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197
-
196
-
1962014-06-17就像淡水林洪清家兩度被徵收,無獨有偶的在桃園機場附近也有人家因為航空城計畫甚至被四度徵收。過去當地居民也是抱著美夢一場同意政府徵收,不是開路就是建跑道蓋大樓,甚至2011年政府核定桃園機場園區計畫,要花五千億預算,面積四千公頃興建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擴大自由貿易區,但幾次下來居民看不到想像中的美好願景,加上發生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合宜住宅涉案人都是航空城的重要推手,一個星期前反迫遷戶又到交通部前抗議,懷疑這會不會又是一場官商勾結?
營建屬主管全國土地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當初桃園縣政府就是借重葉世文在署長任內推機場捷運A7的經驗,延攬他做副縣長,進行八德合宜住宅計畫。桃園航空城歷經兩任縣長,要拆遷一萬五千戶,五所學校完全被滅校,過程中還鬧出一條人命,這座占地4771公頃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開發案該怎麼走下去?
第35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林信辰 -
1962014-02-04每年過年都會讓人想到寒冬送暖,獨立特派員過去關心弱勢的一群,包含基層的勞工,這些年雖然有了工會有了勞基法保障,失業有失業補助,但他們的工作機會並沒有更好。
17年前台灣曾經發生一波關廠潮,老闆落跑丟下一堆員工,他們拿不到薪資、退休金,只好自立自強組成關廠工人連線,從最早的三百名聯福工人臥軌抗爭,到今天,17年了,還在上街頭,隊伍越來越短。去年有好幾個曾經站在第一線的女工去世了,過年前他們一起團聚吃湯圓,人數也越來越少。目前桃園台中幾個地院先後裁定,當年政府代位求償給這些關廠工人是具有政府國家補償的公法行為,並非一般民事的貸款契約關係,所以將勞委會告這些工人的案件轉移到行政庭。輾轉上訴再上訴、開庭再開庭,這些年屆七十的勞工還能跑幾次法院呢。獨立特派員追蹤報導。
第333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林信辰 -
1962013-09-26日據時代 漆藝在台紮根
蓬萊塗漆器 自成台灣漆
七十年後的今天
台日的漆藝情緣,又再度重逢。
台灣和日本之間一直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日據時代在台中有一家很有名的富貴亭餐廳,老一輩的人大約還有記憶,前一陣子當年餐廳的大小姐在70年後回到了故地,為了尋根也為了還願,他的爸爸就是帶來日本漆藝的山中公,還在這裡設立工藝專修學校,培養台灣第一代的漆工人才。獨立特派員幾個星期前曾報導台灣漆藝文化滄桑,當中的三位大師級人物就是山中公的徒弟,他們各有一片天。
在日本,每個地區的的漆器有不同的特色和名稱,台灣是日本殖民地,有蓬萊島之稱,因此在這裡製作的漆器就叫做蓬萊塗,山中公就奉命開發這項技藝,徹底將日本文化和生活融入台灣。今天獨立特派員追本溯源,這是公共電視首次和日本富士電視台合作拍攝,讓我們回到上個世紀的台灣,來看看這段台日漆緣。
第31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1962013-04-18曾經的鰻魚王國,
成了人口外移推手,
近年漂鳥回歸,
精緻養蝦、曬烏金,
海口革命再起!
台灣四面環海,照理來說漁業資源應該最雄厚,但卻始終沒有好好開發利用。前幾個星期我們關心台灣農村土地問題,今天要來面對人口流失更嚴重的漁村問題。雲林縣的口湖可說是水的故鄉,如果從衛星影像鳥瞰,有三分之一都是魚塭。民國75年是口湖的黃金時期,全村96%都從事養鰻工作,創造台灣鰻魚王國的美譽,但長年下來因為大量超抽地下水,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加上土地鹽化,年輕人走了,口湖成為全台人口外移最嚴重的地區。
但是這兩年都市生活不容易,農村招回了一批年輕漂鳥,口湖也是,幾個七年級生回到老家把曝曬了20年的魚池重新注入新生命,他們養蝦。這裡同時還是烏魚子的產地,台灣65%的烏魚子來自口湖,製做需要40道工序非常辛苦,現在也有第二代願意回來接棒了。年輕人究竟為漁村帶來怎樣的生機和活力?獨立特派員在口湖的觀察報導!
