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菜市場進化論系列報導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自己的市場自己蓋
大家還記得嗎?幾個月前白沙屯媽祖進香時,祂的鑾轎粉紅超跑來到苗栗苑裡鎮時,突然轉彎到鎮菜市場的工地,成為信徒們的佳談。
其實苑裡這個菜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鎮公所取得各方共識,希望新市場可以保留這些牆面,在原地重建,成為地方的觀光亮點。不過這個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
工程流標了兩次,進度拖到災後五年才動工。而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苑裡市場重建修復,經歷了哪些困難?又能提供其他市場改建什麼樣的借鏡?
第860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2024-07-10人物故事
閱讀的推手
星期五晚上,你都安排什麼活動呢?在台北,有一個地方為大眾舉辦讀書會,歷時三十年,持續不懈、聚集人群,透過閱讀與世界連結。
這個民間的非營利組織,耕耘超過半世紀。當年雲門舞集創辦初期經費不足,就曾經接受過他們的贊助;恆春老歌手陳達還沒受大眾矚目時,他們也為陳達出版唱片;還創辦了台灣第一本專業書評刊物。
這個基金會的推手,就是七○年代台灣十大企業家之一洪建全先生的長媳簡靜惠。他把丈夫的遺產大半捐出來推廣閱讀,進入數位時代,讀書會也發展出線上模式。
不只民間推廣閱讀,文化部也推動創新書市、辦理書展市集,將閱讀結合藝術、音樂、電影等元素。一起來深入了解,官方與民間如何推廣閱讀。
第860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文字:婁雅君
北投溫泉怎麼了
-
醫療公衛文字:廖怡芬攝影:羅盛達
孕途多險阻
-
-
土地環境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預言世紀末台灣
-
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袁宏書
荔枝不開花
-
2024-06-26人物故事
青春壯世代
現今台灣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高達600萬人,超過全台灣的四分之一。在現代,很多人即使實際年齡到了60歲,身心卻仍保有40歲的活力。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提出「壯世代」的想法,來泛指台灣嬰兒潮世代,三到五年級的人,希望翻轉社會對高齡長者的負面想法。
獨立特派員要帶大家來看,壯世代如何重新打造生命的第二春。七十歲的王德志在退休後,回到峨眉鄉祖先的土地,不僅復耕荒廢的茶園,還找到創業的動力。他花了十年學習種茶、製茶,做出有感情的家鄉茶,讓大家喝出健康和美好。
在嘉義也有三位女性,在年過半百之後,以創意的裂織理念,編織女性創業的夢想,也找到自己的價值。他們是如何突破年齡的限制,創造出屬於壯世代的第二春?
第858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
-
-
-
-
-
-
-
-
-
能源問題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文字:尹雯慧攝影:鄭仲宏
電力災害韌性 停看聽
-
教育文字:尹雯慧攝影:鄭仲宏
技職教育的重生大挑戰
-
-
-
-
藝術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台灣竹,築未來
-
國防軍事系列報導:賴清德、蕭美琴520上任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新總統外交國防挑戰
-
-
青年世代系列報導:賴清德、蕭美琴520上任文字:邱惠恩攝影:周明文
人口 國家的命運
目前各縣市為了鼓勵生育,不斷加碼生育津貼,雲林縣第一到三胎都補助六萬元,第四胎加碼至十三萬元,全台金額最高。其他縣市都落在二萬至三萬元左右。這樣的金額會提高大家想生的意願嗎?以統計數據來看,顯然沒有。2023年的總生育率是0.865,也就是一位女性平均一生只生育0.865個小孩。
與此同時,2025年預估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20%。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衝擊之下,包括學校廢校、醫療支出增加、勞動人口銳減等問題將會愈來愈嚴峻。
人口問題就是國安問題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新政府的人口挑戰有多嚴峻?以及除了用錢補貼之外,還有哪些可能的解決之道呢?
第852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
社福弱勢編輯精選攝影:羅盛達
聾人烏托邦 遺世獨立
台灣在2019年頒布《國家語言發展法》,手語也被納入國家語言。為什麼要說「台灣手語」,因為每個國家,甚至不同地區,手語都不同。例如台灣手語的謝謝,是彎曲大拇指;但美國手語,謝謝則是碰下巴往外。就跟聽得到的語言一樣,一個地方如果與外界比較少交流,就會逐漸形成當地的語言特色。
獨立特派員這次探訪了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這裡為什麼特別?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本卡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第851集
文字:歐姵君 / 攝影:羅盛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