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
AdminAdmin | 2023-11-08全球脈動編輯精選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印度崛起 – 婆羅多的新生
說到印度南方的科技大城–班加羅爾,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它被牛津經濟學院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將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城市,無論在資訊、綠能、汽機車、會展、新創等產業領域發展,都具有領導性地位,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到此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其中,也包含跨國經營的台商企業。
面對這個語言文化及法規政策上,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同時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中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826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94 -
AdminAdmin | 2022-04-13能源問題攝影:周明文
金屬世紀爭奪戰
您家裡不用的手機或家電都怎麼處理呢?台灣人每年購買手機大約540萬支,回收率只有5.2%。不過這些手機裡都含有貴金屬,估計每回收1000支手機就能提煉出46公克的黃金、275公克的銀,以及其他稀有金屬。
繼煤炭世紀和石油世紀之後,人類在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21世紀也被稱作是稀有金屬世紀。高科技產業需要大量仰賴稀有金屬,像我們手機之所以能滑,關鍵就在玻璃的面板有一層透明的導電薄膜,也就是銦,而銦在全球的可開採蘊藏量只有11000公噸,以近幾年開採量來算,再過10年可能就要開採枯竭。
今年俄烏戰爭爆發,許多金屬價格都持續飆漲,其中鈀金的價格現在比黃金還要貴,而鋁、銅、鎳等金屬價格更創下了歷史新高,使得全球供應鏈大亂。台灣的電子產業發達,如果能加以有效回收這些金屬,即使工業廢料或是電子垃圾其實也能變成一座座礦山。
第74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67 -
AdminAdmin | 2017-03-23醫療公衛攝影:張智龍
科技人的健康學分
科技業優渥的高薪,過去總是新鮮人最羨慕想要投入的行業,不過近兩年科技圈失去好幾位菁英,包括國碩董事長陳繼仁,世界先進前董事長章青駒和華碩財務長張偉明等人,他們相繼在盛年病逝或輕生,算算一年內就走了五位科技業高層,其實科技人長時間工作,身心健康付出極高的代價。
不少人形容他們是爆肝賣命,而兩年前,語音辨識領域,開創性的大師李開復,發現罹患淋巴癌第四期。他說:「生命有限,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李開復的生命,被迫做了一個大轉彎。來看看科技人他們要補修的健康學分是甚麼?
第440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張智龍x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