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日本在宅醫療攝影:周明文
日本在宅醫療-青空的希望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金門的抉擇
激情的九合一選舉結束了,大家最關切的六都及全台縣市長版圖也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再加上公投結果,勢必影響未來政府的決策及立法走向。原本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在這次六都及縣市長選舉中,原本的13 席只保住六席,國民黨則從原本的六席增加為十五席,無黨籍則由三席減為一席。當全台灣都聚焦在台北及高雄高潮迭起的選戰時,我們要關心孤懸海外的幾個離島發展。
一度把博弈視為發展選項之一的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在博弈公投爭議後不斷思考翻轉的可能性。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金門縣也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選前一致被看好的無黨籍現任縣長陳福海,以678票的差距,輸給了國民黨籍的楊鎮浯。楊鎮浯的勝選,除了韓流帶動國民黨的氣勢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金門的金雞母-金門高粱,五月間爆發酒麴被拿去中國東北試釀尋求擴廠的事件。金門高粱應該追求量少質高的稀缺市場,還是到中國設廠擴大市場?整件事情的背景,呈現出金門未來發展的路線思考。
也就是說,金門是要高速營造建設,還是以獨特的戰地史蹟生態景觀,吸引台灣與中國的觀光客?獨立特派員在選前走訪金門,有人希望加強與對岸的聯繫,包括以金廈大橋連結廈門興建中的翔安國際機場,快速發展經濟;也有人認為,金門如果沒有找出自己的市場區隔,那麼幾年之後,現在的榮景也將泡沫化。
第573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羅盛達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動物故事集文字:婁雅君
養鼠之道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民生之必需,基礎建設學問大!
亮不亮?有關係
-
-
-
公共安全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日本消防—救助篇
隨著社會及環境氣候的快速變遷,各種公共安全或天然災害層出不窮,面臨最大挑戰的是第一線救災的相關人員,尤其是消防隊的打火弟兄們真的非常辛苦,也造成這幾年基層消防員改革聲浪不斷。
1947年日本公布消防組織法,消防體系正式脫離警察部門,成為獨立的行政機關。70年來隨著組織規模的發展,分工也越來越專精,在原有的消防基礎下,救助與救護也有了劃分。也就是說,在台灣消防員一個人得身兼消防、救助和救護三個工作,但在日本卻是救助、消防、救護三組人的專業分工。
尤其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讓日本對救助領域越來越重視,不少地方政府在原有的救助隊伍外,成立特別的救助部隊,這些特殊的救助部隊肩負各種不同的特殊任務。獨立特派員要帶您到日本的東京和橫濱,看兩支特殊的救助部隊,他們如何訓練與運作。
第57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婚姻平權系列報導:公投及格了嗎?文字:婁雅君攝影:黃政淵
公投蓋什麼
-
-
2018-11-05科學新知
咖啡經濟學
談到咖啡,它不僅是飲品,更是「癮品」。咖啡現在是全球第二大貿易商品,比起石油,這種黑金行情更是走俏,全球市場規模高達430億美金。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喝掉五千億杯咖啡。在台灣,自八零年代引進連鎖咖啡店之後,發展至今,一年預估就有近七百億的咖啡市場,相當於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一年喝一百杯以上。但這些咖啡消費行為的背後,卻也用掉了近三千萬公斤的咖啡豆,這些煮完的咖啡渣,就這麼丟掉,隨著清運系統成了廚餘處理掉,實在太可惜。
不過現在咖啡渣的經濟價值被重新發現,提取出和自身產品可以結合的精華,創造出令國際驚豔的產品,還成了台灣之光。咖啡除了可以喝,黑乎乎的咖啡渣更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高經濟產品。咖啡渣如何翻轉變黃金?來看看這一門深奧的咖啡經濟學。
第570集
文字:鄭青青 / 攝影:謝孟甫 -
-
-
-
-
-
人物故事攝影:羅盛達
剩菜食堂
-
公共安全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普悠瑪出軌記
《普悠瑪出軌記》
10月21日,下午4點50分,從樹林開往台東的6432次普悠瑪列車,在宜蘭縣新馬車站發生嚴重出軌事故。八列車廂,有四節完全翻覆,造成18人死亡、187人受傷,這也是普悠瑪列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起事故。
從2013年2月開始營運的普悠瑪列車,時速最高可以到達每小時150公里,它最大的特色是傾斜式列車,轉彎不用減速,藉此縮短行車時間。目前台鐵有19列列車,每一列八節車廂,因為多使用在東部地區,成為一票難求的返鄉列車。普悠瑪的特色就是轉彎不用減速,但這一次發生意外的普悠瑪列車卻在轉彎時嚴重超速,而且列車配備的自動防護系統,也沒有發揮作用。到底是人為疏失還是列車機件故障?
