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北市北投溫泉廢水流入河川,嚴重影響生態!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泡湯風氣越來越盛行,溫泉廢水會排放到哪裡去呢?北投的南磺溪和磺港溪,正承載著這些溫泉廢水。這幾年學術團體在兩條溪進行研究,也發現河川酸化,改變了物種。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要求中央到地方的主管機關,應該要改善酸性溫泉水破壞生態的現況。 酸性溫泉廢水排放量大 污染防治遇上困難? 全台灣的溫泉廢水依照溫泉法可以排放入溪,但是就屬台北市北投的廢水對環境衝擊最大。因為這裡的白磺泉屬於酸性溫泉,pH值大約在3到5左右,當中的硫酸鹽導致溪水酸化,連帶影響物種的生存。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表示,酸性排放造成河川生態衝擊的話,理論上應該要把它接起來回收處理,或是供給量就不應該那麼大。以前大家沒有顧慮到排放的問題,所以供應量就隨著議員喊、隨著大家要,自來水事業處也拚業績,隨著需求不斷增加。 記者查詢南磺溪下游的八仙圳取水口,2018年的pH值在4.4到5.7之間。2019年之後,平均下降到3.5到4.8之間。與自來水處2019年開始供應行義路青磺泉的時間吻合。雖然水利署和環保局檢測,都顯示南磺溪pH值過酸,但是依照現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溫泉法,卻對酸性溫泉廢水無可奈何。 自來水處1974年開始以接管方式,供應北投地區溫泉水。不過,隨著業者和住戶越來越多,自然的火山景觀,到處布滿了這樣的塑膠管。(圖/獨立特派員) 環團籲應正視法規漏洞 維護豐富生態系! 根據溫泉法第3條,氣體或地熱都屬於溫泉,環保團體對此提出兩大問題。第一,以人為方式混合而成的溫泉,不適用溫泉法。第二,北投的酸性溫泉屬於特例,法規沒有定義相關的排放問題,公部門不能忽視這個漏洞,應該有所作為。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期盼,公部門盤點一下,磺溪從以前到現在,生態到底產生什麼問題。美川協會能夠做的就是提出–人工溫泉不適用溫泉法。 地熱谷屬於天然湧泉,青磺泉直接流入北投溪,導致溪中幾乎沒有生物,屬於自然現象。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跟著台大研究團隊往磺港溪上游走,來到他們口中的祕境,這裡有著豐富的生態樣貌。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究生陳詣璿分享,這裡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水棲的無脊椎生物,像是水蠆和石蠶,代表它真的算滿乾淨的水,才會有這種昆蟲。 磺港溪在硫磺谷之前,pH值還在6-7之間,經過泉源泡腳池之後一路下滑到5.6和3.7,和北投溪匯流之後,下游的pH值只剩下2.2。(圖/獨立特派員) 河川水質酸化嚴重 大眾泡腳池為隱憂? 另一方面,台北市政府開發了兩座免費的大眾泡腳池,深受附近民眾歡迎。泡腳池每天從早上八點開放到傍晚六點,一天的排放量大約為九十噸,一週開放六天。這些pH不到2的溫泉廢水持續地排放,直接影響溪水的酸鹼值。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蕭友晉觀察,上游是屬於野溪的系統,所以水質幾乎測不太到營養鹽,狀況非常良好。但到中下游,開始有居民以及溫泉的問題出現之後,這些屬於台灣原生種的生物就慢慢減少。取代而代之的是紅蟲、吳郭魚,或者是比較高汙染的狀況。 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應改善酸性溫泉水排放問題。水利署、環境部陸續召開會議討論,最後環境部建議,台北市政府應跨局處提出改善做法。尤其是人工調製的酸性溫泉,應該避免造成河川酸化。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科長呂榮琦表示,應該可以排放到原本就比較酸的北投溪,現在會研議如何拉管,可以讓溫泉泡腳池的廢水排放到北投溪。 未來的溫泉廢水將連接污水下水道,但是其中的酸性物質,也將衝擊整個系統,台北市政府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建議業者,排放前應進行酸鹼中和處理。只是過高的成本,若沒有政策引導,排放問題依舊無法獲得改善。 天然的湧泉,是大自然必要的承受,但是人為的開發,讓溫泉廢水排放量,越來越多。酸化的河川,消失的物種,只有人類,獲得了溫泉。
專欄
