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25-10-22食品安全攝影:劉建邦文字:鄭淑文鮮乳、牛乳 知多少?
超市貨架上的鮮乳品牌琳瑯滿目,同樣都是鮮奶,有的保存期限不到兩週,有的卻能放上三個月。究竟差別在哪?食藥署修法,明年七月起,取得鮮乳標章或驗證標章才能標示為鮮乳,讓消費者購買時有所依據。
但是普遍使用在手搖飲、連鎖咖啡通路的進口冰磚奶,在濃縮還原後,裡頭含有多少比例的生乳,以及有哪些添加物,消費者卻無從得知。對廠商來說,一公斤的冰磚奶至少可以還原成四公斤的液態乳,不但運輸方便,成本也大幅降低,因此進口量逐年攀升。
雖然農業部和衛福部鼓勵連鎖飲料業者自主揭露資訊,但是試辦效果有限。這則報導要帶您了解,在純白的鮮奶世界裡,從包裝名稱、售價到通路,究竟隱藏了哪些消費者未曾察覺的真相。
第925集
文字 鄭淑文 攝影 劉建邦x 335 -
SystemAdmin | 2015-07-20食品安全茶亦有道
炎炎夏日,人手一杯清涼的飲料消暑又解渴,不過從甚麼時候開始台灣人瘋茶飲呢? 大家都知道珍珠奶茶發源自台中,而茶飲其實從台南發跡,包括市占率前兩名的清心福全及五十嵐都從古城開始擴展他們全台灣的版圖。
可能因為南部很熱吧,夏天又很長,在2007年的時候,冰塊加多多,再倒進綠茶,就成了多多綠,一炮而紅,於是烏龍綠等各種名堂的手搖茶飲越來越旺。前一陣子茶飲連鎖店英國藍爆發農藥殘留事件,消費者才驚覺,台灣茶飲市場一年要用掉九千公噸的茶葉,手搖茶竟然有八成的原料都靠進口,這些進口茶葉從哪來,誰在檢驗把關? 獨立特派員今天帶您追溯上游,看看手搖茶飲背後的真相。
第407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李金龍x 387 -
SystemAdmin | 2015-07-07食品安全找茶找碴
台灣人愛喝飲料,到夏天幾乎人手一杯,一條街上三五步路就有一家飲料店!說起來台灣茶的品質聞名國內外,但這些連鎖店為了節省成本,用的幾乎都是東南亞進口的廉價茶葉,再加入香料、糖漿和冰塊,就做成各式各樣的手搖杯。
但是價格低廉的東南亞茶葉,經常被驗出毒性持久的農葯殘留,喝進肚子裡的不只是清涼爽口,還有對健康的威脅。而從這個月底開始,政府強制規定手搖茶飲以及沖泡咖啡必須標示產地、咖啡因或果汁含量,讓消費者清楚辨識,進口商跟茶飲工廠也必須自主檢驗農藥和真菌,讓安全多一層保障。
可能有些觀眾朋友會想,自己泡茶總可以安心了吧,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市面上完全沒有農藥的茶葉,真的少之又少。獨立特派員今天就要帶您實地來找茶。
第405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李金龍x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