多隻,今年數量創20年新高,獨立特派員這個春天在台江國家公園捕捉到了牠們的身影。不過現在沙洲逐漸減少,可能帶來生態的災難。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9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81 -
SystemAdmin | 2013-05-02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
逐夢世代 施逸翔
綁布條 上街頭
和勞動者同陣線
追求兩公約理想國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這幾年勞動節都不平靜,因為台灣在高度經濟發展下貧富懸殊,市場向資方傾斜,底層的勞工階級更形弱勢。這幾天關廠工人再度聯合起來苦行、絕食,抗議勞委會提出的579方案:也就是利息、違約金雖然全免,但本金只給五、七、九成,關廠工人堅持這是他們應得的,一毛都不能打折。
今天逐夢世代要來看看跟勞工弱勢站在一起的一個年輕人,施逸翔。2004年菲律賓發生了一樁糖廠工人罷工遭到血腥鎮壓事件,當時糖工每周只被分配到工作一天,工資不到1美金,因此才群起抗爭,至少七名糖工被射殺。
當時還是研究所學生的施逸翔,到菲律賓針對這起事件進行田野調查,也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發,從此成為人權工作者。一直到現在,國內許多攸關弱勢與人權的社運現場,都有他的身影,他教育原本不懂或不敢發出聲音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權利,他說他的理想國度是一個不需要人權團體的地方,那個時候做為一個人權工作者他可能會失業。
第29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204 -
SystemAdmin | 2013-04-25醫療公衛攝影:賴振元
SARS戰疫再起
十年前的隔離 封院
台灣公衛史上的斷簡殘篇
誰來說出和平的真相?
今天是4月24日,對台灣人來說,十年前的這一天應該是個難忘的日子:台北市和平醫院因為大規模群聚感染,無預警封院,讓醫護人員措手不及。一個和平的護士說,當時在同一個病房工作的,現在剩下不到五人,不是離職就是轉調,直到今天,內心受到的衝擊無法回復。
在無知造成的極度恐懼中,人性顯得是那麼脆弱,為什麼同樣是疫區,香港表現出醫護人員抗煞的高度勇氣,台灣卻呈現出醫護人員的懦弱,甚至有人被說是逃兵。十年後,再回顧這場台灣公衛史上最大的遺憾,有人開始願意說出真相。獨立特派員尋訪當年協助封院的防疫專家、住院醫師,甚至也遭到感染的外包洗衣工,要全盤托出當年不能說的秘密。
第29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x 194 -
-
SystemAdmin | 2013-04-25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HN的長線戰役
H7N9拉警報
617台灣禁宰活禽
防疫延伸至入秋
全民警備中
中國大陸感染H7N9的病例還在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派專家去北京上海調查,發現患者當中有一半以上並沒有接觸禽鳥,因此懷疑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小部分傳染,台灣的公衛專家也去過回來了,但收穫不大,大陸的農政和衛生單位聯手防疫慢半拍,雖然病毒株已經送來台灣,但是要進一步分析純化做成疫苗還得兩三個月之後。
台灣大陸往來密切,一旦疫情擴大,我們一定躲不過,6月17號各地將先禁止活禽宰殺,關係到一般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但是對抗病毒得及早拉起防線,就像洗手戴口罩,一定要確實做到。這場戰役很可能得拉長到今年入秋,候鳥來臨前後,這段期間也是病毒演化的重要觀察期。
第29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186 -
-
SystemAdmin | 2013-04-18土地環境
民宿CEO
台灣民宿產值
四千家業者爭妍
民宿管家注入專業
是否會失去原風味?
台灣甚麼產業最夯,除了吃,當然是觀光,各地都在行銷美景!但是要能真正體會在地風情的,首選民宿。算起來,台灣民宿發展至今已經有20年,一路成長到四千多家,產值16億,商機相當可觀。
但是早年民宿是為了紓解太多遊客沒地方住的問題,鼓勵當地人提供自家的房間,一方面導覽當地風土民情,當個稱職的主人,做為一種副業,但是這十幾二十年下來,經營民宿的第一代都已經年紀大了,也做得累了,很多想退休,但是沒人來接棒,又捨不得讓自己半生的心血就這麼沒了,於是有人開始雇請專業的管理人才來經營,這就是民宿管家,就連現在學校的餐旅系都開設民宿管理這門課,可是這項新職種並沒有明訂在民宿管理辦法中,尤其他是不是讓民宿變得太專業化,失去了當初的原味?
第291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x 157 -
SystemAdmin | 2013-04-18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漁村少年郎
曾經的鰻魚王國,
成了人口外移推手,
近年漂鳥回歸,
精緻養蝦、曬烏金,
海口革命再起!
