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23-08-02社福弱勢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直視 無家者
暑假來臨,如果大家多注意一下,會發現不少交通轉運站等地,聚集一些遊民。這些遊民因為居無定所,因此也被稱為無家者。
從衛福部統計數據來看,登記列冊的無家者人數,近十年來,都在2500人到3000人之間,變化不大。其中,台北市無家者數量最多,有710人;高雄市跟台中市,也有300多人。
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群無家者?有一群台東的高中生們,在疫情期間,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夜晚的大街小巷,拿著從網路募集來而的物資,探訪這群無家者。學生們從無家者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第812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70 -
-
-
-
AdminAdmin | 2018-08-28人物故事攝影:羅盛達
看見貧窮
一般人對街友或無家者的印象會認為他們是懶惰不找工作,很少思考是不是我們的社會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或是給弱勢者的選擇機會太少。不過現在有些人及組織,他們希望能幫這些街友或無家者找回自己的人生。
在台北熱鬧的饒河夜市,有位台大博士生擺攤賣起炸雞,不過他不是自己當老闆而已,而是雇用一些街友,一起工作。另外也有NGO組織成立「起家工作室」,讓街友發揮所長幫人整修房子。透過他們的小小行動,不只創造工作機會,其實最重要的是希望幫無家者建立一套支援系統, 讓他們不再只是孤立無援的個人,而能藉由各地方的支持,慢慢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第56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x 46 -
-
SystemAdmin | 2015-08-18社福弱勢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城市寄居蟹
接下來我們要帶您到城市的邊緣,看看街友,遊民或者他們現在稱自己是城市寄居蟹的人們,他們的生活。這幾年不時聽到遊民遭到潑水、強光照射等驅趕手段。這些作法,不但無助於解決遊民問題,更加深了社會的對立,而這些對立,多半來自於不瞭解甚至是誤解。
其實遊民面臨的生存挑戰,是讓他們難以擺脫漂泊命運的最主要原因。像是他們最常做的工作就是發傳單、出陣頭,但是這些工作不固定,又長期存在著剝削結構。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民間組織,長期關注遊民議題,他們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邀請遊民參與攝影班,讓他們以影像,和這個社會對話。或者成立工站,讓難以找工作的中高齡者,能夠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
第41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