減塑已成趨勢,無包裝商店的挑戰與未來!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再度聚焦減塑議題,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除了生產源頭,販售端也有無包裝商店正為減少塑膠包裝而努力。不過台灣從2015年第一間無包裝商店開設以來,目前經營家數約略只有30間。一起來看看,無包裝商店主要的經營概念以及面對哪些經營挑戰。 無包裝商店 讓資源重複再利用 八年前,鳳嬌與拉拉以減塑為理念,開設了無包裝商店,也是台灣早期經營無包裝商店的商家之一。店裡販賣的雞蛋,是直接從養雞場送達,從進貨到售出,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一次性的包裝材料,所有的容器都經過回收重複使用。 店裡販售的方塊狀蠟磚,是用回收的蠟筆製作的,每一塊都是化零為整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是無包裝商店,但部分生鮮商品還是會有塑膠包裝。拉拉說:「我們選擇用二手的袋子,而不是每次使用一個新的袋子。」冰箱內的生鮮商品,有些放在保鮮盒內,可以依照需要的數量購買,少部分則為了不影響食材,用二手袋子包裝。 2024年6月,國衛院及台北醫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其中關鍵,凸顯不當的包裝反而是另一種風險。而要降低包裝風險,生產源頭的倡議也不能避免。鳳嬌說:「我們跟生產者有一個很緊密的關聯,會去討論產品特性適合放在什麼地方保存,因此生產者也會去思考說,好像不是只有『有包裝販售』這個選項。」 不同於市售包裝,製作完成的米粉,被放置在小店提供的箱子裡,以無包裝方式讓消費者按照所需數量,以自備容器購買。(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商店走入校園 食品保存如何把關? 台灣第一家開設在校園內的無包裝商店,希望將減塑的概念往學生族群延伸。開設不到一年的小店,是無包裝商店界的新成員,劉瀞云回顧經營過程,食品保存最費心思。 除了以公克計價的零食、清潔劑等,連洗衣膠囊也可以單顆販售,將販售數量化整為零,也吸引只想少量購買的客群。(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的食品,大部分都要透過密封容器盛裝,有些甚至要在存放在冰箱裡面。由於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外包裝,購買後的標示就很重要,尤其是食品,除了會提供日期標籤,商品架上的名牌也會附註製造及有效日期讓消費者知道。同時,部分商品也會提供相關使用建議。 在無包裝商店,除了商品揭露方式與一般商品不同,購買流程也很不一樣。無包裝商店經營者劉瀞云說:「假如你有帶容器的話,就可以使用你的容器,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業者的二手容器,我們都是秤重的。」 自備容器、以商品數量計價,是無包裝商店的交易方式,也提供回收的二手容器讓消費者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在意商品外觀與售價 無包裝新概念新挑戰 綠色店家資訊平台經營者許雅婷經營了一個環保平台,平台上收錄了台灣各種綠色店家的資訊,其中無包裝商店也是綠色店家種類之一。他說:「大家還是在意商品的外觀、包裝,習慣去購買已經包裝完整的商品,也對無包裝這個概念不太熟悉。」 將近十年時間,扣除歇業的店家,無包裝商店在台灣的成長家數一年只有三家,反映無包裝商店拓展不易。許雅婷觀察,除了自備容器習慣尚未建立,對價格期望的落空也是原因之一。 許雅婷說:「消費者對於無包裝商店所販售的商品,有一些既定的想法,認為都已經少了包裝,應該價格可以再更低廉。」但他也提到,因為目前無包裝商店的規模都偏小,所以進貨成本較高,另外台灣氣候潮溼悶熱,也讓食品類商品的保存更為不易,這樣的壞損率也會導致成本提高。 不僅如此,目前部分法規也限縮無包裝商店的商品種類。許雅婷表示,《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其實是把沐浴乳、洗髮精納為化妝品,所以不能像一般洗衣精、洗碗精可以做分裝銷售。另外像是《有機農業促進法》也規範了有機農產品的分裝銷售,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法規,限縮了無包裝商店可以銷售的產品。 根據統計,全球2023年每分鐘平均製造一百萬個塑膠袋,其中大部分只使用不到幾分鐘就被丟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凸顯減塑在環保及永續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而無包裝商店,或許就是你我減塑的新選擇。
專欄
傳統酪農業易釀環境問題,如何走向永續轉型?