台灣四面環海,照理來說漁業資源應該最雄厚,但卻始終沒有好好開發利用。前幾個星期我們關心台灣農村土地問題,今天要來面對人口流失更嚴重的漁村問題。雲林縣的口湖可說是水的故鄉,如果從衛星影像鳥瞰,有三分之一都是魚塭。民國75年是口湖的黃金時期,全村96%都從事養鰻工作,創造台灣鰻魚王國的美譽,但長年下來因為大量超抽地下水,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加上土地鹽化,年輕人走了,口湖成為全台人口外移最嚴重的地區。
但是這兩年都市生活不容易,農村招回了一批年輕漂鳥,口湖也是,幾個七年級生回到老家把曝曬了20年的魚池重新注入新生命,他們養蝦。這裡同時還是烏魚子的產地,台灣65%的烏魚子來自口湖,製做需要40道工序非常辛苦,現在也有第二代願意回來接棒了。年輕人究竟為漁村帶來怎樣的生機和活力?獨立特派員在口湖的觀察報導!
第29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70 -
SystemAdmin | 2013-04-11人物故事攝影:鄭仲宏
逐夢世代 - 崔元先
火場vs. 公園社區,
打火英雄vs. 外籍看護,
自掏腰包傳授防災知識,
不願北門悲劇再重演。
台灣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主計總處統計,20到24歲的失業率超過13%,比前三年平均值都高。他們真的想賺錢嗎?沒有,三成五的人最希望工作穩定,有三成的人追求夢想與自我實現。來看這群逐夢世代不同於上一代的價值觀!
前一陣子聽到有消防員幫忙爬牆開鎖,前兩天,周末又有一群消防隊員頭一次上街頭抗議他們過勞,確實,過去我們很少了解這群以前叫做打火弟兄,現在卻成了民眾生活大小事通包的保母,他們的工作狀況:從地震火警,家裡路邊有人要急救了,到摘蜂窩、抓蛇、救被困的小貓小狗,都打119,他們真的很忙,事情很雜,但還是有人雞婆的攬下了原先沒有的工作。
您還記得半年前台南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的火警嗎?當時死了12名慢性重病臥床的老人,危急時刻大家慌了手腳那種景象讓在場的消防隊小隊長崔元先記憶深刻,這半年來他做了甚麼事?就是自己找人翻譯,在高雄去跟那些東南亞來的外籍看護溝通,做緊急醫療的宣導和教育,也幫他們檢查更新應變的裝備,這種苦口婆心加上親身示範的工作很少被外界看到,對台灣已經有20萬外籍看護,而且需要量還在增加的老人照顧來說,有這樣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年輕人,真的很重要。
第29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98 -
SystemAdmin | 2013-04-11社福弱勢
幼兒園的天花板
不是偏區,不合法令,
原民共同照護無法立案,
都會區弱勢原民何去從?
All in one標準合適嗎?
全台灣原住民族人口52萬,為了生活,有一半以上都離開了部落到都會工作,但其中很多人因為經濟弱勢淪為打工族,他們逐工作而居,生活、居所不定,連帶的無法好好照顧小孩。新北市是都會原住民最多的地方,在這裡就有一所混齡的照顧中心,已經20年了,把原鄉部落的共同照顧精神搬來這裡,為了配合上工時間,一早五六點就開門,經常24小時不得休息,也經常有人一托就是一兩天,但這種混齡甚至也接受臨時托老,屬於社區互助式的照顧中心卻不合法令、不能立案、常接罰單,因為幼教法只容許離島偏鄉及原住民地區可以採互助式,沒有考慮到在都會區打工的原住民,用同一個天花板的高度規範資源都會區弱勢的原住民,合適嗎?
第290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x 143 -
SystemAdmin | 2013-04-11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
小麥交響曲
蚵仔故鄉種小麥,
融會上中下游,
高品質抵抗進口低價品,
開啟台灣雜糧復興運動。
台灣人講究美食也很為我們的美食自豪。就是因為食物有太多種選擇,已經改變過去以米為主食的習慣,現在我們每年進口120萬噸小麥,超過稻米,但也正因為如此,如果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國內吃的東西包含麵包麵條都會跟著漲,所以在提高糧食自給率的考量下,除了鼓勵復耕稻作,現在也有人種起了小麥,就像靠海的嘉義東石居然還是有機的小麥,這邊風大,地也不怎麼肥,但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人種過,這是一種可以粗放的作物,五年前,這裡開始重新建立一個小麥共和國。
雖然現在產量只有全年進口量的九牛一毛,但面對未來極端氣候,能保住小麥的品種及栽培技術,非常重要,還在逐步擴充生產規模當中。為什麼量這麼少,價格又比進口高出三倍的台灣小麥能敗部復活?
