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2192017-03-27立法院在上個會期初審通過就業服務法第52條修正草案,移工工作滿3年,可以免出境一天就能續聘,這項修法,對六十萬名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來說是個好消息,可惜二、三讀還未完成。長年以來,移工來台灣工作前,必須在母國先繳一筆高額的仲介費,來到台灣之後,還要給台灣仲介一筆服務費。
如果三年一到,就得出國一天,才能再申請進來工作時,就得再繳一次仲介費,移工等於又被剝了一層皮。而移工們在高仲介費、高利息的雙重負擔下,來台第一年,幾乎都是做白工,錢全給了仲介業者。台灣雖然有推動「直聘」,但成效有限,如果不能廢除三年必須重新出入境的規定,無疑是繼續助長移工母國的結構性剝削,讓台灣在移工的基本勞動人權上一再被點名。上一屆立法院雖然曾經提出修法,最後卻不了了之,這一屆的新國會,終於有21位跨黨派立委再接再厲,台灣不該再姑息、視而不見了。
第46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2192014-12-02
-
2192013-07-26抗爭三年未果
苗栗大埔四戶還是拆了
公義路上 是否還有公平正義?
抗爭三年,苗栗大埔四戶人家還是拆了,苗栗縣府趁著自救會成員北上抗議舉行記者會的同時,策略性的發動拆除行動,招來外界批評,說不夠光明正大,而且違背之前吳敦義副總統答應原地保留的承諾,有失誠信。
獨立特派員從三年前報導大埔徵地問題,就持續關注它的發展,今年初還重回現場關切四戶居民的生活現況。雖然苗栗縣政府表示,這四戶當中,有的是把突出的鐵皮架拆除,有的只拆圍牆沒拆房子,有一戶已沒有所有權,只有張藥房的五層樓正當路口,顧及交通安全全拆了,在法理上或許站得住腳,但是對被拆戶的生活及後續安置補償,是不是該有更細膩的作法? 大埔拆屋究竟是公義還是僅僅這四戶的私利?地區發展非這樣不可嗎? 就像台北市文林苑王家至今堅持原地重建,真的有道理嗎? 大家都該冷靜理性的想想!
第305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李金龍 -
2192013-01-10
-
2192011-04-17外食吃到的不只食物,如果對添加物有些擔心,還有什麼選擇呢?
其實學校家庭都有方法改善,由英國氣喘與過敏專家組成的民間監督團體「飲食委員會」,曾經在2002年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觀察一般孩子在吃進含有食用色素黃色4號、5號,紅色6號以及防腐劑苯甲酸鈉之後,每四個孩子會有一個發生容易過動與易怒的情況。
事實上,消費者對於食品上所添加的東西本來就該有「知的權利」,這樣才能夠有所選擇,然而,目前台灣的法規並沒有強制業者要將人工添加物全部清楚標示出來,消費者要如何保障自己與孩子吃的安全呢?記者張筱瑩周明文帶我們去看有一些民眾他們決定捲起袖子,自己動手做健康料理。
第19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19
-
218
-
218
-
2182020-12-092017年台灣全面實施流浪動物零撲殺政策,為了避免動物收容所爆滿、人力不足,很多地方縣市都是採取TNVR做為零撲殺政策的主要配套措施。所謂TNVR 也就是捕捉、絕育、注射疫苗、再原地回置。
像2015年 提早開始實施零撲殺的新北市,當時他們以河濱公園做示範區實施TNVR, 與當地餵養流浪犬的愛媽們合作,將狗絕育之後再回置,持續由愛媽們繼續餵養這些浪浪。
不過即使如此,現在很多縣市公立動物收容所還是都面臨超收的問題,因為很多地方居民他們不願意流浪犬抓走後又放回社區,或是一些比較兇具有攻擊性的狗也不適合回置。為了替牠們找好歸宿,台南市動保處特別成立毛小孩職訓中心,依照每隻狗狗不同個性幫牠們媒介找工作。
第67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182020-02-05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第63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218
-
218
-
2182015-01-13今年實施健保20周年,20年來大家不斷讚揚台灣有健保,卻同時看著健保黑洞持續加深,束手無策。問題當然很多,包含生命末期醫療資源浪費等等。醫改會調查,死前住院的人有3成面臨呼吸器、洗腎等「一路救到掛」的末期醫療,其實八成六的民眾寧願選擇善終,減少折磨,只因為在急救現場,面對天人交戰家屬往往慌了,不知道何時放手,簽同意書放棄最後急救的不到5%,這難免排擠不少醫療資源,好難的人生抉擇。最後一堂課而且是人生必修課,到底怎麼學會?