台灣酪農業者正面臨永續轉型的困境,新冠疫情期間通貨膨脹,原物料、飼料大漲,淨零排放政策也讓酪農非常困擾。酪農常因無法妥善處理乳牛的排泄物被開罰,甚至還有因連續開罰、罰金太高而離酪的案例。要怎麼解決養牛帶來的環境汙染,走向永續? 進口飼料貴、糞尿汙染成挑戰 酪農如何克服? 全球通膨,一顆600公斤的牧草捲,換算成1公斤18元的進口草,得花上10萬8千元。飼料和牧草都仰賴進口的酪農,正設法釋放成本壓力。 以國產草做成青貯草的草捲可行嗎?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徐濟泰說明,製造乾草要至少連續5天的大晴天,台灣很難有這樣的時間。不完全乾的乾草易引起黴菌孳生,對牛的適口性、健康及乳量,都有負面影響。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研究出如何妥善保存國產草,經過實驗,「半乾青貯」能改善過去國產草易發霉的缺點,進行實驗的泌乳羊、牛,採食量與奶量表現皆佳。餵養國產草,減輕進口運輸的時間壓力,也直接降低酪農生產成本。 然而,牛隻牧草吃得多,排得也多,糞尿汙染成了酪農的大煩惱。台南柳營酪農曾仁瀚表示,他有將近200頭大牛及泌乳牛,一天有約2噸的糞便排出。少量的糞便可以當肥料,可是當量一多,就變成負擔。 台南的柳營鄉八翁村曾是全國最大的生乳產地,去(2022)年開始,陸續出現「牛去人空」的牛舍。曾仁瀚解釋,在二代接手意願不高的情況下,還要花大筆的金額,去設置現代化或功能比較完全的汙水處理設備,使二代不願繼續經營。 正視令人困擾的環保議題,曾仁瀚現在使用自動刮糞機,牛糞尿經由2次固、液分離之後,化為沼液、沼渣,澆灌農地施肥,也將沼氣純化,用來發電。 進口草製成的牧草捲要價不斐。(圖/獨立特派員) 小農跨出傳統 導入現代制度與數位科技 曾仁瀚13年前返鄉,接手家中牧場,導入企業式管理思維。將員工分成兩班制,建立輪休制度,以數據分析作為飼養管理的參考。曾仁瀚表示,在早期家族企業概念盛行的情況下,員工的工時相對偏長。當時回來牧場工作以後,才開始調整員工的薪資結構。 牛的腳上跟耳朵上都裝有偵測裝置,牛隻的健康狀況就能即時、具體呈現,甚至還設有乳牛專用的水床睡墊。 曾仁瀚開玩笑道,「有了這些電子化設備,我們更忙了。因為以前牛有問題,你沒看到就不知道。現在有了電腦幫助以後,它幫你把那些有問題的牛找出來了,所以不能當作沒看到。」 小農鮮乳創辦人龔建嘉2015年以群眾集資方式,推廣單一乳源的小農鮮乳。2年前,邀請原本交乳給大廠的曾仁瀚,跨出傳統供銷模式。乳品大廠保價收購,乳源來自不同牧場;小農牧場乳源單一,自家牧場的牛隻健康,直接反映在生乳品質與收購價。 龔建嘉提到,他們導入了圓盤式的榨乳設備,只要3位人力,就可同時替30頭牛擠乳,有效地縮短牛隻榨奶的時間,降低牠們在泌奶上的緊迫。系統化的管理下,泌乳量具體提升,生乳品質也更加穩定、優化。 小農鮮乳導入圓盤式的新型榨乳機。(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鮮乳品質高 怎麼提升競爭力? 不過,自由經濟的市場價格戰中,消費者是否能看見台灣的高品質鮮乳?雖然台灣與國外的養牛成本有先天上的差異,但品質並不落後,甚至勝出一籌。 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解釋,國產的生乳等級分為A、B、C、D級,台灣近年提供給國人的都是A級生乳。國外有分三級,但是一級、二級都會到消費市場。也就是說,台灣的平均鮮乳品質可能比國外的更高。 雖然國人的鮮乳人均消費量逐年成長,但進口鮮乳的占比也逐年增加。來自紐、澳的冰磚奶,主要為B2B通路的業務用奶,原本用來調節夏季缺乳,近年來,進口量一再增加。 酪農曾仁瀚擔憂,消費者不清楚自己買的是進口奶還是本土奶,因為有些包裝上面寫鮮奶,但其實是進口還原的,或冰磚還原的。 龔建嘉認為,台灣很小,如果大家不要「網內互打」,就可以變成一個聯盟體系。不管是在物流端、產品發展、產品項目的調節,或是在代工項目上,有個大家共用的體系的話,這些獨立農民才有機會,更大膽做多元農產品發展。 不論是考量糧食安全,或提供民眾高品質鮮乳,酪農產業正面臨時代的考驗。需要以先進的飼養管理方式,擴大規模經濟,才能提高競爭力,成為永續經營的產業。 (※鄭淑文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全球海洋生態拉警報,台灣海洋三法進度如何?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台灣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 全球海洋資源逐漸枯竭 台灣如何因應?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可持續生存的數量門檻。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表示,包括捕撈、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資源量的變動。