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5-04-16人物故事攝影:賴振元
voyu
1949年5月19日,政府宣布戒嚴,台灣歷經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去年行政院將519定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在519來臨前,我們要來回顧一段原住民轉型正義的傷痛故事。
1952年,阿里山鄒族醫生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誣陷入獄,他出獄後帶著妻小搬離部落,但一生都活在恐懼中。他的兒子杜銘哲身為受害者第二代,成長過程始終與鄒族文化缺乏連結,即使後來為父親爭取到平反,一生卻依然都在尋找「家」的答案。紀錄片導演黃聖鈞、薛若儀歷時兩年,記錄下杜銘哲追溯父親過往的旅程,一起來看看這段故事。
第898集
x 93 -
-
AdminAdmin | 2024-10-30全球脈動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白宮之路 選舉人團制
美國做為老牌民主國家,選舉制度其實相當複雜。部分州在10月中旬就開放民眾提前投票,選民可以到實體投票所,也可以選擇郵寄投票,海外選民甚至可以選擇缺席投票。
到了11月5日才是全國統一的選舉日,但要注意的是,這天還不是最後的結果,12月17日還有所謂的選舉人投票,要成為美國總統,必須拿到至少270張選舉人票。
到2025年1月6日,美國國會就會正式宣布,下一屆白宮主人是誰。為什麼美國要設計這麼複雜的選舉制度?這樣的選舉制度又引發哪些爭議?
第875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x 82 -
SystemAdmin | 2024-01-03政治經濟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文字:邱惠恩
2024請問總統 – 總統 辯 辨 變
年一次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已經全數舉辦完成。不知您是否有收看?看完後,有更了解候選人嗎?
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當時黑白電視才剛普及,因此這是社會大眾第一次可以全程觀察候選人、以及聆聽他們的政見,不再只是平面文字或廣播聲音,而是進一步落實「以民為主」的民主精神。
然而時至今日,傳播媒體與數位載具已經非常發達了,政見發表與辯論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些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是否少了政見的論述及彼此的詰問交鋒,只淪為口水戰、泥巴戰的政治秀呢?
第834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劉建邦x 43 -
AdminAdmin | 2023-11-01全球脈動編輯精選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印度崛起 – 甦醒的南亞雄獅
聯合國今年4月宣布,印度人口總數已達14.28億,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年輕勞動力族群,被視作是印度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關鍵。近年印度不只積極投資航太科技,更成為史上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也搶下世界重要峰會G20的主辦權,擴展全球政治影響力。
而在疫情期間,印度蓄積已久的醫療產業實力,更是一戰成名。挾帶人口紅利的優勢,印度這頭野心勃勃的南亞雄獅,正蓄勢待發。不過,老舊的體制規範、性別階級的差異鴻溝、就業機會的僧多粥少、教育系統的缺漏不均,在在都是印度崛起大步向前的挑戰。
印度高速發展的前景與未來在世界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透過獨立特派員一手的深入觀察,來回應這個對當前世界重要的提問。
第825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86 -
AdminAdmin | 2023-09-06全球脈動文字:婁雅君攝影:羅盛達
你不知道的泰式政治
泰國五月大選後,總理人選遲遲無法推出。第一輪前進黨的皮塔票數未過半,第二輪提名資格被否決,直到八月才選出新任總理謝塔。
不過,好不容易組成的聯合政府,可以執政多久,還是個問號。等到參議院任期屆滿之後,是否會發動倒閣?為泰黨和親軍方組成的聯合政府,根基是否穩固,都有變數,而這一切都和泰國憲政基礎不穩有關。
選後最大贏家前進黨,目前被排除在聯合政府之外,成為最大在野黨。被寄予厚望的前進黨,有沒有機會翻轉泰式協商政治,走出一條法治之路,是未來數年泰國政治的觀察重點。