第29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158 -
SystemAdmin | 2013-04-08社福弱勢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攝影:張智龍
海口新移代
單親之餘中文不好,弱勢的更弱勢,
新移民之子如何教好?
最近吳寶春要念書的話題炒得火熱,但是想念書的人還有很多,包含47萬的外籍配偶新移民,而且他們更有急迫性。獨立特派員過去報導過很多經濟弱勢的孩子,今天要帶您去東港,那裏很多人娶越南印尼女人,原本經濟就不好,加上新移民嫁來後發生很多家庭問題,離婚率高,單親的新移民媽媽要工作,哪能照顧孩子,更不要說自己中文不好,更不可能教小孩功課了,弱勢的更弱勢。我們擔心的不只是新移民媽媽個人的人權,不受社會尊重,更要關注的是新台灣之子,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他們日後的人格發展與自信問題。
第28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239 -
SystemAdmin | 2013-04-08人物故事文字:李婕綾
逐夢世代—鐘聖雄
拒絕家族企業,懷著滿腔熱血,
用相機打獵,以鏡頭說故事,為弱勢發聲的刁民。
在剛剛的華光事件中我們再度看到青年、學生站到了第一線,這是近年來台灣社運蓬勃發展的動力,你可以說他們是熱血,會不會少不經事?但這也是一個社會進步和向上的機會,看這群逐夢世代如何翻轉台灣。這十年來最被一再提起,也培養出很多熱血青年知道怎麼樣組織動員的社會運動就是樂生,參與策動的人都被標上樂青這樣的身分,獨立特派員逐夢世代系列報導必然不能少了這號人物,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鐘聖雄,一個原本想要做搖滾紀錄片的年輕人卻意外的成為街頭運動的最前線,他用相機用筆說故事,讓大家聽到社會底層微弱的聲音。除了樂生,他還關心台北市都更問題、桃園關廠勞工的生計,與南部莫拉克風災的現況。捨棄了家族事業舒服的生活,阿雄寧可日曬雨淋像打獵一樣,追逐新聞,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28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152 -
SystemAdmin | 2013-04-08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
華光夜未眠
一紙讓渡書居住50年,
華光社區被強制拆屋,
違法居民?
情與理在哪裡?
一向被稱為是房地產空頭總司令,希望落實居住正義的張金鶚接任台北市副市長,他到底能拿得出甚麼辦法解決文林苑問題,又如何讓台北市已經停滯的都更露出曙光,又怎樣主持老百姓住的正義?3月29號文林苑一周年,張金鶚說要在三個月內解決爭議,但是就在329的前兩天3月27號,吵了五六年的台北市華光社區最後兩戶被強制拆除了,現場再度上演了火爆劇,住戶和聲援的學生被抬離現場,獨立特派員漏夜守候,除了觀察,也深入了解這些被法務部提出告訴說他們違法的居民究竟理從何來?
華光社區是法務部的宿舍,原先共有近700戶包含違建的174戶,從2007年以來政府說要在這裡打造金磚計畫就通知居民搬走,陸陸續續的現在只剩這兩戶,不搬,理由是甚麼呢?他們手上持有的是五十多年前一張形同買賣的房屋讓渡書,五十年來如期繳納稅金,他們也許不適用現在的法令,法務部也堅持這兩戶不是低收入戶,但情理法的情與理在哪?政府一心一意想要打造的金磚計畫真的有這麼急切,來不及跟居民溝通嗎?
第28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176 -
SystemAdmin | 2013-03-28人物故事攝影:賴振元
逐夢世代-陳彥博
從北極跑到南極,
從攝氏五十度到零下五十度,
五年X七大洲X八大賽事,
陳彥博正寫下超馬新頁。
最近有好幾場社會運動裡很多年輕人,他們有理想有熱情,也需要有人傾聽,給他們空間和機會。從今天起一連十周,獨立特派員推出逐夢世代系列報導,希望找出有代表性的年輕人,他們對周圍的人與事開始有影響力,讓大家進一步知道年輕人在想甚麼在做甚麼,第一集超馬選手陳彥博。
台灣現在最潮的運動是甚麼?跑步! 路跑風氣這幾年大大躍升,每年舉辦50場以上的賽事,場場被秒殺,其中挑戰馬拉松的人口八年成長四倍,越來越多人在挑戰自我極限,陳彥博就是一個引爆的人物,他正在進行578計畫: 五年內完成七大洲八大賽事。陳彥博曾罹患咽喉癌,但始終沒有放棄長跑,在訪問他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力和夢想,在困苦和孤獨的長跑路上,他一直用意志力撐到最後,其實就是在挑戰生命,他是個生命鬥士。
第288集
文字:黃明明 / 攝影:賴振元x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