《台鐵困局》
普悠瑪出軌翻車意外,肇事原因要進行調查確認。然而台鐵長期面對體質不佳造成的管理困境,例如票價過低、營運虧損連連,到2016年為止,台鐵累計虧損已經高達1110.5億,去年的淨損金額也有15.38億。面對財務壓力,台鐵運務量成長,但人事卻不斷緊縮。和民國六十年相比,台鐵員工減少將近一半,人力不足也造成維護風險大增,這些都是我們必須真實面對的公共安全問題。
第56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 -
-
2018-10-16司法人權
公宅蓋給誰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人人都租得起房子,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政策。雖然社會住宅本意是為了照顧最有需要的人,但以往將低收入戶集中的做法,使社會住宅常常被汙名化或視為貧民窟,要推展政策十分不容易。為了打破民眾對社宅的刻板印象,現在的社會住宅已經不單只限低收入戶,而是以多元混合居住的方式,去除標籤化。
不過,多元混合居住要怎麼分配比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年監察院提出調查發現,目前台北、新北還有桃園以及台中各地方政府所蓋的社宅都保留了5%-30%的敦親睦鄰戶給當地居民。像以台北市在今年招租的兩處公宅來說,敦親睦鄰戶的比例高達30%,加上保留給弱勢30%,以及台北市民23%,再加上青年創新及原住民等,最後只有剩下5%的戶數是留給外縣市在台北就學就業的人。在現實與理想的情況下,社會住宅該如何做最有效的運用呢?
第56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當非洲豬瘟來襲前
今年七月,我們才剛報導打了21年的口蹄疫苖,已經全國拔針,順利的話台灣不久後就可以脫離口蹄疫區,養豬業者都在等這個好消息。沒想到,今年8月3日,一個比口蹄疫病毒更兇惡的非洲豬瘟病毒卻又突然來襲。
非洲豬瘟第一個案例發生在肯亞,接著進入歐洲,再跑到俄羅斯,今年更從俄羅斯橫跨一千公里來到中國,對台灣來說,幾乎快要兵臨城下,讓農委會、養豬業者都非常緊張。非洲豬瘟之所以比口蹄疫可怕、更難防,是因為它是急性跟惡性的傳染病,一旦感染,發病率跟致死率都是100%,而且沒有疫苖可打,必須全部撲殺。
非洲豬瘟是屬於接觸傳染,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為了打這場硬仗,農委會除了將非洲豬瘟防疫提升到國安層級,也宣布無限期停止中國旅客參訪畜牧場跟觀光牧場。
另外在加強邊境管制與查緝走私部分,除了機場、港口、漁港方面列為重點之外,對從中國私帶豬肉產品回國的民眾一律開罰、並將沒收的肉製品進行檢驗。到底台灣對於來勢洶洶的非洲豬瘟,要怎麼設下天羅地網,防堵病毒進來呢?
