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19-03-13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共享這條路
從2013年國際叫車平台Uber進入台灣後,引發各種爭議,至今仍在延燒,這也讓台灣社會正視像是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衍生出的種種缺失。包括無法可管、衝擊台灣的法令制度、安全風險無法掌控、以及如何課稅等問題。
不過除了Uber、Airbnb,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共享平台,台灣這幾年也陸續發展在地的共享品牌,共享的項目也相當多元,例如共享停車位以及共享家電等。然而,在這條新興又具備爭議的共享創業路上,這群新創業者會遇到哪些問題?台灣的共享經濟該如何發展自己的經營模式?
第58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54 -
System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共享這條路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攝影:黃政淵
優步止步
網路叫車Uber進入台灣四年,違法經營,爭議不斷。去年公路法修正案通過後,Uber遭取締罰款金額高達11億元,也讓Uber台灣決定暫停服務。Uber司機出面向政府陳情,為他們的生計找活路。
從美國發跡,打著共享經濟旗幟的Uber,在全球各地以破壞式創新的手法,顛覆傳統交通運輸業的經營型態。當乾淨舒適、方便付款又能直接對司機打分數的Uber出現。對比傳統的計程車,明知搭Uber不合法,卻有越來越多消費者投向它的懷抱,也讓Uber仗勢向政府喊話,不要成為阻礙創新發展的絆腳石。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開著自家車賺外快,真的像Uber說的,共享經濟,互利共生嗎?透過Uber駕駛、開過Uber的小黃運將,與尋求轉型的計程車司機,看Uber暫停止步,下一步走往何方。
第484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