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導
-
SystemAdmin | 2009-12-19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十大人權新聞
馬英九總統在上星期三國際人權日的前一天,宣佈國際上兩個重要的人權公約,包括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正式生效。人權這個字眼聽起來很抽象,但人權卻是我們生活週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議題。
就像是今年有23萬人休無薪假, 那麼這些勞工有沒有受到勞基法最低工資17,280元的保障?符不符合這兩部國際公約所訂定的標準呢?這就是勞動人權。回顧2009這一年,台灣人權促進會按照往例選出了台灣十大人權新聞,在這當中,還有很多違反兩公約的地方。他們呼籲政府在簽公約、贏得人權聲望的同時,也要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人權狀況,到底有沒有名實相副呢?
2009人權問題的頭條新聞,就是馬總統宣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施行生效。這兩個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在1976年宣佈生效的國際公約。是非常重要的人權法典。台灣在今年3月31號由立法院通過,12月9號由總統公佈在台灣生效,法務部也表示,將根據這兩個公約檢討台灣的法律法規有沒有違反人權之處。而台灣人權促進會也在2009歲末年終之際,邀請各界NGO,根據兩公約的精神,就台灣各方面的人權狀況,提出需要檢討的地方。
在勞動人權方面,台灣勞動陣線認為,23萬人休無薪假,政府坐視資方鑽勞基法漏洞。這違反了經濟社會文化國際公約第七條,對於工人工作條件的最低限度保障,給予所有工人的報酬,必須可以保證他們自己和家庭,有可以過得去的生活。因為不景氣而造成勞工必須無薪休假,勞陣認為,這並不是勞工的過失或責任,所以不管實際工作天數如何,勞工應該要有最低工資的基本保障。勞陣指出,許多勞工在休無薪假的同時,卻發現自己變成派遣人員,薪水和工作條件大打折扣。
在原住民人權方面,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讓原住民因為遷村,面臨文化滅絕的憂慮。這至少違背了ICCPR的第二十七條,少數族群享有自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權利。
在新移民的人權方面,移民政策雖然小有進步,但是對中國配偶和其他國籍的配偶,還是有差別待遇,違反了兩公約第二條,不得歧視的規定。南洋台灣姐妹會認為,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需要六年,比其他國籍的外配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明顯的族群歧視。 另外在司法人權方面,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張, 羈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並不是犯人,和律師見面的談話,不應該被監聽。這不但是ICCPR第14條的規定,也受到憲法所保障。
十大人權新聞,最後在公民與政治的權利方面,集會及言論自由相關修法,無法擺脫威權陰影。並沒有達到ICCPR第19條規定的標準。台灣人權促進會主張,集會遊行法應該從許可制改為報備制。 台權會認為,當人民要以集會遊行表達言論自由的時候,如果都必須得到政府的同意,那麼政府可能以各種藉口不同意。一年前,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掌握情資優勢的台北市政府,將多數路權都申請下來,阻止反對者到場集會抗議。第四次江陳會,執政者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抗議的群眾,在保障陳雲林的人身安全,以及台灣的言論自由兩者之間,完美演出呢?
第128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x 400 -
SystemAdmin | 2009-10-29司法人權攝影:周明文風波年代
媒體在災難事件中如何扮演角色?在媒體工作比較靠近言論自由?這個單元,我們要報導「莫拉克」颱風的後續消息。不過並不是談災民的生活重建,而是要來看兩位另類的「受災戶」,盛奇玉和穆光中。
這兩位都是年代電視台的員工,因為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批評公司在颱風期間開放call in節目,卻沒有按照對觀眾做出的承諾,把訊息即時回報給防災中心,現在他們不但已經遭到公司開除,還被依妨害名譽的罪嫌,一狀告上地檢署。這不單單只是一起勞資糾紛,也牽涉到網路上言論自由尺度的討論,請和我們一起來關心這件事。
第12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574 -
SystemAdmin | 2009-10-09人物故事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攝影:鄭仲宏非法救援
八八水災發揮救災功能的改裝吉普車,平常卻隨時可能收到警察罰單?
八八水災才將滿兩個月,災區的重建還是百廢待舉,這幾天芭瑪颱風又造成淹水災情,整個台灣又得面對防災救災的嚴苛考驗。說到救災,八八水災當中,有一批民間運輸工具發揮了很大的功能,甚至在某些地方,還超越軍方和消防單位花大錢購買的制式運輸工具,那就是改裝的吉普車隊。
他們按照地方政府的指揮調度,把需要的物資送給災民,獲得政府民間一致喝采,不過矛盾的是,這些改裝車幾乎全部都是經過違法改裝,才能應付災區柔腸寸斷的路況,如果遇到警察攔檢,還可能收到罰單。今後政府打算怎麼去面對這種救災需求和法律之間的矛盾呢?記者周傳久、鄭仲宏,今晚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改裝吉普車的問題。
第118集
x 617 -
SystemAdmin | 2009-10-09司法人權維權之路
2005年廣東省太石村民發起罷免村主任,卻和維權律師一同面對地方惡勢力迫害。
上個星期十月一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六十年,台灣的電視媒體報導了北京盛大舉辦的閱兵典禮和慶祝晚會,大家從電視轉播裡頭各種先進的飛機、導彈、燦爛的煙火,看到了中國的強盛和富有。但是另一方面,您可能不知道威風凜凜的背後,在那片土地上有許多微弱、甚至聽不到的聲音,為了維護自己的生計和權益而吶喊,也有一群維權律師想替這些公民爭取權益,卻遭到當局無情的打壓。
中國獨立紀錄片工作者艾曉明,用鏡頭記錄了2005年廣東省太石村民發起罷免村主任維護自己的土地權益,卻和維權律師一同面對地方惡勢力迫害、求訴無門的情況,而四年前維權律師的艱險處境,到了今天,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改善,請大家和我們一起來看這部經典紀錄片的部分珍貴畫面。
第118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454 -
SystemAdmin | 2009-10-02政治經濟看電影的條件
在台灣看電影這麼難嗎?
在台灣看電影需要什麼條件? 熱比婭是誰?
中國怎麼對熱比婭一路封殺到底?
台灣的觀光業除了大陸客,難道就沒有別的客源嗎?
上個星期,高雄國際影展一度決定,把描述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熱比婭故事的電影,愛情的十個條件,從影展中抽離出來,另外用特別場次播映。這個決定,引起許多本土派社團的不滿,甚至有兩位參展導演退出影展來表示抗議。但是,高雄市的觀光飯店,旅遊業者,卻更強烈的要求,根本不要播這部片子,因為從達賴喇嘛到台灣以來,中國已經開始抵制高雄的觀光業。
雖然最後這部片子還是放回影展當中播放了,不過行政院卻表示拒絕讓熱比婭入境台灣,熱比婭的風暴才正要開始。這個星期的特派員插播,我們一起來了解,熱比婭是誰?為什麼在台灣要看這場電影,有這麼困難?
第117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x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