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
AdminAdmin | 2022-03-16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俄烏開戰 人民的抉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成了戰場,全世界都受到影響。面對擁核自重的俄羅斯,歐美各國避免直接軍武介入,逐步加強制裁力道,謹慎應對,避免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學者觀察,歐洲東部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衝突,停火只是為了累積下一次再奪取更多資源的準備。
現在200多萬的難民快速進入歐洲,為歐洲帶來人道救援的重大挑戰。獨立特派員專訪兩位在烏克蘭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因為人權工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逃離首都基輔,躲到相對安全的烏克蘭西部,但因為靠近俄羅斯邊界,仍時刻感受到戰爭的威脅;有人則選擇留在基輔,投入醫療團隊,希望自己能盡分心力。
第74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57 -
AdminAdmin | 2018-03-22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身分難題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今年發布的「全球趨勢」報告中指出,因為衝突、迫害等因素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在2016年高達6560萬人,不但比2015年增加了30萬人,人數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在台灣不是沒有難民來台尋求庇護,2002年行政院研考會就決議要建立難民庇護制度及制定難民法,2005年提出難民法草案,整部難民法只有17條條文,是一部相當迷你的草案,2016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
不過到現在難民法一直沒列入優先法案,遲遲未能三讀,也讓來台尋求庇護者無法有法源依據得到居留或幫助。 過去來台尋求庇護的大部分是中國或西藏人士,最近幾年國內人權團體發現,尋求庇護的歐亞非面孔增加了,不過因為法令的限制,救援工作反而比過去更難進行。
第525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51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難民的抉擇
這兩年恐怖攻擊和超過百萬的敘利亞難民湧入,讓歐洲各國面臨巨大挑戰,歐盟雖然和土耳其達成難民遣返協議,但這一波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的人口移動,已經對整個歐洲帶來既深且遠的影響。
如果有選擇,沒有人想成為難民,敘利亞的民眾逃離戰火,千里跋涉來到歐洲。因為德國總理梅克爾一開始敞開大門的政策,大部分的難民幾乎集中在德國,然而宗教文化的差異及大量難民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效應,卻也對德國帶來極大的衝擊。難民議題後來成為德國極右派政黨操作的工具,也讓梅克爾腹背受敵,一起來看看難民的抉擇所帶來的挑戰。
第47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8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流浪者之歌
人權和人道是歐盟各國處理難民議題的首要原則,然而大量湧入的難民缺乏流暢的安置及後續生活安排,不只讓主要難民收容國德國奧地利等政府面臨許多挑戰。對這些跋涉千萬里,遠離家園的難民們,怎麼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展開新生活,克服內心的徬徨和恐懼,更是件不容易的事。
無論年紀大小,他們都必須學習新語言和適應不同宗教文化的生活方式,試著融入新的社會,等於整個人生砍掉重練。難民們面對的並不只是逃離戰火進入夢想之地一廂情願的美好,更多的恐怕是真實環境和現實壓力的許多衝突與不安。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政府的資源,大量NGO組織及志工的陪伴和投入,則是減緩難民潮壓力的重要黏著劑,一起觀察歐洲各國難民安置的不同經驗與挑戰。
第47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35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自由的代價
整個世界的時空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中,我們試圖從巨觀與微觀、 當下與歷史的視角,來深入探討每個時代面臨的不同難題。而人心及政策如何選擇與面對,則是能否翻 轉困境的重點。我們要帶您到奧地利和斯洛伐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難民潮的挑戰。
歐洲經歷過幾次難民潮,特別是1950及60年代,匈牙利十月革命及布拉格之春時,都有大量難民前往奧地利尋求庇護,也讓奧地利安置難民經驗豐富。然而這次敘利亞的百萬難民潮,卻因為歐盟的政策分歧,讓奧地利訂下收容難民上限,甚至派軍隊駐守邊界,徹底挑戰無國界的申根公約。而東歐各國如斯洛伐克反難 民立場堅定,也反映歐洲國家在人道人權和國家利益間的拉扯與矛盾。
第47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