成大醫院去年公布了一段真實影片,記錄一位癌末病人的家屬如何在最後關頭忍痛放下,讓親人有尊嚴的走,這成了醫護人員和所有民眾最好的教材。
插管是侵入性的,急救過程有的也是有傷害性的,沒經歷過的人真的難以想像。從102年一月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條文至今,簽署的人才18萬,不多。在快速老化的社會,長期照護和尊嚴善終是必要的配套,呼吸照護病房不應該被當成營利使用,醫政衛教單位也要鼓勵大家正向思考,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
第38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2182014-12-09台灣教育現在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學校招不到人,學生畢了業也找不到工作,繞了一大圈,又有人開始懷念起以前的高職。
其實一些不趕流行,腳踏實地的想法跟做法,還可以在相對純樸的東部看得到。雖然資源有限,但很早就有來自瑞士和德國的技工投入這裡的技職教育,他們嚴守師徒制,師傅一定把徒弟帶到出師了才回國,他們做的是甚麼?
有建築鋪面、門窗木工還有油漆裝潢,學生大部分來自農工家庭,一技之長是他們謀生的工具,除此之外,也有人胸懷大志,投入技能比賽的集訓,大半年都住在選手營,包括女生在內,每天跑步做伏地挺身練體力,他們將代表台灣參加明年八月在巴西舉行的國際技能競賽。
第377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振元 -
2182014-11-24就在選舉前夕,候選人一個個聲嘶力竭做最後拉票,但是這半個月競選期間看下來好像沒有多少市長候選人具體談到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恐怕也是一種夢想,到底怎樣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有踏實的感受?
成功大學完成一份台灣土地容受力北部地區的調查,發現北台灣普遍綠地、埤塘等大幅減少、建地增加、整體景觀趨向破碎,造成無計畫性的人口湧入,使得都市邊緣因為土地容易取得又便宜,出現一連串開發案,到處都是新市鎮,也隨之引發一個接一個的抗爭,尤其桃園變化最大。
獨立特派員窩台灣系列調查報導,今天就來到下個月即將升格為六都之一的桃園,再度檢視台灣史上最大的徵收案桃園航空城,在即將被徵收的農地上,民間也辦了個地景藝術節,相對於九月份縣府花費數千萬的玉兔,這回換了造價才十萬的小熊,滿臉迷惘的坐在農地上,附近八十歲的老農夫,種田一甲子,到老卻遇上土地徵收案,得搬進電梯大樓,頓失生活重心,這樣的影響不是開發帶來的商業數字能計算的。
第37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218
-
2182014-09-16
-
2182014-03-25很多人反服貿,卻有更多人根本不懂服貿,不瞭解其實才是最大恐懼的來源,服貿到底是甚麼?半年前,在政府先斬後奏跟對岸簽下服貿協議才拿回台灣之際,獨立特派員就已經深入報導,但學生這次也表示,這段期間始終沒有太多媒體關心這件事,所以他們才決定玩一次大的,提醒整個社會注意。確實台灣很小市場小企業也小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當小蝦米遇上大鯨魚會不會全被吃掉?比如美容美髮業。
其實不只陸資,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國貨品早就鯨吞蠶食了台灣的市場,台北市忠孝東路的黃金店面換成了國際名牌服飾或連鎖店,小店小企業越來越難生存,但是對台灣來說,大陸還存在著政治上的威脅,比如我們的文化出版會不會在同文同種下被全部洗腦了?所以才讓服貿協議特別引人關注。獨立特派員就走訪出版和美容美髮業者,聽聽他們各方不同的聲音。
第340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張智龍 -
2182013-11-14台灣人口老化 速度全球第一
長照十年 台灣還在原地踏步嗎?
有效政策鼓勵年輕人投入長照產業,到現在還在倚靠外勞。其實不只一般人,心智障礙者也會老,他們比正常人提早退化20年,老化速度是2倍。內政部統計45歲以上心智障礙人口近8萬,因為醫學進步,他們的壽命也延長了,這卻苦了他們的父母,經歷長達數十年的照顧,以前還能抱得起背得動,現在自己都得人攙扶,怎麼負擔得起照顧中高齡智障子女的工作? 台灣照顧機構普遍不足,幾乎九成的憨老家庭都在獨力支撐,老憨兒加上老父母,雙老家庭是台灣社會的另一個問題。
最近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衛福部被叮得滿頭包,但其實自從7月份由衛生署正式升格為部之後,內政部社福工作也移撥給衛福部負責,長照就是重點業務,人多了預算也多了,就希望能突破長照進度緩慢的僵局。衛生福利部還有很多事要做!
