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司法人權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投保,無障礙?
-
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全球大流行之後
-
醫療公衛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攝影:袁宏書
移工防疫之鑰
面對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滾動更新,務必要做到滴水不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第32例確診案例,是一位在醫院陪病雇主的失聯移工。也讓大家開始關注,目前在台灣將近五萬的失聯移工,是否會成為防疫破口?
民間關心移工的團體與學者,呼籲政府「不驅離、不處分、重新給予合法身分」,也就是無論移工的身分是否合法,都應該被納入防疫體系之內,讓失聯移工願意配合防疫。
獨立特派員記者訪問失聯移工,有人曾在SARS期間跟著雇主,走過和平醫院封院的風暴,如今也有一群外籍看護工,在這波疫情中,承受著極大的風險進出醫院。台灣目前缺工嚴重,不管是長照或相關產業,都是由71萬的移工補足缺口,有將近五萬名失聯移工,就代表台灣有近五萬名的雇主,非法雇用他們。
如何把這群失聯移工納我們的防疫體系,兼顧長照、農業與各個產業缺工的需求,勞動部應該提出具體辦法,解決移工制度三十年的沉痾,才能把台灣的防疫網補全。
第63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
醫療公衛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攝影:周明文
迎戰世紀病毒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每天確診人數大幅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目前疫情已是「全球大流行」,並警告未來死亡人數和疫情還會更加嚴重。
武漢肺炎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確切的治療方式,繼南韓和伊朗之後,義大利也成了重災區,義國政府宣布全國封城, 歐美疫情也急遽增溫,而台灣在出現感染源不明的病例後,也發生院內感染。專家表示,台灣已經要準備進入下一階段,各醫院為迎戰隨時可能出現的社區感染,已升級備戰。陳時中部長強調,現階段防疫政策就是努力延緩病毒的傳播速度。
目前歐美、台灣的科學家,都在與時間賽跑 ,積極投入研發疫苗,尤其台灣不是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如果有疫苗問世也不會先發給台灣,因此台灣不只得有口罩國家隊,還得有研發武漢肺炎疫苗的國家隊。
和過去傳統疫苗不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比較高,目前各國大部分都是採用新技術。到底武漢肺炎疫苗研發的進度如何?挑戰又在哪裡?
第63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
-
-
-
-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抗疫悶經濟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影響層面全球發酵,既深且廣。民眾不敢出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觀光與交通運輸業,儘管台灣疫情還在控制範圍內,飯店、旅館的住房率已經掉了三成,甚至五成以上,遊覽車訂單更是跑光光,有業者已經開始放員工無薪假。
而除了觀光、交通產業,受到中國封城的影響,製造業也是重傷。除了中國湖北省至今無法復工,其他復工的城市,也面臨搶人、搶料、搶運具的亂象,預估台商的產能得到第二季才可能恢復五成。
2003年SARS疫情蔓延時,全球經濟損失估計有四百億美元,這次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有SARS的三到四倍。到底這波疫情影響了哪些產業?企業及政府接下來又該做哪些布局?
第635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
人物故事攝影:周明文
金牌咖啡醫生
-
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防疫決戰點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的確診人數仍在持續上升,全球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七萬例,死亡人數更直逼兩千人。台灣目前有二十多個確診案例,其中已經確診死亡的第十九例白牌車司機,一家四人感染,成為疑似社區感染的警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徹查感染源成為關鍵重點。
而目前除了擴大台灣本土的檢疫範圍外,台商包機及日本橫濱鑽石公主號上的台灣民眾也是另一個焦點。鑽石公主號上已經有四百多人確診,成為中國境外的最大感染源,尤其郵輪上的特殊隔離狀態,在隔離期滿後,要如何將船上的民眾安全接回台灣,都是防疫的大挑戰。
而武漢肺炎會延燒到什麼時候?是現階段大家最關注的議題。WHO的顧問隆吉尼警告,情況可能會更加惡化,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可能受到感染。這個說法乍聽之下像是危言聳聽,但是國內的防疫專家蘇益仁也認為,將來的疫情變化,不在於那些已經被確診和隔離的人,而在於那些輕症甚至是無症狀者。一旦全球解除邊境管制,這些看似不具威脅的人,將成為最佳的病毒傳播者,這也是2019新冠病毒最難防範的地方。
第63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文字:邱惠恩
禁山‧近山‧敬山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張智龍
反滲透法上路
-
-
-
醫療公衛文字:邱惠恩
武漢肺炎來襲
武漢肺炎來襲,全球因為疫情擴散嚴加戒備。這個從2019年12月在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確診的病例人數已經逼近兩萬例,每週幾乎都以翻倍速度成長,其中一萬多個病例在中國。
中國政府雖然封閉武漢等多個城市,並且在各個交通運輸節點實施高溫篩檢,但最後中國全境仍然失守,病毒還擴散到亞洲、歐洲、美洲等27個國家,台灣目前也有好幾起確診病例。
由於疫情發展快速,為了防堵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各地每天都有不同的因應措施,從中國的封城防疫、各國撤僑、航班禁飛。到底為什麼疫情會如此險峻?這個2019新型冠狀病毒會對全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台灣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效?
第632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李金龍 -
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2020台灣的抉擇
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並拿下歷屆民選總統最高的817萬票,這顯示了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抗拒中共文攻武嚇的決心極為堅定。
但不可諱言地,其他總統候選人總共也拿下了600萬票,蔡政府必須正視這背後的民意,謙卑開啟理性對話的空間。而在立法委員選舉方面,也有許多出人意表的結果。
區域立委雖然小黨空間被極度壓縮,但政黨票卻成為將小黨不分區立委送進立法院的管道,例如才成立幾個月的台灣民眾黨拿下了11%的政黨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從選舉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黨們的第三勢力儼然成形;而世代價值的衝突,似乎也成為決定2020選情的重要因素。
投票之後,民主才開始。選舉結果我們該怎麼解讀?下一屆國會有哪些重大法案等著審議?有哪些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我們公民可以怎麼做,來進一步監督國會與政府?
第63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2020-02-05司法人權
民主印記-香港的下一步
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第63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
邊界向來是國與國間的軍事敏感地帶,尤其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地區,邊界衝突對峙時有所聞。今天我們要帶您到印度的最北邊拉達克,一個和中國及巴基斯坦都有邊境交界的地方。
過去很少人知道拉達克,因為它身處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達三千到七千公尺,是世界最難抵達的化外之境。不過後來印度政府開放觀光,再加上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在拉達克取景,讓世人對印度和中國邊界的班公湖美景印象深刻,吸引許多全球旅客。
不過這個擁有班公湖美景的拉達克,卻也是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熱點,印度和中國曾發生過一次印中戰爭,和巴基斯坦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夾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大國之間,拉達克註定了在戰爭與和平間擺盪的命運。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三個傻瓜之後
1974年以前,拉達克因為軍事地理位置被孤絕於世界之外,1974年開放觀光後,世人開始有機會親近這個最後的世外桃源。不過拉達克雖然美景壯麗,生態環境卻相對脆弱,全球暖化造成居民仰賴的冰川雪水減少,水源成為拉達克嚴重的困境。
另一個更致命的危機是電影《三個傻瓜》風靡全球後,拉達克湧進大量各國及印度本地的旅客,替拉達克的環境及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從傳統文化的保存延續、生態保育的維護,到市容景觀的劇烈改變,《三個傻瓜》之後對拉達克帶來的衝擊與質變,恐怕是當初拉達克人遠遠想不到的。
環保生態與觀光發展間的角力與拉扯,是許多國家面對的兩難,拉達克也不例外,來看看拉達克的美麗與哀愁。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