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338
-
338
-
338
2010-03-11海西經濟特區,台灣海峽的西邊─福建,為了吸收台灣的農業資金和技術人才,對岸開出了什麼好條件?
說到海西經濟特區這個名詞,大家可能覺得,好像有點熟,又不會太熟。其實呢,海西這個名詞,是十年前對岸的中國提出來的,它的意思是指台灣海峽的西邊,尤其是福建這個地方。這個概念在政治上要深化和台灣的連結,在經濟上,特別要吸收台灣的農業資金和技術人才。
去年五月,中國的動作越來越積極,國務院用了一萬字,32條條文,宣佈要加快海西的建設。獨立特派員記者在過年前,跟著台商投資考察團去了一趟福建,看看台商怎麼尋找,賺錢的機會。 哪裡有錢,就往哪裡去。這原本是很自然的生意經,卻因為兩岸之間特殊的緊張關係,讓賺錢變得很沉重。兩岸之間的經濟,一定是你消我長的零和遊戲嗎?就不能是雙贏的快樂錢景嗎?去年五月,海西條例公佈以後,短短半年的時間,已經有六百多位台商到福建先遊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尋找賺錢的機會。
到底是甚麼好條件,吸引了生意人像觀光團一樣絡繹不絕?待會兒,我們就要繼續跟著台商考察團去看一看。不過在這之前,我們要先到古田鎮去轉一轉,台灣吃的白木耳,大都是從古田這裡種出來的。白木耳有嚴重的農藥問題,但就是因為這個農藥危機,又讓台商聞到了商機。獨立特派員記者呂培苓、賴秉寰的報導。
第139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337
-
337
-
336
2014-11-17上個星期,獨立特派員報導雲林麥寮六輕旁一間橋頭國小,因為發現污染嚴重,必須搬家的故事,今天繼續來看,台灣首次針對石化工業區附近居民所做的健康調查,還有哪些警訊?
首先從六輕附近最大的三盛村來講,三盛是指花生甘薯甘蔗這三樣東西盛產,過去大家都種田或抓魚,但是六輕來了,村子裡三分之一的人不是去六輕上班,就是承包他們的工程,六輕成了衣食父母,確實帶來商機,尤其台塑每年依約提供豐厚的補助款,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可吃,學生人數增加了,但是這下子調查發現,空氣被污染,長期健康有疑慮,他們該怎麼辦?乾淨的空氣、水與土地是基本的生存條件。要搬?不搬?對土生土長,沒有多的錢、多的技能的居民而言,談何容易。
第37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336
-
335
2012-11-02如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內的教授,全臺灣有三百多名漸凍病友,
他們的靈魂被禁錮在軀殼中,只能用一個表情甚至是一個眨眼,與這個世界溝通。
儘管病魔無情澆熄他們的生命,
他們仍舊奮力燃燒,直到殆盡。
有一本暢銷小說「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根據真人真事寫的長篇小說,風靡全球,還被改編成電影,去年在台灣由果陀劇場編成舞台劇,至今加演了一百場。故事在講一個老教授得了一種遺傳性疾病ALS,就跟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一樣,全身肌肉逐漸萎縮,甚至到了最後無法吞嚥,不能自主呼吸,但神智卻非常清楚,就像靈魂被封閉在軀殼裡,直到死亡。這位老教授在最後三個多月,以自己的生命當活教材,逐一講述死亡、愛與婚姻,非常感人,被視為是最觸動人心的生命教育。
在臺灣有三百多名漸凍病友,他們有的是公司老闆、業務經理、鋼琴家,還有靜宜大學、世新大學的教授,都在人生盛年,突然罹患了這樣的不治之症,獨立特派員以一年多的時間記錄了他們生命逐漸凋萎的過程,看到他們每個人都儘可能的在人生終站到來前,放大生命的力量。
第268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335
-
335
-
335
-
334
2012-12-13從產地到餐桌零時差,有機小農菜園辦桌,
要給您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饗宴。
苗栗崎頂是西濱公路上的小村莊,多沙地,大家只知道附近有個海水浴場,卻很少踏入農村,最近村子裡卻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野宴,由幾個年輕人事前勘查,找當地栽種無毒有機作物的小農提供自產自銷的蔬菜水果,在林子裡菜園旁搭起棚子,就地料理,辦起桌來,這是從產地到餐桌,最近最近的食物里程,也是一種新的農村休閒型態,讓消費者嘗鮮,還能實地耕作體驗。這樣一個由旅行家、科技人、農家子弟組成的特殊團隊,除了在崎頂的菜園裡,也曾在宜蘭三星的稻田,最近則在南投竹山的照鏡山茶區,一一實現稻田裡的餐桌計畫,要把這種創意作法留在農村,把更多人潮和錢潮留給農民。