第56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
-
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上街吧去玩
上街吧去玩(東京篇)
台灣大街小巷,汽車摩托車來來往往,兩側畫上停車格,還有盆栽或路障違規佔用,路人在邊線水溝蓋上行走,久了,大家已經習慣街道的模樣。不過除了最基本的通行功能,街道其實也是民眾公共活動的空間,所以有街頭遊行、廟會慶典、馬拉松比賽、乃至於商業市集,只要經過申請,都可以合法佔用街道。
如果我們把時光回推到更早的七八十年代,很多人的童年時光,少不了在家門前的巷道空地玩耍的記憶。只是當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逐漸成為城市的時髦樣貌。現在孩子玩的空間,也跟著受限在學校、運動場、公園等特定空間,或者就窩在家裡打電玩。
2009年,住在英國布里斯托同一個社區的兩位媽媽,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他們挑戰當地政府,提出在特定時間內將社區一條非主要幹道封路,讓孩子在馬路上自由玩耍,獲得熱烈迴響,後來更正式立法。
為孩子爭取道路遊戲權的「街道遊戲」行動,迅速在全英國開展,超過250個團體紛紛響應,甚至延伸到澳洲、美國及加拿大。而亞洲的日本與新加坡,最近幾年也開始「街頭遊戲」計畫。什麼是街頭遊戲?怎麼玩?安全嗎?
獨立特派員要先帶您來看日本東京的做法。從千葉縣柏市,搭快速電車大約35分鐘就可以抵達上野,這裡可說是大東京生活圈的衛星城鎮,每兩三個月柏市就有一場街頭遊戲,在沒有公園,沒有遊戲場的鬧區火車站前進行。看他們如何透過「上街去玩」營造同村共養、世代融合的理念。
上街吧去玩(新加坡篇)
要不要讓小孩上街去玩,大人最在乎的是安不安全,而政府封路的首要考量,還包括髒亂與秩序。在新加坡亂丟垃圾會被罰新幣1000元,折合約台幣23000元,如果破壞公物甚至塗鴉,除了兩倍罰金之外,還要坐牢三年。這樣一個強調嚴刑峻罰的國家,卻在這幾年許可民間組織舉辦過上百次的封街遊戲。
這上百次封街遊戲背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新加坡跟台灣一樣,面臨少子化的國安級問題。2017年全球生育率排名最低的國家,就是新加坡,台灣相差不遠,排名倒數第三。除了實質的經濟補助與青年夫妻購屋優惠,新加坡政府在去年,也是最近一次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裡,特別強調要落實育兒家庭的支持性措施。最近幾年,新加坡大幅度翻新公園遊戲場、開放封街活動,減輕父母親帶孩子出去玩的壓力,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國家好,搶救生育率。
♦延伸閱讀 →把街道封起來,讓孩子瘋一下,行不行?
第565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
-
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
搶在聚落拆遷之前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共享這條路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房屋共享嗎
共享經濟這個名詞最近幾年很常聽到,從共享汽車的Uber,到共享房屋的Airbnb,熱潮都從全球吹到台灣,這些共享經濟的平台也創下驚人的市埸價值。不過走在市場前端的共享經濟,不論是Uber還是Airbnb,在世界各國包括台灣,都衍生無法可管,安全性遭到質疑和如何繳稅等各種爭議。
以Airbnb為例,最近兩年隨著陸客團減少,來台旅客有八成都是自由行,住宿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共享房屋的概念也出現更多型態。在Airbnb這個平台上,光是大台北地區就有八千多個房源,其中有許多還是非法的日租套房。
到底共享房屋是真共享,還是遊走法律灰色地帶的危險住宿,也引發爭論。立法院新的會期開始,合法旅館業者就呼籲應該修法重罰違法房屋共享,到底共享房屋在台灣的現況如何?該不該修法?
第56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庶民影像搶救戰
科技發展快速,保存影像的方法也隨著時代變遷改變。從以前的影片膠捲、照片、到不同格式的錄影帶,成為人們保存生活記憶的重要方式。但因為新科技不斷出現,當舊的播放工具被淘汰時,很多珍貴的影像就被塵封在家中的一角,幾乎被遺忘。
進入數位時代後,這些家庭錄影帶因為沒有放映設備被丟棄,或是因為發霉脫磁無法觀看,但它們卻也是保存民間生活方式和庶民歷史的重要紀錄。
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您來看,一場搶救錄影帶的大作戰正在展開。一群有心人試圖從家庭,從個人出發,傳授大家如何修復家庭錄影帶的技巧,當這些差點被丟棄的錄影帶被修復重新放映時,找回的不只是珍貴的家庭歷史與記憶,更是忠實呈現台灣民間生活的影像百寶箱。
第56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竹山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