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448
-
592
2015-07-28去年發生的高雄氣爆即將屆滿一週年,災區的街道和商家大致復原,不過地表上的煥然一新恐怕只是表象,真正的禍首根源也就是地底下的工業管線,問題解決得了嗎?台灣總是在重大意外事件發生之後,才發現法規不足,或是執法不嚴。
高雄氣爆事件,就曝露出地下管線無法可管的缺失。一年來,中央政府對於地下管線的相關法規,遲遲沒有進展。反倒是高雄市議會在六月份通過了全台灣第一部管理地下管線的專法,地方政府對於地下管線管理,展現了高度的效率和決心。但是部分內容,卻出現了不小的爭議。甚至被行政院長毛治國說條例違憲,究竟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能不能有效實施,保障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呢?
第40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370
-
467
-
380
-
403
2015-07-20 -
450
2015-07-20為了培養年輕人利他關懷社會的素養,教育部推廣服務學習,希望孩子們能多參與社會志工服務, 並從中學習,而大學推甄入學也會參考學生的志工參與,沒想到這樣的美意卻造成服務學習的本質變了調,之前有醫學中心釋出志工名額,卻有許多家長為了替孩子升學加分,漏夜拿睡袋排隊來搶志工名額,也讓大家應該重新思考,究竟服務學習是為了升學加分還是讓孩子體驗真心幫助他人的熱情及動力 。
獨立特派員的記者到中東的以色列,發現他們光一個組織 就有六千名志工,這些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的充沛志工力成了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後盾,而當志工也早已融入以色列人的生活風格中,究竟他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們志願服務的精神呢?來看看他們志工力的管道及方法。
第40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13
-
564
-
355
2015-07-07台灣人愛喝飲料,到夏天幾乎人手一杯,一條街上三五步路就有一家飲料店!說起來台灣茶的品質聞名國內外,但這些連鎖店為了節省成本,用的幾乎都是東南亞進口的廉價茶葉,再加入香料、糖漿和冰塊,就做成各式各樣的手搖杯。
但是價格低廉的東南亞茶葉,經常被驗出毒性持久的農葯殘留,喝進肚子裡的不只是清涼爽口,還有對健康的威脅。而從這個月底開始,政府強制規定手搖茶飲以及沖泡咖啡必須標示產地、咖啡因或果汁含量,讓消費者清楚辨識,進口商跟茶飲工廠也必須自主檢驗農藥和真菌,讓安全多一層保障。
可能有些觀眾朋友會想,自己泡茶總可以安心了吧,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市面上完全沒有農藥的茶葉,真的少之又少。獨立特派員今天就要帶您實地來找茶。
第405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李金龍 -
386
-
409
-
434
2015-06-29 -
407
-
353
-
352
-
432
2015-06-22 -
357
2015-06-22今年抗戰七十年,台灣人抗日或被徵召投入二戰,死了六十萬人,以當時不到三百萬人口來看,比例很高,其中抗日名將李友邦曾經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加入整個中國對日抗戰隊伍,他的妻子嚴秀峰在當地成立了四所台灣醫院,為軍民提供醫療服務。
戰後李友邦在二二八被誣陷而死,嚴秀峰當時還在獄中,發誓要討回丈夫的歷史地位,他整理出版史料與著作,舉辦學術研討會,也說服李家大家族,將故居蘆洲李宅古厝捐出來成為第一間民間的文化古蹟,2006年整修完成開放參觀。
嚴秀峰在十天前去世了,以一個外省媳婦能說服幾百位散落各地的李家族人,整體規劃、整修、開放、維護,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女性,讓蘆洲李宅傳奇重現。
第402集
文字:賴秉寰 / 攝影:張智龍 -
454
2015-06-22台灣近幾年瘋文創,台北、台中、嘉義、花蓮、台南陸續把過去的酒廠、倉庫改造,成立五大文創園區,台南文創上週開園。這讓我們想起今年年初,被柯市府點名假文創的台北松菸,和市府簽下BOT案的富邦與承租的誠品,三方關係吵了好一陣子,現在看來好像已經偃兵熄鼓,但確實一把火照亮了文創的假象,究竟什麼是文創?有文藝氣息的包裝、創新的設計就是文創嗎?
回顧誠品25年,確實為台灣文創開出了一朵奇葩,2012年在香港開第一間海外分店,今年八月蘇州店也即將開幕,在台灣文創產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創作者都視它為指標,只要能進入誠品,代表受肯定,但是得付出相當代價,租金比一般高,還要有業績,誠品會抽成,一個月沒有十萬塊很難登堂入室。
再看看華山,也是政府委託給業者經營,但除了創意商店、特色餐廳,有多少真正被扶植的本地創作者?台灣的文創除了賺錢還是賺錢,美麗的外表如果缺乏靈魂,沒有跟在地有任何連結,恐怕徒具空殼。
第40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360
-
426
-
447
-
485
-
562
-
472
-
276
2015-06-02各地縣市長上任半年以來,為了兌現住者有其屋的政見,紛紛宣布推出社會住宅,但在台北市有一些聯合開發住宅的屋主反對,認為一旦大樓有部份變成社會住宅,將會破壞社區行情。
這場風波當時鬧得不小。 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為了讓弱勢民眾有個棲身之地,如果沒有公部門的協助,許多人想要找個住的地方真的相當困難。一般家庭如此,特殊機構更是到處碰壁。就拿收容愛滋病友的關愛之家來說,他們成立三十年以來,在國內外總共有三十幾個據點,但是沒有一個申請到長照或兒少機構的執照,原因是一申請就曝光,附近居民的抗議和排擠馬上隨之而來,連房東也不想惹麻煩。
另外,像是崔媽媽要幫老人或單親媽媽租房子,也是困難重重,房東擔心收不到房租,或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乾脆一口回絕。莫名的排擠不需要理由,到哪裡才能找到包容的好鄰居呢?
第400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03
-
411
-
468
2015-05-26因為污染關廠23年,受害員工打官司打了16年的RCA案,終於在上個月司法判決底定,要求廠方賠償5.6億,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嗎?
RCA是當年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很多人搶著要進去的美國公司,風光了22年,卻也留下至今除不掉的毒害。八萬多個工人有的做沒幾年,發現得了莫名的怪病。後來被揭發,工廠使用多種有機溶劑,沒有做好控管,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1300多人陸續罹癌,員工這才組成自救會,開始漫漫的訴訟求償之路,可惜有人等不到遲來的正義,早一步走了,當然活著的,拖著病體也很痛苦,他們對台灣經濟的犧牲奉獻無法以區區5.6億計算。
其實全球都如此,底層的勞工承受工業的最大傷害,有10%的癌症與工作有關,包括石化業、電子產業,在台灣,被判定職業傷害獲得賠償的比例偏低,誰是下一個RCA?
第39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