第29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96
-
196
-
1962011-08-11永久屋終於蓋好了!
但一開始居民, 對於永久屋的反應並不是那麼踴躍。
對於已經習慣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
要去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模式, 其實是個考驗。
在高雄杉林溪的大愛村, 政府和企業開發了新農場,
原本設計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不但擠了120人, 更有一千多人正在排隊!
八八風災後,高雄山區還是一再遭豪大雨侵襲,居民經常得拎著簡單的家當逃命,兩星期前的大雨讓路又斷了。
有人終於下山搬到了永久屋,在杉林鄉剛蓋好的大愛村旁,政府和企業為災民開發了新農場,長年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必須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方式。原本計畫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擠了120人,還有一千多人在排隊。未來的生活還是個漫長的考驗。
第20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96
-
1952018-01-01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人疑似涉入陸生周泓旭共諜案,1月2日有了最新進展。台北地檢署召開偵結記者會表示,發現周泓旭案有新的犯罪事實,檢調將周泓旭隨身硬碟送交鑑識,懷疑他涉嫌利用王炳忠等人的星火T計畫等團體從事間諜活動。因此周案將依違法國安法併案給高院審理,而王炳忠等三人遭告發涉案部分,則由北檢另案偵查中。
不過去年12月19日檢調搜索王炳忠住處,是蔡英文總統上任來,政府首次以國家安全法發動大規模搜索,程序正義是否完備,引起公評。法界認為,檢警調以約談通知書、傳票、拘票,三票合一,一次亮相的做法,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另外,法務部長邱太三認為,王炳忠在搜索過程打開臉書直播,違反刑訟法245條偵查不公開的規定,法界也有不同聲音。王炳忠等人被搜索之後,對台灣法治人權產生的效應是什麼?
第526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其他 -
1952014-08-05到底高雄氣爆誰是元凶? 就在大家把矛頭指向李長榮之際,中石化前兩天才坦承在爆炸地點三公尺距離他們也有一根管線,而且裡頭還有丙烯,這真的就像剛才的報導中我們所講的: 中央和地方主管機關根本搞不清楚地下的管線,只有靠廠商的良心自首了! 經濟部從這個星期開始要協助各地方政府清查地下管線,真的是一筆筆糊塗帳。
很多工程單位都有經驗,每次地下施工取得的管線圖都與實際不符,這也經常造成馬路坑坑洞洞挖了又補補了又挖,而且莫名其妙就忽然停水停話甚至停電。獨立特派員在氣爆漏夜搜救後的第二天,一早趕赴工業區,發現曾經歷多次石化重災的工業區主管也沒有充足的線索,只能靠推測。
現場路面早就炸得面目全非,當然無法辨認哪根管子是誰家的,在這樣資訊紊亂又沒有正確的圖資可以研判下,難怪拼湊了好幾天還無法找到原因,更別說事發當晚消防隊匆匆趕到,根本弄不清楚哪裡漏、是甚麼氣體外洩,該怎樣緊急應變了。這些拼湊起來的資訊以及混亂的管線要怎麼徹底清查、管理,還給民眾安全的生活?
第35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周明文 -
1952013-10-03被社會遺棄的愛滋重症患者
關愛之家是他們的家
充滿愛的家園 竟是黑戶?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幾天跟大家最相關的新聞就是明年度的健保大餅究竟怎麼分? 醫界每年都提出給付要增加,在六千億有限的大餅下,國人壽命延長,慢性病人增加,醫療預算當然一年比一年吃緊,怎麼辦? 就拿愛滋病來說,四年來成長35%,已經有兩萬四千多人,而且有年輕化趨勢,如果好好治療用藥,就像慢性病一樣可以被控制,但每人每月平均醫藥費得兩萬! 誰在照顧他們?