第274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劉士湘 -
333
2011-03-28外籍看護和本國居服都讓大家有意見,現在出現一種個人助理還是於法有據的。
來看貼心又顧及身心障礙者尊嚴的新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今年初在立法院完成三讀,身權法不斷更新是社會的進步,要鼓勵身心障礙者能夠獨立自主生活享有尊嚴。除了就業交通等保障之外,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立生活是更根本的支持。
過去我們所理解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幫助,往往是依附家人或者是長年生活在照養機構,近年則又有外勞和本國居服等照顧品質的侷限,看來好像很難再有突破。
不過現在身心障礙者有更新的選擇了,一種叫做個人助理服務的制度,讓身心障礙者可以有更貼心的幫手,以平等、自主概念出發的個人助理制度,給與身障者的幫助和支持和定時居服很不一樣,更可貴的是還有些年輕人投入。記者李瓊月紀岳君帶我們一起來看甚麼叫做個人助理服務。
第18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紀岳君 -
333
-
332
2017-03-27目前人類面臨了氣候變遷等巨大挑戰,如何改變成了許多人引頸期盼的想望,但其實很多時候,改變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生。一隻來自西伯利亞的小白鶴,改變了新北市金山清水濕地的命運,因為小白鶴的駐足,農民們開始不灑農藥來保護小白鶴,讓金山溼地生態復育計畫能順利擴大。
而除了小白鶴這個意外的嬌客,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副執行長邱銘源是背後的最大推手,除了金山清水濕地外,2008年開始,邱銘源和生態工法基金會在八煙積極推動水田復耕,八煙聚落原本是個快凋零的小農莊,但卻在2013年為台灣取得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的資格。如今更成為都市學童寒暑假體驗營最熱門的地方,究竟他們是怎麼讓小農村登上國際舞台呢?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45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332
-
332
-
332
2010-02-11台灣水果銷到中國,真的可以攻佔頂級的高消費市場?
實際上,台灣柳丁加上運費增值稅管銷費用等等,賣到中國沿海城市,一公斤要賣到台幣塊半,才合乎成本。但是今年一月份,廈門、上海賣的柳丁,一公斤只要台幣17塊7。賠錢的生意為什麼有人做呢?出錢補貼的人又是什麼目的? 中國是世界第三大柑橘生產國,所以台灣柳丁在大陸,並非奇貨可居,前景並不看好。
那麼外銷的路走不通,回過頭再來看看,在台灣的市場上,真的就沒有辦法,可以提高柳丁的價格,讓農民的收入更好嗎?柳丁,真的只能一斤三、四塊,俗俗仔賣?接著。我們要到台灣最大的柳丁生產地,雲林縣的古坑鄉,看看台灣的柳丁,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發現新藍海。記者呂培苓、賴秉寰的報導。
第136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331
-
331
2012-05-17 -
331
-
329
2012-06-14聲音療癒理性感性兼具,
不管是音樂或單音,聽得見的或聽不見的震動頻率,
透過聲音療癒師的協助或發出聲音自我療癒,
只要願意打開心去體驗,都可以展開一場身心靈的奇妙旅程。
現代人壓力大到會生病,百分之五六十以上的人曾有肩頸緊繃的毛病,這是因為壓力讓身體釋放過多的類固醇、腎上腺素,傷害大腦皮質與自律神經系統。自律神經掌管全身器官,所以在長期壓力下,容易提早老化,30%的上班族都處於長期壓力下的「亞健康」狀態。有一個心理治療師發現用簡單的長音吟唱,竟然讓車禍腦部受到重創,喪失記憶的病患得以奇蹟式的痊癒,於是開始聲音療癒工作。
一個失去愛女的大陸導演,傷心到忽然失語了,卻在唱出古老西藏梵音後,身心得以復原。獨立特派員帶您深入瞭解聲音療癒的奧妙之處。
第24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328
-
328
2012-04-28到底H5N2是什麼?它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除了農業專家擔心,就連公衛專家也高度關切H5N2的變化?