第81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x 69 -
AdminAdmin | 2023-05-24全球脈動文字:婁雅君攝影:羅盛達
泰國大選之後
泰國大選剛落幕,兩大在野黨獲得壓倒性勝利。雖然各界忙著計算國會席次,以及推測未來的總理人選。但這一切,可能需要等到七月左右才能真正底定。這段期間,將是政黨之間的協商期,聯合政府如何組成、內閣如何安排都仍有變數。
要觀察泰國政治,不能以我們熟悉的兩黨政治來解讀。因為泰國是多黨制,這次就有67個政黨參選。政治特色就是協商、妥協以及權力分享,不是贏者全拿,或是一黨獨大,這也構成泰國社會的穩定基礎。由皮塔領導的前進黨是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未來在聯合政府以及國會中的表現,將備受矚目。
第80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x 80 -
SystemAdmin | 2022-08-24國防軍事系列報導:台海新常態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台海新常態
近年來,兩岸關係進入冰點,共機頻繁騷擾我方海域。在裴洛西訪台後,中國更是大張旗鼓地進行軍演,造成區域情勢的緊張。中方片面推翻海峽中線,官媒央視更聲稱,在中線以東的區域將進行常態化軍演。這對台灣的國防壓力造成極大威脅。在軍演之際,中國一連推出反制政策,除了暫停和取消對美的八項合作,還公布台灣問題白皮書。
不過在此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未來台美中三方的關係,將牽動著台灣這塊土地的安全。這次軍演,美國參議院暫停審議的台灣政策法,未來一旦通過,將比裴洛西訪台,更實質地提升台美關係,未來台海情勢如何發展?
第76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65 -
SystemAdmin | 2018-06-12全球脈動系列報導:半島和與平文字:婁雅君攝影:黃政淵
川金會
美朝領導人川普及金正恩,6月12日終於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會面。性格鮮明的兩位領導人從對嗆到坐上談判桌對話,就如同金正恩自己所說的:「世上很多人會把川金會視為科幻電影的虛構場景」。
不過川金會真實實的發生了,這兩位最佳男主角,從握手,一對一單獨會談,到幕僚加入的擴大會議,共進午餐後簽署文件。川普承諾對北韓政權的安全保障及建立新的兩國關係;金正恩則重申板門店宣言,承諾完全去核化。未來兩國將致力找回戰俘及戰時失蹤人員遺骸。
川普和金正恩的歷史性破冰,牽動的不只是美國及北韓兩國政治情勢,還有整個東北亞的區域和平。向來以發展核武為主要籌碼的金正恩是否真的願意自廢武功?未來川金兩人的互動,還有南韓及中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會讓這場川金會的效應不斷發酵下去。
第54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黃政淵x 47 -
AdminAdmin | 2017-07-18政治經濟
桌遊玩政治
年輕世代如何對政治與歷史產生連結與興趣?我們在今年2月份製作《白色返校日》專題,介紹《返校》這款遊戲,如何運用戒嚴時期和台灣味元素,引起年輕世代對歷史的認同感與反思。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我們追蹤引起青年們熱潮的桌遊。
所謂「桌遊」其實就是指不用插電的桌上遊戲,原本都由歐美產製進到台灣,但近幾年台灣自製桌遊也受到矚目,尤其是關於台灣政治歷史的題材,更是引發許多熱烈迴響。桌遊以帶點趣味惡搞的方式,翻轉嚴肅的政治歷史事件,像是黨國教育或是選舉制度,讓年輕族群藉由玩遊戲產生更多對自己所生活土地的高度興趣。
第505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其他x 26 -
SystemAdmin | 2017-05-29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南韓社會議題攝影:羅盛達
燭光新世代
南韓的新總統文在寅,他這次能夠勝選主要原因之一是獲得年輕世代的支持。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南韓青年在前總統朴槿惠醜聞事件爆發之前,普遍對政治冷感。因為過去青年參與政治的可能性非常低,根據統計,南韓國會議員平均年齡是55歲,40歲以下的政治人物竟然只佔1%。
南韓政壇長久以來被稱為老人政治,不過在燭光示威之後,南韓青年對於韓國舊有體制發出怒吼,原本僵化的政治版圖也因此出現許多變化。這些年輕世代不但更勇於表達內心想法,也出現由年輕人組成的政黨積極參政。這些新世代能改變韓國現況嗎?
第498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x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