獨立特派員來到關愛之家,它已經成立27年,照顧被社會遺棄的愛滋重症患者,以及一出生就因為母親垂直感染HIV帶原的小孩。關愛之家在全台有好幾個安置場所,一個月開銷四百萬,這其中政府的補助不到20%,只因為這些地點不是違建就是農地,不能合法立案。一個在全世界愛滋醫護領域大大有名的台灣關愛之家,這麼多年原來是黑戶!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第315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陳宇範 -
195
-
1952012-11-30你或許沒聽過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是台東的守護天使,
以奉獻和熱忱,撐起後山醫療。
蓋醫院困難,要找醫生來台東更難。台灣鬧醫護荒,多少人搶著做醫美,但其實台東卻是醫護荒中的重災區。這裡沒有百貨公司沒有電影院,很多生活機能欠缺,因此即使有醫生願意來,他太太的工作和小孩的教育又讓人裹足不前。
台東市區五家醫院,除了榮總和署立醫院,其他三家都是教會醫院。獨立特派員發掘一些感人的故事,有些台大或西部的名醫在聽到東部需要醫生時,就立刻辭掉當時的工作,你問他為什麼,他告訴你,台北不差我一個,但是台東卻非常需要醫生。他們幾十年來或者用宗教熱忱,或者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撐起偏鄉醫療,真非常偉大。
第27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
195
-
195
-
1952012-08-01四鄉五島遍佈256座防空設施世界密度最高,
完整的閩東聚落、最高的媽祖神像,
馬祖只有唯一,才能成為世界第一。
上個星期我們報導馬祖博弈公投過後,一連串的問題才正要開始,今天繼續帶您貼近馬祖的在地風情,認真想想,不管博弈特區五年後能不能付諸實現,馬祖以現有的資源該如何自救?觀光局從八月起,連續兩個週末推出卡蹓馬祖活動,有吹海風看海景聽音樂賞星星,以及到北海坑道划獨木舟、拜訪傳統聚落、吃特色料理等等,促銷只有馬祖才有的特色,預計今年觀光人數突破六萬人次。從世界最完整的閩東聚落、最高的馬祖石像,到世界密度最高的地下坑道、碉堡,獨立特派員帶您細數馬祖的唯一。
第25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
195
-
195
-
195
-
194
-
194
-
1942014-10-06接下來我們要介紹巢運的幾個人物: 除了大家比較認識的李幸長,還有固守社會住宅運動25年的呂秉怡,以及莊文毅、林秀美這對第一代無殼蝸牛夫妻,他們都是當年無殼蝸牛運動撒下的種子,長年耕耘崔媽媽基金會和OURS都市改革組織,除了關心公共住宅問題也幫弱勢者租屋。巢運現場也出現很多年輕新面孔,他們都感受到世代不公平,很多有房有產的人不是靠薪資,而是用錢滾錢,靠冒險靠投資不動產帶來暴利而致富!
相形之下傻傻努力打拚的就只有望塵莫及,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扭曲與悲哀,因此相繼加入第二代無殼蝸牛運動。 最近中央地方政府都約略回應巢運,表示正研議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等改革制度,也將致力提高租屋比例,為什麼25年經歷三任總統15位財政部長,住屋房價問題還是持續惡化?
第36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942013-12-05誰說監獄是黑白
一監獄一特色
收容人漆出自己的新人生
誰說監獄是黑白,現在的監所都提倡一監獄一特色,幾年下來都有不錯的成績,比如桃園女子監獄的棗泥軟糖、台南監的手工蛋捲、屏東監的醬油,還有幾家外役監養土雞,都供不應求,台中監獄也成立了小型的漆器工廠,百分之百純手工製造。
因為漆器很花時間,因此越是刑期長的受刑人就越可能被琢磨出美麗的作品,他們一開始只有30萬營業額,到現在至少600萬,其中就有一位因為強盜殺人已經服刑十年的收容人,在漆器工廠七年賣出了上百件作品,他的仕女圖花瓶,上漆要上百層,一層就是一天,等乾了才能再上另一層漆,就這樣,一個作品花一萬小時,將近一年才能完成。在耐心的描繪和等待中,人生的稜角被磨掉了,有人出獄開了工作室,不足溫飽,卻是一個脫胎換骨希望的開始。
第324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
194
-
1942012-05-31全民皆兵制的以色列,讓部隊常態性的進駐社區照顧老人,
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
新一代軍人接觸到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
在這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
以色列是全國皆兵制,十八歲高中畢業先當兵才上大學。這個四面環敵的國家也是個老人國,於是他們想到,讓部隊常態性的進入社區照顧老人,軍民一家。
但軍人怎麼放下武器和老人載歌載舞呢?其實這是訓練的一部分。以色列有個軍官說:打敗敵人靠的不是坦克,而是坦克裡的人的素質。基層官兵每年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照顧的老人中就有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讓新一代的軍人在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獨立特派員在以色列的觀察報導。
第2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94
-
194
-
194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