第321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陳宇範 -
2182013-08-01馬祖戰地色彩消褪 觀光業起步
年輕人回馬祖開民宿 當導覽
從傳統漁業走向休閒漁業
讓在外的子女重新靠岸 返鄉馬祖…
暑假是觀光旺季,要消暑不是上山就是下海,離島機票一位難求,尤其馬祖,今年夏天觀光客比去年多了一倍,不但機位、連住的地方都客滿。但是過去馬祖甚麼都缺、甚麼都不方便,絕大多數年輕人不是為了求學就是就業,相繼遷來台灣,或長或短都在台灣待過一段時間。
不過這些年隨著馬祖戰地色彩消褪,觀光業起步,年輕人不再只有選擇留在台灣這一條路,回馬祖開民宿、做吃的、當導覽..多了很多可能。北竿的橋仔村,原本是個傳統的小漁村,現在也因為走向休閒漁業,老漁民把老家翻修做民宿,讓在外闖蕩多年的子女找到一個回家的理由。
第306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218
-
2182012-06-08
-
218
-
218
-
2182010-01-17台北房價貴。 弱勢者期待社會住宅,總統支持。
但是一樣是民選的市長們卻不見得想法一樣。
民眾的前途在哪裡?官員拿不出多贏之道嗎?
台北的房子貴得有多離譜,以台北市來說,平均每坪47萬的高房價,讓許多人望屋興嘆;而升格後的新北市,也在今年以每坪28萬,創下歷史新高。為了讓大台北地區的弱勢族群能夠有房子住,去年在五都選舉時,政府提出要為弱勢族群興建社會住宅,在台北市和新北市規劃了五處社會住宅的地點,不過,選舉過後,當選的郝龍斌一再強調「只要居民反對就不蓋」,而新北市的朱立倫也表示,內政部規劃的那幾個地點只是「暫訂」。究竟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出了什麼問題?會不會成為一張空頭支票?弱勢族群對社會住宅真正的期待又是什麼呢?記者張筱瑩 周明文的報導。
第18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18
-
218
-
2172015-02-02講到德國,工業大大有名。工藝方面像瓷器也執世界牛耳,它還有全球五大快遞之一的DPD,每天在兩百二十多個國家收發140萬件包裹,必須準時到達目的地,成立四十年幾乎零失誤,為什麼?這都歸功他們肯花錢投資人才的培訓,技職生月薪三萬台幣,培訓三年一個人得花費一百八十萬的成本,這就是德國素負盛名的雙軌技職教育。
獨立特派員也參觀了近三百年歷史的德國皇家瓷器,每一件都是純手工打造,從帝國時代就是皇室御用器具,裡頭好幾位設計師彩繪師都從年輕做到老,技巧純熟,老闆不怕員工待得久人事成本增高,反而認為公司經營本來就不該只為賺錢,同時得負社會責任,花三年培訓換得可以工作一輩子的專業員工,是放長線釣大魚最好的投資。回頭想想,為什麼台灣的老闆沒有這樣的遠見?難怪德國人說,很多各國人士來取經,卻總無法學到他們技職教育的精髓。
第38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2172015-01-19豆干添加工業染劑二甲基黃,食藥署這下子又被追著跑,趕緊在食物檢驗項目加上二甲基黃這一項,各地衛生局的食品科永遠檢驗不完! 對岸中國大陸去年成立食藥警察,把黑心食品當刑案處理,打擊部隊包括醫學、化學、食品工程人員,化被動為主動。
我們一向看不起大陸的黑心食品,但比起執法決心,我們落後了! 歐盟有個說法,就是各國都可能有不肖商人,但差別在於一旦有人昧著良心鋌而走險,在進步的國家這些黑心商人多半會被發現,更得付上巨大的代價。
記得去年添加銅葉綠素的大統黑心油嗎?法院竟然以公司法人無犯罪能力等理由,認為無法沒收黑心油所得18.5億,上星期最高檢察署提起非常上訴。真的,如果沒有強力執法,台灣食安恐怕永無寧日。
第38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172014-10-06風車、木鞋是典型的荷蘭印象,很多人去荷蘭玩必定帶回來當伴手禮,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風車木鞋到底是做甚麼用的,這正是低地國與大海抗爭的工具。荷蘭半數以上的國土低於海平面,很多形成了濕地,隨處可見,荷蘭人因此造陸,排水、圍堤、填海、開採泥炭,曾經讓世人十分崇拜,但是濕地也因此被破碎分割,卻從來沒人提到這是破壞自然。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荷蘭人如今大大逆轉他們的觀念和做法,由過去從人的角度、被動做環保,變成今天極度尊崇自然,積極保育,除了撤除人為設施,還引進野馬野牛等大型動物,讓整個生態系統自行運作,就如同非洲大草原般,獨立特派員親身看到了濕地上的奇蹟。
荷蘭人造陸,過去再怎麼自豪,卻很快的從自然中學到教訓,學會謙卑,台灣人不知上了多少堂大自然的課,卻還一再犯錯。面對大自然,人真的很渺小, 應該試著與萬物共生,但是在人的社會,卻依舊有強弱之分,其中部分就顯示在居住問題上,要不分階級的平權,是個理想,怎麼落實?
第36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