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AdminAdmin | 2019-05-01政治經濟
通往大愛之路
台大醫院在1998到2005年期間執行的無心跳器捐,監察院可望於七月發布調查結果。結果公布以後,可能又會引發一場爭論。而台大醫院在1998到2005年期間執行的無心跳器捐,之所以引發爭議,在於當時的柯文哲醫師領導的醫療團隊,在兩分鐘之後就開始移植手術。另外,病人心跳停止是因為被拔掉呼吸器,這個動作也引起法界議論。
無心跳器捐,目前只有在美國、英國、澳洲以及荷蘭等幾個國家施行,指的是病人腦部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又達不到腦死階段的病人,在主治醫生研判醫療無效的時間點,拔掉病人的呼吸器。在病人心跳停止三到五分鐘之後,開始摘取病人的器官。無心跳器捐,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同意,像是日本、以色列,他們認為,病人會不會在三到五分鐘之後又恢復心跳呢?只有上帝知道。
獨立特派員通往大愛之路專題,避開選戰期間,希望就事論事。從柯文哲團隊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以及專書,來探討當年的無心跳器捐流程,最重要的是,希望更進一步推動社會嚴肅討論,如果台灣社會普遍認同器官捐贈的價值,那麼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第594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許中熹x 42 -
AdminAdmin | 2019-04-03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腎源哪裡來
台灣目前洗腎人口數已有八萬多人,洗腎率全世界最高。隨著人口老化,每年人數不斷增加,洗腎支出像是無底洞,近幾年都高居健保支出第一名。
為了減輕健保負擔,衛福部在今年二月發布《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讓想要換腎的人可以透過組間配對,與非親屬「一腎換一腎」。這是因為之前台灣活體腎臟移植只能限制在五親等內或是配偶,現在新制規定,如果有兩組家庭原本比對不成,就可以兩兩配對。經比對成功,就能進行組間交換,以一腎換一腎。然而這樣的法令突破,對於想要換腎的病友來說,究竟有多大幫助呢?
第59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x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