比方說魚的繁殖,是比較早生,還是比較晚生;魚體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魚群的資源量。除此之外,在漁業捕撈也可以從單位努力量,也就是漁獲效率來檢視,一個網子下去本來可以抓五隻,現在變成抓三隻;本來抓五公斤,現在變成三公斤。台灣的海域跟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資源量確實變少。 為海洋永續發展,台灣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當中明定政府須在二年內制定海洋三法,也就是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然而三年過去,早已經過了法定期限,直到最近才有新的進展。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過如今也面臨生態危機以及漁業資源減少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保護區成效尚未達標 海洋三法能成解方? 今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海洋產業包括離岸風電、海洋觀光、漁業以及運輸等,立法目的主要在為發展海洋經濟。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條文非常側重在如何去刺激或促進經濟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資源慢慢消耗。所以很多人說海洋三法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概念,海洋保育法絕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海洋保育法主要在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的整合,落實生態保護;海域管理法指的是海洋空間規劃、海域的使用權及管理。目前行政院只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認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先推,跟現在政府推的風力發電有很直接的關聯,所以可以理解先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但會擔心另外兩部法案沒有進去的時候會失衡。 台灣海域缺乏整體規劃,雖然目前公告有46個海洋保護區,不過根據2021年海洋保育署針對其中22處所做的成效評估顯示,至今仍無保護區達成目標,只有4處可望達標,而以基隆潮境施行成效最好。 潛進基隆潮境海裡,有機會看見美麗的獅子魚。(圖/獨立特派員) 基隆潮境復育有成 卻面臨遊憩與保育的兩難 潛進潮境海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豔麗的軟珊瑚以及珍貴的大海扇。由於潮境剛好是寒暖流交會,有許多浮游生物,海底生態豐富,被潛水人封為海洋的祕密花園。這樣的深海奇景,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其實潮境旁邊早年是個垃圾掩埋場,對這裡環境造成很大傷害。後來是經海洋科技博物館接收,由海科館負責處理汙染問題,調查並監測海洋生物。 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分享,海科館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養珊瑚,試著讓珊瑚能夠分株、繁殖。因為珊瑚是群聚動物,看起來好像一分為二,但其實每一片上面都有非常多的珊瑚,自己又會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繼續長大。通常在實驗室裡面,只要空間夠的話,這個方法是能夠確保珊瑚長到足夠的大小,可以應付野外環境的時候再把牠移植出去。 潮境復育有成,不過近幾年也面臨新的問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科長蔡馥嚀坦言,潮境保護區其實面臨到遊憩跟保育的壓力,現在採取的折衷方法是,保護區的範圍裡面增加總量管制。 海洋保育與觀光如何兼顧?在永續漁業下,如何做好有效漁業管理?今年3月4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而對海洋保育,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