前一陣子禽流感疫情隱匿問題,鬧得政府官員下台,即使H5N2不會傳給人,但是在媒體爭相扒糞下,弄得人心惶惶。到底H5N2是什麼?它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恐怕很多人還搞不清楚。
獨立特派員刻意選在激情過後,用理性和嚴謹的態度,追蹤報導、客觀分析,揭開禽流感的真相。為什麼除了農業專家擔心,就連公衛專家也高度關切H5N2的變化?因為人流感就來自禽流感。H5N2是否已經本土化了,要怎樣預防它可能變異成人流感,需要有更多科學證據,以及政府正確的心態、及時做決策。
第241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鄭仲宏 -
328
-
327
2019-04-24您知道台灣的啦啦隊也在全球名列前茅嗎?2019年世界啦啦隊錦標賽在美國奧蘭多舉行,總共有七十幾個參賽國,中華代表隊也將在4月25日及26日參加預賽與決賽。其實台灣最早從2001年參加由日本主辦的啦啦隊世界盃,第一次比賽就拿到銀牌,後來參加美國主辦的世錦賽,每年也都獲得前三名,2015年更打敗了美國,贏得世界冠軍。
雖然台灣的競技啦啦隊在世界啦啦隊運動中一直享有盛名,不過由於啦啦隊不屬於亞奧運項目,經費補助少,每回選手都要自己準備數目可觀的旅費,才能出國比賽。但這些選手很多都有好幾年參加代表隊的選拔經驗,入選之後就積極投入集訓。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啦啦隊選手們要經過多少時間和汗水的苦練,才能在場上展現力與美的啦啦隊演出,相信他們的努力也將再度迎來甜美的成績與果實。
第59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 -
327
2014-08-19八月十五號,新北市發生民宅瓦斯氣爆,造成傷亡,讓大家在高雄氣爆事件還餘悸猶存,又更多了生活上的擔憂,獨立特派員為您持續追蹤報導地下管線安全問題,也問到了新北市負責管理油氣的單位,只有五個人,得管加油站、瓦斯管,還有油槽、瓦斯槽,怎麼管? 平常都靠業者自主管理,主管機關只是書面查核,在每個項目上打勾,可想而知其他縣市不也如此?
在全台灣石化工業重鎮高雄,地面上起高樓,人車稠密,但地下埋的各種管線多的不可思議,因為看不到,多年下來也就任他去,獨立特派員從中央問到地方,發現都大有問題,美國有一個叫做管線及危險物質安全署,專門在管運送危險物質的槽車和地下管線,但是台灣居然連個專法都沒有,中央要地方用自治法來管,但是地方政府卻沒有安檢能力,負責的經發局只管產業發展,因為數字很重要,長期卻不管安全,因為看不見,我們問到一位官員,他終於說出了良心話,因為從中央到地方從沒有立這個專法,所以法律上找不到他們的責任,可是良心上呢,幾十年了,一下子賠上那麼多條人命,還是說不過去吧。
第36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327
2014-07-08這個單元我們要來報導一個人物--甘惠忠神父,以及他推動的融合教育。五十一年前、甘神父從美國來到台灣、展開他長達半個世紀、照顧遲緩兒童的志業。所謂的融合教育、就是把握三歲前的黃金期,讓發展遲緩的孩子跟一般小朋友一起上課,讓不同能力的兒童學會同理心、彼此尊重。
在一開始的時候、家長沒有這個觀念,甘神父自己走進社區、找父母談,讓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而現在、甘神父在台南學甲設立的伯利恆融合班、不但受到當地的肯定、還有家長大老遠把孩子帶過來上課,本來的慢飛天使、一個一個展翅飛翔、還有人要上大學了。但甘神父總是覺得還不夠,他有一個最後的心願,就是在學甲蓋一間「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這個夢想,需要更多人來幫忙。
第35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327
-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