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有許多從緬甸逃來的羅興亞難民,他們在馬來西亞沒辦法跟一般公民一樣,享有在當地就業、就學的權利。因此他們只好自力救濟創辦學校,希望孩子們也能繼續求學。不過歷經疫情重創,許多羅興亞難民面臨失業困境,孩子也失學,這些流亡的羅興亞人該怎麼走下一步?
在馬難民不具公民身分 生活將遭遇哪些困境?
根據聯合國2023年的統計,在馬來西亞的羅興亞難民及尋求庇護者約有十萬多人。但即使羅興亞人向聯合國登記尋求庇護,由於馬來西亞政府沒有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及議定書》,他們沒辦法跟一般公民一樣,享有在當地就學、就學,以及低價就醫的福利。
來自緬甸的學生不能就讀馬來西亞當地的學校,往往父母去工作,孩子只能在街上遊蕩,於是校長Hashim創辦這所宗教學校,讓他們能繼續就學。
難民學校校長Hashim談起創辦學校的起源,是因為和這些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讓人感覺他們沒有禮貌,也不會尊重大人,不懂談吐禮儀。
有的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因此除了授課,Hashim還提供部分學生的餐食與住宿。學校牆上的櫃子裡,裝滿孩子的家當,課桌椅一收,這裡便是孩子過夜的地方。
由於在馬難民人數太多,要獲得難民身分必須得等,在這之前就得忍受被抓、被遣返的風險。
前聯合國難民署顧問唐南發坦言,難民署根據社區組織的推薦,安排註冊面談,光是這個過程就可能要等上一、兩年。然後正式註冊以後,還要再等甄別難民的面談,搞不好也是一兩年、兩三年的時間。真的能夠順利被安置至少要五、六年以上。
難民生計遭疫情重創 封城後頓時沒飯吃!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難民學校校長Hashim跟妻子創辦裁縫班供小朋友就讀,學習打版、裁縫。
女性難民相較於男性,更難找到工作,多了一個技能,就多了生存的機會。羅興亞人的文化中,有女性早婚的傳統,早早嫁作人妻,如果不幸離婚,也容易失去經濟能力。
學生在裁縫班學會的裁縫技巧,恰巧在疫情的時候派上用場。
裁縫班教師Khimmarwim表示,封城的時候,生活開始有困難,學校又關閉,那時候課程有中斷一下。開學的時候,學生在路上看到他會說謝謝,說用老師教的裁縫技術,在口罩工廠得到工作,也會在裁縫店幫忙,因為這樣有很好的工作機會。
然而疫情來臨,難民比起一般公民要面對更多的挑戰。曾任職於非政府組織的張安翔在疫情期間參與製作紀錄片《疫情下·活著》,記錄下疫情期間,前線醫護人員、貧困社群、外籍移工以及難民等如何面對疫情的考驗。
前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MyCARE研究和協調員張安翔說明,難民普遍上在馬來西亞都是有工作才有收入,所以在疫情期間有好幾個月的行動管制令,導致難民不能工作,然後媒體又報導他們是感染群,所以這一群人真的是頓時沒飯吃。
疫情之後,有的家庭選擇提早讓孩子擔起經濟重擔,這也讓學校面臨招生困難。整體經濟環境不好,也讓學校收到的捐款越來越少。
難民學校校長Hashim坦言,疫情過後,學生少了好多。學生少了,學校經費也有困難,以前經常援助的善心人士也沒來,經費少了。
疫後缺工潮湧現 致使難民生活漸回正軌
疫情之後,難民的工作機會持續受到影響,為了保障多數當地人的工作權益,越來越多雇主不敢雇用難民。
前聯合國難民署顧問唐南發觀察,馬來西亞政府一直在製造難民沒有權利工作,所以很多雇主很害怕,擔心會遇到問題,所以就不雇用難民。但還是很多人會雇用,因為很依賴勞工。特別是疫情過後,移工輸入的程序很緩慢,所以各行各業都需要人,尤其是餐飲業。
疫情之後,大家的生活重新步上軌道,但對於難民來說,重新回到生活正軌上,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梁德珊 李文傑/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